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8页
第2页 / 共78页
第3页 / 共78页
第4页 / 共78页
第5页 / 共78页
第6页 / 共78页
第7页 / 共78页
第8页 / 共78页
第9页 / 共78页
第1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l民用建筑土建监理设计交 底相关知识l提出的要求l5.2.1在设计交底前,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监理人 员熟悉设计文件,并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 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l5.2.2 项目监理人员应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 计技术交底会,总监理工程师应对设计技术交底 会议纪要进行签认。l一监理工作首先要通过熟悉图纸了解项目的要求。 l 通过阅读设计总说明图和其他图纸上的说明,明 确设计标准,明确施工要求,由此确定质量控制标准 和监理实施细则。l二检查和解决图纸中的错、漏、碰、缺;减少施工 中的矛盾,保证质量和进度。l三更进一步,对设计不合理的方面(不符合规范、 构造做法难以保证质量,采用材料不经济等)提出意 见和建议。l设计文件编制质量依据l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制深度规定 2008 。l l结合设计结构设计总说明讲一些设计标准和要求l l编制结构设计总说明的2个基本点:1.设计标准 的可追述;2.施工要求。l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重要性和使用年限l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153-2008)l概率统计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原则。l材料和岩土的强度、变形模量及荷载取值按概率统计理 论,并考虑工程经验确定。l结构分析按两种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 用极限状态。l l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规定了质量控制要求 ,勘探与设计的质量控制;材料和制品的质量控制;施 工的质量控制;使用和维护的质量控制;l设计使用年限的定义:房屋建筑在正常设计、正 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 。l设计使用年限分类类别类别设计设计 使用年限 示 例15临时临时 性结结构225易于替换换的结结构构件350普通房屋和构筑物4100纪纪念性建筑和特别别重要的建筑结结 构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等级级 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别类别一级级 很严严重重要的房屋二级级 严严重一般的房屋三级级 不严严重次要的房屋l重要性系数: l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100年以上取 1.1 l二级或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取 1.0 l三级或设计使用年限5年 取 0.9l 不同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同的安全等级,涉 及到材料强度取值、荷载安全系数、结构内力调 整系数、结构构造措施等方面的差别。l荷载分项系数l恒载分项系数: 1.2 1.35(恒载为主时),小于 1.0(为有利作用时);l活载分项系数: 1.4 ,0(为有利作用时)。l构件挠度、裂缝计算时荷载分项系数均为1.l二.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l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l甲类、乙类、丙类、丁类;l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 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 ,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l 2.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 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 ,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3. 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 的建筑。简称丙类。4. 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 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l特殊设防类,简称甲类l例如:l国家和区域的电力调度中心,l国家卫星通信地球站,国际海缆登陆站,l国家级、省级的电视广播塔,当混凝土结构塔的高度大 于250m或钢结构塔的高度大于300m时;l国家级卫星地球站上行站。l科学实验建筑中,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具有高放射性 物品以及剧毒的生物制品、化学制品、天然和人工细菌 、病毒(如鼠疫、霍乱、伤寒和新发高危险传染病等)的 建筑。l重点设防类,简称乙类l例如: l公用事业方面的建筑,发电厂,自来水厂、燃气建筑, 大的火车、汽车站。l公共建筑,如国家广播台、电视台;l高层建筑中,当结构单元内经常使用人数超过8000人时 ;l幼儿园、中小学校教学楼、宿舍、食堂;l标准设防类,简称丙类,例如:l 住宅,厂房。l l l适度设防类,简称丁类;l一般的储存物品的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 单层仓库等可划为适度设防类。l l三. 地震作用和抗震设防烈度l地震作用l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区别l地震震级是讲地震释放能量的分级。里氏震级。l地震烈度是按在地面上人的感觉、地面破坏程度 和不同类型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所作的分等级 。l地震烈度高一度,地震作用放大一倍。l国家地震局根据各地发生的地震破坏程度预 测,编制全国地震区划图。 l建筑工程抗震设计规范针对地震烈度6度 9度进行设计。l抗震规范附录A列出了我国县级以上中心城 镇的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 组。 l l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提供场地设防烈度、 场地土的分类。l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l场地土的分为0类、1类、类、类、类 .l场地土的分类反映场地土的特征周期,及对地震 波的放大作用或滤波效应。规范在抗震构造措施 上作调整。l四工程结构抗震等级 l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l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l l确定建筑抗震等级的依据:l1.建筑的抗震重要性类别;(甲、乙、丙、丁类)l2.设防烈度;(6、7、8、9度)l3.结构的类型;(砖混、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 、l 框架-核心筒、筒中筒,钢混结构,钢结构,木结构 ) l4.房屋高度。l抗震设计按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和抗震等级调整 抗震设计参数和构造要求。l l普通建筑只计算水平地震作用。l l8度、9度的大跨度(24m)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 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l抗震设防的基本原则,三水准设防,二阶段设计 。l三水准设防,l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l小震-多遇地震, 50年超越概率 63%,重现周 期 50年。l中震-设防烈度地震, 50年超越概率 10%,重 周现期 475年。l大震-罕遇地震, 50年超越概率 2%3%,重 现周期 1642年2475年。l二阶段设计:l第一阶段设计是小震、中震作用下结构的承载力 设计,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的要求。再通过 概念设计,采取构造措施来达到大震不倒的目标 。l大部分采用建筑一阶段。l第二阶段设计是对体形特别不规则的超限建筑、 100米(7度区)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及特别重要建 筑进行大震作用下的分析。l1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要求补充“场地地震安全性 评估报告”。l设计水平地震力大小(以7度为例):l小震:约为2%8%的重力荷载。l l l 2010抗震规范增加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l 针对一些建筑物抗震的特定要求,进行对应 的分析和设计。如要求中震时结构构件处于弹性 ,或大震时结构构件处于弹性等,作进一步的分 析及采取结构措施。l“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评审”l针对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和超出现行规范适用条件的建 筑结构设计,国家和地方有专门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管理规定”。l一般在扩初设计阶段需要报抗震评审。l建筑体形不规则例子la.有凹口30%的建筑;lb.平面L形;lc.建筑中间楼板开大洞30%,有效板宽,及具体工程实际要求。l l八. 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l由建筑专业根据具体场地条件确定l(本工程采用吴淞高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 5.200)l九. 地基基础及处理 l结构设计一般讲得比较粗,只讲处理原则、要求 。l基础基坑施工措施要作深化设计,依据岩土工程 勘察报告。掌握周边地下管线布置图及实际管线 情况。l十.主要结构材料l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l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l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l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l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增加HRB500级钢筋,l l注意建筑抗震对于钢材强度和延性指标的要求。l十一钢筋混凝土的构造要求l国家标准图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 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l注意各地方标准的要求,如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 的控制标准。l l十二.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及保护层厚度l涉及规范文件l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l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l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l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有关地下水、盐渍土腐蚀性l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保护层厚度以最外层钢 筋外侧混凝土厚度计算。l十三. 钢筋接头与锚固l钢筋的锚固、搭接长度详见11G101-13,钢筋的锚固 、搭接长度与抗震等级对应、与混凝土强度和钢筋表面 形状有关。l l施工中特别重要的是:悬臂梁、悬臂板钢筋不允许有接 头。悬臂梁还要注意伸入支座内的锚固长度。l还有如梁上托框架柱、托剪力墙的梁底部跨中钢筋,不 允许有接头,要请施工翻样注意。l十四. 当楼板上砌有隔墙时应在墙下板内底部增设加强 筋(仅在总说明讲,具体施工易造成错误),施工单位 最好要求设计在平面图上原位画上附加板筋。l十五. 填充墙(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构造要求:l 应要求设计在建筑平面图的墙体上画出构造柱。l 比较长的房子外墙,注意窗台下沿墙全长贯通加钢筋 带或过梁,控制窗台角出斜裂缝。l 拉墙筋如何预埋比较好。l l十六. 门、窗过梁的选用,l 有时跨度很大的过梁,两端注意加构造柱,长过梁 最好与主体结构连接。设计不明确时,应要求补图。l十七. 建筑门窗埋件(包括铝合金门窗埋件)、爬梯、栏 杆埋件。l 阳台栏杆到墙边的锚固固定措施要设计和施工预先 考虑好。遇混凝土墙和填充墙分别如何处理,要有详图 或参照图集,明确做法。l 十八. 后浇带说明l 后浇带加设附加钢筋,在底板上加设附加钢筋,使钢 筋间隔太小,不便于施工,有主张不加的。l十九. 其他施工要求l梁的起拱,梁上开洞,楼板开洞。l二检查和解决图纸中的错、漏、碰、缺l(设计人员、内部管理、外部审图、设计周期问 题,注意小问题上出事故)l1、建筑施工图核对的方面:l(1)单体建筑平面图尺寸与场地总建筑图坐标尺寸相 符合。室内首层地面0.000标高的高程与建筑总图上高 程一致。l(2)建筑图尺寸标注齐全;建筑节点详图与平面图、 立面图、剖面图匹配,尺寸无矛盾。l(3)建筑面层(墙、柱、梁、地面、顶棚)施工要求 说明齐全,有防火、防水、保温要求的墙体及面层应符 合相应标准等级(根据建筑总说明、相关标准图集核对 );l(4)门窗表内尺寸与建筑立面、平面尺寸核对;门窗 表数量核对。l(5)楼梯图l楼梯段上下净高尺寸不小于2.2m;平台板上下净高尺寸 不小于2.0m;(实际也有工程不满足的情况)l(6)建筑与设备、建筑与结构矛盾,影响建筑功能。( 某项目卫生间内门边装了许多立管,导致卫生间门开不 直。)l l关注建筑防水节点做法l在建筑平面、立面变化位置的防水做法l出屋面有变形缝处踏步边的防水做法l渗漏问题最易显露,影响使用、影响结构耐久性。l l常遇建筑专业施工图问题l楼梯间净高不够l缺节点大样图l2、结构施工图核对的方面:l(1)结构平面图轴网尺寸轴号与建筑图一致,结构楼 面标高与建筑平面、立面图标高关系无矛盾;l(2)基础图核对,基础底标高对照地质剖面图持力层 标高核对。基础底达不到持力层,或持力层与设计不同 ,应由设计给出措施;l桩基础图的核对,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对照地质剖面图 核对,桩顶标高与基础底板底标高核对。(特别是基础 底板有电梯坑、集水坑位置)。桩位平面尺寸标注无遗 漏,桩间隔满足规范。l(3)基础平面图与基础剖面详图核对,注意电 梯坑、集水坑、后浇带位置尺寸核对。l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