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章 工程财务报表分析本章主要讲述财务报表财务综合分析的含义和 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财务分析的概念、目的与内容; 2理解财务分析的作用; 3了解财务综合分析的含义及特点; 4熟练掌握各种财务指标的经济意义与计算方 法; 5能运用各种财务指标进行偿债能力、营运能 力和盈利能力的分析和财务综合分析; 6掌握沃尔比重评分法的含义和基本原理,熟 练掌握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应用。3.1 工程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作用3.1.1 工程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财务分析的具体目的受到财务分析的主体和为之服务的对象的制约,不同的财务 分析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不同的财务分析服务对象所关心的问 题也是不同的。 1从企业投资者角度 企业的投资者包括企业的所有者和潜在的投资者。 2从企业债权人的角度 企业的债权人包括对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购买企业债券的组织和个人。 3从企业经营者角度 公司的经营者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多方面的。首先,企业作为一个盈利性组织 ,理所当然应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其次,企业的经营者通过对企业全面的财务 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4从其他财务分析主体角度 其他主体主要包括一些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主体,如供应商、职工、国家行政机关 等。3.1 工程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作用3.1.2 工程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等核算资料为基础,采 用一系列的分析方法和指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进行研究与评价,为投资者、经营管理者 、债权人等社会各界的经济预测或决策提供依据的 一项财务管理活动。 1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2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 3财务分析可以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3.2 工程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企业财务分析的方法是由财务信息的使用者 对财务分析的要求所决定的。财务分析的基 本方法主要包括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 因素分析法。3.2 工程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3.2.1 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表中的相同指标,确定其 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用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变动趋势的一 种方法。趋势分析法可以分析引起变化的重要原因、变动性质,并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 1会计报表的比较 会计报表的比较又叫做绝对数比较分析法,是将连续数期财务报表的数据并列起来,比较 其相同指标全额变动差异及变动幅度,据以判断企业发展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常见的有 资产负债表比较、利润表比较、现金流量表比较等。 2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是将企业不同时期的重要财务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其变动差异及变动 幅度,考察其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的一种方法。具体可以采用定基动态比率和环比 动态比率。 定基动态比率是以报告期数值与某一固定基期数值相比较计算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100% (3-1) 环比动态比率是以报告期数值与上一期为基期数值相比较计算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100% (3-2) 3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 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中某个总体指标为100,计算该总体各个组 成部分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来判断有关财 务活动变化趋势的一种方法。 运用趋势分析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 须一致;剔除一些偶发因素的影响,使分析数据能反映正常经营状况;运用例外原则 ,对某些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追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用相应对策。3.2 工程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3.2.2 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确定经济活动变化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比率一般有构成比率、效率比率和相关比率。 1构成比率 构成比率也称结构比率,是指部分占总体的比率,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 比率是否适当,总体的构成是否协调、合理。构成比率=(某个组成部分数值/总体数值)*100% (3-3) 2效率比率 效率比率是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也是所得与所费的比率。 3.相关比率 相关比率是将两个有内在联系的不同项目加以对比得出的比率,相关比 率能反映经济业务活动的相互关系。 运用比率分析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对比指标的相关性;对比指 标口径的一致性致;衡量标准的科学性。 3.2 工程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3.2.3 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从数量上确定各种因素的变动对某一个指标所 产生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的一种分析方法。 1.连环替代法连环替代法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 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逐个因素的比较值(一 般用实际值)替代标准值(一般用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 分析指标的影响。 2差额分析法差额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直接用各因素 实际数与计划数的差额来计算确定各因素对综合指标的影响 程度和影响方向。 3.3 比率分析总结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分析 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获 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参考书目: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5版)-李海波立信会计出版社3.3 比率分析3.3.1 偿债能力比率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主要是通过研究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结构关系及各项目的变动情况,来确定企业财务状况是否 健康,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是强还是弱。 1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其流动资产偿付其流动负债的能力,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1)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4) 运用该指标时,必须注意以下4个问题。(1)企业应在分析流动比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现金流量加以考察。(2)企业应尽可能将流动比率维持在适度水平。(3)不应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各企业流动比率合理与否。(4)在分析流动比率时应当剔除一些虚假因素的影响。2)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3-5) 其中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3) 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企业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3-6)4)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3-7)5) 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1) 增强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包括随时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2) 减弱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包括账面未反映的由于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经营租赁合同中承诺的付款是很可能需要 偿付的债务;建造合同、长期资产购置合同中的分阶段付款。 3.3 比率分析3.3.1 偿债能力比率 2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它不仅取决于企业在长期内的盈利 能力,还取决于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的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长期债券 等。1)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也称负债比率,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3-8)2) 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也称资本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情权益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3-9)3) 有形净值债务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企业股东具有所有权的有形资产的净值(即有 形净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3-11)4) 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也称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负债利息的比值,用来衡 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3-12)3.3 比率分析3.3.2 资产管理比率 资产管理比率也叫做营运能力比率,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 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表明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运用资金 的能力。 1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有流动资金的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两种表现模式。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100% (3-13) 式中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期末数+流动资产期初数)/2 (3-14)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流动资产周转率 (3-15) 2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是企业营业收入(或销售 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总额)*100% (3-16) 式中 平均应收账款总额=(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账款期初数)/2 (3-17)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3-18)3.3 比率分析3.3.2 资产管理比率 3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也称存货周转次数,是一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 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100% (3-19) 式中 平均存货=(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2 (3-20)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3-21) 4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总额)*100% (3-22) 式中 平均固定资产总额=(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2 (3- 23)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固定资产周转率 (3-24) 5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简称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是企业一定 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100% (3-25) 式中 平均总资产=(总资产期末数+总资产期初数)/2 (3-26) 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 (3-27)3.3 比率分析3.3.3 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正常经营赚取利润的能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这种能力 的大小通常以投入产出的比值来衡量。 1营业净利率 营业净利率又叫做营业利润率,是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3-28) 2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其计算 公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