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3页 / 共62页
第4页 / 共62页
第5页 / 共62页
第6页 / 共62页
第7页 / 共62页
第8页 / 共62页
第9页 / 共62页
第1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自治州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孙圣琦Date1概述 人群中存在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 ;心理正常群体心理异常群体:精神障碍占人群 13.47%(1993)Date2精神障碍 人群心理 活动并不 全是异常人格有缺 陷并伴有 思维障碍感知觉可能 是正常的系统治疗后 异常部分能 得到改善或 完全矫正正常与异常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在人群中永远并存 Date3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正 常心理与异常之间的差异。 1、对象:研究各类形式的变态心理和行为。 具体内容: 变态心理的定义? 是如何发生的? 自身有哪些种类? 不同种类的异常心理与行为有哪些性质与特点? 它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 对人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怎样的破坏? 造成怎样的痛苦?Date4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Date5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 的早期关注 1、公元前400年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提出天才的 推论、体液学说 2、公元5世纪到17世纪 宗教神秘主义占绝对优势Date6 3、公元17世纪后文艺复 兴运动 精神病学从酷刑中解放精 神病人Date7 4、公元17世纪中叶 神经科学的发展 1861年法国医生布 罗卡发现运动性失语区 帕斯德对身体疾病提 出“细菌理论”Date8Date9 原始社会的祖先信奉“万物有灵”认为一切自 然现象都是神鬼所然,如星球运动等 。 治疗方法也主要是请神、驱鬼等等。Date10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园前222 年)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就有 涉及到心理异常和心身关系的内容,如: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 肾等成为了心身医学研究的至理名言。Date11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精神分析的创始人 弗洛伊德 解释异常心理现象的两个基 本命题 A、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 ,意识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 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B、性的冲动都是神经症和 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S. Freud 1856-1939Date12 2、依据上述两个命题,有以下判断: (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 力力比多(libido); (2)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 展,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三个发展阶 段:口腔欲阶段、肛门欲阶段、生殖器欲 阶段。 人格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学说)Date13 1、口欲期(婴儿期):0-1岁Date142、肛欲期(幼儿期):2-3岁Date153、性蕾期(生殖器欲期,学前期): 3-5岁 奥狄蒲斯情结(Oedipus Complex) 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王后伊俄卡斯特 俄底浦斯、斯芬克斯之谜 Date16 儿童在心理发展到3-6岁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就 是对异性父母的一方有了强烈的爱和占有的渴望,而 对同性父母的一方则想有排斥,将其赶走甚至让其死 去的愿望。 但是父母双方是一对夫妻,又都是他所需要的重要的人。这 就构成了孩子与父亲和母亲之间的三角关系。 而在此之前的婴儿阶段,孩子主要面临的是与母亲的两人关 系。Date17 Oedipus complex可以来解释每个人都经 验到的“渴望” 抑制及“爱恨交织” 的感觉,且都需要在其中找到平衡点。 在三角关系中男孩对母亲是渴望的,但 他又要节制自己的欲望,抵御母亲带来的 诱惑。 对于父亲是攻击和排斥的,但同时又害 怕受到他的惩罚和报复(被阉割),并进一 步产生内疚感。Date18中华文化中的奥狄蒲斯情结父子关系:薛仁贵与薛丁山-儿被父先杀,父被儿后杀(薛仁贵征东征西汾河湾射雁滩)Date19母子关系 柳迎春与薛丁山(京剧寒窑) “白天一同吃饭,到了晚上,还搂住在一起睡觉呢”. 二十四孝:儿子孝顺母亲 #中国社会文化中能够接受母子的亲密关系,儿 子可能到了少年时期还跟母亲一起睡觉。 中国人角度:不带性的,只有母爱和孝 西方眼光看来:是病态的关系,近乎乱伦 在这种关系下,可以说中国的儿子对母亲潜意识 的“性爱恋”受到社会高程度的容忍。 中国常见的婆媳问题(娶了媳妇忘了娘)Date20“哪吒闹海”作品中大量的象 征提示俄狄浦斯情结 的存在,母亲在俄狄 浦斯情结的形成中有 重要作用。哪吒也是先将身 杀,还给了父母的养 育之恩,后被太乙真 人救儿复生。 拯救幻想和被 动攻击是中国人 Oedipus情节的重要 防御方式。 Date21解决办法西方:杀父夺位,恋母情结中国: 反抗压力弑父失败(丹朱情结) 避免争执绝对服从(舜帝情结)自我阉割(太监情结雷雨 周萍/家春秋觉新)避世(宝玉情结)Date22父母对孩子Oedipus情节的处理和涵容非 常重要 母亲一方面要能够享受儿子对她的迷恋,同时又不 能出现诱惑性的行为。 父亲应该平静的享受孩子对母亲的迷恋,不必感觉 被威胁,并随时准备好做儿子的榜样,同时接纳儿子 对他的攻击渴求和贬抑。 儿子将父亲作为认同的对象,使得自己逐渐接受父 母本是夫妻,自己无法第三者插足。 儿子自己需要认同父亲作为男人的方式一样,走自 己成长的路,成为一个男人娶寻找自己的另一半。Date23 4、潜伏期(学龄期):6-11岁 5、生殖期(青春期):12岁-成人 人格发展异常表现口欲期:抚养不周成年后爱说大话,自私,好吃肛欲期:引导欠佳成年后过分的慢条斯理,生活刻板性蕾期:沉溺负罪感,有很强的自恋倾向,孤僻离群Date24George W. Bush and his working wife? Date25 (3 )人的 心理结 构最上层: 意识中间层: 前意识最下层: 潜意识 举例:海上冰山、 喝醉酒的人 遗忘,笔误、神经症症状等Date26 (4) 人格则由 本我、自 我和超我 构成。超我(superego):社会化产物 社会规范、道德原则自我(ego):有意识行为现 实原则本我(id):生理本能,企图满足 快乐原则Date27举例:西游记唐僧超 我 紧箍咒西游记的故事中国人的成长Date28孙悟空自我Date29猪巴戒本我Date30由猴性到佛性孙悟 空与中国人的成长孙悟空受社会压力( 如来佛、紧箍咒等),强 迫他学习怎样适应人际关 系。唐僧师徒一行五行历 强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的 佛经,提示一个人,经过 长期锻炼,才可以被信任 ,不需要外在的约束。Date31孔子曰: 人到七十才 可以“从心 所欲,不逾 矩”。Date32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 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劳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 益其所不能。Date33在中国人成长中,不单是“原我”受扼杀, 就是“自我”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阻力。 中华文化一方面扼杀“原我”的发挥,早 早要求孩童放弃天真和自然,每一步都要 循规蹈矩,否则就有长者念紧箍咒; 同时,孩童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里程才 可以做一个真正有自主权的“成人”; 而且,要是还有父母在堂,儿子在父母 面前还是要做一个乖儿子。Date34(5)人们 为了防止冲 突引起的焦 虑,具有防 止焦虑的能 力,这种能 力称为“防 御机制” 压抑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投射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亦多情 反向 此地无银三百两 合理化 “酸葡萄”心理,“阿Q精神” 升华 化悲痛为力量 抵消 打碎碗岁岁平安 幽默 相声“洗脚城” Date35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解释 (1)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 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条件;心理刺激太多心理刺激太少性心理“固着”性心理“退化”未来人格的 变态异常性心理发展 受到挫折Date36 (2)“自我”必须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世界 ,以便理性地处理“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和 矛盾,所以时常体验焦虑与紧张。Date37(3)克服冲动的心理过程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压抑力量不足冲突、矛盾、非 理性冲破防线异常心理 与行为冲突、矛盾、非理 性冲不破防线意识不到的痛苦 隐藏到潜意识扭曲的形式变 相表达自己显形梦、隐性梦、 口误、失误、遗忘 、神经症症状(焦 虑、紧张、强迫、 转换和分离性癔症 、疑病、躯体化)潜意识Date384、简评 1 历史的眼光评价心理分析理论 与创始人弗洛伊德; 2弗洛伊德的历史贡献,不仅在于 心理学方面,而且在哲学方面; 3 对精神分析学说的压力主要来自 宗教;Date39 4 心理学界的批评它不能得到实证研究的 证实(方法论); 5 弗洛伊德理论是对自己临床经验的分析 与总结,思考症状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6弗洛伊德是从潜意识出发,逐步构建精 神分析理论; 7 “新精神分析”代替“经典精神分析”; 8 现代神经科学对异常心理的解释革命性 替代 “精神分析理论”。Date40锯箭止创的故事 有人中了箭,请外科医生治疗,医生将箭干锯下,即索谢礼。问他为什么不把箭头取出?他说:那是内科的事,你去寻内科好了。 Date41(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狗B.F. Skinner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小白鼠A. 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人Date42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狗 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心理现象 ,并通过“实验神经症”的模型解释“心理冲突” 的机制。步骤步骤1、通过动物实验,由 此判断高级神经系统( 大脑皮质)功能的病理 生理机制,比如兴奋、 抑制、兴奋与抑制的集 中与扩散过程、互相正 负诱导过程等;Date43 2、再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 3、最后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人的异常心 理现象,如生活事件使人兴奋,同时又必 须努力克制自己,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 程产生冲突,冲突一旦持久不消除并打破 神经过程的平衡,人的神经功能便会紊乱 ,产生神经症或精神病。Date44斯金纳(B.F. Skinner) 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小白鼠Date45Date46班杜拉(A. Bandura) 社会学习理论-人l强调社会因素的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人与人之间有相互关系;l与动物有区别:个人的行为受外部和内部双重因素的影响;l认知的重要性。Date47(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1、潜能: 无论就生理方面或心理方面,都具有趋向 完善的性质和特点。 解释: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就是由于“潜能 ”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阻碍,是“自我”无法实 现的结果。Date48 2、存在焦虑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 焦虑”,就是“存在个体的自由、独立性” 与“责任维护赖以生存的群体(人类社会 )”的冲突。 两者的对立跟随人的一生。 这种对立造成的焦虑,又称为人的“基本焦 虑”。Date49小结 真理侧面 精神分析 -人的生物本能可以是人类心理的动力 之一。 行为主义-人类无论是在种系进化中,或在个体 发育中,其定向反射(探究反射)作为一种适应环 境和积累经验的本能(或称之为“认知本能”),绝 对是心理发展的动力之一。 人本主义-把握了人类社会性的合理内核,即个 体与群体的矛盾对立统一问题。Date50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Date51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正常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 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 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 类赖以生存地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能使人类正常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