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9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5页 / 共59页
第6页 / 共59页
第7页 / 共59页
第8页 / 共59页
第9页 / 共59页
第1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疫苗与冷链管理八师石河子147团控制中心 何雪梅 2011年12月28日疫苗与冷链管理一、疫苗管理 二、冷链系统管理工作要求l各级疾控中心和接种单位应按照疫苗流通和 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 建立健全免疫规划疫苗和注射器管理制度。应 按照“保证供应,防止浪费,合理调整计划” 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使用计划,并安排专 人负责做好其接收、分发和储存运输等工作。疫苗管理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原则 2.疫苗使用计划的制订 3.疫苗使用计划的下发 4.疫苗的储存与运输 5.疫苗的分发领取 6.接种现场疫苗管理 7.疫苗的报废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原则l疫苗种类: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儿童常规接种的 疫苗和重点人群接种的疫苗。l免疫程序: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l使用规定: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完成基础免疫和加强 免疫的时间和剂次要求 。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1疫苗免疫程序疫 苗接 种 对对 象 月(年)龄龄接种 剂剂次接 种 部 位接种途径接 种 剂剂 量 /剂剂次备备 注乙肝疫苗0、1、6月龄龄3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酵母苗5g/0.5ml, CHO苗10g/1ml、 20g/1ml出生后24小时时内 接种第1剂剂次,第 1、2剂剂次间间隔 28天卡介苗出生时时1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处皮内注射0.1ml脊灰疫苗2、3、4月龄龄,4周 岁岁4口服1粒第1、2剂剂次,第2 、3剂剂次间间隔均 28天百白破疫苗3、4、5月龄龄, 1824月龄龄4上臂外侧侧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第1、2剂剂次,第2 、3剂剂次间间隔均 28天白破疫苗6周岁岁1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麻风风疫苗 (麻疹疫苗)8月龄龄1上臂外侧侧三角肌 下缘缘附着处处皮下注射0.5ml注:1. CHO疫苗用于新生儿母婴阻断的剂量为20g/ml。 2. 未收入药典的疫苗,其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见疫苗使用说明书 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2麻腮风风疫苗(麻腮 疫苗、麻疹疫苗)1824月龄龄1上臂外侧侧三角肌下缘缘 附着处处皮下注射0.5ml乙脑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龄,2周岁岁2上臂外侧侧三角肌下缘缘 附着处处皮下注射0.5mlA群流脑脑疫苗618月龄龄2上臂外侧侧三角肌附着 处处皮下注射30g/0.5ml第1、2剂剂次间间隔3个月A+C流脑脑疫苗3周岁岁,6周岁岁2上臂外侧侧三角肌附着 处处皮下注射100g/0.5ml2剂剂次间间隔3年;第1剂剂次与A 群流脑脑疫苗第2剂剂次间间隔12 个月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龄1上臂外侧侧三角肌附着 处处皮下注射 1ml乙脑灭脑灭 活疫苗8月龄龄(2剂剂次) 2周岁岁,6周岁岁4上臂外侧侧三角肌下缘缘 附着处处皮下注射0.5ml第1、2剂剂次间间隔710天甲肝灭灭活疫苗18月龄龄, 2430月龄龄2上臂三角肌附着处处肌内注射0.5ml2剂剂次间间隔6个月使用规定 l完成基础免疫的时间要求: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 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12月龄完成。A群 流脑疫苗18月龄完成。甲肝疫苗24月龄完成。 l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月龄。l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l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 ,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使用规定l卡介苗接种1剂次,出生时接种。l脊灰疫苗接种4剂次,2月龄、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 1剂次。l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 龄各接种1剂次。l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6周岁时接种。l麻腮风疫苗(麻风、麻腮、麻疹疫苗):8月龄接种1剂次 麻风疫苗,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l流脑疫苗接种4剂次,6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3 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使用规定l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18月龄接种。l如需同时接种2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每次最多 只能接种2种注射疫苗和一种口服疫苗,注射疫苗 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同 一支注射器内接种。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 ,应间隔28天。 补种原则l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l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 种未完成的剂次。l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3月龄5岁儿童使用百 白破疫苗;611岁儿童使用白破联合疫苗;12岁以上儿童使 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联合疫苗。l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以下儿童未达到3剂次 (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次。4岁以上儿童未达到4 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次。l未完成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含强化免疫等)的儿童, 应补种完成2剂次。 疫苗管理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原则 2.疫苗使用计划的制订 3.疫苗使用计划的下发 4.疫苗的储存与运输 5.疫苗的分发领取 6.接种现场疫苗管理 7.疫苗的报废疫苗使用计划的制订l制定计划的依据l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l本地区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水平、人群免疫状 况和开展强化免疫、应急接种等特殊免疫活动的计划。l本地区总人口数、出生率、各年龄组人数,儿童数,以 及适龄的流动儿童数。l疫苗运输、贮存形式与能力。l上年底疫苗库存量。疫苗使用计划的制订l制定计划的依据l疫苗损耗系数:主要根据疫苗规格确定。l疫苗损耗系数=疫苗使用人份数疫苗实际接种人份数l疫苗和注射器损耗系数参考标准为:单人份疫苗1.05(脊灰糖丸 1.1);2人份疫苗1.2;3人份疫苗1.5;4人份疫苗2.0;5人份疫 苗2.5;注射器1.02。疫苗使用计划的制订l制定疫苗和注射器计划的计算方法:某种疫苗/注射器 计划量(剂次/支数)上年度统计人口数出生率接种剂 次数损耗系数-上年底库存量(剂次/支数)l制订第一类疫苗和注射器计划的程序:乡级防保组织 应当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每年制定第一类疫苗和注射器 的需求计划,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国家免疫规划疫 苗和注射器计划报表”。 疫苗管理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原则 2.疫苗使用计划的制订 3.疫苗使用计划的下发 4.疫苗的储存与运输 5.疫苗的分发领取 6.接种现场疫苗管理 7.疫苗的报废疫苗使用计划的下发l疫苗使用计划落实后,由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按照使用计划逐级下发疫苗。疫苗管理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原则 2.疫苗使用计划的制订 3.疫苗使用计划的下发 4.疫苗的储存与运输 5.疫苗的分发领取 6.接种现场疫苗管理 7.疫苗的报废疫苗的储存与运输宗旨:1、保证疫苗的质量2、保证使用的疫苗能够溯源l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根据当地的免疫 策略、年度工作计划、接种服务形式、冷链储存条 件以及应急接种需要等情况确定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储存数量。原则上各级疫苗储存量为:省级6个月, 市级3个月,县级2个月,具备冷藏条件的乡级不得 超过1个月。l疫苗应按品种、批号、效期分类码放,对短效期疫 苗应当给予标记。疫苗的储存与运输疫苗具有生物学及免疫学活性所有疫苗都对热敏感:OPV冻干MV冻干百日咳和腮腺炎HepBDPT BCG 部分疫苗对冷冻状态十分敏感:DPT、DT、HepB部分疫苗对强光高度敏感:BCG、MV疫苗的储存与运输l疫苗储存和运输的温度要求:l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 脑灭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 肝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出血热疫苗、炭疽疫 苗在28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l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在-208的条件下运输和避 光储存。l脊灰疫苗在-20以下或28避光保存和运输 。-20以下保存有效期为2年,28保存有效 期为5个月。疫苗的储存与运输l疫苗的储存、运输及实施预防接种中必须在冷链系统 中进行,以保证其生物学及免疫学活性。l疫苗稀释液在28或室温下储存,不能冷冻。若 在室温下储存,在使用前应先将稀释液冷却到2 8后再使用,以避免疫苗效价受损。注射器储存和运 输时要注意防潮,避免和挥发性、腐蚀性物品存放在 一起。疫苗管理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原则 2.疫苗使用计划的制订 3.疫苗使用计划的下发 4.疫苗的储存与运输 5.疫苗的分发领取 6.接种现场的疫苗管理 7.疫苗的报废疫苗的分发领取l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 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l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应当建立真实、完整的领取 、分发疫苗记录。在接收疫苗和注射器时,应对疫苗和注射 器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温 度记录、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质量状况等内容进行核对, 做好记录。进口疫苗要有批发企业提供的进口药品通关文件 。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年备查。l在向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购进疫苗,以及接收上级 疾控机构分发、供应的疫苗时,应当查验疫苗的冷藏条件。 在规定的冷藏要求下运输的疫苗,方可接收。各单位要填写 疫苗运输记录,记录运输环境温度及存储温度等。l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要经常核对疫苗进出情况,日 清月结,每半年盘查1次,做到帐、苗相符。 疫苗管理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原则 2.疫苗使用计划的制订 3.疫苗使用计划的下发 4.疫苗的储存与运输 5.疫苗的分发领取 6.接种现场疫苗管理 7.疫苗的报废接种现场疫苗管理l接种前,疫苗方可从冷藏包内取出。尽量减 少开启冷藏包次数。l严格核对接种疫苗品种,检查外观质量。凡 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 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 苗一律不得使用。接种现场疫苗管理l冻结过的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一律不得使用。检查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是否冻结的方法为:将被检和对照 的正常疫苗安瓿同时摇匀后静止竖立,如被检疫苗在短时间( 510分钟)内与对照疫苗相比出现分层现象,且上层液体较 清,即可判断被检疫苗冻结。l冷藏包内的冰排溶化后应及时更换。在接种门诊,上午门诊下 班时应将未开启的疫苗存入冰箱冷藏室内。疫苗管理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原则 2.疫苗使用计划的制订 3.疫苗使用计划的下发 4.疫苗的储存与运输 5.疫苗的分发领取 6.接种现场疫苗管理 7.疫苗的报废疫苗的报废l疫苗失效、破损或有质量问题时应及时报废。l安瓿开启后,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 用完,应废弃。并做好失效疫苗及损耗疫苗的登记、处 理情况。l报废疫苗均须经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实、登记后方 可生效。疫苗的报废l剩余疫苗的处理:l废弃已开启安瓿的疫苗,记录疫苗的废弃数量。l冷藏容器内未打开的疫苗做好标记,放冰箱保存,于有效期内 在下次接种时首先使用。疫苗的报废在监测中发现储存的疫苗质量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供应、分发和 接种,并及时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和药监部门报告,不能 自行处理;储存的疫苗有过期、失效时,应将过期或失效的疫 苗单独存放,并作出明显的标识;交上级部门按照医疗废物 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集中处置。疫苗与冷链管理一、疫苗管理 二、冷链系统管理工作要求l各级疾控中心和接种单位应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 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 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冷链 系统管理制度,保持冷链设备正常运转,为免疫规 划工作服务提供保障。 冷链系统管理l冷链系统l冷链系统的装备l冷链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 l冷链设备验收与安装的基本要求l常用冷链设备使用与维护l冷链系统的监测与评价 冷链系统l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疫苗生产企业到接种 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 冷藏设施、设备。冷链设备、设施包括冷藏 车、疫苗运输工具、冷库、冰箱、疫苗冷藏 箱、疫苗冷藏包、冰排及安置设备的房屋等 。l冷链系统是在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