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1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5页 / 共51页
第6页 / 共51页
第7页 / 共51页
第8页 / 共51页
第9页 / 共51页
第1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無障礙環境之內涵報告人:林敏哲 與行動不便者之特性無障礙環境之內涵2無障礙環境之意義(1)一般人身心障礙者(早期稱為殘障者 )公共建築營造一般環境可方便使用、安全使用 可能不方便使用、不安 全使用或無法使用3一般人身心障礙者 (早期稱為殘障者 )公共建築營造無障礙環境 可更方便使用、更安全使用 可方便使用、安全使用說明:(一)無障礙環境為方便身心障礙者(主要為坐輪椅者、拄拐杖者、視 障者、聽障者)抵達、進入、及使用的環境。無障礙環境之意義(2)4水平移動(使用一樓)進入抵達1F2F3F4F5F6F7F室外 出入口處建築線利用各種交通工具 或交通方式抵達基地垂直移動至各樓層(使用各樓)無障礙環境之功能5使用者之分類o般人o行動不便者()身心障礙者1.坐輪椅者2.拄拐杖者3.視障者4.聽障者5.其他(二)高齡者(三)幼童(四)暫時性行動不便者1.受傷者2.攜帶重物者、大型行李者3.推嬰兒車者、抱嬰兒者4.孕婦5.其他6行動不便者之能力障礙能力障礙行動不便者訊息障礙行動障礙使用障礙意外性高坐輪椅者拄柺杖者視障者聽障者7無障礙環境之意義無障礙環境就是標示清楚、行動順暢 、使用方便、安全無虞的環境。8無障礙環境名詞方便行動不便者使用的環境,在台灣 稱為無障礙環境,此名詞極為貼切。 其英文為barrier-free environment 。9國際殘障年之宗旨西元1981年,聯合國訂定為國際殘障 年,以機會均等、全面參與為推展宗 旨,期望世界各國確保殘障者之權益。此 宗旨也為營造無障礙環境之理想。10無障礙法令之公布o社會福利法令o民國69年公佈施行殘障福利法。o民國79年第一次修訂殘障福利法。o民國86年第二次修訂殘障福利法,更名為 身心障礙者保護法。o民國87年將建構無障礙環境內容納入憲法 增修條文。o民國96年7月修定身心障礙者保護法,更 名為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11無障礙法令之公布o特殊教育法令o民國73年公佈施行特殊教育法。o民國86年修訂特殊教育法。12無障礙法令之公布o建築法令o民國74年建築師雜誌74年8月號推出無 障礙環境專輯。o民國77年增訂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 篇第十章公共建築物殘障者使用設施 條文(計11條)。o民國85年修訂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 篇第十章,更名為公共建築物行動不便 者使用設施條文(計12條)。13無障礙法令之公布o建築法令o民國90年修訂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篇第十 章公共建築物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條文(計12 條)。o民國92年增訂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篇第十 六章老人住宅條文(計5條),同時公佈其相關 規範。o民國97年修訂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篇第十 章公共建築物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條文(計2 條),同時公佈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14現行無障礙環境法令體系適用 範圍公共 交通工具公共建築物 活動場所法令體系法令效力法 令 內 容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57條(96、6、5 立法院 三讀通過,96.7.11生效)第一層次 身心障礙者 權益保障法屬政策法 令有法令 效力 另訂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 施工篇第十章公共建築 物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 (97、3、13營建署修正公 佈,97.7.1生效)第二層次 規則屬技術法 令有法令 效力15現行無障礙環境法令體系適用 範圍公共交 通工具公共建築物 活動場所法令體系法令效力法 令 內 容另訂公共設施、建築物、活動 場所殘障者使用設施設備規 範(84、2、6內政部公佈) 公共設施、建築物、活動 場所殘障者使用設施設備規 範圖例說明(84、4、26內 政部公佈) 公共建築物供行動不便者 使用設施設備設計與施工手 冊(87內政部營建署編印) 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 範(97.4.10營建署公佈)第三層次規範 規範圖例說明 設計施工手冊屬技術資 料僅供參考 ,無法令效 力。 屬技術法 令,有法令 效力。16無障礙環境行政程序新建公共建築物 設計無障礙環境申請建造執照階段 l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 設計施工篇第十章條文 規定設計。由建築師自 行簽證。申請使用執照階段 l由勘檢小組在現場勘 檢。勘檢結果符合法 令要求,建管人員才 能核發使用執照。既有公共建築物 改善無障礙環境現況勘檢階段 l由建管人員或委託建 築師至現場勘檢。勘檢 結果會發文,請業主提 出改善建議書。審核改善計畫階段 l業主依勘檢結果,擬 定無障礙環境改善計 畫書,審查小組審核 內容,修訂改善計畫 書。然後業主依改善 計畫書編列經費進行 改善工作。17無障礙環境建設範圍之架構()o社會環境社會之尊重、關懷、禮讓、接納等。各項內容之公平機會,如考 試制度,訊息提供等。o實質環境o屬點之建設公共建築物、活動場所。法令規定16類34種公共建築物需建設無障礙環境。如無障礙醫院環境無障礙車站環境無障礙捷運車站環境校園無障礙環境無障礙公園環境無障礙公共廁所環境(民國92年開始提倡多功能無障礙廁所)無障礙游泳池環境(民國91年)無障礙泡澡環境古蹟、歷史建築無障礙環境(民國92年)18無障礙環境建設範圍之架構(二)o屬線之建設人行步道。如無障礙人行步道系統(民國89年92年)騎樓。如騎樓平整(順平)(民國91年94年)其他步道。如陽明山國家公園二仔坪無障礙登山步道(民國92年完成)o屬面之建設社區都市交通系統交通環境如無障礙交通環境旅遊環境如無障礙旅遊環境(民國91年開始提倡)資訊環境如無障礙資訊環境(民國91年開始提倡)19無障礙環境之正名因應法令修訂及觀念改變,某些名詞有改變。正名 很重要,會使用正確的名詞,表示觀念正確無誤解。建設 無障礙環境有關圖說及文件,應使用正確的名詞。o過去常使用殘障者,現在宜改為身心障礙者或行動不便者 。o過去常使用殘障者使用設施,現在宜改為身心障礙者使用 設施或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o殘障者使用設施常簡稱為殘障設施,不宜再使用。o身心障礙者使用設施或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宜簡稱為無 障礙設施。各項無障礙設施,包括無障礙斜坡道、無障礙 電梯、無障礙廁所等。20設計理念o 般設計理念考慮般人之需求與特性,方便一般人使用。o無障礙設計理念考慮身心障礙者(主要考慮坐輪椅者、拄柺杖者、視障者、 聽障者)之需求與特性,方便身心障礙者使用。o通用設計理念所有的器具及環境,均設計的簡單易懂,讓所有使用者(包 括老人、幼童、婦女、身心障礙者及一般大眾等)都方便使 用。21政府公佈無障礙環境最新相關法令o民國96年7月11日公佈修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o民國97年1月 日公佈修定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設施及人員配置標準o民國97年3月13日公佈民國97年7月 1日正式施行修訂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篇第十章公共建築物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o民國97年4月10日公佈民國97年7月 1日正式施行新定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22設計資料之發展設計者進行無障礙環境設計作業,依設計資料之發展,可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 建築技術規則條文內容簡陋(計11條條文)參考資料少第二階段 建築技術規則條文內容簡陋(計12條條文)參考資料較多第三階段 建築技術規則條文內容祇剩說明目的及實施範圍(2條)設計規範內容豐富(九章二項附錄計51頁)23過去的設計方法主要依據:1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篇第十章查詢較少參考書籍、設計手冊等資料營造公共建築物 無障礙環境設計資料 1.祇有規則有法令效力。 2.規則有9條條文,簡單規定無障礙設施標準及細部處理方式。 3.這些參考書籍,設計手冊等資料僅供參考。設計結果 1.過去有部份資料可參考,這些資料雜亂,設計者參考不同資料,有很多案例某些處理方式錯誤或不周全。24現在的設計方法主要依據:1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篇第十章2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如有需要時,查詢參考書籍、設 計手冊等資料營造公共建築物 無障礙環境設計資料 1.規則與規範配合,二者均有法令效力。 2.規則祇有2條條文(說明目的及實施範圍),無障礙設施標準及細部處理方式全由規範訂定之。 3.設計規範參考國內外相關資料,並依國內實務經驗定之。 4.設計規範資料有法令效應,取代過去相關參考書籍、設計手冊等設計要點資料。設計結果1.設計規範公布之後,無障礙設施有統一規定的標準及細部處理方式,新的案例有一致及完整的 處理方式。25設計者公共建築物營造無障礙環境使用者(二)一般人 查詢建築技術規則及作業規範等資 料,進行設計作業(一)身心障礙者1.坐輪椅者2.拄拐杖者3.視障者4.聽障者 可方便使用、安全使用 可更方便使用、更安全使用無障礙環境之使用26聽障者無障礙環境27o聽障者與一般人面對面溝通方式(一)手語、唇語(二)寫字聽障者無障礙環境28o聽障者與一般人遠距離溝通方式(一)傳真機(二)電話機(擴大聲音)(三)e-mail(四)視訊電話機(五)TDD(六)手機聽障者無障礙環境29o聽障者無障礙環境內容(一)設置電子字幕(車站等大型公共建築物提出動態訊息)(二)設置電子叫號(銀行櫃檯、醫院門診叫號)(三)設置閃光警示鈴(設置在廁所內告知異常狀況)(四)設置閃光警示燈(設置在出入口上面引導逃生)(五)設置閃光告知機(設置在房間內門扇上面告知有人敲 門)(六)設置聽障者座位(電影院、表演場所專用座位設置擴 大聲音耳機)聽障者無障礙環境30視障者無障礙環境31o視障者獲得環境訊息方式(一)視障者在現場感受(二)別人告知環境訊息(為人之引導)(三)資訊手冊提供環境訊息(為資訊之引導)(四)設置導盲設施提供環境訊息(為設施之引導)(五)建立常去場所之心理地圖(為記憶之引導)視障者無障礙環境32o視障者行動方式(一)不需輔助(也稱為徒手行走法)(二)依賴明眼人牽行(也稱為人帶法)(三)由導盲犬牽行(也稱為犬導法)(四)依手杖步行(也稱文手杖法)視障者無障礙環境33o視障者使用公共建築物環境之方法視障者無障礙環境視障者+家人、朋友視障者獨自一人視障者獨自一人公共建築物 (熟悉環境、不熟悉環境)由家 人、朋友引導公共建築物 (不熟悉環境) 由服務抬之服務人員及義工引導公共建築物 (熟悉環境) 現場之定向行動訓練,建立場所之心 理地圖。 配合設置導盲設施提供環境訊息。34o獲得環境訊息主要是建立公共建築物的心理地圖 。在現場時,利用導盲設施輔助獲得環境訊息。視障者到熟悉環境公共建築物35o方便視障者行進時有所依循視障者已記憶行進路徑,揮著手杖碰觸邊界線(視為導 盲設施)行進,不致走偏。另外,導盲設施讓視障者確定 行進方向正確,沒有走錯路。視障者到熟悉環境公共建築物36o提供動態的環境訊息視障者使用無障礙升降機時,為動態環境。在升降機內外部操作盤控制鈕旁設置點字標示,讓視 障 者利用手觸覺了解正確的按鈕。在升降機內部設置語音設備,告知升降機開門、關門 、升降情況及抵達樓層數。視障者到熟悉環境公共建築物37設計規範38設計規範39數字1數字5數字9 丶數字2數字6數字1 0 一 丶 40數字1 2數字7數字1 1數字4數字8數字1 41o提醒注意安全樓梯處為危險環境,視障者上下樓梯時應注意安全。在樓梯上下端處設置粗面材質警示帶,提醒視障者前行 路況有改變。在樓梯二側設置扶手,方便視障者左手握著手杖,右手 握著扶手,依引導扶手上下樓梯。視障者到熟悉環境公共建築物42設計規範43o警示注意安全如在月台邊為危險環境。在月台邊舖設一道圓點狀導盲磚,警示視障者注意安 全, 避免掉下月台。視障者到熟悉環境公共建築物44拄拐杖者無障礙環境o拄柺杖者無障礙環境重視防滑問題。45設計規範最小5 公分無障礙樓梯設置防護緣46坐輪椅者無障礙環境o坐輪椅者無障礙環境應寬敞。47設計規範48設計規範49設計規範50敬請指教請與我們聯絡: (一)地址: (116)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三段56號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 林敏哲 (二)電話: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