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 之 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云浮中学 吴静以动写静,动静结合这种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 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 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 鸟鸣山更幽”“鸣”为声),形成意境和形 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 法,与衬托密切关联。 动静是指对事物 景物作动态 静态的 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如”星 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静一动,雄浑开阔 ,令人称道.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 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 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 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 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 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 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这首诗通过描写花落、月出、 鸟鸣这些动景,营造出春天的山谷 中的一派生机,而这些动景更衬托 出一片静谧的意境,以动衬静,韵 味无穷。 这是一首隐逸诗,作者写出了空山的 宁静、幽深。作者在渲染空山的静时采用了 以闹衬静的方法外,还用了以动景衬静景的 方法:返影(斜阳返照)宁静详和,静静地 照在深林里的青苔上,更显深林的幽与静 以“返影”衬空山的幽静。 “万壑有声含晚籁”,实质指万壑涵 盖所有的声音,突出了晚籁之静; “数峰 无语立斜阳”,数峰本无语,这里经过强 调,反而暗示数峰欲言又止, 同样写出 了一个静字。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 景,动静结合,上下映衬。雨后池上 刘攽(bn)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 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 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 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 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 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 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4、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4)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5)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 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 和梦境等。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 型: 1.虚幻世界和梦境 2.想象和回忆。 3.设想之境。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 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有时则是相辅相 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 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 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诗人撇开自己,从相思的另一 方来写,写故乡的亲人在这个 除夕之夜思念着千里之外的 我.以虚写实,把深挚的思乡情 思抒发的更加婉曲含蓄.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注:碛(q)沙漠。练,白绢,丝 织品的一种。 题: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 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 的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 以虚为主,虚中有实。(这首凉州词用浓厚的色彩描绘西北边塞风光,它宛 如一幅风景油画,远近景的结构,层次分明,明暗的对比 强烈。画面上的空间辽远,沙漠广阔,中心展现着一列在 缓缓行进的骆驼商队,诗的思想感情作者对边事的忧愤,就 通过这一骆驼队的行动方向,集中表现出来,从而收到以 一当十、以少胜多,寓虚于实的艺术效果。) 按钮返回返回返回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