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2页
第2页 / 共82页
第3页 / 共82页
第4页 / 共82页
第5页 / 共82页
第6页 / 共82页
第7页 / 共82页
第8页 / 共82页
第9页 / 共82页
第1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平 原山 区运输输方式交通方式多样样,根据实实 际际条件灵活选择选择首选选公路运输输,其次 是铁铁路运输输铁铁路走向受限制较较小,但一般应应 避开沼泽泽、少占耕地、 少经过经过 河流,尽量经过经过 村镇镇和小城市且离大城 市的距离近一般选择选择 地势势相对对和 缓缓的山间间盆地和河谷 地带带修建,线线路多呈 “之”字状弯曲线线路安全安全系数较较高,多受洪 水、台风风等影响受地质质灾害威胁较胁较 大 ,易受滑坡、泥石流、 崩塌等的破坏投资资成本相对较对较 小相对较对较 大3.水资源短缺原因的分析思路 (1)自然原因。 气候:降水较少、蒸发量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 径流:河流较少(或无大河流经),地表径流量 较小。 地形:地形起伏大,径流速度快,河水存留时间 较短;是否分布石灰岩地区,地表水下渗严重。 (2)人为原因。 需水量: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人均水量:人口稠密,人均水量少。 利用状况:水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水资源短缺的程度及危害(2)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4.气象灾害: 类类型成因防治途径暴雨 洪涝涝连续连续 性暴雨或短时间时间 的 大暴雨利用气象卫卫星监测监测 和预报预报 ,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结 合防洪干旱长时长时 期无降水或降水异 常偏少改变农业结变农业结 构,选择选择 耐旱 作物,开展农农田水利建设设等寒潮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 成大范围围的剧剧烈降温并 伴有大风风、雨雪、冻冻害 等现现象发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 报报,及早防护护台风风形成于热带热带 或副热带热带 洋 面上的强烈发发展的热带热带 气旋加强台风风的监测监测 和预报预报 ,及 时发时发 布台风预报风预报 和警报报?5.地质灾害:类类 型成 因防治途径泥 石 流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块等 固体物质质的特殊洪流有自然 因素, 也有人 为为因素加强地质质灾害的 科学研究,建立 灾情监测预监测预 警 系统统;加强地质质 灾害的管理,建 立、健全减灾工 作的政策法规规体 系;实实施一些预预 防措施滑 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沿 一定的滑动动面整体下滑 现现象地 震岩石在内力作用下突然破裂,地 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释放出来 ,引起一定范围围地面震动动的现现象6.全球气候变暖: (1)产生的原因: 矿物能源的过度使用及人类过度砍伐和破坏 植被。(2)带来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地区被淹; 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农业的影响 对工业的影响(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解决的措施: 减少煤炭等矿物燃料的使用量,推广使 用水能、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依靠科技,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增加二氧化碳的 吸收量;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1A、B、C、D四图图中能正确表示自然资资源、能源、 矿产资矿产资 源三者之间间关系的是( )C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提供给人类的各种物质 和能量,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 1下列物质质和能量中,在目前属于自然资资源的是( ) 煤炭 焦炭 水能 雷电电 A B C D2有关上题题中物质质和能量的说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可再生资资源 B都是不可再生资资源 C都是来自太阳辐辐射的能源 D都是物质资质资 源CC提示 物质与能量是否为自然资源,关键看 是否同时满足以下两点:从自然界中直接获 得;用于生产和生活。例如汽油、棉花、电 能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闪电目前不能 用于生产生活,故其都不属于自然资源。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最为集中: 干旱缺水地、低洼易涝、盐碱化 土地、土质过沙的土地对比市场 区位对农 业的影响天然蛋白质仓库-生物资源、 乌金的储存库-矿产资源、 盐类的故乡-化学资源、 能量的源泉-能源资源水资源、水力资源、水利资源利用类型分类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 利用每寸土地,确实保护好耕地!气候+地形耕地的重要性:7%的耕地,养活20%的人口。18 亿亩为红线 耕地现状:中国2/3为广义上的山区,平地少、平 原面积更少。半干旱、干旱地区约占国土的1/2。 耕地仅占国家陆地面积的10%多点,2/3为中低产 田。 耕地面临的困境(面积进一步减少、质量下降): 1.水蚀、风蚀、沙漠侵吞(最严重) 2.土地盐碱、次生盐碱化 3.被侵占。交通、城市化、乡村住房建设占用耕地 。东半部半湿润、湿润地区集中了90以上的人 口,每平方公里225人。 4.被污染 5.生态新要求,退耕还林、还湖、还湿。美国有些重要矿产后 备严重不足加强地质勘探工作 。7工程1基地(南方速 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森林具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 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并为野生 动植物资源提供理想的栖息地, 故称“大自然总的调度室”内心(新)清(青)晰(西)影响力在弱化! 2我国能源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1)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 浪费严重,能源短缺;采煤引起地面塌 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能源利用率不 高,环境污染严重;农村大量使用薪柴燃料造 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2)产生的原因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单 一,水能、核能等所占比重较小;人口多,人 均能源资源不足;经济发展快,能源消费量尤 其是石油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已成为仅次于美国 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马六甲:重要的国际水道全球原油产量的四分之一 ,贸易量的1/4-1/5;中国70%贸易,原油的80%要经 过马六甲。这两者刚好为中国经济的两大支柱。若 美国控制它,等效掐中国的脖子,美国不战而屈人 之兵。如何破解马六甲海峡的困境 ,维持中国经济的稳定与繁 荣?1.能源来源、线路多样化,中缅、中哈 、中俄陆上能源通道的打通 2.能源结构的调整,新能源战略 3.利用优势,中国煤多,煤变油技术 4.和平时期加强石油的战略储备 5.经济结构的调整,限制某些大耗能产 业的发展 6.技术改造、设备更新,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耗 7.提高国民素养,节能减排要深入人心 ,落到实处。8.加强自身能源资源的勘探、开 发与调配工作热点 问题美国重返亚太、 要搞亚太再平衡9.(2013太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合称,目前稀土已成为高科技领域不可缺 少的原料。截至2012年初,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国际市场 上超过90%的稀土供应。近年来,私采滥挖稀土现象严重,出口的 主要是初级矿产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对稀土的开采、 生产和出口各个环节均实施了管理措施,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源 和环境问题。(1)说出世界与中国稀土分布的特点。答案:(1)从世界范围看,稀土资源分布不 均,基本都在中纬度,主要稀土产地有中国 、独联体和美国等。从中国看,稀土分布不 均且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的白云鄂 博。(2)说明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理的原因。答案:(2)私采滥挖现象严重,开发稀土会 造成环境问题;以出口初级矿产品为主,价 格低,没有形成高附加值产业链;为了保护 环境和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这么采;不能这么卖!(3)有人说:中国贵重的稀土卖的是萝卜的价 格,应限制出口。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3)观点一:赞成。稀土是稀有的非可 再生资源;稀土是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 的原料;有些发达国家稀土资源丰富, 为了提高本国稀土储备,低价进口中国 的稀土资源。观点二:不赞成。中国稀土储量大;过 去大量出口,已形成市场需求惯性;中 国在稀土开发利用领域科技水平较低, 出口稀土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 势。【素材链接】稀土 稀土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到71的 15种镧系元素氧化物,以及与镧系元素化学 性质相似的钪和钇共17种元素的氧化物。 “稀土”是历史遗留的名称。稀土金属从18世 纪末开始陆续被发现,当时人们常把不溶于 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如把氧化铝叫陶土 。稀土一般是从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很 稀少,因而得名稀土。 目前稀土在军事、化工、玻璃陶瓷、农业、 新材料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拥有“工 业维生素”的美称。军军事方面:用于制造坦克、飞飞机、导弹导弹 的钢钢材、铝铝合金、 镁镁合金、钛钛合金的战术战术 性能 冶金工业业:稀土金属或氟化物、硅化物加入钢钢中,能起到 精炼炼、脱硫、中和低熔点有害杂质杂质 的作用,并可以改善钢钢 的加工性能 石油化工:复合稀土氧化物还还可以用作内燃机尾气净净化催 化剂剂,环烷环烷 酸铈还铈还 可用作油漆催干剂剂等 玻璃陶瓷:可作为为抛光粉广泛用于光学玻璃、眼镜镜片、显显 像管、示波管、平板玻璃、塑料及金属餐具的抛光 新材料:稀土还还广泛用于照明光源,投影电视电视 荧荧光粉、增 感屏荧荧光粉、三基色荧荧光粉、复印灯粉 农业农业 方面:稀土元素可以提高植物的叶绿绿素含量,增强光 合作用,促进进根系发发育,增加根系对对养分吸收。稀土还还能 促进进种子萌发发,提高种子发发芽率,促进进幼苗生长长。除了以 上主要作用外,还还具有使某些作物增强抗病、抗寒、抗旱 的能力。 1 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 B、20062006年年3 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C C、19761976年唐山大地震年唐山大地震 D D、2005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自然灾害定义: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面系统中,能 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C C【方法总结】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以长江洪灾为例) (1)自然原因。 水系、地形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下游多 为平原,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 不畅。 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 期长,水量大。 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 雨,造成洪水泛滥。(2)人为原因。 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 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 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 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 降低。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 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1)直接危害: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2)间接危害: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停止,生活秩序紊乱等。2洪涝的危害结合造成洪灾的原因,对洪灾的防治主要 针对“容水”和“去水”过程,采取如下措 施: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 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建立洪水预警系统; 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 洪保险等。针对“来水”的措施:如植树造 林,增加植被覆盖率等。3洪灾的防治原因影响 自 然 原 因洪水来量 地处处我国南北气候过过渡带带,降水时时空 分布不均,夏季暴雨集中,洪水来量大淮河支流众多,呈扇形分布,一旦上 游及支流洪水汇汇集,中下游极易造成洪 灾 泄洪能力中游许许多河段弯曲狭窄,泄水不畅畅淮河干流河床纵纵向坡度小,下游无天 然入海河道 人 为为 原 因滞洪能力 淮河中下游调调洪、滞洪场场所不足 围围湖造田 使湖泊与河流的调调蓄能力大幅度下降植被破坏植被减少,削洪补补枯作用减弱,泥沙 淤积积在湖泊、河床,加剧剧水患(2)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原因(2013济宁模拟)过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