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u教育部“卓越计划”简介 u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培 养方案“卓越计划”-启动n 启动会:6月23日,天津大学n 教育部副部长陈希n 政府部门:15个(人社部、财政部、工信部、中国工程院)n 行业协会:6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n 合作企业:22家(正泰) n “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的部分院士n 高校:61所(清华、天津大学、浙大、同济、湖南工程学院) “卓越计划”-背景n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有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90%;工科生在校学生:本科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 n 国家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n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卓越计划”-背景n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 要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要更加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 要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卓越计划-特点n“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 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卓越计划”-宗旨n “三个面向”面向工业界:主动适应工业界的需求,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面向世界:为工业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面向未来:培养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工程师 “卓越计划”-措施n 教育部措施:5个方面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卓越计划”-措施n 教育部措施:5个方面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高校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国家留学基金优先支持师生开展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实习“卓越计划”-措施n教育部措施:5个方面教育界与工业界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制订通用标准, 与行业部门联合制订行业专业标准。高校 按标准培养人才。参照国际通行标准,评价“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质量。 “卓越计划”-措施n 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本地区企业参与“卓越计划”,并对本地区参与计划的高校予以重点支持n 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支持工程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有关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政策、实习安全与保险政策、联合培养企业的财税政策等。 “卓越计划”-本科通用标准(初稿)n 本科层次工程师应到达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 要求: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 感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 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 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 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卓越计划”-本科通用标准(初稿)(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卓越计划”-本科通用标准(初稿)(8)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10)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卓越计划”-实施n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大教育改革项目n 实施专业: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n 实施层次:工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培养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多种类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n 实施期限:20102020年n 实施规模:工科本科生要达到10%,工科研究生要达到50%的比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卓越计划”培养方案n 培养目标:机械工程师(现场工程师) n 培养模式:“3+1”3年在校学习,最后1年在企业学 习 n 企业学习计划 (1)轮岗实习(半年):产品设计与开发、工艺、 安装调试、销售、运行维护 (2)项目设计与工艺训练 (3)毕业设计(半年) n 实施:09级两个班(机设0901、0902),2010级本 专业选择2个班实施“卓越计划”。机设专业“卓越计划”学校培养标准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交流与团队合作个人职业与社会责任机设专业“卓越计划”学校培养标准1 技术知识与知识应用能力 1.1 基础科学知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人文科学 和社会科学知识、管理科学知识、计算机应用 知识 1.2 核心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 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 、材料成型基础、电工技术、电子技术、 CAD/CAM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控制工程 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床数控技术等。机设专业“卓越计划”学校培养标准1.3 高级工程基础知识:专业课(按方向)2 工程实践能力2.1 现场工作能力:工艺编制与工艺管理 、测试与试验 、安装调试 、运行维护 2.2 设计能力2.3 工程项目实施能力2.4 新产品开发与技术改造能力机设专业“卓越计划”学校培养标准3 交流与团队合作 3.1 交流:英语交流、表达能力与人际交流 3.2 团队合作:团队合作精神、 不同环境下的团队 合作(国际视野环境、跨文化、跨学科) 4 个人职业与社会责任 4.1 个人职业:职业规划、职业道德、工作的主动 性和创造性、终生学习的能力 4.2 社会责任:质量、环保意识;电气安全意识和 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