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8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5页 / 共48页
第6页 / 共48页
第7页 / 共48页
第8页 / 共48页
第9页 / 共48页
第1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材料一:撒切尔夫人曾说,中国现在还称不上一个强 国,因为中国的文化还不具有影响其它国家的力量,中国 只出口电视机,而不是电视节目和思想观念。材料二:上海世博会是展示国家实力的文化盛会,遍 览世博会各个国家展馆,在感受文化差异性的同时,也明 显感觉到各国家之间的文化差距。一流的文化强国展示的 是国家精神和国家意志;二流强国借助现代高科技讲述了 一个动听的故事;三流国家大多炫耀的是传统文化符号; 四流国家大多贩卖的是旅游产品和各种纪念品。两则材料给 我们什么启示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及必由 之路。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决 定因素。4、建设文化强国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发展道路的关系5、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含义、表现。(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社会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殖民主义者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 国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把清朝的“圆明园”烧成了 废墟 外因: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产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何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再创中华 文化的辉煌,是几代中国人的求索。是中国近代史上主张 中国走欧洲资本主义道路, 全盘西化的政治文明主张, 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认 为中国样样不如人,要向西 方学习,全盘西洋化是挽救 中国民族危亡的唯一出路, 是典型的思想 。民族虚无主义认为中国文化的唯 一出路就是重新确立传 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坚 决反对西化主张,要求 重返孔孟之道,提倡尊 孔运动,并在全国各地 建立“尊孔会”,是典 型的思想 。.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 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陈独秀和青年毛泽东从中国近、现代史看,是哪次运动实现了中 华文化的历史转折,使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复兴 ?毛泽东:“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 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 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 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 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2.3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A、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B、基本特征“三个面向”,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文化。C、本质和核心社会主义文化(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 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 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 文化强国的梦想。例1: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 化强国建设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 融 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 因素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物质力量 A. B. C. D.C例2:当前,在对待文化的态度上,有 两种倾向值得警惕:一是完全“复古” 的倾向,二是不加质疑地追随西方现代 化倾向。这两种倾向 片面夸大了文化的多样性 都没有看到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A. B. C. D.B新西兰孔子大学中国文化年开幕文化输出彰显国力提升(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美国是首屈一指的文化强国,日报有两千 三百多家,周报有八千多家,杂志有一万多 种,电台有一千九百多家,电视台有一千四 百多家。此外,还有全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 电影生产基地。中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 例还不到4%,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 份额不足3%。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美中两国文化发展主要数据比较美 国 中 国人口(亿) 3 13.5博物馆 17500 3200图书馆 16600 3223报 纸 10023 1937刊 物 11000 9851出版社 37000 581电视台、电台 11200 (电台10000: 电视台1200)32421、为什么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 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 衔接 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文化建设是 五位一体布 局之一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的宏伟目标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五位一体, 全面建设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 衔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要求) 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民族复兴 的要求) 这三角度揭示了文化强国目标的中国特色和战略意义。文化建设是 五位一体布 局之一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一件是把自己的思想 装进别人的脑袋,一件是把别人的金钱装进自己 的口袋。美国人用以肯德基为代表的薯片、好莱坞为代表的大 片、电脑软件为代表的芯片的“三片”征服了世界各地 的消费者。物质硬实力不行,可能这个国家一打就垮。 文化软实力不行,可能这个国家不打自败。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归纳:归纳:3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是什么?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是什么?两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两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宏伟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必由之路。3、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下这四种视觉分别从什么角度说明必须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P/97页视角一:有什么 样的社会制度和 发展道路,就会 孕育和滋养与之 相适应的文化。视角二:如果抛 弃优秀历史文化 传统、割断民族 文化血脉,文化 发展就会迷失方 向和目标。这是由我国的社 会制度、发展道 路、党的性质、 宗旨决定的这是由继承和 创新中华民族 优秀文化的要 求决定的视角三:每个民 族和国家的文化 都有自身的特性 ,从而形成世界 文化的多样性。视角四:当前我 国文化实力和国 际影响力与我国 国际地位不相称 ,与我国深厚的 文化底蕴不相称 。这是由我国文 化自身发展规 律和人民群众 根本意愿决定 的这是由增强国 家文化软实力 的现实需要决 定的、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道路? P97 四点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质宗旨 决定的;(党的视视角)是由继继承和创创新中华华民族优优秀历历史文化的要求 决定的;(历历史视视角)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发展规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 愿决定的;(国内视视角)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软实 力的现实现实 需要决定的。(国际视际视 角)例3:决定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路径的因素有 生产力发展水平 文化自身发展规律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要求 A B C DB例4:在文化建设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这是 因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 向是统一的 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统一 的 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统一的 同各种文化思潮是统一的 A B C D A(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1.地位地位2.2.原因原因 3.3.措施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的的必由之路。必由之路。跟文化强国是跟文化强国是途径途径和和目标目标的关系的关系1)指导思想,两为方向,两百方针,三贴近原则,两个 坚持2)关键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 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信3)最重要最重要的是用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头脑、 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问:谁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答:减肥中的 吃货。”当“减肥中的吃货”遇到一部名为 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就成了全宇宙最痛 苦的人。 材料一:舌尖上的中国为何这样红?画面中的美食让人馋涎欲滴,述说中国各地美食生态的人物故事感动满满。去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去感知国民对待生活、对待家庭、对待社会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 材料二:能拍出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绝非凡人。在TimeOut中文版、天下美食等报刊均开设有美食专栏,谈及舌尖上的中国备受热捧,陈晓卿自信满满“早预料到了,我所有的片子都这样。”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 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1、文化自觉: 是对文化的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 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2、文化自信: 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 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 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 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3、共同表现(三个充满信心)1、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 信心,3、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3、怎样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 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 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 和准确把握。文化自信则是人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以 及在此基础建立起来的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 觉才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 。只有建立在高度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才 具有坚定的文化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能遵循和 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坚定地推进文化发展及文化指导 下的人类社会能动的发展。因此,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的。例5:孔子学院在全球的遍地开花,中国文化年 在各国的举办,。这既让世界了解了中国 文化,也让中国人增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理解正确的是( ) 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 自觉是对文化发展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自信来自于对世界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自信来自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刻 把握 A. B. C. D.D例6: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 ”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 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他们能够 把周围的事物伦理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B认识世界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C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D要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C习式外交凸显文化自信 在荷兰访问身着中华立领;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提出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