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1页
第2页 / 共81页
第3页 / 共81页
第4页 / 共81页
第5页 / 共81页
第6页 / 共81页
第7页 / 共81页
第8页 / 共81页
第9页 / 共81页
第1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两个体系建设1主讲人:尤喜中 安全评价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济南市安全生产专家 济南市优秀安全培训师 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专家如何进行两体系建设两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两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一)当前严峻安全生产形势2016年1月15日,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1)2006-2015年各类事故起数下降7.9% 31起/h(2)2006-2015年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8% 7.6人/h(3)2006-2015年亿元GDP死亡率2015年,GDP 676708亿元 增加6.9%(4)2006-2015年工矿商贸十万人死亡率(5)2006-2015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6)2006-2015年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7)2006-2015年重特大事故起数 杨焕宁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全国事故总量保持继续下降态势 ,非煤矿山、化工和危化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生产经 营性火灾、水上交通、铁路交通及冶金机械等行业领域事故实现“双下 降”。 但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尤其是重特大事故频发且危害 严重 ( 天津港“812”火灾爆炸、深圳“1220”滑坡、陕西咸阳 “515”交通事故(35人) 、河南平顶山“525”老年公寓火灾(39 人)去年,全国共发生38起重特大事故,平均约10天就有一起,人 员伤亡惨重,社会影响恶劣),暴露出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制不完善、 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固、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监管执法不严格等问 题。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湖南郴州宜凤高速 “626”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情况的通报如何进行两体系建设两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两体系建设的必要性2015年1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会会议上就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5点要求:习近平安全讲话. Wmv 一是必须坚定不移保障安全发展,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 落实。要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坚持以 人为本、以民为本。 二是必须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安全监管工作,强 化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等功能区安全监管,举一反三, 在标准制定、体制机制上认真考虑如何改革和完善。 三是必须强化依法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 全生产问题,加快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加强安 全生产监管执法,强化基层监管力量,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法 治化水平。 四是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 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 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 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是必须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安全保障能力,针对城市建 设、危旧房屋、玻璃幕墙、渣土堆场、尾矿库、燃气管线、地 下管廊等重点隐患和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交 通运输等重点行业以及游乐、“跨年夜”等大型群众性活动, 坚决做好安全防范,特别是要严防踩踏事故发生。会上,李克强指出,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务必高度重视,警钟长鸣。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举措、更完善的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理,加快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和社会共治体系,依法严惩安全生产领域失职渎职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月18日至1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焕宁在重庆调研安全生产工作时指出:安全生产和生产经营、企业效益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企业应以长远的发展眼光、坚定的责任担当,舍得投入、肯下功夫,在风险辨识常态化、隐患排查规范化、安全管理标准化等方面抓好主体责任落实,努力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22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23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 鲁政办字201636号2016-3-2125印发关于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德安监发201612号2016年08月12日风险点事故安全措施安全措施失控危险源26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9.docx隐患排查 治理 不到 位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提出了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性工作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严厉打击惩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着力加强保护生命重点工程建设、切实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等工作措施。如何进行两体系建设两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两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两个体系建设与安全生产标准 化管理体系的关系29(一)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 (AQ/T 90062010)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各生产环节符合 有关安全生产法 律法规和标准规 范的要求,人、 机、物、环处于 良好的生产状态 ,并持续改进, 不断加强企业安 全生产规范化建 设。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31 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引自基础知识问答(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32什么是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引自基础知识问答什么是隐患排查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引自基础知识问答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特点: “风险点”指明安全管理关注点,如:伴随风险的部位、设 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 险的作业过程。 风险点所包含的“危险源”指明了安全管理的细节,解决“想 不到”问题。 风险点、危险源风险分级管控,通过管控责任划分,解决“管不到 ”问题 以风险点、危险源为核心进行隐患分级排查、分级治理,解决“治 不到”问题。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风险管控治理体系33安全生产标准化:侧重操作细节符合性管理能消除事故发生的直接隐患;缺乏源头治理的有效思考及系统的思维。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3.1-3.4要素细化;34(三)具体工作要求不同之处1、建立一个方案2、两个指南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举例3、风险点的确定:根据以上系统的划分,可明确到特定的部位、设施、场 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 风险的作业过程,作为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单元,即确定的“ 风险点”35风险点风险点识别评估、分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 典型控制措施制定一级 风险点二级 风险点三级 风险点四级 风险点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分级管控若干危险源若干危险源若干危险源若干危险源危险源分级排序 制定控制措施危险源分级排序 制定控制措施危险源分级排序 制定控制措施危险源分级排序 制定控制措施隐患排查工程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应急管理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隐患分级排查隐患治理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隐患分级治理36风险分 级管理 和隐患 排查治 理两个 体系工 作流程37风险点识别(固有)风险 评价分级危险源辨识实施分级管控现有控制措施分析必要的补偿措施风险评价、分级典型控制措施确定现实风险评价分级38序号岗岗位/地点作业业活动动活动频动频 率备备注12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 (1)划分并确定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参照表1)。 表1 作业活动清单 (记录受控号): 单位: :39序 号工作步 骤危害因素或潜在 事件(人、物、 作业环境、管理 )主要 后果控制措施LECD风险 等级表2-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 (记录受控号) 单位: 工作岗位: 工作任务:40序 号工作步 骤骤危害因素或潜在 事件(人、物、 作业环业环 境、管 理)主要 后果控制措施LSR风风 险险 等 级级工作危害分析(JHA) 分析人员: 分析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审定人: 审定日期 : (备注: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41(记录记录 受控号)单单位: 单单元/装置:序号设备设备 名 称类别类别 /位号所在部位备备注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1)列出设备设施清单(参照表3)。 表3 设备设施清单(填表说明:1.设备十大类别:炉类、塔类、反应器类 、储罐及容器类、冷换设备类、通用机械类、动力类、化工机械类、起重 运输类、其他设备类。2.参照设备设施台帐,按照十大类别归类,按照单 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 ,在备注内写明数量。3.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 表的最后列出。)42(记录记录 受控号 )单单位:区域/工艺过艺过 程 :装置/设备设备 /设设施: 序 号检查检查 项项目标标准不符合 标标准的 情况及 后果偏差 发发生 频频率现现有安 全控制措 施安全 设设施L E CD风险风险 等级级建议议 改进进 措施备备注分析人员员:日期:审审核 人:日期 :审审定人:审审定日期:表4-1 安全检查分析(LEC)评价表43(记录记录 受控号 )单单位:区域/工艺过艺过 程 :装置/设备设备 /设设施:表4-2 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配电室隐患 (填表说明:审核人为所在岗位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领 导或车间主任;偏差发生频率:从未发生、曾经发生。)序号检查项检查项 目标标准不符合标标准 的情况及后 果现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LSR风风 险险 等 级级建 议议 改 进进 措 施备备 注分析人员员:日期:审审定日期 :44分值事故、事件或偏差发生的可能性 10完全可以预料。 6相当可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现场没有采取防 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事件或偏差。3可能,但不经常;或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或保护措施( 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未严格按操作 规程执行;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在预期 情况下发生。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 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事件或偏差;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 事件或偏差。 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能定期进行监测。 0.2极不可能;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 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0.1实际不可能。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判断准则 表1 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45分值值频频繁程度分值值频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 露1每年几次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判断准则46分值法律法规及其他 要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万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