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究一:材料1: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上世纪(即20世纪)八十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 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上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 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 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材料2: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新“三步走” 战略: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即2010年)实现国 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 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即2020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 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建国一百年时(即2050年) ,基本实现现代化,建 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在邓小平分“三步走”战略构想基础上提出的新的分“三 步走”的发展战略,它更具体地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现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什么状态?表现在哪些方面?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我国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社会到20世纪末,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贫 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总体小康水平的表现(1)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 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从宏观上看,国家的 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名词点击: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表示一个国家在 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探究二:材料1:在经济总量上,2006年我GDP突破21万亿元,中国经济 总量在世界的位次连升两位,跃居第四。在人均收入上,我国人均 GDP跨入2000美元的平台。我国人均GDP虽然快步跃升,但还排 在世界100位之后。农村还有2000万贫困人口。我国目前仍处于并 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材料2:我国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 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 提高。(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3: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在综合国力增强的同时,城乡之间 、地区之间、不同群体收入之间的差距仍然明显存在。按照2006年 数据,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GDP的比值是3.26:1.09:1;上海人均 GDP达到75990元,而贵州只有5750元。从城乡居民收入看,去年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将近1.2万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足 3600元。 (2)我国要实现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有哪些区别与联系?说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 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 艰苦奋斗。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3、总体小康水平的特征我国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 展不平衡的小康。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总要求: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 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 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发展比较平衡的小康更全面的小康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与联系比较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区 别标准生活 质量社会 发展 状态联系低水平低标准的小康。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 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 刚跨过小康的门槛更高水平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000美元 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不全面小康生活所覆 盖的人群不全面;小康生活的实际内容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 全面发展;除注重物质消费外,更注 重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 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 的发展水平差距不小。发展比较平衡将缩小地区、 城乡、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 ;惠及十几亿人口。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二者只是 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总体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条件,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的发展和 完善。探究三:结合下列材料,谈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 要实现哪些目标?材料1:世界银行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国家分为四组:756 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756-2995美元为下中等收入国家, 2997-9265美元为上中等收入国家,9265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 。2006年我国人均GDP跨入2000美元的平台。材料2: 衡量工业化水平主要看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主 要是指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和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两个指标。 2002年工业产值达到51.5,初步实现现代化。2000年三大产 业的就业比重是:50、22.5、27.5。2020年三大产业的产 值比重达到5、55、40,就业比重则达到20以下、40 、40以上,这时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从经济体制和经济体系来看,现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旧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清除,还存在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材料3:2000年我国农村小康总体实现程度在93 左右,城乡收入差距在3:1以上。1999年西部地区 小康实现程度为84.18,中部和东部地区为93.18 、97.86,人均GDP最高的上海市突破4000美元, 最低的贵州省只有300多美元。材料4:医疗问题也是关系百姓生活的大问题。目前,全国有亿多人没能享受任何形式的医保,已 有的医保也存在保障水平较低等问题。亿多城镇非 从业居民的医保制度刚刚开始试点,农村新型合作医 疗的扩大覆盖面工作还很艰巨。 二、经济建设的目标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目标(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 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3)城镇人口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 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4)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 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2005年,江苏省苏州 市下辖的昆山市率先达到 江苏省全面小康社会指标 体系,基本达到全面小康 社会的水平。昆山的全面 小康,核心是“富民优先 ”。到2005年底,昆山市 人均GDP、城镇居民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三项 核心指标分别达到78553 元、16809元和8519元。 绿树环抱的昆山市区一角 探究四:辨析: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就是全面同时建设小 康社会。二、经济建设的目标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目标2、小康社会的建设特点和要求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不能搞一 刀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奋起直追,加 快发展。 12、(1)说明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 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 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 奋斗。(2)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 P101第一目最后一段。略)这一目标的主要经济指标是(4方面略)60年代,人们平均2个 月才可以领到半斤肉 ,并且还要凭票供应 。今天,超市出售的方 便食品,种类繁多。六、七十年代,由于 物质匮乏,人们只能穿 蓝色制服今天, 一样的 蓝色, 不一样 的感觉过去有三间瓦房就已满足今天住着别墅还觉得 太寂寞以前,买一辆自行车是 人们多年的梦想过去人们见面时的问候语 是:吃过了吗?现在人们见 面的问候语是:买车的吗?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