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霍子宇宙学探索的科学思想和科学 原则,同时尝试结合金量西方经典科学哲学和思辨哲学对 霍金量子宇宙学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思想本身进行哲学反思 ,以期能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展现出科学与人文、自然与 精神的深刻统一。本书面向自然科学、科学思想史、科学 哲学、思辨哲学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关注科学思想的一般读 者。 一、霍金的宇宙学探索作为“宇宙学的奇点”,是宇宙产生之初,由爆 炸而形成现在宇宙的那一点。它具有所有物质的势能, 而这种势能-正是由大爆炸而转化为宇宙物质的质 量和能量,,以及表现这种质量和能量的“空间”。u时空奇点之奇点定理奇点定理是说如果广义相对论正确,宇宙起源将在 存在一个奇点。当时,奇点一般被视作黑洞的中心,内 里有密度无限强、引力无限重、时空曲率无限大,霍金 当时设想,若重新走回宇宙诞生之时,全部物质聚成一 点,这亦即为奇点。 时空坐标和假想的黑洞奇点绝对将 来绝对 过去其他u黑洞不黑之“黑洞蒸发”黑洞并不是绝对的黑的,黑洞以刚好防止热力 学第二定律被违反的准确速率发射粒子和辐射,其 温度只依赖于黑洞的质量,质量越大则温度越 低。黑洞是会蒸发的!?黑洞是会蒸发的!?在黑洞形成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其内部温度很低,即 各种低层次、质量极其微小物质粒子的平均运动速度较低,高 速粒子的数量很少,所以辐射很慢。这时黑洞所吞噬的物质量 远远大于辐射量,使黑洞质量加大、内部压力加大、内部各种 物质粒子平均运动速度也加大,从而使温度升高。同时,超光 速粒子数量和具有辐射能力的其它粒子数量也就会越来越多, 因此出现辐射加快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物质粒子也会越压越 碎、粒度越来越小,其物质密度越来越大。当黑洞到达物质极 密、尺度极小、温度极高、内部压力极大、从而转化为排斥力 极强的情况下,它就到了黑洞爆炸的时候了。即黑洞也会最终 终结!u量子宇宙学虚时间宇宙自足解虚时间中的词“虚”不是指 想象:它是指数学中非常古老的观念 。对于一位给定的观察者,空间和时 间当然是可区分的:我们用尺来测量 空间,用钟表测量时间。爱因斯坦和 赫尔曼闵可夫斯基在上世纪初指出 ,不同的观察者的空间和时间概念, 只不过是同一个统一的空间时间 观念的不同方面。空间时间是四 维空间几何,它有某些类空间的方向 和某些类时间的方向。所以就一定意 义上来讲,在那里空间和时间概念仍 是可以区分的。 它是基于对时间的 理解而把整个宇宙看作 是独立地、合目的地自 行产生,而无须上帝的 “第一推动”或创造的 。“宇宙是完全自足的 ,不受任何外在于它自 身事物的影响,它既不 被创造也不被毁灭,而 是自己去存在。”二、霍金宇宙学探索的哲学分析作者:认识的原则和 科学最普遍规律借助 时间相统一的思想是 康德的创举。霍金:一 个有待人 们去认识 的实在宇 宙但 离开科学 理论我们 就不知道 实在宇宙 的模样。u经典科学哲学的逻辑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作者指出:“人择原理作为范导原则有权 在现代宇宙学中拥有自己的位置”;时间箭头 的作用正在于发展出有智慧的人类,“宇宙只 有向着人才能展现出其无穷丰富的本质。可见 ,人择原理潜在地表述了:人是目的。”u真理的逻辑人类作为观测者对宇宙的观测是有限的, 有边界的,但人类也是思想者,思想可以 超越观测的边界,科学理性可以在宇宙整 体之外“看”宇宙。这其实是将科学理性放在了一个近乎于 上帝的位置,因为只有上帝才能直观到宇宙 整体。所以霍金说,如果我们最终得到了关 于宇宙整体的统一理论,那将是人类理性的 终极胜利,因为我们知道了上帝。宇宙拥有各种可能的历史“宇宙是自足的”,“宇宙创生于无 ”,“宇宙的边界条件就是没有边界” ,“宇宙是真正的免费午餐”。宇宙的 边界为自身设立根据,宇宙的根据就 是没有根据,它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创 始者,宇宙自身是无,虚无。u科学的理性边界u 科学理性的内在目的1、明确哲学思想中内在目的论的真正内涵及其作为科 学认识范导原则的合理性,进而说出霍金量子宇宙学 没有明确表达但却潜在蕴含的思想:人是目的,宇宙 作为有生命的整体,只有向着智慧生命才能展开其过 去、现在和未来无穷丰富的本性。2、明确科学理性与辩证理性的关系及辩证本性的内 涵自否定、反思性,并以此为基础去尝试完成科 学中有关宇宙、生命、时间思想的人文性自觉。3、通过考察科学认知结构及其扩张方式尝试说明, 即便从纯粹认识的角度来看,科学的成长也有着 独 特的中心或说起点,那便是人自身的结构。追随 思想 的内 在逻 辑:从本书中得到的对我们大学生 的启示: 要学会用思辨的思维去 思考问题,不要人云亦云; 要有科学的验证态度, 而不是胡乱猜想; 看待事物要用辩证的眼 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