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小组讨论情况汇报主题:校本课程、备课组建设2009-08-19“人教杯”语文教研(备课)组长论坛关于备课组建设主题之一锻造高水平的学校学术共同体由教师的三点需求谈备课组建设 满足教研需求,积极探索更适应学情的良好教 法。备课组主要研究课程目标定位。 满足发展需求是教研组发展的良性目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 满足个性需求是教研组发展的内在动力。参加 活动树立成长意识;科研成果奖励刺激(一)有效教研的思考(江苏刘祥老师 ) 教师应成为学生情感的陪伴者; 语文教师承担着美育园林的任务,要用全部 的生命体验去从事教育; 备课组成员都是我的伙伴,要爱人如己; 备课组长是备课组的灵魂, 给每一朵花以开 放的权利; 倡导个性之风、民主之风、规范之风、创造 之风、勤勉之风、人文之风。(二)备课组长的感悟(黑龙江关文丽老师) 学校不重视,老师科研意识淡,教研氛围 不浓,备课活动形同虚设。教师忙碌辛苦 ,幸福指数工作效率如何提高?(山西) 常规工作之外很茫然,没有留下成长的足 迹。如何保持压力和斗志?(邢台) 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有赖于领导支持,专 家引领。在良好的环境中,老师们以读书 为乐,以写作为乐,师生得到共同发展。 即使做一棵小草也快乐幸福!(深圳)(三)讨论交流关于校本课程建设主题之二(一)主题发言 北京市八一中学王建稳关于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思想动员篇明确课程意义; 申报整合篇坚持课程标准; 实施完善篇实施评价反馈; 国家校本篇选用国家教材; 总结反思篇寻求启示进步。教师问卷调查 您的学历、专长、研究方向? 以往您开过哪些选修课? 对开设校本课程 您有怎样的认识和打算? 您认为目前自己可以胜任选修课中哪些系 列的哪门课程?如果有机会进修或培训, 您准备主攻哪些课程?1.明确课程意义 唤起行为意愿课程名称申报人课程名称申报人流行读物中的心理学肖艳丽来自孔子的智慧申增富唐宋诗词与人生王 爽走近红楼梦向玉艳美丽汉字李 鹤中外动漫比较吴 革香港文化王华蓓一蓑烟雨任平生徐德琳形式逻辑王卫东从清华园走出的学者王毓娇中外精品影片解读王来宁 王鹤松汉字文化武 樱中国古代建筑王来宁红色经典阅读陈继锋中国美学精神王来宁作文与思维训练孙英杰 荀燕话剧欣赏与表演肖艳丽 王华蓓中国文化与当代中国人岳彩亮网络散文漫步王建稳汉语文化谢玉洁资料一 申报校本课程20门 整合原则以经典文选为资源,以儒家思想为主骨,以 学校特色为指向,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依托,以学 生终身发展为目标。 五个关注1.关注课程的学科价值和分量;2.关注申报教师的爱好和专长;3.关注学生喜欢的成型选修课;4.关注学校的传统和文化特色;5.关注学科内在的系统和逻辑。2.坚持课程标准 突显学科思想资料二 校本课程整合一览课程名称编讲人所属类别1来自孔子的智慧申增富 王来宁 王建稳思想文化2 美丽汉字李鹤 肖艳丽 王华蓓 王毓姣语言文字3话剧欣赏和表演肖艳丽 王华蓓 陈继锋现代戏剧4唐宋词十八讲徐德琳 王建稳 王来宁 王 爽 王毓姣古代诗歌5中外精品影片解读 王来宁 王鹤松 吴 革中外电影6经典与网络散文王建稳 王来宁 吴 革当代散文7走近红楼梦向玉艳 武 樱古代小说 实施原则内容:配合必修,适应学生发展; 师资:兼顾全局,灵活调配组合;教法:科学与趣味兼顾,预设与生成相融;评价:教师与同伴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 新增开发课程立足学校特点走进红色经典立足学科特点中国古代文化立足语文生活大话广告3.实施评价反馈 完善课程构建资料三 学生问卷反馈数据课程名称非常满意/满意(%) 所属类别1来自孔子的智慧81.80 18.20思想文化2美丽汉字68.21 22.74语言文字3话剧欣赏和表演78.26 21.74现代戏剧4唐宋词十八讲76.36 22.08古代诗歌5走近红楼梦58.95 38.05古代小说6走进红色经典67.14 32.86当代文学7大话广告80 20文学与生活8中国古代文化90.0 10思想文化4.选用国家课程 立足学生特点国家课程校本化在坚持国家课程标准前提下,学校 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 面上规划和设计的课程实践转变为适合 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践。 教育研究资料四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课程名称 主讲人所属类别 学时/学分/人数1中外传记选读 王来宁 王毓姣人物传记 18/2/30-352先秦诸子选读 王华蓓 肖艳丽思想文化 18/2/30-353中外戏剧选读 王华蓓 肖艳丽戏剧文学 18/2/30-354外国小说欣赏 王来宁 王毓姣小说鉴赏 18/2/30-35启示: 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 突显语文的学科特点; 注重学生的兴趣发展; 挖掘周边的社会资源。5.反思成绩不足,寻求启示进步 校本课程在很多地区是空白,领导不重视;即使你 编出教材,领导也不同意你花时间开,选修课的处 境好像是无人喜欢的方言。(安徽老师) 如何实现初高中校本课程的衔接? (深圳老师) 不是每个学校都一定要开设校本课程,也不是每一 个老师都要去编教材,量力而行;利用好现有的国 家选修课的课程资源很重要。(张华娟老师) 选修课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要因 地制宜,找到学生的增长点。(蒋玉萍老师)(二)讨论交流同心研校本,桃李吐芳待学子; 牵手新课程,梅兰展姿育才英。我们同行!与您共勉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