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5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1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点此播放讲课视频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政 治家。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 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 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1976年9月9 日在北京逝世。 写作背景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 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 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 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 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yuan2上视察地形, 欣赏“北国风光”,过后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 的壮丽诗篇。抗战胜利后公开发表。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爱 国民主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即赠此词。柳读 后,评价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 虽苏、辛未能抗,况余子乎?”公开发表后,在中国革命 何去何从的紧要关头,给人民以鼓舞。古代一种韵文形式,又叫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等。原来可以合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乐谱失 传后,只剩下词牌,词牌就是词的调子,每个词 牌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平仄声调和韵脚 。所以把写词叫做“填词”,历史上宋代是词的创 作繁荣时期,涌现了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的 豪放派词人和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词 人。 沁园春这个词牌规定114个字,分上下两阕 ,上阕13句,下阕12句,句号处必须压韵。“沁园 ”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 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这首词“沁园春”是什么?“雪”又是什么?词牌名 间隔号 题目.1、读准字音。惟余莽莽 顿失滔滔 稍逊风骚成吉思汗 数风流人物 今朝 分外mng mngto toxnsohn sh zho fn 给下面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分( )外妖娆 ( A.fn B.fn ) 竟折( )腰 ( A.zh B.zh )成吉思汗( ) ( A.hn B.hn )数( )风流人物 ( A.sh B.sh ) 还看今朝( ) ( A.zho B.cho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眺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宽 广的黄河上下,河水顿时失去了滔滔水 势。连绵的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一样蜿 蜒游走,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 奔跑,似乎想要与苍天比试一下高低。 等到天晴的时候,再看红日照耀下的白 雪,格外的娇艳美好。 祖国的山川是这样的壮丽,令古往今来 无数的英雄豪杰为此倾倒。只可惜像秦 始皇汉武帝这样勇武的帝王,却略差文 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天之骄子成吉思汗,却只知 道拉弓射大雕(而轻视了思想文化的建 立)。而这些都已经过去了,真正能够 建功立业的人,还要看现在的人们(暗指 无产革命阶级将超越历代英雄的信心) 。 1.朗读课读课 文,完成下列连线题连线题 ,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 前三句 具体描写:用几个典型景物展现现北国雪景中七句 想 象:红红日映雪的景象后三句 概括描写:冰天雪地的北国景色上 阕末三句 评古代帝王下 阕 前两句 承上启下,实现由景及人的过渡中七句 论风流人物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 秦皇汉武略 输 文 采唐太 宗唐 宗 宋 祖 稍 逊 风 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上上 片片下下 片片北国风光数风流人物气势磅礴,雄伟壮丽气势磅礴,雄伟壮丽列举历代英雄人物不足 抒发诗人的抱负望看 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惜数 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理解课文请在词中找两句话概括上下两阙的请在词中找两句话概括上下两阙的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2、词的下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描写北国雪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内 容 探 究议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今英雄,表达了作者作为人民革命领袖的自信。简析词的上阕 上阕: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可分三层 。第一层概括描写北国的壮丽雪景。“北国”,即祖国北方,点明了所写的地域。“千里” “万 里”是互文,应合起来理解,意思是千万里范围之内到处是“冰封 ” “雪飘”。作者登高望远,视野开阔,并在想象之中扩展视觉 形象,使视线远达千万里,形成了广阔的意境,显示了宏大的气魄 。一动一静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壮丽雄奇、玉砌银妆的冰雪世界。第二层具体描写北国风光。一个“望”字领起了以下七句。“望”,有登高远眺之意。作 者“望”到了哪些呢?这个“望”又显示了作者自己的形象,他的 身影是那么高大,真是顶天立地,他的意兴是那么豪迈,真是壮志 凌云。“望”中所见,有静景,有动景。静景,写“长城”,写“ 大河”。写这些景物,最能反映北国风貌。“惟余”,是“只剩下 ”的意思,“莽莽”,指白茫茫的一片,照应第一层中“万里雪飘 ”,“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景色,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 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气势奇伟而雄浑。“顿失滔滔” 写了变化之速,照应“千里冰封。”通过以上静态的描写,使北国壮丽的雪景更加形象具体,显 示了作者博大宽阔的胸怀,雄伟旷达的气魄,热爱华夏大地的深情 。 动景,写群山,写高原。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 “驰”,这样化静态为动态,有多种因素。第一,视觉的。作者站 在高处,看得很远,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第二,精神的。作者精 神振奋,意气风发,因而在他的心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第三, 时代的。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运用比拟手法,赋予群山和高原 以生命和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英 雄气概。第三层写雪后晴天的美丽景色。“须晴日”,是等到晴天的意思。如果说,前三句写的是眼前的 实景,那么由此转入想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红装素裹”,指阳 光与白雪交相辉映,装点着祖国的河山。“分外妖娆”,是更加娇艳 动人的意思。“看”与“望”字照应,用字富于变化,也似在引导读者 展开想象,欣赏那一幅绚烂多彩的美丽图景。以上景物确实很美,作者认为还有那种景色是美丽的 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山、原都是静止的事物,为何写它们“舞”、“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 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 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山、原 都是静止的事物,写它们“舞”、“驰”是化静为动的 浪漫想像,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 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须”的意思是等到。表明天还没有晴,所以这句话是虚写。总结上阕:先总写北方雪景。然后写眼前 实景,接着写 想象虚景,虚实结合,动静 结合写出了“江山如此多娇”。江山如此多娇概括写景具体写景想象写景(实写)(以动写静)(虚写)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写景、抒情)上阕千里万里 冰封雪飘长城-惟余 大河-顿失 山-舞银 原-驰蜡静态动态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总分实虚(抒情)(描写)须望降雪冰冻 地区之广寒冷程 度之烈对偶 夸张对偶 比喻比喻 拟人对革命光明前途的形 象预见,表现了革命 领袖高瞻远瞩的十大 胸怀和乐观精神简析词的的下阕 下阕:评论历史上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也可分三层 。第一层承上启下,由描写转入评论历史人物。“江山如此多娇”,承接上文,再一次赞美祖国山河。“娇” 是一种女性美,正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无数英 雄竞折腰”,引出下文,指出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壮 丽河山而倾倒。两句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有机的整体。 第二层具体评论历史人物。一个“惜”字贯穿这一层意思的始终,委婉地指出历代帝王的 不足,句句饱含惋惜之情。 “惜”字的意味非常丰富。第一,“ 惜” 中含褒,以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 上的杰出英雄为前提,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 巨大的影响.。第二, “惜”字中有贬,又委婉地批评了这些英雄的 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 ,个人的文学才华欠缺。 第三, “惜”中寓志,包含后来居上的 伟大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秦皇汉武”的弱点是“略输文采”。“略”,略微,“输 ”,差的意思,“文采”指文化方面的才华与成就。意思是说他 们在文治方面略嫌不足。“唐宗宋祖”,指出他们的不足是“稍 逊风骚”。“稍”是稍微,“逊”差的意思,“风骚”也指文化 方面的才华和成就。意思也是说他们在文治方面稍微差一些。而 “成吉思汗”,先称他是“一代天骄”,欲抑先扬,再说“只识 弯弓射大雕”,只注重武功,而忽视文治。评古是为了论今,这 一层有针对性地批评古代帝王的不足,是为了下文更好地歌颂无 产阶级革命英雄。第三层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俱往矣”一句,有力地结束了对历史的回顾,指出历代帝 王都已成为过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称得上能建功立 业的英雄的,还要看今天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这句是无产阶级 和人民大众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一层是全词 的点睛之笔。总结下阕:评论历史英雄人物, 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议论、抒情)承上启下,引入论述具体评论:“惜”歌颂时代英雄:“数”歌颂无产阶级英雄下 阕江山多娇 英雄折腰秦皇汉武略输 稍逊 只识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陪衬)过渡评史颂今 评论历史人物,赞美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唐宗宋祖 成吉思汗(议论、抒情)文中提到哪些英雄为江山折腰?明确: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宋 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对于这些英雄人物,作者用了一个“惜” 字,“惜”什么呢?明确:“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 弯弓射大雕。”“惜”中含褒,肯定他们,就是肯定中华 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惜”中含贬,在赞扬他们长于武功的同 时,委婉指出短于文治的缺点(略输、 稍逊、只识);“惜”中寓志,“惜”并不是苛求古前人, 蕴含无产阶级后来居上豪迈气概,及超 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惜”中含有哪些意思?1、词的上阕在写景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顺序和 哪些写法?2、请指出上阕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好 处?.先总写后分写,先实写后虚写。动景和静景相 结合,虚景和实景相结合。“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 为动。写 法 探 究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 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 一体,成为有机的整体。沁园春 长沙 1925年2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