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2012高考语文蓬莱一中 丁俊杰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抒 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直接抒情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 得开心颜。 2、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 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 的抒情方式,即直抒胸臆。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 “前 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 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 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间接抒情把情感寄予在描写景和 物中,间接含蓄抒情。寓情于景 (以景做结)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 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 抒发感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 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卖花声怀古张可久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 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 开暮春时候。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不易区别,一般理解为一回事,而情 景交融其实是讲的效果,现在也把它当作艺术手法来讲。例1:下面是杜甫的诗作倦夜,请具体分析。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本诗的突出特点是寓情于景,全诗通过写竹 凉、朗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 鸟这些意象,实际上是用空间的变化暗示时 间的推移,表明诗人担心政局和现实而夜不 能寐,达到了物我为一的境界。托物言志:借助松、竹、梅、菊、 柳、山、月等体现人的思想情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托物言志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 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是宋末诗人,有浓厚的民族意识 。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 ,表示自己不与元朝合作。后两句进一 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 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 ,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 元朝投降的决心。 (托物言志)看看如下诗句属于哪种抒情方式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作者通过描写恋花 飞舞的蝴蝶,自由 歌唱的娇莺抒发了 对大好春光的喜爱 之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 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 某种物品。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 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 、快乐、悲伤等感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 臆。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 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通过写景 来抒发情感;“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通过用典来抒发情感:这就是间接抒情。“长使英雄 泪满襟”,就是直接抒情。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 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 增强艺术感染力。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 ,辛弃疾是个擅用典故的人。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连用了五个典故(孙 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都是 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与这 首诗的思想性紧密相连。用 典抒情 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 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 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 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 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 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 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借用典故抒情 用事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 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 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 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 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 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 人一声长叹。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 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 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 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古讽今三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 怀人伤己1对比失落型 2同病相怜型怀古伤今1昔盛今衰型 2物是人非型 3、借古讽今型 理性反思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