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3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5页 / 共63页
第6页 / 共63页
第7页 / 共63页
第8页 / 共63页
第9页 / 共63页
第1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颈部局解目的与要求掌握:颈部境界与分区。颈筋膜的组成、筋膜间隙及交通。下颌下三角、肌三角、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层次、内容和毗邻。气管颈段的层次及毗邻。 熟悉:颈部的体表标志。胸锁乳突肌区层次、内容和毗邻。 了解:颏下三角、颈后三角的境界、层次、内容和毗邻。一 概述1.以脊柱颈部为支柱,前方正中有呼吸道和 消化道颈段。 2.两侧有纵向排列的大血管和神经。 3.颈根部有胸膜顶、肺尖以及斜行的血管、 神经。 4.筋膜及蜂窝组织:筋膜鞘(器官鞘、血管 神经鞘、静脉鞘、肌鞘)和筋膜间隙。 5.颈部肌肉数目多,大小不一,形态复杂, 层次较多。颈浅肌群、舌骨上下肌群、喉肌 、咽肌和颈深肌。 6.颈部器官及血管在头颈运动时位置不固定 。 7. 颈部淋巴结丰富。境界与分区境界: 上界以下颌骨下缘、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 的连线与头部为界; 下界以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 肩峰至第 7 颈椎棘突的连线,分别与胸部及上 肢为界。分区: 颈部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固有颈部和项部。 固有颈部以胸 锁乳突肌前、后缘为界,分为颈前(内侧)三角、胸锁乳突肌 区和颈后(外侧)三角。 颈前区、颈侧区 颈前区分为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舌骨上区再可分颏下三角 、下颌下三角。舌骨下区分为颈动脉三角、肌三角。颈侧区 分胸锁乳突肌区、枕三角、锁骨上三角。1、舌骨 舌骨大角 2、甲状软骨 喉结甲状软骨切迹 3、环状软骨 环甲膜 4、气管 5、胸骨上窝 6、锁骨上(大)窝 7、胸锁乳突肌 颈部外形及体表标志颈部外形及体表标志1.是运动头部并保护颈部器官的主要肌肉。2.划分颈部各区并参与颈部三角的构成。3.后缘中点是颈丛皮神经浅出的部位,称神经点 。4.后缘上、中1/3交点为副神经行经处。5.后缘下、中1/3交点为臂丛行经处。6.前缘中点深面为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对椎动脉三角 的尖部,椎动脉由此进入颈椎横突孔。7.浅面有颈外静脉,深面有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 神经通行。胸锁乳突肌( sternocleidomastoid )是颈部分区、 器官定位最重要的肌性标志。颈部主要血管、神经干和胸膜顶的体表投影1.颈总动脉 2.锁骨下动脉 3.颈外静脉 4.副神经 5.胸膜顶颈部层次结构浅层结构1.皮肤 2.颈浅筋膜superficial cervical fascia 颈阔肌-手术中分层的标志 颈丛皮神经、颈外静脉、颈浅淋巴结 切口缝合时,应将颈阔肌及其筋膜对位缝合颈部深筋膜 deep cervical fascia由浅入深分为四层: 颈深筋膜浅层、颈深筋膜中层、颈脏器筋膜、椎前筋膜1.颈深筋膜浅层superficial layer of deep cervical fascia两个肌鞘:斜方肌、胸锁乳突肌; 两个腺体筋膜鞘:腮腺、下颌下腺上方:下颌骨下缘、颧弓、乳突基部、上项线及枕外隆凸; 下方:胸骨柄前缘、锁骨、肩峰及第七颈椎棘突颈深筋膜封套层或包围层2.颈深筋膜中层middle layer of deep cervical fascia 梯形,上连舌骨,两侧至肩胛舌骨肌外缘,向下附着于锁 骨和胸骨柄的后缘,并包被舌骨下肌群,形成肌鞘。浅、 中层在中线结合形成2-3mm宽的颈白线,在胸骨柄上方约 3cm处,两层分开,形成胸骨上间隙,有颈静脉弓。3.颈脏器筋膜(visceral cervical fascia) 包绕颈部脏器 该筋膜分为脏、壁二层 颈鞘或称颈动脉鞘、颈血管鞘:呈管状,上附于颅底颈静脉孔 和颈动脉管外口周缘的颅骨外膜;下附于锁骨胸骨端和胸锁关 节的深面。颈内静脉居外侧,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位于内侧 , 迷 走神经走行于上述动、静脉之间的后方。4.椎前筋膜(prevertebral fascia) 颈深筋膜深层 覆盖于椎前肌和斜角肌的前面,上达颅底,下续胸内筋膜。 该筋膜将其浅面的颈深淋巴结、颈销内的大血管、神经与其 深面的膈神经、颈交感神经干及颈丛隔开。外下方形成锁骨 上窝的底,包被锁骨下血管和臂丛,形成腋鞘。颈筋膜和颈阔肌的临床意义1.颈阔肌在手术中是分层的标志,颈部浅层的颈丛皮神经 、颈外静脉和颈浅淋巴结即在其深面与颈深筋膜浅层之间 。手术缝合切口时,应将切断的颈阔肌及其筋膜对位缝合 ,以免瘢痕明显。 2.颈深筋膜浅中两层在中线结合,形成宽2-3mm的颈白线 ,在胸骨柄上方约3cm处,颈深筋膜浅中两层又复分开, 形成胸骨上间隙,其中主要有颈静脉弓。颈白线血管较少 ,颈部有关手术,可经此分离舌骨下肌群。 3.颈淋巴清扫术时,通常以椎前筋膜作为底界,只要不切 开此层筋膜,就不致伤该筋膜深面重要的神经和血管。颏下间隙submental space 舌骨与两侧二腹肌前腹之间的颏下 三角内的间隙,下颌舌骨肌形成此 间隙的底,借此与舌下间隙分开, 颈深筋膜形成此间隙的顶。含颏下 淋巴结。 下唇中部、颏部、下颌前牙及舌尖 淋巴颏下淋巴结 腺源性间隙感染常见颈部筋膜间隙及其交通下颌下间隙submandibular space 为一骨-筋膜间隙。主要位于下颌下三角内,由颈深筋膜 浅层在下颌下腺处分为浅深两层所形成,向上分别附着 于下颌骨下缘和下颌舌骨肌线。深层筋膜在下颌舌骨肌 和舌骨舌肌的裂隙处。 间隙内含有下颌下腺、下颌下淋巴结、面静脉及面动脉 。 下颌磨牙和下颌第二前磨牙的根尖多位于下颌舌骨肌线 下方。 内脏周围间隙 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l space 咽侧间隙、翼咽间隙、咽翼间隙 位于翼内肌、腮腺深叶和咽侧壁之间,倒立的锥体形,上 达颅底,下至舌骨平面,前界翼下颌韧带,后界为椎前 筋膜的外侧份,舌骨舌肌将其与下颌下腺及其鞘分开。 以茎突及茎突诸肌分为前后两部。 咽旁前、后间隙(茎突前后间隙)内脏旁间隙 paravisceral space 咽旁间隙向下的延续,前为气 管前间隙,后为食管后间隙。 气管前间隙 pretracheal space 颈脏筋膜脏壁两层在气管前方 围成的潜在的间隙。 咽后间隙 retropharyngeal space 咽后壁与椎前筋膜间,上至颅 底,下通食管后间隙,外侧以 颈动脉鞘为界。此间隙感染易 扩散至纵隔称危险地带。 食管后间隙 retroesophageal space 椎前间隙prevertebral space颈前区以舌骨为界,分为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颏下三角由左右二腹肌前腹与舌骨体 围成。浅层为皮肤、颈浅筋 膜、颈深筋膜浅层覆盖,深 层由下颌舌骨肌构成。内有 数个颏下淋巴结。深层邻舌 下间隙。下颌下三角 (二腹肌三角、下颌下区) 境界: 下颌骨下缘、二腹肌前后腹围成。底有下颌舌骨肌、舌骨 舌肌和咽上缩肌等构成。 层次: 皮肤 颈浅筋膜; 面神经下颌缘支和颈支;手术 切口低于下颌角及下颌下缘1.5-2cm 颈深筋膜浅层 下颌下腺鞘1)下颌下腺 腺与鞘之间连以蜂窝组织,易于分离。腺体的浅面,上部 与下颌体内侧面的下颌下腺窝及翼内肌下部邻接,下部越 过下颌骨下缘,居下颌下腺鞘浅层的深面。腺体深面与下 颌舌骨肌、舌骨舌肌等相邻。腺体内侧有一深部及下颌下 腺管,于舌骨舌肌浅面,经下颌舌骨肌深面进入舌下区。2)下颌下淋巴结3-6个,主要位于下颌 下腺鞘内,下颌下腺与 下颌下缘之间。一位于 腺体前极,二分居面动 脉之前后。或居腺体内 或腺鞘之浅面。3)面静脉、面动脉4)舌神经、下颌下腺管、舌下神经位于下颌下腺深面,在舌骨舌肌浅面,自后向前经下颌 舌骨肌的深面进入舌下区。在舌骨舌肌的浅面,自上而 下依次排列为舌神经、下颌下腺管及舌下神经。舌动脉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舌下神经临床意义1.面神经下颌缘支约有1/5出现于下颌下三角,其最低平 面不超过下颌下缘以下1.5cm。临床上下颌下区切口应选 择在下颌下缘以下1.5-2cm处,作平行于下颌下缘的切口 ,处理面动脉时,应注意此支。2.下颌下腺摘除术中,应仔细牢固结扎面动脉。3.舌神经较下颌下腺管坚韧,粗而扁、舌神经钩绕下颌下 腺导管的位置关系及舌神经连于下颌下神经节的三个主 要解剖特点,需仔细辨认舌神经和下颌下腺导管。4.舌下神经位于二腹肌中间腱的上方,分离下颌下腺下缘 时,需避免损伤。舌骨下区 infrahyoid region包括左右肌三角和左右颈动脉三角肌三角肌三角气管颈段和食管颈段气管颈段cervical segment of trachea上接环状软骨,下平胸骨颈静脉切迹,长6.5cm,有6-8个 气管软骨环,位于舌骨下区下部的正中。气管颈段前方层次 及周围的毗邻 由浅入深: 皮肤,颈浅筋膜,颈深 筋膜浅层、颈深筋膜中 层及其包被的胸骨舌骨 肌和胸骨甲状肌。在前正中线的皮肤和颈 浅筋膜的深面,有颈深 筋膜浅层、中层结合形 成的颈白线。在颈深筋 膜中层和气管颈段前面 之间,有由颈脏器筋膜 壁、脏两层形成的气管 前间隙,其中主要有甲 状腺奇静脉丛,甲状腺 下静脉,有时还有甲状 腺最下动脉。在小儿, 胸腺、头臂干、左头臂 静脉甚至主动脉弓可至 该位置。在气管颈段第2-4气管软骨环 前方有甲状腺峡横过,此处 有左、右甲状腺上下动脉的 分支吻合。 气管颈段的两侧,上部有甲 状腺侧叶覆盖,下部与颈动 脉鞘相邻。愈近胸骨上缘, 颈动脉鞘与气管的距离愈近 。 气管后方紧邻食管,与食管 间的沟内有喉返神经走行。气管颈段的血供、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动脉血供来源为甲状腺动脉的分支 静脉血回流至甲状腺下静脉 淋巴回流入气管旁淋巴结 神经有喉返神经支配气管颈段的移动性气管颈段周围有蜂窝 组织,有一定移动性 。在环状软骨处最浅 ,距皮肤1-2cm,距胸 骨颈静脉切迹处深达3 -4cm。 其深浅长短与头的俯 仰有密切关系:头俯 时,深而短;仰时, 浅而长。气管切开时 ,多采用仰卧位,使 头后仰,且头处于正 中位。临床意义: 1.气管颈段正常位于舌骨下区下部的正中,受颈部或纵隔内器 官病变的牵引或推挤可偏向一侧。 2.气管切开时采取头正中后仰位,以免损伤颈动脉鞘并使气管 位置变浅; 3.作低位气管切开时,需注意气管前间隙的内容。 4.甲状腺峡部有左右甲状腺上下动脉的分支吻合,避免切断。 5.小儿低位气管切开时需注意颈静脉切迹稍上方毗邻的结构。 6.勿切环状软骨,以免发生喉狭窄 7.多在第3-5气管软骨环的位置切开,不宜过深,以免刺伤气 管后壁或食管,不应低于第5气管软骨环,以免引起头臂干等 损伤。食管颈段平第6颈椎和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颈静脉切迹。前邻气 管,但稍偏左;后外侧隔椎前筋膜与颈交感干相邻,其 外侧与颈动脉鞘和甲状腺侧叶相邻。动脉血供来自甲状 腺下动脉的分支, 静脉血注入甲状腺 下静脉,淋巴注入 气管旁淋巴结,神 经由迷走神经和交 感干的分支形成的 食管丛支配。颈动脉三角 境界:二腹肌后腹、肩胛舌骨肌上腹及胸锁乳突肌围成。 顶:颈深筋膜浅层 底:咽中、下缩肌,甲状舌骨肌及舌骨大角之各一部分构成。层次: 皮肤 颈浅筋膜 颈深筋膜浅层 内容及毗邻 1)颈内静脉 2)面总静脉 3)颈总动脉 4)颈内动脉 5)颈外动脉 6)舌下神经 7)喉上神经 8)二腹肌后腹 9)迷走神经 10)副神经二腹肌后腹posterior belly of the digastric的毗邻是颈动脉三角和下颌下 三角的分界标志,也是 颈部和颌面部手术的主 要标志。表面有耳大神 经、下颌后静脉及面神 经颈支;深面有颈内动 静脉,颈外动脉和第-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