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博士研究生博士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大学学术机构的行政特征研究资源获得与制度影响的视角 n目录:n1、问题的提出 n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 n3、分析框架与研究设计 n4、可能遇到的困难n5预期贡献 n6论文结构 1、问题的提出 n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是制度环境对大学行 政特征的影响。具体地说,是以中国省 属大学为例,分析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由于受到政府资源配置和行为规则的 影响,表现出与政府机构特征趋同的现 象及原因。1、问题的提出n莱斯特安德森(Lester Anderson 1963)和哈伯特斯托普( Herbert Stroup 1966)对照韦伯科层组织的基本特性,把大学看 成是一种科层组织。n斯托普在高等教育中的科层一书中,从校长和其他一些管理 人员的任命、员工的工资、级别的认可、职业的排他性等8个方 面指出大学具有科层特性。n考利(William HCowley 1980)也把大学视为带有科层色彩的组 织。他在校长教授理事认为大学只要打算具有可控性,只 要大学准备抵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就必须保护大学组织管理在 理性上的完善,必须尊重并行使科学管理。n莫勒和查特斯(Moeller and Charters)研究发现,科层结构给教师 提供了一个有条理的、可理解的、可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去做的环 境,使教师感到更容易去影响学校将确定的方向。1、问题的提出n虽然许多学者不同意采用科层模型来研究大学组织,甚至不愿意 看到大学组织的科层化趋势。但是,随着大学组织复杂程度的提 高,特别是行政管理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科层化趋势又是不可避 免的。n克拉克科尔(1993,中译本)认为“不管在什么地方,行政管理 已成为大学的一个更为显著的特征,这是普遍的规律。由于机构 变大了,所以行政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职能变得更加程式化和更 为独立出来了;由于机构变得更为复杂,行政管理的作用在使大 学整体化方面变得更加重要了”。n克伯顿克拉克(2001,中译本)在分析学科组织和行政组织是围 绕不同的轴运转之后,提出谁是明显的“负责人?”的问题。1、问题的提出n在一些大学组织研究中,将大学看成是 一种绝对和静态意义上的科层组织。本 文不是在抽象意义上讨论中国大学组织 的科层特性,而是把它放在一个变革的 环境中加以考察,分析其科层属性的形 成原因。我们注意到,在社会转型过程 中,大学组织变革具有相对滞后性。为 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问题的提出n要分析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特别关注政府组织 对其行为特征的影响,因此即使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政府仍然是最重要的资源配置主体,在 高等学校经常经费收入中,政府经费占60%。 同时政府是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大学组织受到 政府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通过资源和规则媒介 传递到大学组织。比如,政府的各种评估(如 教学水平评估、办学合格评估等),办学、专 业设置标准的设置,各类人才梯队、学科梯队 和学位点的申报与评审,这是大学行政特性产 生的机制所在。 1、问题的提出n大学为获得大课题、学位点、重点学科 等,采取“集团作战”的方式n一些学校为引进的人才提供行政上的职 务n学问做的好的学者被晋升为行政领导, 行政领导纷纷去做教授n学者的学术声誉和行政职务同步攀升1、问题的提出纵向科技基金科技奖励国家规划教材的主 编、副主编、 编委国家级省部级省部级7223923951处以上教师获得 人次431361231占同类型人员比 例63.691.419.441.3其它专任教师获 得人次291031620占同类型人员比 例20.536.810.712.61、问题的提出n研究目的和意义n制度学派使用合法性的概念强调了在社会认可的基础上建立的一 种权威关系,并从强意义和弱意义两个层面讨论了合法性机制对 组织行为的影响。其中,弱意义上的合法性是指制度通过影响资 源分配或激励方式来影响人的行为,但是没有就资源的作用展开 充分的讨论。中国大学的行政特征的实际情况为将两者结合起来 提供了现实对象,有助于解释制度同型的微观机理。n虽然人们期望中国大学组织的性质发生变化。但是在以政府主导 的资源配置及规则制定的情况下,大学在一些方面仍然表现出与 行政机构的相似性,大学组织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变革呈现滞后 性,本文将对此给予解释。 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n大学n 大学是进行高等教育的一种社会组织。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同, 各国对大学的定义也有很大差异。即使在一个国家,大学也有不 同的类型。在我国,根据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设 置暂行条例,称大学者需符合条例中的四项标准。n 本文所说的大学一般是泛指普通高等学校。但本文取材于一所 省属重点高等学校,虽然试图揭示制度环境中组织的一般的特征 ,但限于研究对象的局限,所以研究结果对其它类型的高校只具 有一般的参考意义。 n学术机构:n 本文研究的学术机构是指大学和大学中从事教学、科研活动和 管理的部门、各类委员会。 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n行政n古德诺(Frank J.Goodnow)和怀特(Leonard D.White)分 别从狭义和广义角度阐述“行政”的概念n王沪宁在行政学导论中,认为行政“是与政府活动 有直接关联的一种活动,是围绕执行社会公共权威而 展开的活动和关系,特别是与实现政治目的、制订计 划和推动具体过程相关的各项活动”。狭义的含义 。 “广义行政的意义是,一定机构或部门为达到一个特 定的政策目标(一般是非赢利性的目标)而展开的各 项管理活动。这种活动广泛存在于社会的许多部门、 机构、单位、团体之中,其基本特性与宏观行政相似 ,因为宏观行政本身是由众多的微观行政构成的。n本文从广义上理解行政的概念 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n行政特征n 在行政学中,从与政治、司法相区别的角度, 行政具有两个特性:公务处理上的通达权变和 自由裁量,运作程序上的自动积极。第三个是 从组织的特性看,具有纵向关系上的层级节制 和整个系统有清晰的权力运行路线,严格的职 权控制关系。n本文研究对象是作为事业单位的大学,在职能 上与政府行政部门有很大区别,主要从行政的 组织特性上来研究,关注政府的行为特征以何 种机制传递给大学组织。 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n资源:n 吉登斯(Giddens,1981)将资源定义为“改变事物的一种能力”。 马克斯韦伯(1980)认为资源就是财富、权力和声望。科尔曼 (J.Coleman,1990)对资源作了更宽泛的理解,他认为资源是那些 能满足人们需要和利益的物品、非物品(例如信息)以及事件(例如 选举)。n高等教育资源n 高校教育资源是高校各项事业得以高效率运行的各类资源的总 和,既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制度力(事权)等有形资源(或硬 资源),也包括思想、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校园文化等无形资源 (或软资源)。n本文的高等教育资源包括以实体形式为内容的有形资源和以价值 形式为内容的资金及以无形价值为内容的社会资源。 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n制度理论及其在教育组织中的应用n本文主要评述组织社会学中的制度理论。n制度理论运用合法性机制来解释了组织趋同现 象。其核心思想是:组织通过设置与外部制度 环境相“同构”的机构,达到与制度环境的融合 ,从而获得社会合法性和生存所需要的资源( 阎凤桥,2006) 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n在理论构建初期, 麦耶(Meyer)和罗万(Rowen, 1977) 等人把组织所处的环境扩展为技术环境和制度 环境, 通过引入合法性机制, 来解释组织结构趋同现象 。塞尔兹尼克( Selznick,1949) 通过对田纳西州大坝 的建设的深入研究发现组织中存在目标置换的现象, 即 在组织的实际运作中所追求的目标与设定的组织目标 不一致, 从而揭示了制度环境对组织的影响。Blau 和 Scott( 1962, 1965, 1966) 等人的研究表明, 组织并非 是由自然经济法则先天决定的, 而是同样被文化、社会 和政治过程所决定( Scott, 2004) 。 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nMeyer 等人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使用一个宏观 机制( 合法性机制) 来解释另一种宏观现象( 组 织同构)。迪玛奇奥和鲍威尔(DiMaggio &Powell, 1983,1983) 认为, 趋同现象起源于 组织面临的制度变化。驱使组织趋同的动力有 两个: 国家制度和专业组织。有三个机制导致 了组织形式趋同: 强迫性机制( coercive) 、二 是模仿机制(mimietic) , 三是规范机制( normative)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n1999年,罗万和密斯科尔(Miskel)在“制度理论和教 育组织研究”一文中,对于新制度理论及其在教育组织 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n2006年,麦耶和罗万合作编辑了教育中的新制度理 论一书,对于新制度理论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进 行了回顾和评议。新制度理论在教育组织研究中有两 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将教育组织和教育活动放在一个 宏观的社会制度背景下进行考察和分析;二是从历史 的角度,考察教育制度的演变过程 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n简要评述n新制度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适应环境而生 存,我们必须从组织和环境的关系上去认识组织现象。其贡献在 于:和效率机制相比,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为什么组织行为 会发生趋同现象。制度学派提出:研究组织现象,不能从组织内 部去解释,而要从外部环境的角度去解释。n 制度学派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制度主义理论缺乏微观基础。 它强调制度变化引起组织的变化,但是为什么制度本身会变化?是 什么因素推动制度变化呢?制度学派恰恰就是缺乏这样一个微观 的基础提供深人解释。其次:对制度环境影响组织的媒介和路径 讨论不多n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理论起点,即从资源获得的角度 讨论制度同型的微观机制。 3、分析框架与研究设计 n本文将以一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相关案 例,运用制度理论作为研究工具,从资源获得 的角度,分析大学学术机构行政特征的表征和 原因。n制度理论认为,组织除了受技术环境的影响外 ,还受制度环境的影响,制度环境包括:规则 、规范和文化认知。因此,本文的研究建立在 政府和大学的关系之上,讨论制度环境对大学 行政特征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从大学组织自身 、大学内部学术组织和学者个人三个方面进行 分析。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学者团体学术机构行为 特征 大 学 内部学术组 织 学 者企 业科研机构规则 规范 文化认知市场学术声誉评价图:大学行政特征分析的理论框架市 场3、分析框架与研究设计n研究内容n案例背景n案例研究的学校是一所有81年办学历史的医科类大学 (以下简称A大学),学校现有20院(系)、23个本 科专业(方向),3个三年制专科专业(方向);设立 了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63 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在校学生规模从1999年的4628 人,发展到2006年的11488人;校本部教职员工1052 人,其中专任教师547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261人 。2003年,在教学水平评估中,学校正式提出由教学 型转向教学科研型大学,尤其重视在国家级的各种梯 队和项目中的竞争。这样的学校在省属高校中具有一 定的代表性。 研究内容和设计n本文准备从资源获得的角度,从大学、大学内 部学术机构、学者三个层面分析制度环境对大 学行政特征的影响。n研究组织特性需要确定的研究对象往往选定在 低于系统的水平上进行。考虑到本文研究的内 容,选取大学运行中的典型案例和个人作为观 察单位。因为组织的特性会体现在组织日常的 活动之中,组织成员也都能感受到这种特性, 并表现在个人和人际行为之中。因此,我们可 以通过案例和个人行为的剖析为基础,抽象出 组织整体的特征。研究内容和设计n大学组织特征的整体描述n研究方法:调查问卷。在调查问卷中设 计决策分权程度、工作控制程度、协调 因素、文化认知等问题,分析行政特征 的表现程度,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