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淀区高一年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 文 20101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5 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友谊(y) 瞭望(lio) 渐染(jin) 束之高阁(s) B悄然(qio) 肄业(y) 着装(zho) 溘然长逝(k)C愤懑(mn) 炽热(ch) 蜷缩(qun) 涸辙之鲋(h)D粗犷(kung) 勖勉(x) 委靡(m) 混水摸鱼(h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A斑斓 销声匿迹 慷概 怨天犹人B提携 雷厉风行 商榷 横槊赋诗 C赎罪 义愤填赝谛造 无动于衷 D暇迩 终南捷径 聘请 责无旁待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 分) 一场大雪覆盖了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百余架次航班受阻,数千名乘客 机场。论语所宣扬的伦理道德,早已 到政教体制、民间习俗和人们的心理习惯中。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目的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全球变暖的速度。A.滞压 渗入 延缓 B.滞留 渗入 延迟C.滞压 渗透 延迟 D.滞留 渗透 延缓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当下某些领导往往在就职演说时信誓旦旦,可他们一登上官位,就在贪欲的驱使下把自己的誓言抛到九霄云外去了。B.去年元月一日,京城市民盼望已久的前门铛铛车首日开通,前来乘坐的市民不绝如缕,纷纷体验其中的快乐。C.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某些一线城市一直是国际品牌角逐的主战场,许多厂商在这个市场里叱咤风云。D.面对社会上的种种批评,坐享祖辈、父辈成果的富二代置若罔闻,把那些批评全都当作耳边风,不予理睬。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2 分)A “中国制造”已经遍布全球各个角落,成为影响国际制造业格局的重要力量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崭新形象。B中国首座文字博物馆在河南安阳开馆,该馆收藏了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等多种文物。C积极健康的文化能否占领手机文化市场,能否对公众产生有益影响,关键是要紧密结合新技术的特点开展文化创新。D社保的全国一统,必将促进中国式“养儿防老”向社会养老的转变,也会为普通百姓安度晚年提供基本的保障。6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A “楚 辞 体 ”又 称 “骚 体 ”, 是 战 国 时 代 伟 大 诗 人 屈 原 创 造 的 一 种 诗 体 。 它 运 用 楚地 诗 歌 形 式 、 方 言 声 韵 , 描 写 楚 地 的 风 土 人 情 , 具 有 浓 厚 的 地 方 色 彩 。B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C 雨巷描绘了梅雨时节的江南小巷,通过雨巷、 “丁香一样的姑娘”等具有象征意味的意象,构成一个凄婉迷茫的意境。作者戴望舒因此诗被称为“雨巷诗人”。D法 国 现 实 主 义 作 家 维 克 多 雨 果 的 第 一 部 长 篇 小 说 巴 黎 圣 母 院 , 成 功 塑 造 了 吉 普赛 女 郎 爱 丝 美 拉 达 和 敲 钟 人 卡 西 莫 多 这 两 个 人 物 形 象 。7默写。 (10 分) ,靡有朝矣。 (诗经氓) ,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 )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仰观宇宙之大, 。 (王羲之兰亭集序 )或因寄所托, 。 (王羲之兰亭集序 )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乃前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刘向荆轲刺秦王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鸿门宴)8仿照下面语段中的例子,根据语境,在语段的横线处再举一例。 (3 分)中华成语博大精深,具有非同寻常的表现力。数字成语更具有丰富多彩的修辞妙用。比如:“一毛不拔”用夸张的手法将吝啬鬼的形象刻画得穷形尽相;又如:;再如:“五内如焚”用比喻的手法将极度焦虑的心理表现的活灵活现。二、阅读鉴赏(35 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910 小题。 (7 分)诗经王风黍离彼黍 离离 ,彼稷之苗。行 迈靡靡,中心 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 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 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注释】黍 :一种农作物;稷 :谷子,一说高粱。 离离:庄稼一行行排列的 样子。9据说,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夷为平地,且遍地黍稷,不禁伤心落泪,吟唱成篇。后来,人们往往把 ,称作“黍离之悲” 。 (2 分)10全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种手法的运用之妙。(5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6 题(13 分) 。(一)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也。明彻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乃勤力耕种。时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彻哀愤,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秋而大获,足充葬用。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明 彻有粟麦三千余斛,而 邻 里饥馁,乃白诸兄曰:“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 家共之?” 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 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及高祖镇京口,深相要结 ,明 彻乃诣高祖,高祖 为之降 阶, 执手即席,与论当世之务。明彻亦微涉书史经传,颇以英雄自 许,高祖深奇之。太建四年,征为侍中、镇前将军,会朝议北伐,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总统众军十三余万,发自京师,进逼寿阳, 齐遣大将军皮景和率兵数十万来援,去寿春三十里,顿军不进。 诸将咸曰:“ 坚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审明公计将安出?”明彻曰:“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吾知其不敢战明矣。 ”于是躬擐甲胄,四面疾攻,城中震恐,一鼓而克,景和惶惧遁走,尽收其驼马辎重。会周氏灭齐,九年,诏明彻进军北伐,明彻军至吕梁,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众拒战,明 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周遣上大将军王轨将兵救之。诸将闻之,甚惶恐,议欲拔军。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知事不 济,遂从之,及至清口,众军 皆溃,明 彻穷蹙,乃就执。寻以忧愤遘疾,卒于长安,时年六十七。(节选自陈书卷九列传第三)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人不图久 图:考虑,计议B不审明公计将安出 审:审问C四面疾攻,城中震恐疾:迅速D知事不济,遂从之 济:成功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2 分)A. 每之田中,号泣 其所之既倦B高祖为之降阶 故知一死生为虚诞C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D寻以忧愤遘疾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1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各句均直接表现吴明彻果决明断的一组是(2 分)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吾知其不敢战明矣知事不济,遂从之A B. C. D.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大旱之年仍获得丰收,这是吴明彻每天辛勤耕作的结果。B吴明彻把自家存粮分与饥馑的乡邻,盗贼闻说后就躲开了。C吴明彻精通书史经传,又以英雄自许,因此深得高祖赏识。 D吴明彻统兵作战,虽异常果决勇猛,但也做不到常胜不败。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 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 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 罍 而歌者, 红 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 鸟,呷浪之 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 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袁宏道满井游记 )【注释】靧:(hu),洗脸。 罍 (li),盛酒水的器皿。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1)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 浃背。答: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答: 16本文是一篇清新的山水游记,有人评论它“物我交融”,请你举出文中一例,对这一特点加以分析。 (分)答: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 1719 题(15 分) 。坐对一山青(有删改)朱星鹤我的窗是一幅画,窗外的绿树 青峦,白云 蓝天,便是画中的风景,掀开窗帘,就像是撕开蒙着画布的纸,窗外的美景一 跃入眼,也把愉悦注 满一心。当初决心搬来这里住,就因为 看中了窗外那一带青山,山不高,却起伏绵亘,把绿意铺陈一地。一住一千多个日子,朝夕相对。 虽说岁月嬗变,斗换星移,多少快 乐忧愁,俱已消逝,只留下回忆和惆怅,但青山依旧在,而且生意盎然。在时间的长流里,春会老,花会残,只有山以不变之姿,恒久地就坐在那里,以哲人的慧眼,看尽人世沧桑。在现实生活中,不如意事常接踵而至,当我心绪不宁时,窗外青山便是我最好的安慰,举目遥望,无言相对,万般愁绪立刻化为一股轻尘,飘散在窗外阳光下。于是,心境恢复了澄明,我仍拥有一片宁静平和。山中的雨,像个啜泣的少妇,嘤嘤诉说着她的孤独和委屈,把那份凄楚挂满一山千树。我喜欢看雨中的山,看它的静默,看它的隐忍,看烟笼雨罩中那蒙蒙的姿态,有时密密的雨如丝如缕把山岭裹进一片灰暗中,任你搜集 寻觅,也只能望见若隐若现、若远若近的山影,的确是“山在虚无缥缈间” 。晴天是另一种神貌,尤其是雨后青山,晶莹翠绿,冰清玉洁。白云自天外飞来, 绕着群山飞舞,而山,依然以无言的晴朗,把笑脸迎向坐在窗前的我。一抬头,我便 窥见云的飘逸和洒脱,承接山的明朗与沉静。于是,我也忍不住把笑脸迎向它们,迎向大自然的和煦温馨。千百年来,山便以哲人之姿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