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0页
第2页 / 共70页
第3页 / 共70页
第4页 / 共70页
第5页 / 共70页
第6页 / 共70页
第7页 / 共70页
第8页 / 共70页
第9页 / 共70页
第1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特别提示:n 对于材料作文,把握准原材料,立意 符合原材料是最重要的,这就是立意的 最基本要求:正确。我们要选取那些最 能表现题旨的角度。n 立意的正确不仅是符合原材料、符合 题目要求,还要积极向上,符合道德规 范。【典型引路】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 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俯冲下 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 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 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 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 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 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过程分析】 n本材料的“中心”是“乌鸦”,而不是“老 鹰”。面对“乌鸦”的行为,涉及到“牧羊 人”和“孩子”两种不同的评价,暗示了事 物的两面性。n n一方面:有搏击长空的理想,见贤思齐的态一方面:有搏击长空的理想,见贤思齐的态 度,拚命练习的行动。度,拚命练习的行动。n n另一方面:万物各有特点,实乃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万物各有特点,实乃客观存在, 其追求超过了实际可能其追求超过了实际可能。 n牧羊人 “忘了自己叫什么”盲目模仿要不得缺乏自知之明一味好高骛远聪明反被聪明误孩 子 “它也很可爱” 向强者学习,理应得到鼓励“东施效颦”未尝不可有一种拼命追求的精神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学生把握题旨题旨包括主题(当然也有意图)。材料 本身是松散的、不紧凑的,提炼主题离不开 原材料,要把原材料中那些有用的、精华的 东西提炼出来,这些有用的、精华的东西就 是主题。所以说,主题是内在的,不是游离 于材料之外的东西,不是随心所欲地可以判 定、人为地“贴”上去的东西,也不是单纯地 “主观意念”的产物。主题是对全部材料的思 想意义的高度概括,是对材料的内涵及本质 的正确开掘。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 、不容更移的“制约性”。引导学生明确角度 n 角度即材料表现出来的看问题 的出发点。在不同的材料中,角度 有时表现为材料所涉及的不同对象 ,有时表现为联系实际的立足点。 有的材料只有一个角度,有的却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在实际的 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选取那些 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 材料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n古时中州(河南)有一蜗牛,痛感以往的碌碌 无为,于是奋然立志,准备东上泰山,作一次壮 游。计算一下路程,要走3000多年。于是打算南 下长江、汉水,计算一下里程,也要走3000多年 。再估量一下自己的寿命,却已经来日无多。于 是悲愤交加,郁郁而死,落得一个被蝼蚁之辈耻 笑的下场。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参考立意n制定目标需量力而行n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把握未来n选择一条正确的路n请踏出成功的第一步n行动是达到成功的唯一途径n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角度(1)(牧羊人否定乌鸦)例文一 正确估价自己 陕西考生正确地估价自己,就是要看清自己的特点 与能力。如果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很弱,他 就不该强迫自己去做演说家;如果一个字写得 很难看,他也不必一定要求自己去做书法家。 每个人都有能力较弱的方面,如果拿自己的弱 处去比别人的长处,一味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即使再怎样努力,也会事倍功半。最终说不 定不仅没成功,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真正聪 明的人往往能够正确地估价自己,看清自己的 长处与短处,避开短处,在强项上下功夫。享誉世界的现代建筑艺术大师贝聿铭 ,年青的时候,做银行家的父亲希望他学 习金融或医学。贝聿明觉得自己晕血不适 合学医,对金钱没有感觉也不适合学金融 。他觉得自己从小在苏州园林长大,又喜 欢看电影,有较好的艺术素养,又被建筑 物的魅力吸引,应该去学建筑。他在自己 的强项上用功,很快展现了自己的优势, 最终成了享誉世界的建筑艺术大师。如果 看到父亲做银行行长的风光就一味模仿, 也许他也能成为有所成就的银行家,却不 一定能达到像今天在建筑领域里达到的高 度。例文二 两封信 (河南考生 )(一)第一封信 沧海一声笑: 你好,心里很难受,所以提笔和你聊天。窗外阴 霾的天空和我的心情一样,灰暗而又没有边际。为什么失败的总是我?我很勤奋,人人皆知。三更灯火五更寒,头悬梁锥 刺股的日子伴随着我走过花季。我是如此地热爱着绘 画,一张张白纸在我的手下着色、变化,每一幅作品 都蕴含着我的心血。可是“平庸、暗淡、苍白、平淡” 这样的评价却一次次刺向我的心脏。难道我的生活里 真的不该拥有绚烂的色彩?我很执着,人人皆晓。二月杏花八月 桂,披星星戴月亮的岁月陪伴着我越过青 春。我是那么些地喜爱音乐,个个音符 从我的嗓子中飞出、飘荡,每次演唱都 浸透了我的情感。然而“单薄、乏味、呆板 、失准”这样的评价却一回回让我走向绝望 。难道我的生命里注定不该拥有曼妙的歌 声?我的追求有错吗?我的努力有错吗?我的 拼搏有错吗?蓝天百声哭x年X月x日(二)第二封信蓝天百声哭:你好,收到你的信,我的心情也不由得随 你而低沉。那页薄薄的纸,在我的书桌上沉 寂了多日,可我的心灵却为此翻腾了许久。 今天,在这样一个晴朗无云、风和日丽的日 子里,我提笔给你回信。愿我的一叶飞鸿能 驱散笼罩在你心头的阴霾。我亲爱的朋友,我想说,你的追求没有错 !你的努力没有错!你的拼搏更没有错!你的错 在于你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你没认清自己 的优势与劣势。我亲爱的朋友,并不是所有的鸟儿都 能歌唱,并不是所有的花儿都能结出硕果 ,并不是所有的幼苗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适宜植物生长,并不 是所有的角色都适合你去扮演。画家固然 令天向往,音乐家固然让人羡慕,可是, 我的朋友,或许,这都不是属于你的职业 。我知道,你有强健的体魄,你有顽强的 毅力,你有敏锐的目光,你有冷静的头脑 ,所有这一切决定了你或许应该成为一个 军事家、一个科学家、一个企业家,那才 是你的位置。我亲爱的朋友,请不要抱怨生活的不 公。你看,那只乌鸦不会再盲目地想做翱 翔的老鹰,它知道它的聪明才智更应该来 用获取瓶底的泉。瞧,它成功地做到了这 一点,这才真正聪明的乌鸦呀!希望看到一个崭新的你!沧海一声笑x年X月x日角度(2)(孩子肯定乌鸦)有梦想就有可能河南考生也许有人会指责乌鸦的不自量力,一只乌鸦 ,飞到九天之上就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还妄想 从高空俯冲下来抓住比它的身体大几十倍的山羊 ,简直是鸡蛋碰石头!可是当你抬起头,看见那 些满足于平庸渡过一生的乌鸦,你会有什么感想? 和它们比起来,这只乌鸦的行为还显得那么可笑 吗?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着,一种温顺的小鸟,是完 全有可能成为一种猛禽的。不断地扇动翅膀,羽 翼就会变得更为丰满、更有力量。一辈接一辈地 努力,最终就有可能成为一只“在天空和太阳之间 穿行飞过那无穷的漫漫荒野自由地在大地上 空飞翔”的雄鹰。乌鸦抓山羊这个故事,完全可以用另外一个版 本来讲述:一个“人”,挥舞着双臂,希望能飞到 月亮上。月球上,吴刚问嫦娥:“这个想飞的东西 是什么?”嫦娥说:“是一个忘记自己是什么的人。 ”吴刚说:“这个人很可爱!”最终,在飞翔之梦的激励下,通过一代又一代 的努力,人类飞到了吴刚身边。毫无疑问,在飞 翔之梦的指引下,我们还将飞得更高更远,飞向 更多星球。今天,还有谁会讥笑人类的飞翔之梦 呢?有梦想就有可能。有梦的乌鸦,奋斗不息,起 码已经成为了乌鸦中的雄鹰。材料1、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安泰是众所 周知的无敌英雄,地神盖娅是她的母亲。安泰在格斗 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 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是 ,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 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1、坚实的后盾是成功的有力保障 2、时刻不忘祖国母亲的栽培3、要不断地完善自我 4、让孩子学会独立 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材料2、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 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 门而不出;贫者见之,挈妻子而去走。1、人要有自知之明2、要透过现象看本质3、社会需要热心肠4、丑人勇于改变现状值得赞赏材料3、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正在艰难地往 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跌落下来,这已是它的 第7次失败。然而,过了一会儿,他又沿着墙根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去1、挫折面前要百折不回2、一再受挫要重新选择目标材料4、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 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1、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2、持之以恒的努力可以弥补先天的缺陷材料5、一片树叶,在空中与一只鸟并排飞着。“瞧 ,我能像你一样飞啦!”树叶十分得意地对鸟儿说 着。一会儿,风停了,鸟儿仍在飞着,而树叶却一 头跌入了下面的河里。 1、事物发展取决于内因2、人要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成功融会贯通总结出的规律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审题立意材料6、三位年轻的海军新闻工作者在北京进行了一次特别 采访,题目是:中国人,你还记得“甲午”吗?一位来自东北的三十多岁的男子愣愣地问:“甲午 是个啥?”给他解释后,他说:“现在都兴公历了,连俺 屯子里的庄稼人都不看皇历了,谁还弄得清什么甲午! ”。从上海来京旅游的林小姐说:“甲午战争我是晓得的。 好像是在初中学过的吧。林则徐这个海军司令没当好,让日 本人打沉了好多条船,不过他禁烟还是有功的。”一位在颐和园北窗门外卖各种纪念章的中年人说:“那 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知道了也没用。打仗是当兵的事,做生 意就是多赚点少赔点。”人们几乎对此问题都感到意外。分析这则材料题旨的时候,首先要明白三个 人各谈了什么内容。n第一个人把甲午只看作是纪年的一个标志。n第二个人把甲午战争与鸦片战争混为一谈。n第三个人对甲午印象模糊,认为它不关自己的 事。这三点内容是材料本身提供的,一般来讲 能够说出。但仅仅做到这一步还是不够的,还 应该归纳三个人谈话的共同点:这三个人或不 知道甲午战争,或印象模糊,反应冷淡。由此结论再作一系列的思考:n作为一个中国人该不该忘记甲午战争? (历史永远铭记)n该不该忘记邓世昌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民族气 节? (留住我们的根)n该不该进行中国近代革命史的教育(反思教育的缺失)n对甲午战争一无所知的青年人,能有历史的责 任感、使命感吗?(青年要肩负起历史的重任)n 通过这一层层深入的引导分析,学生对材 料的题旨就明了了,认识也深刻了,写起作文 来也就不会偏题甚至离题。 n融会贯通总结出的规律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审题立 意n材料7、 武汉市东湖之滨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 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 樱花时节,流光溢彩,游人如织。于是,总见 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 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 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 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 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 无言以对。n 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 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 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 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 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 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 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 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 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 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 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