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8页
第2页 / 共78页
第3页 / 共78页
第4页 / 共78页
第5页 / 共78页
第6页 / 共78页
第7页 / 共78页
第8页 / 共78页
第9页 / 共78页
第1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DJW三一重工分析报告郑月峰报告说明报告分为两大部分,即:外部环境分析、企业内部分析。报告首先对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从宏观环境、产业、市场机会、竞争对手四个角度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继而简要提出了公司在这种环境中所处的产业机会有哪些。然后,在我们对企业进行总体诊断的基础上,从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对公司内部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这一部分我们进行了内部销售分析、人力资源分析、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和财务分析。导读宏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产业分析企业内部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市场机会分析竞争对手分析一、宏观环境分析经济环境分析 政策环境分析 技术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分析 (一)经济环境分析1.GDP快速增长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国内生 产总值 (亿元 )9921 4.61096 55.21203 32.71358 22.81598 78.81832 17.42119 23.52573 05.63006 7033535 3第一产 业所占 比重( %)15.114.413.712.813.412.211.311.111.310.6第二产 业所占 比重( %)45.945.144.84646.247.748.748.548.646.8第三产 业所占 比重( %)3940.541.541.240.440.14040.440.142.6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依然向好,国内生产总 值平稳增加。在国家出台的扩大内需的举措中,重点 要加强基础设施和大型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投 资力度,这为工程机械制造业提供了契机。1.GDP快速增长长2、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的增加 年 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全 社 会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总 额3219 7. 73721 3. 543499. 95556 6. 67047 7. 488773. 610999 8.6137323. 617282 8.4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受益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长, 电源和电网投资同比增长,电源和电网投资比例趋近合理。其中 2008年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比去年增长25.85%。固定资产投资 额的不断加大,必定会加大对电力的需求 。3、人均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从上图可以发现:城镇和农村的人均收入都持续提高,随 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消费产品需求增加。企业扩大生 产,以满足居民消费品需求,从而增加对电力等基础能源 的需求;另外,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购置电气设备的需 求增加,带来居民用电出现增长。 4、增值税改革对电力企业的影响核电企业的固定资产摊销成本 将大幅降低,将有利于刺激核 电投资;同时,核电的发展又 能降低目前发电企业对电煤的 依赖程度。 水电企业的发展规模不 一,受制于当地经济条 件和规模限制。 “西电 东送”工程的开展,同 时也会受益于竞价上网 政策;水电企业面临着 良好的发展机遇。 短期来看增值税改革对 火电企业的经营业绩影 响非常小。长期来看火 电企业的经营压力减轻 。依据新增值税政策, 抵扣的增值税额将增加 ,火电企业的现金流增 加。 2009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增值税条例中规定: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矿产品增值税率从13%提高到17%。总体看,增值税转型改革降低了电力 企业的增值税负担,使发电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增加。5、全球经济危机对电力行业的影响97年09年CPI、PPI变化趋势图5、全球经济危机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影响一:国内煤炭价格有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国际大宗商 品价格泡沫破灭,国内煤价恐难独善其身。随着西方主要 经济体的经济进入衰退,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破灭,煤炭价 格也不会居高不下,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力行业的 成本。 影响二:经济增速放缓减少用电需求。中国在国内紧缩 的金融政策和全球经济危机双重作用之下,已出现经济增 长减缓,而08年以来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速度都低于往 年同期水平。影响三:通胀压力减小,利于实施煤电联动。一直以来, 通胀压力是阻碍煤电联动实施的主要原因。截止到目前09 年7月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同比下降1.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 降8.2%。CPI降幅创10年新低。(二)政策环境分析1、十一五规划的政策影响(1)全国电力“十一五规划”指出,以大型高效机 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 开发水电,风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 ,扩大西电东送规模。(2)推进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和热电煤气多联 供。 (3)大力发展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 、大型联合循环机组。(4)国家加快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和煤电基地。(二)政策环境分析2、电力市场建设和监管政策的影响(1)电力多边交易及大用户直购电交易不断推进(2)区域电力市场不断完善(3)电费与电价监管更加规范和透明。 (二)政策环境分析3、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1)加强节油节电工作(2)加大对脱硫设施非正常运行燃煤电厂处罚力度。(3)加快对落后产能的淘汰步伐。全国2008年四大高耗能产业用电情况(三)技术环境分析 1、火电技术 (1)超超临界技术的火电单机关键组件制造能 力有所提升。 (2)燃气热电站容量与效率不断提高 。 (3)污染控制技术进展。2、核电技术 目前,我国在核电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 建设和自主运营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核电 技术设备国产化能力进一步提高。以前我国的核 电技术都是完全从外国引进过来的,但现在采用 我国自主品牌技术CPR1000,而且现在核电站的制 造设备也都国产化。(三)技术环境分析 3、水电技术 目前,我国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等关键技 术已获得突破,进入了产业化阶段。4、可再生能源技术 我国除水电外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发展 较慢,很多还需要依赖国外引进的技术。特别是风电等核 心技术目前仍由外国掌握。在购买外国设备、技术,吸收 外国经验,完成技术转换的思路下,各主要风电厂商和风 电设备制造商取得了一些进步。5、电网技术 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国内企 业已完全掌握了特高压设备研制的核心技术,其创新能力 和制造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四)社会环境分析1、城市化进程对用电的需求增加。 2、电力行业 所需的原料煤 的不可再生性 ,而且特别是 火电企业生产 所带来的污染 对生态环境的 破坏,这些因 素都驱使着电 力企业进行产 品结构的优化 。月份工业企业单位数目同 比增加值(%)城镇居民投资情况投资额(亿 元)同比增长(% )2月3.8631.3320.63月5.11357.9915.24月5.52106.5618.05月6.32976.5220.56月74389.1923.8导读产业分析企业内部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市场机会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宏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产业分析通过自身的建设发展带动 相关行业的发展;制定合理电价政策促进其他产业又好 又快的发展,提高本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负外部 性环境造成的污染,资源过度消耗, 电价不合理。 供需协调一致性电能的生产、输配和使用必须同时完成, 这就决定了电力产业的各个环节必须要具有协调一致 性。 公用事业性由于电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定时定量加以利 用的二次能源,并可实现各种能源间的相互转换成为现 代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必需品。电力产业同铁路、 供水、供气等产业一样具有公用事业性。(二)产业价值链分析电力行业的价值链由发电、输电电网、电力配送 和电力用户四个环节构成。(如图2.1)在整个电 力行业内,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和“政 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输配分开”等总 体政策和发展战略。 价值链渠道发发 电输 电 电 网电 力 配 送电 力 用 户图2.1电力产业价值链电力行业价值链核心流程各环节的竞争性有以下 特点:(1)发电企业之间可以引入竞争。(2)电力网络具有网络经济性,即需求规模经济性,权 衡市场竞争和网络规模效益的结果是网络由一家企业经营 ,但这家电网企业的产权应多元化。(3)电网和电力销售应该分离,电力销售通过市场竞争 。电力产业价值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这种动态性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在消费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集合的组成 关系和结构发生变化;二是由于消费需求发生了质变而导 致产业价值链内企业的组成、结构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这 样电力企业集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这 将导致产业价值链发生根本变化,这必将影响之后各电力 企业战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三)产业体制改革第一个阶段是19781997年以集资办电为主要内容的 改革阶段。这段期间,在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曾研究过全面 包干经济责任制,简政放权、自负盈亏、以电养电等方 案,最后成立了华能集团公司及各大区的电力集团公司 ,电力改革朝着国务院提出的“政企分开,省为实体, 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电力体制改革原则 进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力发展的政策,特 别是国家确定了鼓励多家办电、实行多种电价的政策, 使电力工业出现了一个快速发展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 面。中国电力工业在经过进20年的改革探索时期,终于 走上了电力生产企业和电网经营企业并存的道路。 (三)产业体制改革第二个阶段是1998年开始的以打破垄断、促进竞争、建立 电力市场为主要内容的改革阶段,目前正在推进中。电力 行业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企业组织结构,市场主体, 正形成新的格局,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以下进展: (1)电力“政企分开”改革已基本完成。 (2)“厂网分开”改革已经完成,按照打破垄断,引入竞 争的要求,将掌握全国几乎全部电网资产和50发电资产 的国家电力公司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划分并分别进行 资 。(3)建立了电力监管机构。 (4)电力主业与辅业、多种经营产业分开的工作正在推 进。 (5)在电价改革方面,电价改革方案已于2003年7 月经国务院批准通过,并发布实施。图3.1电网分布示意图图3.2重组后电网分布于区域分布示意图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的实施及进一步推进, 中国电力行业经历有史 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 预示着电力行业的运营 模式、行业监管模行业 监管模式正在发生巨大 变化,这也为各大电力 集团公司带来机遇与挑 战。 东北区域占全国比重还 是较小的,这也为国电 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四)电力行业结构研究1、市场结构及其类型市场 结 构卖方买方进入 壁 垒数量进入 壁 垒数量完全 竞 争无很多无很多垄断有一个无很多卖方 垄 断无很多有一个双边 垄 断有一个有一个寡头有少数无很多买方 垄 断无很多有少数垄断 竞 争无很多无很多表4.1市场基本结构类型2、我国电力产业集中度分析(1)2002年以前中国电力行业产业集中度分析 表4.2国家电力公司拆分前地区产业集中度分析表(1999年)单位:亿千瓦时资料来源:依据1999年中国电力年鉴计算而得。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的电力资源在全国的分布仍是比较集 中的,仅华东地区和中南地区就占全国发电量的54%以上。 同时中国的几大电力公司的经营范围又基本与各电网覆盖范 围相符合,如最大的四家电力华东、华北、东北、华中电力 集团公司就分别经营华东、华北、东北、华中电网内的全部 电力输送、销售和大部分电力生产业务。再者各网省电力集 团公司之间并不存在竞争,它们仍是集全部电力输送、供应 及相当一部分电力生产于一体的地区垄断性企业。地区 发电量华北 地区东北 地区华东 地区中南 地区西南 地区西北 地区不分 区全国 部分发电量2082.411324.873728.892962.191244.43932.2656.3612331. 4 1占全国比 重( %)16.8910.7430.2424.0210.097.560.4610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