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0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5页 / 共40页
第6页 / 共40页
第7页 / 共40页
第8页 / 共40页
第9页 / 共4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书读得多而不思考,你就会觉得自己 知道的很多;书读得多而思考,你就会觉得自己不 懂的越多。 -(法国)伏尔泰 我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 ,正在撤下革命的种子,尽 管我自己未必成为革命的见 证人,但它是必然要到来的 。 伏尔泰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 介绍相关的知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伏尔泰的生平、关于浪 漫主义以及演讲的特点。二 应掌握的生字和解词。三 整体感知 让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划分段落,简要概括各部分内 容。把握文章的主旨。第二课时四 问题探究。五 写作特点 品味语言、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对称句,进一步体会演讲 的特点。六 作业处理教学目标 1、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2、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诗化的语言。 3、了解演说的特点。4、掌握一些字词。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生 于军官家族。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 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 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 思想是人道 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 主要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 集凶年集惩罚集历代传说集和 其他许多戏剧作品,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巨大 影响。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 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他从 小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 作家夏多布里昂。1827年 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 和序言 1827),“序言”被称为 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 论著。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 理论写成第一个浪 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 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写作背景1878年,为了纪念人民的领袖和导师,“法兰西思想 之王”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法国的人道主义斗士、19世 纪的精神领袖维克多 雨果,发表了这篇热情洋溢的 演讲,对先贤的思想与人格力量进行了热情的颂扬,并向 全人类发出了正义和良知的大声呼唤。伏尔泰原名弗兰苏阿,马 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 。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 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 “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 的诗人”。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 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 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 次被逐出国门。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 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 ,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 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 耻的骗人罗网”。他号召“每个人都 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 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 ;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 些人从远处痛骂他。”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 艺复兴之后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 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追求政治和学 术思想上的自由,提倡科学技术,把理 性推崇为思想和行为的基础。 启蒙思想,简言之就是弘扬理性,反对 宗教,提倡人权为弱势人群呐喊奋争!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伏尔泰与另 一个启蒙思想家卢梭观点不合。 伏尔泰猛烈抨击过卢梭的一部书 ,但是,当伏尔泰得知当局要封 禁卢梭的这部书时,他挺身而出 为之辩护。他对卢梭说:“我坚决 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 说这种话的权利!”这句话一直被 民主论者奉为是知识分子美德的 最高体现,无数的宽容论的持有 者引用这句话,以表示自己的公 允。关于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在文 学艺术史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两大主要思潮。 它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 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像和夸张手法来 塑造形象。各国文学艺术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 我国文学中,屈原、李白的诗歌,吴承恩的小说西 游记等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浪漫主义作为 一种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 产阶级时代,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代的意识形态。 其代表作家有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 桑、英国的雪莱和拜伦等。讲演要求1 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即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要让听众一听 了然。2 应有生动具体的材料,包括事实,故事、名言警句、数字统 计等等,用材料阐明观点。3 思路要清楚。分几个部分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都要有 恰当的安排。4 语言要生动形象。要善于运用口语,恰当的使用比喻、夸张 、排比等修辞手法。这篇演讲是文坛泰 斗对思想大师的崇高礼 赞,也是对正义的呐喊 ,良知的呼唤,是演讲 中的精品。应掌握的字词陨(yn)落 深邃(su) 蕴涵(hn) 睿(ru)智 怜悯(mn)恪(k)尽职守 鸠(ji) 灵柩 (ji) 媚上欺下 弥留之际余晖(hu) 鞠(j)躬 诉讼(sng)嘘(x)叫解释词语1 浩瀚无际:形容广大、繁多、没有边际。2 兼而有之: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3 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和恼怒而发怒。4恪尽职守:能够尽其职责,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5肃然其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6 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7 凌驾:高出别人,压倒别的事物。8 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9 陨落(星体或其他在高空运行的物体)从高空落下。10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三、请根据解释写出课文中出现过的成语和词语 1、英明有远见 。睿智 2、没有什么坏事不做,形容做尽坏 事 。无恶不作 3、比喻达到顶峰。登峰造极 4、形容严格执行遵守他的职责和操行。恪 尽职责 5、形容病重快要死了的时候。 弥留之际 整体感知本文热情赞颂了伏尔泰的思想与人格力量。首先,作者用 “巨星陨落”来评价伏尔泰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地位,并概括了 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及其世纪性的贡献。随后,作者带领人们具 体地回顾历史,并指出伏尔泰“独自一人”开始了战斗。在战斗 中,伏尔泰表现出非凡的人格,还细致描写了伏尔泰“睿智的 微笑”。最后,作者从伏尔泰的时代回到了他所在的19世纪, 再次赞扬了以伏尔泰为领袖的一代启蒙思想家,把“自由”“平 等”“博爱”等理念的种子播撒到了世人的心田。从历史到现实,从伏尔泰的卓越贡献到他的伟大人格,构 成了整个演说的脉络层次。演说起伏跌宕,高潮迭起,精彩语 句,俯拾皆是,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第一部分:贡献卓著,地位非凡。 第二部分(29):歌颂伏尔泰的丰功伟绩,从两方 面评价其卓越贡献。 28为第一层,介绍他在思想领域的启蒙作用 9为第二层,介绍他积极投身于现实的、为一个 个受迫害者辩护的具体斗争。正是思想启蒙和 现实关怀成就了伏尔泰的伟大 第三部分(1012):赞扬伏尔泰的非凡人格。 第四部分(1314):介绍伏尔泰的时代意义 。从 历史回到现实,雨果向社会与世人发出对良心与理性的呼唤,表 现了自己与伏尔泰一样与黑暗专制势不两立、 斗争到底的决心与信念。丰功伟绩-思想启蒙现实关怀伟 大 非凡人格 -微笑就是伏尔泰播种文明,追求光明伟大的使者思想之王永恒伏尔泰 小结研读课文第一部分:非凡的地位:一颗巨星生活的时代:他受到过去的诅咒-嘘叫、仇恨世纪性的贡献:著作等身他受到未来的祝福-欢呼、赞美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介绍伏尔泰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地位和他所 生活的时代,高度评价其世纪性的贡献。研读课文第二部分:歌颂丰 功伟业思想领域 启蒙作用投身现实 具体斗争以笔作武器森严的等级 宗教的残忍司法的不公 人民的凄惨斗争的意义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以坚毅战胜顽固把人的尊严赋 予黎民百姓歌颂伏尔泰的丰功伟绩,从两方面评价其卓越贡献 。 研读课文第三部分:赞扬他非 凡的人格微笑是对愤怒情绪的超越微笑是看透尘嚣后的宽恕与安祥(睿智的 微笑)微笑是对权贵与压迫者的俯视 、嘲笑、讥讽 微笑是对弱者的最为真挚的安抚 、仁慈与博爱宽广 胸怀不屈 不挠仁慈 博爱微笑是催生出平等、博爱、理智和平等的“黎明的曙光”睿智 深邃文章主旨这篇演说,高度评价了伏尔泰为人类 文明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礼赞了伏尔泰的 思想与人格力量,运用激情而又富有哲理 的语言,表达了对伟大启蒙思想家的敬意 与怀念,呼吁人们从伏尔泰那里汲取斗争 的勇气。问题探究 1、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 了怎样的贡献?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两大部分:一是通过 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培育良知, 教化人类”,“教导人们走向自由” ;二是以一个知识 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 勇敢斗争。明确:对权贵与压迫者的嘲笑。 表现了他面对敌人不屈不挠、坚定 不移的优秀品质;对弱者与被压迫 者的微笑,表现他的善良、仁慈、 博爱的宽广胸怀;微笑体现了伏尔 泰讽刺幽默的战斗性格。2、伏尔泰的微笑表现他哪三 个方面的特点? 在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前期,统治阶级压迫人民,而人 民却甘心受压迫,不敢、也不懂起来反抗,社会愈加昏暗 腐败。这时许多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用自己的 笔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唤起了人们反抗的意识,投入到为 民主而斗争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 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3、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 纪元”的开始? 4、作者认为“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的 原因是什么? 伏尔泰的一生经历了达到极点的专制时期和刚刚露 出一线晨曦的革命时代,伏尔泰比国家领袖更重要,他 是思想的领袖。 5、“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步的两个方面很清楚地显 示出来。其中“两个方面”是指什么? 第一: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第二: 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怎样欣赏本文的诗化语言?作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雨果在这篇 演讲中很好地展现了浪漫主义的语言风格。任何一种语 言风格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思想和感情为基础的,浪漫 主义的语言也不例外,在本文激情洋溢的语言背后,是 雨果对黑暗现实与不合理制度的尖锐抨击,对人道主义 的热切呼唤。而其语言本身,则体现了对比鲜明、文采 飞扬、比喻生动、渲染夸张等特点。例如,“他的摇篮映 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 光。”“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 ,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 式。”伏尔泰的微笑,“蕴涵有哲理的忧伤”,又“含有黎 明的曙光”。“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 来!”对于这些语言,应联系思想背景来品味,在反复诵 读中体会美感和激情。品味下面的句子,体会雨果饱含激情、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 含义。1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 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答案2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答案3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答案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答案此题意在品味诗化语句中的哲理和激情。1“过去”象征着黑暗与邪恶,“未来”意味着正义与光明。 伏尔泰受 到“过去”的诅咒与“未来”的祝福,正反衬出他与 黑暗的势不两立,他对世人的启蒙硕勋。所以说“是荣誉 的两种美好的形式”。这也是雨果对伏尔泰的精彩评价。返回2伏尔泰的微笑,是对愤怒情绪的超越,是看透一 切尘嚣之后的宽恕与安详;对权贵与压迫者的嘲笑、 讥讽,是比对手站得更高的俯视、轻蔑;对弱者与被 压迫者的微笑、安抚,是最为真挚的仁慈与博爱。他 用智慧的微笑,“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把 迷信和丑恶照得透亮,催生出平等、博爱、理智、和 平等“黎明的曙光”。返回3思想取代武力成为“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意 味着人民普遍地觉醒,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权威 与专制,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 律,以及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