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月 称 论 师 造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分 别 说 十 地诸地功德所 造 论 体宣 说 暂 时 地究竟佛地极喜地 等五地现前地远行等 四地所 讲 真 论名义译礼论义造论 分支末义造论究竟极 喜 地宣 说 一 地结尾 本品略说本地广 说 功 德结说此 地功德施者受者施物空 施名出世波罗蜜 由于三轮生执著 名世间波罗蜜多庄严自 续功德 超胜他 续功德 一地增 胜功德此地增 胜施度赞布施布施之 分类一万元钱供养僧众和 一百元供养僧众, 哪个功德更大?施者受者施物空 施名出世波罗蜜 由于三轮生执著 名世间波罗蜜多癸三、布施之分类不可得就是出世间, 有所得者就是世俗谛所摄 ,即是世间性的缘故。施者、受者、施物颂词解释施者受者施物空 施名出世波罗蜜 由于三轮生执著 名世间波罗蜜多癸三、布施之分类梵语“波罗蜜多”义为“到彼 岸”,也就是断证圆满的佛 果。彼岸:指生死大海的彼岸,即是断尽 烦恼障与所知障的究竟佛果。到彼岸:有已到彼岸,能到彼岸两层意义:能到彼岸所到彼岸见道与修道的智慧 无学果地圆满断证的功德颂词解释施者受者施物空 施名出世波罗蜜 由于三轮生执著 名世间波罗蜜多癸三、布施之分类以施者、受者、施物三轮体空而布 施,称为出世波罗蜜多。由于布施时对施者、受者、施物三 轮产生执著,这样的布施就是世间 波罗蜜多。颂词解释1、既然波罗蜜多是到彼岸的意思, 施者、受者、施物三轮产生执著 的布施为何也称为波罗蜜多?2、菩萨三轮属于法执,后得位布施 度圆满时,是世间波罗蜜多还是 出世间波罗蜜多?3、如果我现在有手上有一百元钱去 放生,如何使此举成为趋入波罗 蜜多的修法?颂词分析1、既然波罗蜜多是到彼岸的 意思,施者、受者、施物 三轮产生执著的布施为何 也称为波罗蜜多?颂词分析p 虽然三轮有执著,但属于世间波罗蜜多。l 发起世俗菩提心 l 总相的空性慧摄持 l 回向大菩提的善根以此三殊胜,决定能够到达彼 岸,所以也叫波罗蜜多。三殊胜颂词分析2、菩萨三轮属于法执,后得位 布施度圆满时,是世间波罗 蜜多还是出世间波罗蜜多?颂词分析佛的境界就是出世间究竟的彼岸,是 三轮体空智慧周遍的本性,二取分别 的心心所都彻底消融于法界的本性, 不会生起刹那的分别心,心心念念都 是智慧的本体,绝对不会再有少分三 轮的执著,故为出世间究竟的彼岸。三轮清净是檀那,以此修 因德圆满,当知获证波罗 蜜,唯由心净不由财。 大乘心地观经如是布施名出世间波罗蜜多 ,若彼者未得胜义菩萨之果 位,则非出世间波罗蜜多。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颂词分析3、如果我现在有手上有一 百元钱去放生,如何使 此举成为趋入波罗蜜多 的修法?颂词分析一、发心殊胜明智菩萨如此思, 但愿依此而布施, 三有众生发放施。 般若摄颂在修持佛道的过程中,哪怕布施一口 食物、一元钱、一枚硬币等非常微小 的物品,也完全是以帮助、利益他人 的心态布施。在布施时心里会这样默默地思维: 但愿以此布施而施予三有所有众生,愿 所有三界轮回中的可怜众生暂时获得无 罪的财富和二乘之果,究竟获得无上圆 满正等觉的菩提,进而发放布施。从因发心方面讲,菩萨唯一想帮助众生; 从果发心方面讲,不仅要解除众生的暂时 痛苦,还要让他们获得最究竟的佛果。 颂词分析一、发心殊胜虽名施一人,是为施一切, 所以名一切,大悲心普故。 大丈夫论虽然我们是布施给一个人,但发心是为这个 人在内的天下无边一切众生,正因为是这样 ,所以这个布施就叫做“布施给一切众生” ,为什么呢?因为大悲心遍于一切之故。比如说,我今天将二十元钱布施给路上的乞 丐,虽然是给他一个人,但我是用菩提心来 摄持的愿这个乞丐在内的天下无边众生 得到无上圆满的佛果;虽然我的行为只遍于 眼下这个乞丐,但我的心已经遍于所有众生 ,所以我能得到布施一切众生的利益。颂词分析二、正行无缘殊胜若菩萨于众生施,不执我所不惜事, 彼生善根增大力,犹如无云上弦月。 般若摄颂 菩萨对一切众生作布施后,对布施的福德不 执为我所,对所布施的事物也不吝惜,不分 别众生可爱与不可爱,以及怨之与亲而对所 有众生平等布施的话,那这种布施所生的善 根就具足断除障碍的大威力,而且其功德和 智慧力与日俱增,就像万里无云、具足白光 的上弦月一样, 住于高空遣除一切众生的 黑暗。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 则无所见;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 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金刚经颂词分析三、回向殊胜正面分析利生回向大菩提。 般若摄颂 无论我们作任何善根,回向时都要愿自 他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比如,在诵经、生起任何善妙之心以 及做其他善事后,念普贤行愿品 、 极乐愿文和其他早晚课的回 向文作回向时,就要观想全部善根回 向给自他一切众生圆满获得佛果。颂词分析三、回向殊胜正面分析大悲所起施,意愿成菩 提。 大丈夫论意思是说,在大悲心驱使下所作的善 根,要发愿或者回向让无量众生获得 大菩提。这也可以看作回向的定义。颂词分析三、回向殊胜正面分析直接或间接,所行唯利他, 为利诸有情,回向大菩提。 入行论作为大乘菩萨,所作所为直接间接就是 要利益众生,而且一切善根也要为了利 益众生回向大菩提。如果我们时时刻刻 都能做到这样,那一切资粮都会快速圆 满。比如说,为了养活自己的身体,平时 要吃药、吃饭、做家务等,对有菩提 心的人来讲,他会想:我这个身体生 存下去就是为了利益众生,所以我要 为了众生而吃药、吃饭等。时时刻刻 都把众生观在首位的话,这就是非常 好的一种善根。颂词分析三、回向殊胜遣除违品施已于事无能住, 彼永不求异熟果。 般若摄颂 菩萨在发放布施后,内心对布施物不会 有耽著,对自己获得什么样的暂时回报 也不会有执著相,也不会求异熟果报。日月照诸花,无有恩报想, 如来无可取,不求报亦然。 文殊师利问经颂词分析极 喜 地宣 说 一 地结尾 本品略说本地广 说 功 德结说此 地功德极喜犹如水晶月 安住佛子意空中 所依光明获端严 破诸重暗得尊胜庄严自 续功德 超胜他 续功德 一地增 胜功德这一偈颂是以比喻 的方式来宣说极喜 地的胜妙功德极喜犹如水晶月 安住佛子意空中 所依光明获端严 破诸重暗得尊胜先讲比喻的含义:水晶月是能依,虚空是所依辛三、结说此地功德水晶月有三种功德: 一是住在高胜处,悬在高空; 二是令所依端严,因为月轮的光辉使 所依虚空皎洁端严; 三是能胜违品,就是以月光破除重 暗。123颂词解释佛子的意是差别基(本体), 极喜地功德是差别法(特点)。水晶月虚空极喜地的功德佛子的意(无漏 智慧的体性)比喻意义极喜犹如水晶月 安住佛子意空中 所依光明获端严 破诸重暗得尊胜能依、所依 的关系其次讲比喻和意义对应:颂词解释住在高胜处, 悬在高空因为所证、所断皆超越了凡 夫地、住在高超殊胜的圣道 中。比喻意义令所依端严,因 为月轮的光辉使所 依虚空皎洁端严初地的胜义心(月轮)能使 无漏智慧的体性(虚空), 具足智慧光明而获得端严。极喜犹如水晶月 安住佛子意空中 所依光明获端严 破诸重暗得尊胜能胜违品,就是 以月光破除重暗。初地(月轮)能够破除见道的 一切所断障碍(重暗)。123123颂词解释请结合本品说明:为什么在此用水 晶月和虚空的比喻来说明一地菩萨 的功德?总结本品1、地的功德从后得位体现,在此用水晶月来比喻极喜地的功德。所证的法界自体没有不同分类,能证的 有境诸十地阶段的入定中,则有越来越 见清净的差别,但是以隐没二取的方式 安住于离戏法界中则无有差别,所以就 像虚空鸟迹无法分析其差别一样,从入 定的角度无法分别上下诸地。 全知麦彭仁波切辨中边论注释2、地的体性:“无漏智慧”(虚空),无 漏智慧是为大悲心所摄持(为出定位功 德所摄),即为悲智双运,“犹如莲花 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3、入中论通过广大(甚深的广大 )、甚深入于中论。4、结合本品科判颂词说明本地的功德。所 讲 真 论名义译礼论义总赞大悲分别赞大悲造 论 分 支所造论体总赞 菩萨 三因分别 礼赞 大悲末义缘有情大悲缘法和无 缘而赞造论究竟科 判如第八圣此亦尔从地登地善上进亦能震动百世界此菩萨持胜欢喜生于如来家族中断除一切三种结从此由得彼心故 唯以菩萨名称说极 喜 地宣 说 一 地结尾 本品略说本地广 说 功 德结说此 地功德庄严自 续功德 超胜他 续功德 一地增 胜功德得具义之 名功德得生家族 等功德灭尽恶趣 功德种姓功德 所断功德所证功德 能力功德 增上功德 灭彼一切恶趣道 此异生地悉永尽真实比喻说明彼至远远行慧亦 胜胜极 喜 地宣 说 一 地结尾 本品略说本地广 说 功 德结说此 地功德即住最初菩提心 较佛语生及独觉 由福力胜极增长 庄严自 续功德 超胜他 续功德 一地增 胜功德真实别义极 喜 地宣 说 一 地结尾 本品略说本地广 说 功 德结说此 地功德庄严自 续功德 超胜他 续功德 一地增 胜功德此地增 胜施度赞 布 施布施之 分类真实 赞叹 布施菩萨行施 生欢喜赞下劣布施 赞菩萨布施 如是结赞极 喜 地宣 说 一 地结尾 本品略说本地广 说 功 德结说此 地功德庄严自 续功德 超胜他 续功德 一地增 胜功德入中论第一胜义菩提心终1、何谓世间波罗蜜多和出世间波罗蜜多? 2、一地菩萨有三轮法执,为何还能圆满布 施波罗蜜多? 3、以比喻和意义对应的方式来解释“极喜 犹如水晶月,安住佛子意空中,所依光明获 端严,破诸重暗得尊胜”的含义。 4、结合科判和颂词,回顾及总结第一品的 内容,并进一步结合自相续说明,本品对你 的见解和修行有哪些帮助。课后思考题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