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五首观沧海曹 操曹操(公元155220) 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 徽省亳县)。东汉末年的政 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雅爱诗章,好作乐 府歌辞,今存二十一篇。著 作有魏武帝集,已佚。 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 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 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 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曹操简介曹操简介观观 沧沧 海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ji dnsng zh s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 二年(207)秋。公元207 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 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 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 临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 ,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 篇。 观沧海观沧海赏析赏析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 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 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 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写景的十句,前 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 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 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 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 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 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 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jidnsng zhzi以:连词,来 。 何:副词,多 么。之:结构助 词,取消句子 的独立性。其:代词,指大 海。至:极点。以:介词,用。掌握生字一、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1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2 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 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二、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二、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实景 )(想象)三、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 博大的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小结: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 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 伟抱负。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 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 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次北固山下 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客路,当指驿道,是旅 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 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 故以“客路”与“舟行” 相对应。潮平,指潮与 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 ,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风正,指顺风,且风 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 形。残夜,夜将尽时分 ,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 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 称海日。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 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 春入旧年”。乡书即家书,指 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 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 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 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 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 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 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 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 ,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 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 武。 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 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 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问: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 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 江之中问: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细节探究问: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问: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残冬腊月问: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 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 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细节探究名句分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 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 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 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思考探讨思考探讨 诗中表达出的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请 体会其中的道理。 钱钱 塘塘 湖湖 春春 行行白居易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白居易,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唐代著名香山居士,唐代著名 诗人。他的歌政治倾诗人。他的歌政治倾 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向非常鲜明,重视讽 喻,崇尚简单易懂。喻,崇尚简单易懂。 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 长恨歌长恨歌琵琶行琵琶行 。简介诗人简介诗人写作背景写作背景长长庆三年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 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 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 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 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 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 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湖赞美和热爱的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湖赞美和热爱的 感情。感情。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唐唐白居易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水面初平云脚低。初平云脚低。几处几处早莺早莺争暖树,谁家争暖树,谁家新燕新燕啄新泥。啄新泥。乱花乱花渐欲迷人眼,渐欲迷人眼,浅草浅草才能没马蹄。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绿杨阴里白沙堤。阴里白沙堤。1. 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路线游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路线游览 钱塘湖的?钱塘湖的? 2. 2.诗中选取了哪几种景物来表诗中选取了哪几种景物来表 现初春的钱塘湖美景?现初春的钱塘湖美景? 3. 3.诗中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诗中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作 者是用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者是用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诗歌导读诗歌导读诗诗 作作 赏赏 析析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诗人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诗人 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 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 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 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 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 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 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 之趣的之趣的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的优美诗歌来。你最你最喜欢诗作中的哪一句?喜欢诗作中的哪一句? 谈谈你的感想。谈谈你的感想。课外作业:1.背诵全诗2.根据你对钱塘湖 春行的理解,把它 改写为一篇小短文, 题目自拟。西江月辛弃疾南宋天净沙 秋思元马致远宋词 宋词 元曲元曲西江月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夜行黄沙道中天静沙天静沙 秋思秋思辛弃疾,字幼安, 号稼轩,南宋著名 爱国词人,豪放派 的代表作家这首 西江月选自 稼轩长短句,是 作者罢官回乡时所 作。 元曲 辛弃疾马致远: 字千里,号东篱,“元 曲四大家”之一。代表作,后人将其散曲辑 为。自由朗读,体会感情。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诗言志,词抒情诗言志,词抒情” ”, 这两首诗分别表现了作这两首诗分别表现了作 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情?西江月辛弃疾南宋 听老师朗读, 找出诗中最明显 体现作者喜悦心 情的一句话。 ?欣赏诗歌:欣赏诗歌: 反复朗读,体会感情;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抓关键词,品味语言;抓关键词,品味语言; 读景组画,情景交融。读景组画,情景交融。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曲牌名) (题目)体裁:散曲听朗读,讨论思考:这首诗歌体现了作者怎 这首诗歌体现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一个关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一个关 键的诗句可以看出来?键的诗句可以看出来?哪些景物可以帮助表现作者的 哪些景物可以帮助表现作者的 伤心之情?伤心之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瘦马、夕阳、断肠人、瘦马、夕阳、断肠人、 天涯天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