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5页
第2页 / 共75页
第3页 / 共75页
第4页 / 共75页
第5页 / 共75页
第6页 / 共75页
第7页 / 共75页
第8页 / 共75页
第9页 / 共75页
第1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处方(医嘱)用药评价方法内容提要 一、处方(医嘱)来源 二、审核方式 三、质量审核依据 四、审核标准 (一)形式审核标准 (二)质量审核标准 五、工作方法 六、处方(医嘱)点评方式 处方管理办法 第8条、第10条对处方的书写规范 作了明确规定; 第19条对药剂人员审核处方用药的 合理性提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 卫生部要求医院授予药师: 考评权,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进行 点评,定期公示; 对不合理用药的医嘱提出合理建议 ; 医院必须采取对医生合理用药综合 评分,结果与效益工资挂钩等措施 ,这样才能够对合理用药起重要作 用。 医院每日会产生大量处方(医嘱) ,其中包含许多与用药有关的信息 ,如将这些信息收集、整理后反馈 给临床医师,或做成网络数据服务 于临床,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必须制订的处方审核制度,将工作 重点逐步由对处方书写规范的审核 转向用药合理性(即用药适宜性)的 审核。 虽然目前药师所提供的信息与 医师迫切需要的“病人针对性的用 药信息”还存在一定差距,但药师 在搜集这些信息的同时所积累的经 验和知识是开展药学服务的基础。 同时,这项工作本身就可作为医院 药学服务的一部分。在大力提倡药学服务的背景下,药 师所从事的属于信息情报的奠基工 作,需要服务于医、护、患的网络 平台的配合,这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一、处方(医嘱)来源 门诊全部处方 住院处方(医嘱); 注意来源: 合法性 时效性 每月不合理用药处方登记记录。为 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数据参考 、用药建议,是药学工作的重要内 容。 注意:门诊处方,大部分用药针对 的是一些较轻病例和属于经验用药 范畴的病例。 二、审核方式 形式审核:即对“处方书写规范”的审核, 包括无临床诊断、剂型错误或未写 剂型、规格错误或没有、用法错误 (无此项、无用法标志或中英文不 匹配)、单张处方药品种类超过5种 、涂改。 质量审核:对“用药适宜性”的审核,包 括重复用药、诊断与用药不符、用 法用量欠妥、存在相互作用、抗感 染药物。 不合理用药处方:质量审核中出现的问题处方。 不合格处方数:形式审核和质量审核中出现 的问题处方总数。三、质量审核依据 1.诊疗常规和治疗指南及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介绍方法应该备案)。 2.药品说明书和临床用药须知 。 3. 如遇文献资料与药品说明书不符 ,一般以药品说明书为准。如治疗 指南与药品说明书不符,以新的治 疗指南为准。(文献矛盾,看谁新 ,注意样本大小等)。 3. 各种相关法律法规如处方管理 办法(试行)等。 4. 考虑有些药物受食物或酒精、饮 料,中、西药相互作用的影响,以 及药物与某些疾病相抵触的现象等 因素影响的方面。 5.重点对抗菌药物的适宜性进行审 核。四、审核标准 制订审核标准依据:处方管理办 法 (一)形式审核标准 1.处方内容与格式规范: 前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 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 期等。 正文:药品名称、规格、数量、 用法用量。 后记: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 ,药品金额。 2.处方书写规则:清晰度好 项目完 整 1)处方用笔不能用红笔或铅笔( 要保证保存效期内不退色); 2)项目填写完整修改签字; 3)处方要与病历记录相一致药物 质量文书的完整性与严肃性; 4)中药饮片要单独开具; 2.处方书写规则: 5)每张处方不超过5种需超过5种 者注明理由、签名。 6)每张处方只限于一名患者的用 药。 7)修改处方必须在修改处签名及 注明修改日期。 2.处方书写规则: 8)处方一律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 名称书写。 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或用代号 。 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 、用量要准确规范。 2.处方书写规则: 9)年龄必须写实足年龄,婴幼儿 写日、月龄。必要时,婴幼儿要注 明体重。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 要分别开具处方。 10)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可按君 、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药物调 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之 后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 、后下等;对药物的产地、炮制有 特殊要求,应在药名之前写出。 2.处方书写规则: 11)用量。一般应按照药品说明书 中的常用剂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超 剂量使用时,应注明原因并再次签 名。 12)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 章必须与在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 样是否相一致,改动是否重新登记 留样备案。 3.药品名称要求 1)用中、英文不用拉丁文; 2)不准自行编写药品缩写或代号 缩写名全国公认; 3)使用通用药品或研发公司专利 药品名(采用通用药名是WHO制 定合理用药指标之一;防止用药失 误商品名称多而乱)。 (二)质量审核标准 1. 剂量、数量、剂型单位书写规则 1)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 2)用法定的剂量单位、剂型单位 用片、丸、粒、包(袋)等; 3)规格或剂量书写要规范如 0.5mg不能写成.5mg; 4)用法用量的书写应具体明确; 5)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 等 含糊不清字句; 目的:安全用药,避免用药失误; 用法、用量便于对处方审核防止用 药失误; “遵医嘱”、“自用”形式书写: 在门诊:表示用法、用量医师已告 知患者药师又无法回答,发药时明 确用药交待是药师职责,药师失去 了对处方审核权和告知患者用药知 情权。 在病房:表示已将药品用法用量告 知护士或病人,同样存在用药不安 全因素药师无法审核。 2. 处方用量 1)急诊处方一般3日量:有时不易 确诊需临床观察 此时给药是对症 治疗、缓解症状;一过性疾病如某 些一般ADR。 2)处方一般7日用量:7日用量已 可算作一个疗程,7日后复诊、根 据病情恢复情况再用、停药或调整 用药。 2. 处方用量 3)明确用药量可酌情延长的适应 范围:主要指慢性病患者、老年人 群;特殊情况(行动不方便病人、 肿瘤患者的某些辅助用药、某些外 地病人回当地治疗当地又无此药) 。 2. 处方用量 4)特殊管理药品处方用量:特殊 管理药品中麻醉药品一般疼痛患者 要严格控制用法、用量; 癌症病人则应放宽用量和用药次数 的限制改善生存质量; 原则:使用可放宽管理要严格;看 病或凭病历、处方领取麻醉药品时 要挂号、有病历记录、有医师开具 处方,收回用过空针药瓶,严防注 入社会。 3.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 1)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 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 判定; 2)无指征用药物情况:处方用药 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辩证施治用 中成药的情况; 3)剂量、用法; 4)剂型与给药途径; 3.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 5)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6)联合用药的合理性:是否有潜 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 禁忌。 7)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 8)超常规用药的合理性; 3.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 审核处方用药的适宜性: 1)根据临床诊断、患病人群、所 患疾病审核处方所选药品、剂型、 剂量、用药途经、用法、适应证、 疗程等的适宜性; 2)纠正用药失误或不当,促进合 理用药。 五、工作方法五、工作方法 1.审核工作分为3个阶段 摸索阶段(1月3月): 重点在“形式审核”摸索阶段,主要 从处方书写角度分析处方质量,以 为提高处方质量提供服务。这是因 为,从处方书写不规范的原因分析 ,约有50的缺陷处方源于医师对 药品性能及新进药品名称、规格、 包装、剂型及用法用量无知或不熟 悉。 摸索阶段(1月3月): 这一阶段,药师应配合医院相关部 门检查对处方书写的要求,制订统 一的处方格式,加强与各科医师联 系,规范处方的书写。 发展阶段(4月6月) :在“形式审核”的基础上加大对 处方“用药适宜性审核”,即“质量 审核”的力度。 工作框架形成阶段(6月以后):与医院相关科室共同总结、完 善修订统一的标准、规章制度。 2.审核方法:依据审核标准列出形式审核和 质量审核的各个项目,将其制成 Excel表格。每日处方由专人依照 表格逐项审核处方并记录,以月为 单位自动汇总。 3. 点评处方(医嘱)应有临床治疗 思维 临床思维:指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 中,医务人员注重患者本身、特别 是患者治疗结果的一种思维过程; 药学思维:指在提供药学服务过程 中,药师注重药物本身的性质,特 别是药理、药动、药物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和药价等内容的一种思维 过程。 临床思维与药学思维最本质区别: 临床思维:注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的各种反应,以临床指标来衡量药 物治疗的效果; 药学思维:侧重于理论上的研究结 果,注重用药的精确性、完美性, 但缺乏与患者临床症状、指标的结 合。药学思维实际上是和临床脱离的 。在这一点上,药师们对自身知识 结构的偏窄问题,在用药评价中应 有清醒的认识。 1)治疗思维 作出临床诊断,只是完成了临床 思维过程的一个阶段。临床思维的 根本目的不在于单纯得出诊断,而 在于治疗病人。通过治疗对临床诊 断进行检验,并修正与发展 。 限于各种条件,临床诊断一般是 在资料不十分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 ,带有假说的性质;即使某一诊断 得到特异性检查的证实,医生也不 可能确知该病在病人体内引起的全 部变化;因此诊断有待于治疗实践 的验证和充实,药师在点评处方( 医嘱)应有注意。 应当把治疗看成是对疾病认识过 程的继续,医生根据临床诊断所采 取的治疗措施带有验证与一定的试 探性质,需要按照治疗中的反应对 所做的诊断反复审查、评价 。因 此,药师在点评处方(医嘱)应注 意。 医生采用的治疗措施,就其预期 效果而言,不外乎三大类:消除病 因(对因疗法)、缓解症状(对症 疗法)和改善一般状况(支持疗法 )。医生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必须 考虑到多方面的情况:病因、病理 变化 。 治疗应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 制订可行的最佳治疗方案 。不仅要考虑近期疗效,还要考 虑远期的预后影响,包括疾病的复 发及播散,生存质量等 。因此, 药师在评价长疗程用药应注意。 在实施治疗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尽 可能地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治疗和康复的过程需要得到病 人最大限度的配合,要善于使治疗 方案成为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的目标 ,应注意病人的依从性。 发现治疗中的问题,分析其优缺 点,努力改进已有的疗法,探索新 的有效疗法,是临床医生和药师的 责任,也是药物治疗中的临床思维 。 现代医学的进步,创造了许多行 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各科专著 多有记载。但是应该看到,和我们 对于疾病的认识水平相比,和保障 人类健康的实际需要相比,现有的 治疗手段和效果都还有很大的差距 。 2)影响用药评价的思维 主观性思维:诊断是医生对疾病 的认识过程。临床医生通过详细的 询问病史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充分的 占有资料,是形成正确诊断的前提 和保证。感性材料收集得不全面, 不详细,医生就无法在此基础上形 成正确的诊断与治疗。 处方(医嘱)用药评价应防止用药 评价主观性思维,如长期以来的观 点认为,用强心甙期间忌用钙剂。 但对伴有低钙的心衰患者,合用是 完全必要的,因为强心甙的正性肌 力作用依赖于钙离子,在心肌兴奋 收缩偶联过程中,钙离子起着关 键性作用,细胞外液缺钙时心肌收 缩无力,可减弱强心甙的作用,中 度高血钙对心肌兴奋性有微弱影响 ,重度高血钙才增加心肌兴奋性, 引起心律失常。当心衰患者伴有明 显低钙时,心肌收缩力及强心甙的 作用可能减弱,缓慢滴注钙剂反而 有利于纠正上述异常。 药师的治疗思维是先入为主,主要 是指不从患者客观实际出发,而是 从自己头脑里固有的框框和成见出 发,对客观事实视而不见,听而不 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