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2页
第2页 / 共92页
第3页 / 共92页
第4页 / 共92页
第5页 / 共92页
第6页 / 共92页
第7页 / 共92页
第8页 / 共92页
第9页 / 共92页
第10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年人营养与膳食WHO:年龄划分75岁为老人 90岁为长寿老人中国:年龄划分90岁为长寿老人联合国:老龄化社会标准 按2002年的统计,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已占总人口的10 以上,可以认为,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人类的衰老过程和地球上一切生物一样,都是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及制约而出现加速和减缓等倾向,但这种倾向或过程在总体上是连续的过程。衰老(老化)维持和发展人的潜能,实际上应该从壮年以前就开始,老年是人类生命过程中的一个段落。老年人的营养需要与青壮年有共同点,也有其特殊性。 “老年”这一阶段包括了几十岁的年龄跨度,而且由于每个人的老化过程受到遗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老年人个体之间的差异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为显著。人的衰老从人的成熟开始人的衰老从人的成熟开始衰老(老化)“老化”并不是老年人的专有名词。所谓“老化”,广义的始于生命的开始,而狭义的始于身体系统发育完成,达到生长、发育的巅峰之后,即是老化的开始。aging衰老的原因遗传学说损害学说代谢失调免疫功能下降自由基、脂褐质、肠道内毒物国际人口老龄化199960岁以上1999年末已接近6亿(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2050年增长到20亿(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分布:亚洲(占53%),其次是在欧洲(占25%) 首次超过0-14岁儿童人口数80岁以上高龄老年:老年人口自身也在老龄化且增长最快1999年占60岁老年人口的11%2050年占60岁老年人口的19%100岁以上 将翻15翻1999年的大约145000人2050年的220万中国老龄化现状 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平均每年以3%的速度持续增长,目前有1.3亿 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高达1100万,并以年均5%的速度递增 到21世纪中叶(2050年)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4亿左右, 约占亚洲老年人口总数的36%,约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22.3%。 4亿老年群体健康长寿社会的宝库不 健 康社会的负担全社会共同参与讨论21世纪,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世纪,同时也是健康老龄化的世纪,人们将越来越认识到老龄化社会的积极意义,老年不再是衰弱,而是健康,老龄化社会也决不会是暮色苍茫,而是生机勃勃。 健康长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目标基础灵魂人的健康长寿,60取决于生活方式,15取决与遗传,10 取决于社会安定,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环境。 唯有 才能 ,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 健康长寿从流行病调查资料得知白内障患病率:68.4,糖尿病患病率:4.5,骨质疏松症:6090老年痴呆症患病率:1.53,住院率:7.6残疾率:19.5差生活方式和饮食营养很不合理目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如何?济南287名老 年知识分子调 查结果分析能量摄入量是推荐的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的121, (70-80%)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的34,其中动物性脂肪达40.2,蛋白质摄入量为推荐的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的110,胆固醇摄入量每人每日平均高达612毫克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占44.2,高血脂者占54, 冠心病患者为34.5。这是老年人群营养素摄入过量和不平衡的一个实例说明城市中老年人能量摄入偏高(2025) (200-300毫克) 4亿老年群体健康长寿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帮助老年人干预措施合理的膳食营养戒烟少酒注意工作和家庭中的安全性适当的体力活动精神卫生合理应用中西药 因此,从营养学角度探讨老年人生理变化,研究老年期的 营养和膳食非常重要。第一节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人类各器官功能的发展约在2030岁达到高峰,从30岁后 就逐渐衰退,至6065岁老化速度加快。但老化速度个体 差异较大,营养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机体的营养状况与 老化是互相影响的。现就老年人几种与营养状态有密切关 系的器官功能变化作一简单阐述,作为指导老年人合理膳 食构成的基础依据。一、老年人的生理及代谢改变 ()身体成分改变(三少一多) 1细胞数量下降,突出表现为肌肉组织的重量减少而出现肌肉萎缩。 2身体水分减少,主要为细胞内液减少,影响体温调节,降低老年人对环境温度改变的适应能力。 3骨组织矿物质和骨基质均减少,骨密度降低、骨强度下降易出现骨质疏松症(二)代谢功能降低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使激素分泌改变,明显影响机体代谢功能; 糖代谢、钙代谢、肌肉组织功能均下降,肾排泄功能减退. 这些结果对老年人的物质代谢带来不良影响。(二)代谢功能降低 1基础代谢降低,老年人体内的去脂组织或代谢活性组织减少,脂肪组织相对增加。与中年人相比,老年人的基础代谢大约降低1520%。老人年龄每增长10岁,基础代谢率约降低2 。 2.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去平衡,引起细胞功能下降。(三)器官功能改变 1消化系统 牙齿脱落,咀嚼困难,味蕾萎缩,消化液、消化酶的分泌减少; 食道蠕动和胃肠道排空速率都减低,使大便通过肠道时间延长,增加肠道对水分吸收,使大便变硬,因此经常发生便秘。(三)器官功能改变 2血管功能 心律减慢,心脏搏出量减少,血管逐渐硬化,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3脑、肾和肝脏功能及代谢能力 均随年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三)器官功能改变 免疫功能:胸腺重量、T淋巴细胞数目减少 和功能均减退,血中免疫球蛋白G下降,使 老年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下降, 故老年人易感各种疾病。二、老年妇女的特殊生理改变 女性在45岁以后性腺功能明显衰退,卵巢变小萎缩,雌激素分泌显著减少,正常情况下雌激素水平为50120ng/ml,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为015ng/ml。二、老年妇女的特殊生理改变 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比男性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老年妇女的营养和膳食更应该受到重视。 绝经是指女性月经的最后停止,可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临床上将连续12个月无月经后才认为是绝经。 绝经最明显的生理改变是卵巢的衰老和生殖系统的萎缩性改变。二、老年妇女的特殊生理改变 (一)卵巢形态改变,卵泡的减少和卵巢形态老化(体积缩小)。 (二)卵巢功能衰退,生殖功能的衰退及内分泌功能衰退和紊乱,包括雌、孕激素的合成分泌减少、垂体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生成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增加,导致潮热、出汗等血管舒张和收缩功能不稳定的症状。三、影响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因素 ()生理因素 1多数老年人有牙齿脱落或对假牙不适应,影响食物的咀嚼,因此不愿选用蔬菜、水果和瘦肉一类的食物。 2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摄入营养素不能很好的被吸收。三、影响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因素 3由于肝、肾功能的衰竭,维生素D不能在体内有效地转化成具有活性的形式。 4老年人由于慢性病,常服用各种药物,干扰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二)环境因素 1部分老年人由于经济状况拮据,购买力下降,或行动不便外出采购困难,影响了对食物的选择。 2丧偶老人、空巢老人由于生活孤寂,缺少兴趣,干扰了正常的摄食心态。 3有些老人因退休而离开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一时尚不能适应,引起食欲下降。第二节 老年人营养需要与膳食 、能 量 作为老年群体,中国营养学会按60、70及80岁细分为三种推荐量。60及70岁段又分为轻体力与中等体力两大类,但三者的相差幅度不大。第二节 老年人营养需要与膳食 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60岁以上的人 ,很可能在基础代谢方面下降,而体 力活动也相对减少,就算有劳动作业 ,一些部门已机械化或电器化,所以 实际上以轻度劳动者计。第二节 老年人营养需要与膳食 从60岁到80岁男性的推荐摄入量都是794MJ(1900kcal)d,女性在60岁为753 MJ(1800kcal)d,70岁后减低4184kJ(100kcal)d。 老年人能量推荐摄入量 见表351(P294)。、能 量 对于老年的个体而言,生活模式和生活质量不同,对能量的需要有较大的差异。 如60岁的老年人,体力活动量并未减少,或退休后每日步行121小时,其每日能量的平均消耗会大于7.94MJ(1900kcal)。、能 量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医学认可的条件下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或是能持之以恒地进行原已习惯的有氧运动,这对营养状况将是非常有益的,这可以说是“营”的一种。 老龄人如果终日不出门,或是只是坐着看电视、书本,或是伏案工作,其每日能量的推荐值,就有可能高于需要。、能 量 老年人的均衡营养,是与其生活模式分不开的,老年人参与其本人喜爱的,习惯采用的,或是身体能接受的运动项目,对健康极为有利。 能量需要量的多少应主要以体重来衡量, 保持适宜体重的能量摄入就是适宜的。二、宏量营养素 (一)蛋白质 1蛋白质对老年机体的重要性 (1)体内细胞衰亡和体内各种代谢不可避免地使蛋白质丢失; (2)随机体老化,体内分解代谢的加强,氮的负平衡难以避免;1蛋白质对老年机体的重要性 (3)消化吸收受限,使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器官蛋白质合成代谢与更新受到更大影响,从而影响功能。 (4)老年人因为种种原因,摄入的蛋白质的质与量比较难以达到要求,更加重了人体器官的衰老。2蛋白质的推荐量按男性每日1900kcal,女性1800kca1的能量摄入推算,蛋白质摄入量男性每日75g,女性65g。如果能量主要从粮食提供,其蛋白质的含量,只能达到推荐量的一半左右;如果除粮食外,主要以动物性食物,包括肉、蛋、奶类提供,那么动物脂肪在膳食中的比例就会偏高,需要选择适宜的比例。老年人蛋白质推荐摄入量详见表3-5-1(P294)。3蛋白质的来源 如果谷类食物在膳食中占70的能量,那么谷类在膳食中约占330g,亦即约为6两半的粮食5565kJ(1330kcal),其中蛋白质占2030g。 视粮食的品种不同而异,余下的40g50g蛋白可以从动物性食物或大豆类食品取得。3蛋白质的来源 大豆及其制品是老龄人最佳的选择之一,原因: 大豆类及其制品相对容易取得;是优质蛋白质主要来源; 品种很多,可选择性很大;比较容易消化; 植物性食物,对心血管疾病有保护作用。 大豆中脂肪、卵磷脂、植物固醇以及大豆异黄酮对人体有利,尤其是女性。3蛋白质的来源 此外,鲜豆类也是蔬菜中可以首选的食物之一,这些食物可以制成数以百计的菜肴,并且可与适量类搭配烹调。 强调老龄人中选择豆类、是符合当前消费条件及均衡膳食要求。在这个基础上补充其他优质蛋白可以作为长久之计。(二)脂类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认为脂肪在全日总能量中的百分比宜设在2030,亦即在73517950kJ(18001900kcal)的总能量中,脂肪供能约450kcal,在全日食物中所有脂肪,包括食物内和烹调用的油料总计在50g之内。(二)脂类 我国人民习惯于使用植物油作为烹调油, 必需脂肪酸是可以从这些油料中达到要求 的,但需考虑脂肪酸类型与机体需要之间 的均衡,至少脂类中含有饱和脂肪酸、单 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三大类。(二)脂类 就不饱和脂肪酸来说,主要有n-3,n-6及n-9三个类型,各自都有其生理的功能;而饱和脂肪酸却不宜多于总能量的10,这种脂肪酸在动植物油脂中都存在,在动物油脂中较多,而且动物脂肪同时也含有胆固醇。(二)脂类 动物的瘦肉中也含有脂肪,例如猪肉在非常瘦的状态下也有20左右的动物脂肪,而这些脂肪是肉眼看不见的,故老年人食用畜肉宜有节制,而植物油中,尤其是人们常用的菜子油、玉米油、大豆油及花生油都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也各有长处,混合食用会比单独一类好处大。(二)脂类 鱼类,尤以海洋鱼类含有多种脂类,合理 加工后,鱼类也适用于老龄人的脂肪需要 ,同时也可以提供优良的蛋白质20%或高于 30,每日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不宜多 于300m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