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4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5页 / 共54页
第6页 / 共54页
第7页 / 共54页
第8页 / 共54页
第9页 / 共54页
第1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聚焦新课堂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讨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顾泠沅 杨玉东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 软信息、多判据的复杂分析过软信息、多判据的复杂分析过 程程一一. .注重软信息注重软信息二二. .判据多样化判据多样化三三. .四元复杂分析四元复杂分析一一. .注重软信息的注重软信息的 叙事式研究叙事式研究1.1.从工程式研究到从工程式研究到 文化生态的整体研究文化生态的整体研究6060年代前年代前条件条件结果结果 关系的研究关系的研究60-8060-80年代年代过程过程结果结果 关系的研究关系的研究8080年代后年代后课堂生态整体课堂生态整体 关系的研究关系的研究黑箱统计 湮没师生 互动灰箱研究 缺乏理论 深度学习质量 有意义教学 环境支持6060年代以前,条件年代以前,条件结果关系的研究结果关系的研究以课堂为“黑箱”,把教师条件与学生学习做大样本相关统计。美国的考尔曼报告由于使用这种方法,得出错误结论:学生在校学习成就与教师无直接关系。这导致了教育部政策偏差,认为教师教育、资格考核并非必须。这种黑箱统计、混合处理的方法,湮没 了师生互动中个别影响的因果关系。60-8060-80年代,过程年代,过程结果关系的研究结果关系的研究研究者进入课堂观察,以课堂为研究者进入课堂观察,以课堂为“灰灰箱箱”进行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进行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例如:例如: 教师效能发挥的基本条件(教学活动组教师效能发挥的基本条件(教学活动组 织化、师生间语言沟通、有效使用反馈)织化、师生间语言沟通、有效使用反馈) 高效能教师的一种有效程序(小步子呈高效能教师的一种有效程序(小步子呈 现材料、小步子指导学生训练)现材料、小步子指导学生训练)这种研究依赖于学生测验这种研究依赖于学生测验(刚性指标)(刚性指标)、 以单个外显的教学行为作根据,是工程取向的以单个外显的教学行为作根据,是工程取向的 研究,缺乏理论的深度。研究,缺乏理论的深度。环境支持(学校组织、外力影响)环境支持(学校组织、外力影响)8080年代年代后后,课堂生态整体关系的课堂生态整体关系的 研究研究注重从外显到内隐、从行为到心理注重从外显到内隐、从行为到心理 、从局部到整体,、从局部到整体,全面关注课堂学习质量的全面关注课堂学习质量的 研究格局研究格局:有意义的教学有意义的教学 (接受、活动)(接受、活动)学生学习质量学生学习质量学习:学习: 如学生认知与教学媒介的研究如学生认知与教学媒介的研究认知表征认知组织认知策略认知情感从强调知识点到知识网络、图式的构建, 系统关系的精加工、聚类、概括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提高到 以此为基础的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观念、需要、动机等心理倾向是学习成功 的重要保障,这点逐渐得到认同从单纯语言表征到语言与表象两种符号表 征系统同时参与学生高质量的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课堂重学生高质量的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课堂重 建的核心建的核心教学:如教师认知与决策的研究教学:如教师认知与决策的研究知识特征效率特征洞察力特征斯腾伯格:选择性编码、联合、比较,创 造性解决问题斯腾伯格:监控执行过程、节约认知资源 或自动化、再投入到更高水平研究教师专业内涵及其提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判断和研究教师专业内涵及其提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判断和 决策智慧成为要害问题决策智慧成为要害问题斯腾伯格:内容知识、实践知识、将可利 用知识用于实践的策略知识 L.舒尔曼:原理规则的知识、特殊案例的 知识、将原理用于特殊案例的策略知识环境:如课堂生活与外界环境间关系的研究环境:如课堂生活与外界环境间关系的研究其特征是关注人和环境、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持 续交互作用将课堂置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将教学参与者的思想、态度、情感和认知 等不可观察的过程也视为重要的研究资源通过外界环境改善学校组织能力提升,形成教师专通过外界环境改善学校组织能力提升,形成教师专 业共同体,才能全力指向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业共同体,才能全力指向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高层次的思维高层次的思维 深层次的知识深层次的知识 课堂外的联系课堂外的联系 实质性的对话实质性的对话 积极的社会支持积极的社会支持案例:案例:纽曼纽曼“ “真实智力活动和真实教学真实智力活动和真实教学” ”的标准的标准这种研究把课堂看作是社这种研究把课堂看作是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既对课堂中的会系统中的一部分,既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作认知方面的深入研究教师和学生作认知方面的深入研究,又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对课堂,又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对课堂的生态现象进行分析,揭示了注重的生态现象进行分析,揭示了注重软信息的意义和价值。软信息的意义和价值。2.2.从等级量表评课从等级量表评课 到叙事式课例分析到叙事式课例分析在我国,文革后到在我国,文革后到8080年代(甚年代(甚至到现在)主要采用等级量表评至到现在)主要采用等级量表评价课堂教学价课堂教学青浦实验的启示青浦实验的启示 : :指标等级指标等级聚类分析聚类分析软信息等软信息等 级判据级判据1 3 4 5 7 9 12 13 21 22 23 27 28 30 32 33 2 6 11 14 15 18 19 20 31 35 36 29 26 10 34 8 16 17 24 25教师 序号0.8740.7540.436名教师权重分配方案的模糊聚类分析结果学会教学,P145.加权平均会失去评价的个性和特点加权平均会失去评价的个性和特点软信息等级判据的五个终判函数图软信息等级判据的五个终判函数图 学会教学学会教学,P159.P159. 人工智能模拟:尚处于浅层次阶段人工智能模拟:尚处于浅层次阶段从从9090年代后,对课堂教学的年代后,对课堂教学的评价逐步开始采用课例分析的方评价逐步开始采用课例分析的方法法定量和思辩方法定量和思辩方法以叙事式为特征的以叙事式为特征的软信息评价方法软信息评价方法例如:例如: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研究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研究上海教育上海教育,19991999年年5 5期期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一堂几何课的现场观察与诊断 上海教育上海教育,19991999年年1111期期课课 例例 分分 析析 的的 方方 法法分析步骤分析步骤具体采用的方法具体采用的方法确定课例分析的主题与背景确定课例分析的主题与背景理论与文献分析、文档分析、讨论理论与文献分析、文档分析、讨论课堂观察并描述教学过程课堂观察并描述教学过程课堂观察技术、课堂观察技术、 录像带分析技术录像带分析技术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深度访谈、出声思维、深度访谈、出声思维、 实作测评、文档分析等实作测评、文档分析等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多角度讨论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多角度讨论 问题问题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撰写课例分析报告撰写课例分析报告撰写草稿撰写草稿批判性评论批判性评论 修改编辑修改编辑尝试使用尝试使用再修改再修改二二. .采用两极张力下采用两极张力下 的多种判据的多种判据1. 1. 课堂教学指标体系的两极化取课堂教学指标体系的两极化取 向向美国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美国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香港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香港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江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江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美国学者米斯(美国学者米斯(L.R.MeethL.R.Meeth )将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分将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分 成成 指向教学过程的指向教学过程的媒介指标媒介指标 指向教学结果的指向教学结果的终极指标终极指标媒介指标媒介指标 1.学生是否已被引起学习动机? 2.学习经验的结构,是否已对照目标而被恰当地决定下来? 3.课堂教学的内容是否有秩序、有概括性?是否适合学生的 学习能力? 4.教师对学习经验的干预,是否与学习经验的目标没有矛盾 ? 5.是否有充裕的时间,能够使学生们更好地进行思考和作出 反应? 6.同学习经验的目标相对照,赏罚是否合理? 7.学生对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以什么形式受到评价 ,是否理解? 8.到达目标或成果,是否已清清楚楚地明确化? 9.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是否已经明确?对照目标来看,是否合 理? 10.学生所取得的成果,是否反映了学习经验的目标? 11.为教学指导准备的材料的种类和多样性,是否同学习理 解经验的目标以及学生的能力相矛盾? 12.从学习经验的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教学指导方 法是否合适? 终极目标终极目标 1.学生是否学会了教师想要教给的东西? 在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提高、发展的情况如何? 在学习的进度和达到的程度上情况如何? 2.正规的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学习是否继续进行? 3.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经验所制定的目标或所期待的成果,实际上是否已 经得到满足? 4.学生是否保持住所学的东西? 5.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经验所制订的目标或所期待的成果,实际上是否已 经得到满足? 6.这一学习经验,同学生所具有的其他学习经验之间是否具有不矛盾的 连续系统的关系? 是否充分地利用了预习? 是否推动了其他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学习? 是否使后来的学习容易进行? 7.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是否看到了教师所期待的影响? 8.同以往的做法相比,这次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是低成本的? 能否用少量的费用实现同样的学习? 能否用同样的费用实现更多的学习? 能否用少量的费用实现更多的学习? 9.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志愿参加的人数的水平,能否维持和提高?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培养培养天才和有天才和有 特殊才能学生方案中论及的课堂特殊才能学生方案中论及的课堂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1212条条4444款),强调高款),强调高 层次思想技巧和创造性思维层次思想技巧和创造性思维 技技 能能1.科目所涵盖的内容 A.深度与广度的合适性 B.概念定位 C.教师知识技能专长 2.教学清晰度 A.口头交往技能 B.非口头交往技能 C.清晰与具体的指导 D.所有必须陈述的要点 E.充分的图示和例子( 类推、比喻的运用等) F.通过反应与参与所显 示的学生的理解 3.引起动机的技巧 A.教师能力与热情 B.变化(活动准备、疑 难问题) C.学生热情与毅力4.教授速度或步调 A.适合个别需要 B.适合小组需要 C.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操练与举 例 5.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决定的机会 A.提供足够的选择 B.以学生为导向的活动 C.适合个体的兴趣 6.学生在不同经验中的投入情形 A.讨论、小组活动、电影、田间 旅行、学习中心等 B.有目的的行动 C.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与独立 研究过程 D.学习风格适应7.配合课程目标的课堂互 动 A.促进小组情感的活动 B.对于个体及他们的观点的尊 重 C.适当运用幽默 D.促进自律的意识 8.课后跟进活动的机会( 如家庭功课) A.允许创造、个体兴趣及专长 的开放性 B.提高或预备课堂活动 C.作业的变化 D.对感兴趣学生的未来学习的 鼓励与协助 E.住处印刷清晰、教授完全 9.强调高层次的思想技巧 A.体现在教师提问、活动、教 学辅助中的布卢姆的分类学 B.批判性思维活动(如逻辑、 模块、科学过程等)10.强调创造能力A.创造性思维技能(流畅性、灵活 性、创造性、精加工)B.接受的气氛C.对冒险的鼓励D.开放式的提问E.模仿创造性行为11.教案设计与课程目标的适 合性A.灵活性计划的意识B.以学生为中心12.教学资源的运用A.视听材料、模型与演示的一体化B.印刷清楚、语法正确C.合适的、必须的D.所使用的材料,辅助的变化 国内主要通过专家咨询和国内主要通过专家咨询和 调查研究得出课堂教学评价内容调查研究得出课堂教学评价内容 ,下面是江苏学者具有代表性的,下面是江苏学者具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