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9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5页 / 共49页
第6页 / 共49页
第7页 / 共49页
第8页 / 共49页
第9页 / 共49页
第1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放射性污染的医学处理放射性污染的医学处理一.放射性核素外污染 o放射性核素沾附于人体表面(皮肤或粘膜 ),或为健康的体表,或为创伤的表面。o所沾附的放射性核素对沾附局部构成外照 射源,同时可经过体表吸收进入人体构成 内照射。 1 监测仪器和设备 o一般需要/表面污染监测仪和/表面污染 监测仪。o必要时还需要一台能指示高剂量率和大量程的仪 器。监测仪使用最广泛的Geiger-Mueller b-g辐射计数器表面污染监测仪器要求仪仪器类类 型测测量的 物理学 量 单单位( a) 最低探测测 水平或范 围围备备注 /表 面污污染 监测仪监测仪表面活 度Bq/cm2, cps /: 1Bq/cm2 /表 面污污染 监测仪监测仪表面活 度Bq/cm2, cps : 1Bq/cm2, : 0.1Bq/cm2 敏感面积积 :100 cm2 (a):或等效单位 体表污染检查在奥林匹克体育场监测112 000人2 污染检测程序o第一步:将探头用塑料薄膜包裹以防污染 ,仪器在QC检查后先测污染监测点的本底 。o第二步:在污染探测器离被测人员的衣服 和皮肤1cm处进行检测(检测a污染时距离 控制在0.5cm,注意不要接触)。监测在声 显状态下从头顶开始,探头在身体一侧沿 脖子、领子、肩臂向下至鞋;测量腿时应 测两侧;测身体的前胸和后背。特别注意 脚、臀部、肘部、手和脸部。 o探头的移动速度约5cm/s,皮肤和衣服测量 结果按100cm2平均,手和手指分别按30和3 cm2平均。o在紧急情况下应先检测皮肤。可以要求受 检者先换衣服(换衣时应带手套,其它人 可以帮助,避免二次污染),换下衣服以 后再检测。 3. 去 污o通过某种物理或化学过程去除放射性污染 ,以达到减少在物体或人体表面或环境内 存留的放射性水平的目的。 简单处理o脱去病人衣服o用自来水和清洗剂洗消有效率95o伤口有污染时先从伤口处开始,如无伤口 应先从污染轻的部位开始去污,防止交叉 污染;o先用湿毛巾、肥皂、香波擦洗污染局部, 避免一开始就全身淋浴,以避免污染扩散 和减少污水量;o去污时手法要轻,避免擦伤皮肤; o宜用温水(约40),不要用热水,以免 因充血而增加皮肤对污染物的吸收。也不 要用冷水,以免皮肤因毛孔收缩而将放射 性污物陷在里面; o适时、慎重选用含络合剂的洗涤剂,勿用 硬毛刷和刺激性强的或促进放射性核素吸 收的制剂; o去污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以不超过三次为 宜,以免损伤皮肤; o将避免污染放射性核素吸收和播散作为贯 穿整个去污过程的指导思想 。洗消去污用品n温水;n肥皂或普通去污剂;n软刷子;n塑料布;n胶带毛巾;n床单;n稳定同位素(如果已知并用得着);n 一般急诊需要的设备和器具3、局部去污o用塑料单先将非污染部位覆盖,并用胶 布把边缘贴牢。 o后浸湿污染部位,用软毛刷、海绵等蘸 中性肥皂等洗涤剂等轻轻擦洗。 o洗涤应遵循以下顺序:先轻污染部位后重污染部位从身体上面到下面特别注意皮肤皱褶和腔隙部位的清洗 o用单一的向内运动或循环运动;o重复23次,并监测放射性活度至不再降 低为止,但每次处置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 o初步去污后,对残留的放射性核素宜采用 不同的专用去污剂。o必要时可用弹力粘膏敷贴23小时,揭去 粘膏再用水清洗,对去除残留性污染有较 好效果。 口腔: 用牙膏刷牙,用 3%柠檬酸反复清洗口腔, 或用水含漱,不要吞咽;咽部: 用3% H2O2漱口吞咽的放射性物质: 洗 胃鼻:污染物用棉签拭去, 剪去鼻毛。用自来水或生 理盐水清洗o眼睛: 翻开眼睑,轻轻用水 冲洗。 为避免鼻泪腺污染, 用直接水流或生理盐水水流从 内眦到外眦冲洗。o耳朵: 用水进行外部清洗 用洗耳器清洗耳管 小心不要损伤鼓膜 头发肥皂和温水 :以丰富泡沫的温水轻轻压 洗。洗3次,每次23分钟,漂洗干净并 监测。注意不要弄伤皮肤。 肥皂、软刷子和温水 :弄成糊状,另外 加少许水,轻轻揉洗。注意不要弄伤皮肤 。 剪去头发:用皮肤去污方法对头皮去污。 仅在其它方法失败后使用。 头发应向后梳洗,使经过口鼻的食 入减到最少 4、全身去污o首先用浸湿的毛巾、海绵等擦洗23次 ,同时配制常用或专用去污剂,然后再 淋浴。o病情严重者,如情况允许亦可在抢救床 、担架或手术台上酌情去污。o反复进行浸湿擦洗冲洗,并观察去 污效果。 去污过程使用的所有物品都可能被污染 ,应作相应处置,避免污染扩散。 专用去污剂o稀土元素钚和超钚元素:1%二乙烯三胺五 乙酸(DTPA)稀盐酸溶液(pH=1)。o铀:1.4%重碳酸钠等渗液。o难以去除的不明放射性核素则可以采用:5%次氯酸钠溶液;乙二胺四乙胺(EDTA)肥皂或DTPA肥皂;6.5%高锰酸钾水溶液刷或浸泡污染部位后,再用 新配制的5%亚硫酸氢钠溶液(或10%20%盐酸羟 胺溶液)刷洗脱色。去污要求o通常,若能做到将污染水平降低到下列水平即 已足够:- +污染水平4 Bq/cm2;- 污染0.4 Bq/cm2(或1000衰变数/m);- 射线10Sv (1mR)/h,- 射线降至本底的2倍。 o一般来说,很难做到完全去污,因为有少 量放射性物质会残留在皮肤表面。o在任何情况下,只要监测仪器指示去污已 不可能再有成效时,去污工作就应再行评 价或终止。 二. 放射性核素内污染o指体内的放射性核素超过其自然存在量。o是一种状态,而不是疾病。o其健康后果取决于许多因素。1、经呼吸道吸入 o呼吸道吸入是造成体内放射性污染的主要 途径。o主要预防措施:增加室内通风、使用通风 橱或手套厢、进行湿式作业等。o一般情况下可佩带一般口罩或特殊防护口 罩,必要时要带面具和穿气衣。使用呼吸防护装置通风橱2、经消化道食入o食入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物和饮水,是 造成体内放射性污染的另一个途径。o预防:加强对水和食品的监测,禁止在工 作区或污染区进食、饮水或吸烟。注意防 止手的污染。3、经体表进入体内o皮肤被污染后,除会对皮肤造成照射外 ,放射性物质还会通过正常皮肤或伤口 进入体内,造成内污染。o应避免皮肤与放射性物质接触,为此可 穿戴一些个人防护器具,如工作服、工 作帽、手套和防护鞋等。o离开工作场所和污染区时,要彻底清洗 ,要特别注意一些特殊部位的清洗。洗 消前后都应进行体表监测。 吸入o吸入是内 污染最重要 摄入途径, 特别是爆炸 产生气溶胶 时吸入o吸收依赖于污染物的溶解性- 可溶性粒子(3H, 32P, 137Cs) :直接进 入体液或通过淋巴系统进入体循环- 难溶性粒子(钴, 铀,钌, 钚, 镅) : 黏膜纤毛运动能清除沉积在上呼吸道的一 部分粒子,其中多数经咽喉进入胃肠道系 统。保留在呼吸道内的难溶性物质将对周 围组织产生持续照射,最终导致纤维化难溶性粒子的呼吸道廓清大的难溶性粒子沉积在上呼吸道,将在1 个小时内从呼吸道清除。肺泡间隙的难 溶性粒子清除时间可能超过1,500 天食入o对于严重的核辐射事故,食入污染的牛 奶或蔬菜,以及肉类值得关注。o所有吞咽的放射性物质,无论是直接来 自污染的食物和水,还是呼吸道的转移 ,进入消化道后相同。o胃肠道吸收取决于污染物的化学组成和 溶解性,如放射性碘和铯 很快吸收;而 钚、 镭和锶很难吸收。食入l胃肠道是食入难溶性放射性核素的靶器官多数核素GI吸收率10%; 但: 镭(20%);锶(30%);氚(100%);碘 (100%);铈(100%) 。l胃肠道排空时间对较高纤维膳食者一般为 24小时,低纤维膳食者较慢,可能需要5 天,因此,即使是难溶性的辐射核素, 由于紧要器官的受照时间相对较短,一般 不会导致很严重的损伤。经皮吸收o通常地, 放射性核素不 能通过完整的皮肤,这 个途径的吸收不会发生o最重要的例外: 氚, 碘, 铯o皮肤伤口,包括酸灼伤、 磨破和划伤,为颗粒污 染的进入皮下组织开辟 入口,绕过了表皮屏障 。伤口污染o难溶性物质会在保留在伤口部位,最终被巨噬细 胞缓慢清除并转移到全身的淋巴结中 o可溶的物质将随体液进入机体o任何伤口都被认为污染,直到证明相反。贫铀污染的开放性撕裂骨伤(U.S. Army photo)排 除l放射性核素依赖其化学性质被代谢后以原物或代谢产物排除l多数重金属核素通过胃肠道后以原形式排出l多数被吸收的核素通过尿道排出l其他重要途径有肝和肺l不重要的途径还有汗、唾液、泌乳和生殖液l排除率决定于化合物的相对溶解性及其向适当器官的转移 l通常,水溶性化合物通过尿,脂溶性通过胆汁进入肠l存在许多差异,依赖个体因素,包括肠运动性、代谢率、膳食 等核素滞留器官或 组织TpTbTe131I甲状腺8.4d138d7.6d32P骨14.3d1155d14.1d45Ca骨63.0d18000d162.0d3H体液4500d10d12 0d137Cs肌肉10917d140d138d226Ra骨1602a45a44a239Pu骨24000a200a197a 短寿命放射性核素的Te近似或等于Tp ,长寿命核 素Te近似或等于Tb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活度的测量 摄入量和内照射剂量估算o根据放射性核素分 析结果和整体测量数 据,按放射性核素 摄入量及内照射剂量 估算规范(GB/T 161481995)、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 源安全基本安全标准 (GB 18871)和其 他有关方法,估算放 射性核素摄入量和内 照射剂量。内污染的医学处理原则o尽快脱离污染现场。 o对放射性核素内污染及时、正确的医学处 理是对内照射损伤的有效预防。应:尽快清除初始污染部位的污染;阻止入体放射性核素的吸收;加速排出入体的放射性核素,减少其在组 织和器官中的沉积。 5. 放射性核素的加速排出o为加速排出进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所采用 的治疗手段,包括用各种药物和方法阻止 放射性核素的吸收和沉积,并促使已沉积 于器官或组织内的放射性核素排出。 o常称为“促排治疗”。o放射性核素加速排出治疗的原则应权衡利 弊:减小放射性核素的吸收和沉积,以降低辐 射效应的发生率;防止加速排出措施可能给机体带来的毒副 作用。特别要注意因内污染核素的加速排出加重 肾损害的可能性,必要时应在肾脏损害极 期到来之前,早期促排。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