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共同结构: 具1416碳内酯环共同结构 第一代:红霉素 第二代: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 第三代:泰利霉素和喹红霉素 抗菌作用 抗菌谱较窄,第1代主要对: 大多数G+菌 厌氧菌 部分G菌 不典型病原体:军团菌、弯曲菌、支原体、衣原体 产酶菌、 第2代增加和提高了对G-菌的抗菌活性。 大环内酯类通常为抑菌作用,高浓度时为杀菌作用。抗菌机制 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不可逆地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靶 位上,14元大环内酯类阻断肽酰基t- RNA移位,而16元大环内酯类抑制肽酰 基的转移反应。 药代动力学 吸收:红霉素不耐酸,一般服用其肠衣片或酯化 物。 新型口服吸收好。 分布:广泛分布到除脑脊液以外的各种体液和组 织。 代谢:主要在肝脏代谢,并能通过与细胞色素P- 450系统相互反应而抑制许多药物的氧化。 排泄: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主要以活性形式聚积和 分泌在胆汁中,部分药物经肝肠循环被重吸收 。克拉霉素及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 红霉素 体内过程 不耐酸,分布广、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碱性环境 中抗菌活性强、血药浓度低,组织浓度 较高(痰,皮下,胆汁中血液)。 肝脏代谢主要经胆汁排泄抗菌谱与临床应用 抗菌谱:G+菌,G-球菌作用与PG似(较 弱)。对螺旋体,肺炎支原体,沙眼衣 原体,立克次氏等有效。临床应用 :1、支原体、衣原体、弯曲杆 菌、军团病等的首选药。2、耐PG的金 葡及PG过敏者作为PG替代药。 抗菌机制:作用于50S亚基,可能与P位结合 ,抑制转肽作用及mRNA移位。不良反应:胃肠反应,肝损伤。红霉素常用剂型 肠溶衣片或肠溶薄膜衣片,口服后在肠道中吸 收。 依托红霉素,又称无味红霉素,为红霉素丙酸 酯的十二烷基硫酸盐,耐酸,吸收好。 硬酯酸红霉素,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对酸较 稳定,耐酸,在小肠吸收。 琥乙红霉素,无味,对胃酸稳定,在肠道中以 基质和酯化物的形式被吸收。 乳糖酸红霉素,为水溶性的红霉素乳糖醛酸酯 ,主要用做静脉滴注给药。 此外,还有红霉素的眼膏制剂和外用制剂。其他大环内酯类 克拉霉素 :抗菌活性强;对酸稳定,口 服吸收迅速完全,不受进食影响;分布 广泛且组织中的浓度高;不良反应发生 率低。但此药首过消除明显。 阿奇霉素:抗菌谱广,对G-菌有作用; 口服吸收快、组织分布广、血浆蛋白结 合率低,细胞内游离浓度高,t1/2长达35 48h,为大环内酯类中最长者;不良反 应轻,肝肾功能不良者可以应用。林可霉素类 、临床上用哪些药物,哪种效果好? 、抗菌谱主要对哪几种病原菌? 、作用机制? 、耐药性? 、主要临床应用?万古霉素 、抗菌谱?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是否常用?何时用? 、不良反应是否严重?多黏菌素 、抗菌机制? 、抗菌谱及临床应用? 、毒性大否?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