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酶切连接二。DNA克隆的过程导入宿主细胞筛选扩增三。工具酶。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DNA双链 结构的一类内切酶。根据酶的结构,所需要辅助因子及裂解DNA的方式不同,分为三类。I 类:由三种不同的亚基组成,需要Mg+, SAM和ATP为辅助因子,这类酶识别部位复杂,特异性差。 II 类:由三种亚基组成,需要Mg+,ATP为辅助因子。III 类:由一种亚基组成,其活性仅需要Mg+作为辅助因子,DNA切割就发生在特异识别的部位范围内。根据识别部位核苷酸组成的特点,可将识别部位分为四种类型。(1)回文结构:比如:EcoRI5- G AATTC 3 3- CTTAA G 5KpnI5- GGTAC C 3 3- C CATGG 5MspI5- CC GG 3 3- GG CC 5(2) 间断回文结构:Bgl I5- GCCNNNN NGGC 3 3- CGGN NNNNCCG 5(3) 简并序列Ava II5-G GA/TCC-3 3-CCT/AG G-5(4) 非回文序列Mbo II5-GAAGAN8 3 3-CTTCTN7 -5同识异切酶,比如 Hpa II, MspI- CCGG -GGCC -所切割的DNA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的一类酶:比如,SalI和XhoISalI5- G TCGAC 3 3 CAGCT G 5Xho I 5- C TCGAG 3 3- G AGCT C 5二。修饰酶1。DNA聚合酶I:活性包括(1)53 DNA聚合作用(2) 35外切酶活性(3) 53外切酶活性Klenow片段:DNA聚合酶I C 端的大片段,活性包括(1) 53 DNA聚合作用(2) 35外切酶活性用途:(1) 标记DNA的3末端 (2) 修饰突出的3或5末端以产生平端 (3) 随机寡核苷酸引物介导的DNA标记 (4) 克隆cDNA时合成第二链 (5) 双脱氧法DNA测序2。T4 DNA聚合酶:活性:(1) DNA聚合酶活性 (2) 35端外切酶活性 (单链或双链) (3) 缺少53端外切酶活性(1) 放射性标记DNA片段的3末端 (2) 选择性及无选择标记线性化双链DNA分子的3末端,即所谓的“ 置换合成” (3) 变双链DNA的粘性末端成平端用途:3。T7 DNA聚合酶(1) 天然T7 DNA聚合酶 (T7基因5蛋白/硫氧还原蛋白复合物)(1)DNA聚合酶活性很强 (2)35末端外切酶活性(单链或双链)用途:A: 延伸长的DNA模板 B: 用于定点诱变中互补链的合成 C: 应用于3末端的标记 D: 将双链DNA的粘性末端 (5或3末端突出)转变为平端(2) 经修饰的T7 DNA聚合酶:其35外切酶活性可选择性的降低, 或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使之完全失活,而保留了DNA聚合酶活性。用途:(1) 用于DNA测序(2) 用于标记5末端突出的DNA的3末端。由于它会在3端留下一个额外的碱基,因此不能应用于将粘性DNA末端转变成平端。4。 反转录酶来源:1.禽类成髓细胞瘤病毒 (avian myoblastosis virus,AMV) 2.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 (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MMLV)活性:1.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 2.D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不具35外切酶活性 ) 3.具有RNaseH活性,即从5或3端连续降解RNA与DNA杂种双链内的RNA链部分。用途:(1)将真核基因的mRNA转录成cDNA文库 (2)对具有5突出端DNA片段的3端进行填补和标记 (3)代替Klenow酶用于DNA序列测定5.碱性磷酸酶 (Alkaline phosphatase)活性:催化水解DNA,RNA,dNTP和NTP上的5磷酸残基。用途: (1) 去除DNA和RNA的5端磷酸基,而后在T4多聚核苷酸激酶催化下,用 -32P ATP在 5端进行标记,以便进行序列分析。 (2) 除去载体DNA5磷酸基,可以防止自身环化,提高重组DNA效率。6。T4多聚核苷激酶活性:(1) 催化ATP的位磷酸转移到DNA或RNA的5端羟基(活性高) (2) 将RNA或DNA5端的磷酸基转移给ADP生成ATP, 而5端又成为羟基。用途:(1)单双链核酸分子5末端的同位素标记。 (2)对单双链核酸分子5末端磷酸化,以利于重组DNA分子之间的连接。7。DNA连接酶活性:催化双链DNA中相邻碱基的5磷酸和3羟基间磷酸二酯键的形成。(1)T4 DNA连接酶:此酶是唯一在正常条件下,有效连接平端DNA的连接酶。粘性 末端的连接通常在1215度进行,平端的连接通常在室温 (低于30度),所需酶量是粘端连接的10100倍。(2)大肠杆菌DNA连接酶:活性:修复双链DNA中的单链切口,并可催化互补粘性末端的连接。在正常反应条件下,它不能连接平端。8。T4 RNA连接酶:活性:在ATP存在下,催化单链DNA或RNA的5端磷酸与单链DNA或RNA的3端羟基共价连接。用途: (1)RNA 3末端的放射性标记。 (2)寡聚的DNA和RNA分子环化 (3)增加T4 DNA连接酶的平端连接活性9。 外切核酸酶:9.1 外切核酸酶VII活性:从单链DNA 5和3末端进行外切消化的活性,产生小的寡核苷酸片段。用途: (1)基因组DNA中内含子的位置作图。(2)切除通过poly(dAdT)加尾插入到质粒载体中的DNA片段。9.2 双链5-3末端外切核酸酶(1) 噬菌体外切核酸酶活性:催化从双链DNA5带磷酸基因的末端开始的持续水 解, 释放5核苷单磷酸,但不降解5为羟基的末端。应用:在应用双脱氧法测序时,将双链DNA转变为单链DNA。(2)T7基因6外切核酸酶活性:催化双链DNA的5末端的依次水解,生成5核苷单磷酸 。它的作用持续性较低,对5端为磷酸基因或羟基的DNA链都 能作用。应用:与噬菌体外切酶活性相比,此酶的优势在于它从5末端 的降解均匀且可控制,此外,它也可降解5为羟基的末端。9.3 双链3-5外切核酸酶。外切核酸酶III活性: 催化双链DNA从3羟基末端开始水解,释放核苷单磷酸。它的 外切酶活性是非持续的,因而是用在双链DNA中产生均匀的单链区 的理想工具酶,水解的速度受核苷酸组成的影响(CA-TG)应用(1)与Klenow酶联用,制备链特异性探针,类似于利用T4 DNA 聚合酶活性进行交换合成反应。 (2) 制备单链模板用于双脱氧测序。10。内切核酸酶10.1 S1核酸酶活性:高度特异性的单链内切酶,在尿素,SDS和甲酰胺中稳定。应用: (1)分析抗S1核酸酶降解的RNA:DNA杂合体以定位RNA转录物的5和3末端。 (2)通过消化成熟RNA分子与32P 标记的基因组DNA杂交形成的杂合体,确定内含子的位置。(3)消化在以反转录酶合成cDNA时形成的发卡结构。(4)去掉DNA 片段的单链突出末端,产生用于连接的平端。10.2 脱氧核糖核酸酶I (DNase I)活性:Dnase 酶I 是需二价阳离子的内切酶,降解双链DNA 产生带3羟基 的寡核苷酸。在Mg2+存在下,在双链DNA上产生缺口,在Mn2+存在下, 断裂双链DNA。应用: (1) 切口平移标记探针。(2) 用于足文(Footprint)实验。(3) 在Mn2+存在时裂解双链DNA,用于随机克隆。11. 核糖核酸酶11.1 核糖核酸酶 A (RNase A)活性:在C 和U 残基后特异性水解RNA的内切酶。11.2 核糖核酸酶 H活性:特异性的水解RNA:DNA杂交体中RNA的磷酸二酯键。 不降解单链或双链的DNA或RNA.113 核糖核酸酶III(RNaseIII)活性:水解双链RNA应用:制备 12末端转移酶(Terminal Transferase)活性:末端转移酶是一种无需模板的DNA聚合酶,催化 脱氧核苷酸结合到DNA分子的3羟基端。带有突出、凹 陷或平末端的单双链DNA分子均可作为TdT的底物13T7 RNA聚合酶活性:体外合成RNA应用:1,放射标记RNA探针2,合成RNA,用于体外翻译3,合成双链RNA,用于RNA干涉实验14Poly(A)聚合酶活性:加AMP到的末端。也可加 ()和()到末端,但效率更低应用:,加()到的末端,末端标记1,插入片断两端的酶切位点与载体完全匹配GGTACCCTCGAG CCATGGGAGCTCKpnIXhoICATGGC CGGTACC GAGCTTCGAG CGGTACCTCGAGC载体2,一端匹配,另一端不匹配先用不匹配一端限制性酶切,补平成为平末端,然后再用 匹配一端酶切GCTAGCCGATCGCTCGAGGAGCTCNheIXhoI先用NheI切割CTAGCGGAGCTCCTCGAG用T4DNA聚合酶或 Klenow酶补平CTAGCGATCGCTCGAGGAGCTCdNTP XhoI切割GATCGCTAGCCGAGCTTCGAG CCG载体3,两端都不匹配(1)平末端连接CGATCGGCTAGCNheI CATATG GTATACNdeI用NdeI和NheI切割,回 收目的片断CTAGCGCAGTAT用T4DNA聚合酶补平dNTP CTAGCGATCGGTATCATACpGCGp用碱性磷酸酶去除 5端磷酸根GCCG(2)用末端转移酶加入多聚核苷酸GATCGCTAGCCATA GTAT末端转移酶dATP CATA GTATCTAGC GATCGAAAA AAAAGpTTTTCGTTTTCp(3)在目的片断两端加入接头CTAGC GATCGCATA GTATKpnICATACTAGC GATCGCAGGTTATTCCGCATGGTCCAATAAGGCCGGAATAACCTGGTAC GCCTTATTGGACKpnIGTATGGTACCCGGTAC二核酸探针的标记(一),末端标记1,单末端标记GCTAGCCGATCGCATATGGTATACNheI NdeI 用NheI切割GCGATCCTAGCGGTATACCATATGKlenow酶dNTP(- 32P-dNTP) C TAGCGp*ATCGCGA TCGCTp*AGCATATGGTATAC2,双末端标记CTAGC GGTATCAKlenow酶dNTP(- 32P-dNTP) C TAGC Gp*ATCGGTA TCATp*A 3,利用T4核苷酸激酶进行末端标记P P碱性磷酸酶OH OHT4核苷酸激酶-32p-ATP *P P*应用:DNaseI Footprint实验和Gelshift实验2,随机引物标记变性(加热)随机引物 XX XX XXX XXXX XX XXKlenow酶 dNTP(-32p-dNTP) 3,缺口平移标记DNaseIKlenow酶 dNTP(-32p-dNTP) X X XX X XXXXX应用:Northern和Southern 杂交三,cDNA 5末端扩增(5-Race)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第三种方法四,特异基因SiRNA的体外制备 RNaseIII五,micro-RNA的克隆OHPPoly(A)聚合酶dATPPAAAAAAT4 RNA ligaseOH RNAAAAAAA逆转录酶AAAAAATTTTTTTTTTTTcDNAPCR和 克隆上游引物下游引物六,DNA调节序列缺失体的构建七,点突变八,基因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