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届本科论文答辩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分析答 辩 人:丁朵指导老师:马明华资料与 方法结果讨论 分析前言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与分析选题背景药物可以治疗各种疾病,挽救人类的生命,但是药物不良反应也会损害人类的 健康,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药品具有二重性。自从20世纪60年代“反应停”(沙利度胺)事件发生后,人们渐渐意识到药物的 不良反应使人类的健康面临极大的危害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压力。随 着新药的研发上市日益增多,更新换代日益加快,人们用药频率增加,越来越 多的药物不良反应所产生的严重危害暴露出来,很多国家逐渐展开了不良反应 监测,加强了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政府、医药生产经营 的企业、医疗机构、公众非常关注的问题。依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院治疗的病人10%-20%左右会发生药物不良反 应,其中5%由于严重ADR导致死亡。有5%的住院病人是由于药物不良反应而入 院的,每一年全球死亡人数中由于不合理使用药物而死亡的人数大约占1/7, 全球大约 1/3死亡病例的致死原因是因为不合理的使用药物,而与疾病本身 无关。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对不良反应的定义为: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 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它包括药品的副作用、毒性反应、依赖性、 特异质反应等。药品不良反应可以根据其与药物剂量之间的关系分为A型ADR、B型ADR与C型ADR。 其中A型不良反应与药品的药理作用有关,是因为药理作用增强所产生的,它的特 点是可以预测,一般情况下发生率高、死亡率低,它与给药剂量有相关性,减药 或停药后症状会消失或减轻,A型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继发反应、毒性反应、后 遗效应、撤药反应和首剂效应等;B型不良反应则是与药品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反 应,它的特点是一般难以预测,发生率较低,死亡率高,比较严重,通常和使用 剂量无关,时间性强,特殊毒性、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属于此类;C型不良反应 通常情况下潜伏期比较长,在长期使用药物后显现,它很难预测,无确定的时间 关系,部分与癌症、畸胎相关,某些机理仍在研究中。基本概念前言结果讨论与分析资料与方法描述性研究患者情况给药途径临床表现药品类别治疗结果转归对愿患疾病的影响合并用药情况一般 严重 新的一般 新的严重治愈自愈好转持续转院自动出院有后遗症死亡资料与方法报告人和报 告部门情况ADR类型发生程度损害的组织器官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与分析536例ADR中,女性不良反应明显多于 男性。而一般综合性医院,男女不良反应 差异不大。分析原因:我院妇产科是国内重点科 室,因此妇产科的患者比例较大,引起男 女比例差异。536例ADR中,患者年龄50岁以上占 66.98,说明ADR在高年龄组中发生率较 高。其可能原因为:老年患者身体多项器官脏器衰竭,各 项机能衰退,肝功能肾功能减弱,如果按 正常剂量给药,易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中老年病患通常患有多种疾病,需要 服用大量药物,易发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 用而引起ADR;通常情况下,老年人由于血浆蛋白浓 度降低,代谢缓慢而使体内的药物半衰期 较青壮年延长。因此,在给药时,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具 体情况调整治疗剂量,对年幼体弱者、过敏 体质或年老体衰者应慎重选药并进行监测。患者基本情况门诊患者绝对数量较多,发生不良反应 的例数也较多; 住院患者病情较为复杂而且合并使用多 种药物的可能性加大,发生不良反应的 几率加大; 急诊患者绝对数量较少且患者治疗后离 院,报告例数也较少。我院的不良反应报告程序为临床发现不良 反应后通知药师进行不良反应的填写和报 告,故大部分都是药师报告,只有少部分 是医师和护士自己填写ADR报表。现在我院 正在进行信息系统的改造,将不良反应的 在线报告系统直接嵌入医师工作站,方便 医师和护士发现不良反应时及时便捷的报 告。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与分析报告部门与报告人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与分析2014年我院制订了严控静脉给药的制 度,尽量减少静脉给药,提倡口服给药, 只有重症或者不能口服时给予静脉给药, 如条件允许,尽早转为口服序贯治疗,所 以2014年静脉ADR发生率大大降低,减少静 脉用药的风险,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 性。近5年ADR发生情况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临床相关疾病, 对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院认真落实了卫生部的相关文件精神要求 ,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治干预措施,其中包括 根据我院临床诊疗需要、细菌耐药及ADR发生 率的实际情况,制订抗菌药物处方集,对抗 菌药物品种和品规进行调整和使用限制。通 过严格管理,抗菌药物使用逐步规范,与此 同时其ADR年发生率也逐渐下降。ADR发生时间ADR发生时间例数比例%备注用药当日49592.35其中24例发生在输 液结束后,6例过 敏性休克严重ADR 在用药时发生。用药后2-7日417.651例肝功能损害的 严重不良反应为用 药后第2日发现。从发生时间来看,ADR主要发生在用药时(92.31%),同 时7例严重ADR也均发生在用药中,连续用药数日后发生ADR的 占少数(7.69%)。这要求在患者用药过程中对患者反应进行密切监测,及 时处理出现的异常情况应,以免轻微的不良反应发展为严重 的不良反应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与分析给药途径例次占比()静脉注射30456.72口服22141.23肌内注射61.12局部给药20.37外用10.18皮下注射10.18吸入10.18现在患者相较于按时口服药物,更喜欢选择简便的输 液进行药物治疗,而且作用直接、迅速强烈,药物直接进 入血液,无首过效应,血药浓度较高刺激较大,易产生 ADR。此外,药品配制技术、药液存放时间、环境温度、 静脉给药时的操作、两组液体间的配伍禁忌与滴速等对 ADR的影响也较大。通过静脉给药能够直接作用机体,绝 大部分患者在医院输液,如果发生不良反应能够及时的被 医护人员发现,记录在案。所以,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重 心应该放在重点监测静脉给药,特别是静脉注射抗生素。医生在进行静脉给药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正确的溶媒 ,选择合适的药物浓度;同时护士应该控制输液速度,药 物的溶解、合理控制配置好的溶液放置时间。我院静脉药 物配置中心,加强医嘱审核、集中配置针剂,为患者静脉 输液提供质量保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2010-2014年 ADR给药途径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与分析给药途径对比我院536例损害器官不良反应报告中,主要的 临床表现是皮肤变态反应,共199例,占37.13%, 其次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系统损害,共153例, 占28.54%,表现为寒战、发热等的全身反应和头 痛、头晕等神经系统的反应分居第三、第四位。 发生率高是由于我院主要采用自愿呈报系统,这 些系统的不良反应患者感受明显,便于主诉,被 医护人员记录在案。特征明显,易被观察,在记 录过程中也不容易产生错误。心血管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等报告的不良反应 比较少,主要是医生很少因为患者服用某种药品 而检查其血常规或肝肾功能,不能及时的发现ADR 。并且患者都患有各种各样疾病,即使肝肾功能 指标异常,也较难区分是因为药物,还是因为基 本本身,这类ADR容易被遗漏,这需要我们在临床 中着重注意监测这类ADR,避免不必要的进一步损 害。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与分析ADR临床表现愿患疾病严重不良反应相关药物损害情形治疗结果对愿患疾病的影响上消化道出血过敏性休克辅酶Q注射液危及生命痊愈不明显胃息肉摘除术过敏性休克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危及生命痊愈不明显急性阑尾炎过敏性休克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危及生命痊愈病程延长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休克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危及生命,导致住院好转病情加重消化道出血过敏性休克维生素K1注射液危及生命痊愈不明显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休克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危及生命,导致住院痊愈病程延长甲状腺功能亢进肝功能损害甲巯咪唑片导致住院好转不明显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具体表现及相关药物药物过敏性休克属于比较 严重的不良反应,常常容易危 及生命,它的发生与患者既往 药物过敏史有一定关联,而与 年龄、性别无关,任何一个人 都有可能发生此不良反应。当 致敏患者再一次受到同一抗原 的侵袭时,容易产生过敏性 休。医生在选用药物之前应该 仔细了解询问患者既往药物过 敏史以及既往药物不良反应 史。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与分析ADR程度药物分类品种数ADR例数所占百分比%抗菌药物3427848.26中药制剂437112.33降压药25376.42降糖药10274.69抗肿瘤药15162.78质子泵抑制剂9152.60降脂药7132.26解热镇痛药6111.91脑改善代谢药661.04化痰解痉药881.39抗病毒药691.56抗凝药481.39抗过敏药661.04电解质酸碱平衡药440.69生物制品440.69血容量扩充药550.87其他10101.74ADR药物种类抗菌药物喹诺酮类、二代头孢以及大环 内酯类抗菌药物使用较为广泛,发 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及占比也相对较 多。这些药物引发的ADR较为常见, 上报不良反应例数也较多,和该类 药物在临床使用非常广泛有直接关 系。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包括皮疹,瘙痒,过敏反应,血管 性水肿,腹胀,静脉炎;头孢菌素 类药物ADR大多为腹泻,恶心,呕吐 ,皮疹以及过敏性休克等。临床在选用上述抗菌药物时, 应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 以及各类抗感染指南,明确药物的 药理、抗菌谱、组织分布浓度、禁 忌症和不良反应,仔细询问患者有 无相关药物过敏史;着重观察监测 皮疹等皮肤过敏反应。中成药给药途径ADR例数(%)药品种数(种)名称注射33(46.48)11舒血宁注射液(9)注射用 灯盏花素(7)红花注射液 (4)参麦注射液(3)、丹 参酮A磺酸钠注射液(2 )、丹红注射液(2)痰热 清注射液(2)灯盏花素注 射剂(1)灯盏细辛注射液 (1)冠心宁注射液(1)苦 碟子注射液(1) 口服35(49.30)29止痛化癥胶囊(3)祛风止痛 片(2)肤痒颗粒(2)荷丹片 (2)胃苏颗粒(1)气滞胃痛 颗粒(1)苁蓉益肾颗粒(1) 清热解毒软胶囊(1)通心络 胶囊(1)河车大造胶囊(1) 生脉胶囊(1)沈阳红药胶囊 (1)复方枣仁胶囊通滞苏润 江胶囊(2)(1)六君子丸( 1)乌灵胶囊(1)苏黄止咳胶 囊(1)银杏酮酯滴丸(1)肉 蔻五味丸(1)盐酸利托君片 (1)八珍颗粒(1)养血清脑 颗粒(1)生脉饮(党参方、低 糖) (1)骨刺宁胶囊(1)百 令胶囊(1)复方玄驹胶囊(1 )颈复康颗粒(1)四物颗粒 (1)通天口服液(1)外用3(4.23)3龙珠软膏(1)、蟾乌巴布膏 (1)、复方南星止痛膏(1)中成药引起的ADR及相关药物统计虽然中药制剂在临床上已经应用了 很多年,在抗感染和心血管领域的使用 已非常广泛,其成分也为多种化合物的 混合。但其药物相互作用及配伍研究欠 完善,某些种类的中药本身即含有一定 的程度毒性,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蓄积中 毒。最近,某些中药注射剂被报会产生 严重ADR,虽然也有质量不过关的因素 存在,但更多的是由于过敏反应,内含 过敏源,其次是临床未合理使用,主要 表现为超剂量使用、溶媒选择不当、滴 速过快等。单药品种报告的ADR中,舒血 宁注射液报告最多,其次是注射用灯盏 花素,红花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分居 三、四名,原因是我院老年患者较多, 活血化瘀药在临床上使用广泛。在临床 使用时应多加注意,严格按照说明说剂 量及配伍进行使用,并加强对药物的监 测。ADR转归是否再次使用例次构成比%停药药/减量或 对对症治疗疗后症 状例次构成比%未再使用50494.03减轻51796.46继续使用193.54未减轻10.19不详132.43不明183.36ADR治疗结疗结 果例次构成比%痊愈12623.51好转38672.01未好转30.56不详203.73发生ADR后是否再次使用以及停药后症状情况分析ADR治疗结果分析一旦发生A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