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常见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有吸附性 能吸附异味 和色素能导电 柔软、 滑腻 不导电 硬度大 熔点高用途性质组成结构玻璃刀装饰品电极铅笔防毒面具除臭剂C70C240C540C60碳的新型材料碳纳米管(比活性碳具有更多的孔道)1。氢能源是目前最具有吸引力新能源之一。正 在研究的碳纳米管吸附储氢,已经证明在室温和不到 一个大气压的压强下,碳纳米管可以吸附储氢5%- 14%, 即使只有5%也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储氢材料! 2。研究证明,某些金属具有很强的捕捉氢的能 力,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这些金属能够大量“ 吸收”氢气,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同时放出热量。其 后,将这些金属氢化物加热,它们又会分解,将储存 在其中的氢释放出来。这些会“吸收”氢气的金属,称 为储氢合金。氢能源的未来储存技术储氢合金吸收氢气的方法与碳纳米管吸附储氢 相比本质上有何不同?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储氢合金吸收氢气是个化学变化。碳纳米管吸附储 氢是一个物理变化,利用了碳纳米管很强的吸附性。3。在航天事业中,利用碳纳米管制造人造卫星 的拖绳,不仅可以为卫星供电,还可以耐受很高 的温度而不会熔化。从文中可以看出碳纳米管还具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柔韧性、导电性,熔点很高。碳的不同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碳的单质都是碳原子构成,所以化学性质相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一.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三.碳的还原性C + CO2 高温2COC + O2 点燃CO二.碳的可燃性C还原氧化铜工业上用来冶炼金属常用来做燃料C + O2 点燃CO2用途制取方法化学性质空气略空气密度溶于水体积比1:1难溶于水溶解性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物理 性质CO2CO氧化物碳的氧化物有何性质可燃性 还原性 毒性不支持呼吸与水反应 与碱反应不会燃烧也不助燃2CO + O2 点燃2CO2CO + CuOCu + CO2加热CO2不支持呼吸CO2O2CO2浑浊CO2 Ca(OH)2 CaCO3 H2O检验二氧化碳(2)在确保生命的措施下,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到地 窖中取出空气样品?用集气瓶,用塑料袋,用针筒吸取。1999年2月,河南省正阳县有位50多岁的农妇,到自家 地窖中拿红薯时,不幸身亡。经分析确认:该农妇是因 地窖内含二氧化碳较多使其缺氧而窒息死亡。以下是某 中学科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取出地窖内气体 样品,做窖内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回答下列问 题: (1)对于地窖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的原因,你有哪些 猜想?(3)李明同学设计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窖内气体 中二氧化碳含量,实验步骤如下:水空 气 样 品1.打开活塞,注入石灰水,一段时 间后记录量筒内下降的体积V1 。2.往试管中加入与空气样品体积相当的 水,然后将水倒入 量筒测出体积V2。3.计算:CO2% = V1/V2 100%王刚同学认为:李明用石灰水来吸收 二氧化碳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较大 误差。 (1)王刚的观点是否正确? (2) 若要减少误差,你认为选择什么试 剂比较好?(4)此事提醒我们进入地窖或深洞时,一定 要携带 ,先行检验地窖或深洞中二氧化 碳含量是否过高。A木棍 B手电筒C燃着的蜡烛 D电灯CCO2的实验室制法CaCO3 +2HCl CaCl2 + H2O +CO2 CO2的工业制法CaCO3CaO + CO2高温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明)涉及物理变化是有:涉及化学变化是有:1234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途径可以产生CO2,又有哪些 方法可以吸收CO2?产生CO2: 生物的呼吸作用 煤.石油.天然气 等含碳物质的燃烧吸收CO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江河海洋溶解了大量 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保持稳定的含量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如果无节制的释放二氧化碳,会引起什么后果?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甲烷、 氟氯烃等气体,能阻止 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 发,使地球表面的平均 气温升高,这就是“温 室效应”。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利弊提倡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石燃料的使 用或提高矿石燃料的利用率等温室效应有什么利弊?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 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 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 沙漠化面积增大适度的温室效应能 保证地球上的气温 较高,适于动植物 生存。CO2的用途有哪些?制纯碱等制汽水气肥人工降雨、 食品保鲜等灭火用途与水等物 质反应参与光合 作用干冰易升华 吸热不会燃烧一 般不支持燃 烧性质应用与提高1.【05眉山】为弄清楚某废弃的防空洞内气体成分中是否 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某校化学兴趣实验小 组用下列盛有药品的仪器(图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检 验防空洞内气体成分。 浓浓H2SO4装置序号ABD 实验现实验现 象白色粉未变蓝变蓝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渐变红结论结论 与分析说说明含有 CO2(1)通过过你对实验现对实验现 象的观观察和思考分析,填写下表空格:ABC(2)你对这套装置有何评价 ;浓浓H2SO4 D混合气可能有 H2O、CO、CO2说明含有 H2O说明含有 CO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缺少尾气处理装置2.何丽同学为了证明呼吸作用会放出二氧化碳,设计 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其中绿色植物生长旺盛。将装置在黑 暗中放置24小时后观察结果。试分析:(1)、该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的目的是什么? _使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2)、在实验中有同学提出,能否在有光照的 条件下,也能证明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石灰水稀HClCaO浓浓H2SO4CaCO3ABCDEF3为了研究CO2的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气 体。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1)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气体,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_。 2若在上述实验中气体无法收集满,则可能的原因是课外练习【05南通】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的 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 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金刚石、石墨、C60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煤气中毒新探在国外,为探讨煤气中毒的原因,做过许多实验。 有人把15只狗分为3组。(狗的生命力相对比人旺盛) A组让狗吸入13的一氧化碳; 15分钟60分钟内全 部死亡。B组放血,让它们的血红蛋白总量平均减少68 并输入生理溶液,以保持血量;全部存活。C组也按 第二组的要求放血,但输入含有80碳氧血红蛋白(co 与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的全血,全部存活上述事实证明,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的确可导致死亡,但后 两组从侧面说明,第一组的死亡不是由于血红蛋白携氧量减少 所致,因为后两个组同样存在缺氧但并无死亡,研究表明煤气 中毒很可能主要是一氧化碳直接作用于组织细胞尤其是脑神经 细胞 ,从而破坏身体正常生理机能。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本实验采用了_方法研究CO中毒的原因。在本实验中对狗的选择有何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B组和C组狗都输入了生理盐水,浓度是_。3。B组和C组狗都经过了大量放血丧失了大量血红蛋白, 从生理学指标上讲,放血后它们都处于何种病症? _如下图所示,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 集气瓶里放几小块活性炭,最终观察到红 棕色 (填“变深”或“消失”或“不变 ”),漏斗中液面 (填“上升”或“下 降”或“不变”)。其原因为:活性炭具有作用,使瓶中气体压强 外 界大气压。消失 上升吸附小于氢能源是目前最具有吸引力新能源之一。目前全世 界还没有找到有效利用氢能源的方法。原因之一氢气常温 下密度很小,高效的储氢方法没有 。现在主要方法有: 降温液化储氢,将气态氢降温到253 0C变为液体进行储存,但 液体储存箱非常庞大,需要极好的绝热装置来隔热,才能防止液态 氢不会沸腾汽化 ;氢气液化的费用非常昂贵,它几乎相当于三分 之一液氢的成本 压缩储氢,用高压钢瓶(氢气瓶)来贮存氢气 ;钢瓶贮存氢气的容积很小,即使加压到l50个大气压,瓶里所装氢 气的质量还不到氢气瓶质量的1%,而且还有爆炸的危险;金属 氢化物储氢(体积存储密度较高,但是重量密度低), 正在研究的碳纳米管吸附储氢,已经证明在室温和不到一 个大气压的压强下,单壁碳纳米管可以吸附5%-10%,多壁 碳纳米管储氢可达14%, 即使只有5%也是迄今为止最好的 储氢材料! 氢能源的未来储存技术无变化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无变化 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变红色CO2与H2O反应生成碳酸,碳 酸使紫色石蕊变红.实验1现象:纸花会变红色,说明紫色石蕊遇酸变红实验2现象:纸花_,说明_实验3现象:纸花_,说明_实验4现象:纸花_,说明_小明用四朵经紫色石蕊浸泡过后 干燥的纸花,进行如下实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