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5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3页 / 共65页
第4页 / 共65页
第5页 / 共65页
第6页 / 共65页
第7页 / 共65页
第8页 / 共65页
第9页 / 共65页
第1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要求及使用指南培培 训训 讲讲 义义内容摘要: v一、标准的产生背景 v二、名词解释 v三、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介绍一 标准的产生背景1、工业化生产带来大量环境污染 如: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生态破坏 、资源匮乏等。2、国际社会的关注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 哥而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113个与会国家一 致通过人类环境宣言。3、国际标准化组于1996年制定并颁布了第 一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二 名词解释 1 环境-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 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 人,以及它们之间的 相互关系。 注:在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一般讲,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可以直接、间接影 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总和。环境保护法所指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 然的和经过ISO14001涉及的环境是指“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这 种外部存在又可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2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 境因素。 汽车行驶这一活动,尾气排放、汽油消耗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表述方式: 污染物+状态=环境因素6 63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 环境造成的任何有 害或有益的变化。一个活动可能有多种环境因素;一种环境因素可能产生 多种环境影响。 如:汽车行驶活动,环境影响是大气污染。 电冰箱产品 ,环境影响分别是噪音污染、臭氧层破坏。环境因素是导致环境影响的原因,环境影响则是环境 因素作用于环境的结 果,因素与影响互为因果。7 74 污染预防-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 的(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材料、产品、 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 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消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 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 回收、再循环、再生和处理。5环境目标-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 目的。6环境指标-由环境目标产生,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须规定的具体 环境绩效要求,它们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7管理方案-为实现环境目标、指标所规定的职责、制定的措 施、方法、时间表。环境指标 管理方案 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目标 环境指标 管理方案9 98、环境绩效-组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 得的可测量结果。9、相关方-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 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三 ISO14001标准解析 ISO14001标准要素结构图4.2环境方针4.3.1环境因素4.3.2法律和 其他要求4.3.3目标 指标和方案4.4.1资源作用职责 4.4.2能力培训意识 4.3.3信息交流4.4.6运行控制 4.4.7应急准备 与响应4.4.4文件 4.4.5文件管理4.5.1监测测量 4.5.2合规性评价4.5.3 纠正 预防4.5.4 记录4.6 管理评审4.5.5 内部审核P-D-C C- AA- 4.2环境方针4.3策划 4.3.1环境因素 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4.4实施与运行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职责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4.4.3信息交流 4.4.4文件 4.4.5文件控制 4.4.6运行控制 4.4.7应急准备与响应4.5检查 4.5.1监测和测量 4.5.2合规性评价 4.5.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4.5.4记录控制 4.5.5内部 审核4.6管理评审持续改进P:D:A:C:PDCA管理模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按ISO14001标准章节号为序 )4l 总要求1、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 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确定如何实现这些要求 ,并形成文件。2、组织应界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 件。131342 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在界定的环境管 理体系范围内,确保其: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 响;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c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和其它 要求的承诺;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f 传达到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g可为公众所获取。解析:环境方针包括“一个适应三个承诺一个框架”;环境方针应便于公众所获取。4.3 策划43l 环境因素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 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 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等因 素。 b)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既重要环 境因素)。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 环境因素加以考虑。1515解析:标准要求组织建立并保持程序,明确以下三个要点: 1、系统识别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列出清单; 2、并从中评价出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形成重要环境因 素清单; 3、确定能够施加影响的来自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列入清单 4、确保在制订环境目标和指标时,考虑那些对环境产生重大 影响的环境因素; 5、及时更新环境因素的信息。这一要素的核心是组织应以文件化的程序,明确识别环 境因素以及评价其环境影响的范围、方法和途径。环境因素识 别的范围能够控制的 能够施加影响的 环境因素三种时态 三种状态 七种情况 一种影响三种时态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三种状态正常时异常时紧急时七种情况1大气排放 2水体排放 3废物管理 4土地污染6原材料与自然 资源的使用5噪声污染7社区及其它地 方性环境问题一种影响:对与相关方有关的环境因素施加影响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 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 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 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解析: 1、识别应遵守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列出清单(包括、 国家、行业、地方)。 2、确定他们如何对组织的环境因素产生影响(应确定重点 执行的法规、识别到适用条款)。 3、追踪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定、修改情况。 注:其他要求可包括:行业协会的要求;非法规性指南;与顾客 的协议、地方政府机构的要求等.1818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并保持 形成文件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如可行,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 方针,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 和其他要求的承诺。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与其他 要求,以及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此外,还应考虑可选的 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 . 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其环境目 标和指标的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组织的各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解析1 、针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控制目标(考虑七 个方面);2、目标应进一步分解成指标(相关职能和层次);3、针对每项指标制定如何实施的管理方案(职责、方法 和时间表);环境指标 管理方案 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目标 环境指标 管理方案20204、重要环境因素是组织在制定目标和指标时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但不是针对每一个重要环境因素都要制定相应的目标 、指标。有一些重要环境因素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运行控制 程序加以管理。5、环境目标应和组织的整体商务计划协调一致。ISO14001没有要求采用最佳技术,而应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根 据需要考虑采用实用技术。 6、 相关方在ISO14001标准中定义为:“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 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常见的相关方通常有以下几类: 社区居民及其组织;环保组织;公民团体;政治组织;政府机构;雇员;顾客;分包方、供应商等。21214、4实施 44l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管理者为应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 进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 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对作用、职责 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任命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 (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职责,应明确规定其作用、 职责和权限:a确保按照本标准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b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 ,并提出改进建议。2222解析:1、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以及技 术和财力资源。(ISO9001 6.1)2、规定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 ISO9001 5.5.1 );3、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明确职责( ISO9001 5.5.2)。442 能力、意识和培训组织应确保所有为它或代表它从事被确定为可能具有重 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该能力居 于必要的教育、培训和能力。组织应保存相关的纪录。组织应确定与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 求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应保存 相关的纪录。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使为它或代表 它工作的人员都意识到:a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 要性;b他们工作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实际或潜在的环境影 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c他们在实现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符合性方面的作用 和职责。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2424解析:1、识别与环境运行有关的岗位,确定岗位能力要求;2、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 法规、制度、技能、管理方案等内容);3、实施培训,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注:可与ISO9001标准6.2.2整合。443 信息交流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有关 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a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b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形成文件和回应。组织应决定是否就其重要环境因素与外界进行信息交 流,并将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行外部交流,则应规定 交流的方式并予以记录。注:可与ISO9001标准5.5.3及7.2.3整合。2626解析:1 提高员工环境管理的参与意识,建立渠道使员工有知情 、建议的机会; 保障组织内部信息流畅,促进体系的正常运作和持续改进。 如,监测结果报告,内审及管理评审的结果通报至相关人员 ,紧急情况报告,不符合处置与反馈等; 2 接受外部相关方(特别是政府主管部门、社区居民和顾 客)的要求、抱怨和投诉,处置并记录决定。 3 向外界展示组织的环境方针、树立良好的环境形象。4 顺畅有序的信息流动是任何体系有效运作的必要条件。5 要达到有效的信息沟通应该建立信息双向交流的机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