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满分作文常见结构完全解读2013.10 钟高考作文考试说明要求 一等文:“结构严谨” 二等文:“结构完整” 结构严谨:凡是衔接紧凑,过渡自然,前 后一致,首尾呼应,段落划分恰当的。 结构完整:凡是有头有尾,分段合理的作文技法的三重境界:没有方法八股 方法文无定法 议论文核心规律:八股文制造方法 引论:从材料引出论点,抢眼处,段首 本论:论证论点成立的过程 分论点(一)提出分论点摆事实讲道理 分论点(二)提出分论点摆事实讲道理 分论点(三)提出分论点摆事实讲道理 论证过程:陈述证据、分析证据(正面证据 / 反面证据 )(古今中外、简介扼要、定向引述) 分析方法:(一例一析 / 并举数例再统一分析 / 兼备式 ) 对详例(假设推理、因果推理、例后评价法、边叙边析 ) 对典例(假设、条件、对称、转折、反复、因果) 结论:呼应或升华论点切割分论点 1、表里:是 什 么为 什 么怎么办前景展望 2、浅深: 例举现象分析原因办 法前景展 望 3、分类别式:概念内涵:(就)是- 4、找理由式: 导致原因 必要性 条件 方法措施 作用意义例文-时间的厚度。面对这,我们不要感喟人生易 逝,岁月难留,我们要能把握时间,增加 时间的厚度,让自己的人生厚重有分量。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不要哀叹生命的短 暂,要打造精彩的人生。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敢于憧憬未来, 不断挑战自我。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能够勇敢面对坎 坷,向认定的目的地前进。话题:批评 批评是一面镜子,总在你犯错的时候让 你看清自己, 批评是一种动力,总在无形中激励着你 前进, 批评还是一瓶调和剂,使你成功时不得 意,遇挫时不失意。 人生路上,成功路上,批评必不可少。我们要正确面对批评 1面对批评,我们需要广阔的胸怀。 2面对批评,我们需要清醒的头脑。 3面对批评,我们需要乐观的心态。 1批评,使观望者确立志气。 2批评,使受挫者更加坚强。 3批评,使成功者保持清醒 1勇敢地批评,您的身边将涌现许多挚友。 2勇敢地自我批评,理想之花灿烂绽放。 3勇敢地接受批评,成功之门为您打开。假设分析 1、一分劳动一分收获,日积月累,就会创 造奇迹。我国古代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 在兰亭阁练字,在兰亭池涮笔,兰亭池的 水都被墨染黑了,终于练就了飘若流云, 舞若虬龙的书法。试想,不日复一日、年 复一年地坚持,池水能被染黑吗?所以说 ,勤奋成就了王羲之,成就了中国书法的 传奇,使王羲之走上了成功之路!勤奋 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典例 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 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 断自我完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 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 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 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被尊为书圣呢? 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 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因果分析 2、蔺相如面对廉颇的几番挑衅为什么不以 牙还牙不与之“争列“?因为他懂得“以国家之 急而后私仇他“,懂得对他人的过错耿耿于 怀带来的必定是心灵的负累懂得真正的智 者会以大度的胸怀化解仇恨。正是由于他 以德报怨的宽容赢得了将相和欢。 在列举事例后,沿着“为什么”这个思路, 探求其根源,发掘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 化,这就是因果分析法。 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历史告诉我们 :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无不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 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 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 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毕升、祖冲 之之所以永远为人民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 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领域为后人留下了享 用不尽的发明创造。谁建树对人类有益的事业 谁就筑起一座人生的纪念碑。 这种由因果句式构成的排比句的句式特点, 又具有因果分析的说理特点。但无论从哪一个 角度看,都决定了它常常要使用因果句的关联 词。当然也可以只出现因果连词,而不构成排比。评价分析 3、所有这些人,都是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之 斗争的人。他们的理想不是为了哪个人,而是 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为 了伟大的理想,他们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 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 正是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他们永远不会从人民的心中消逝。 这段话是对爱国者的高度评价,通过评价, 使文章的思想得到了升华。边叙边析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回顾来路,他那英明的抉 择依然让后人刻骨铭心。匈奴首领曾不止一次 派人诱降他,许以高官,诺以厚禄,面对匈奴的威 逼利诱,他那颗坚定的心没有丝毫动摇。面对 卫律,他义正辞严,举刀自刺宁死不屈;面对李 陵,他决不给机会,甚至全然不顾老友之情. 在生命与永恒的对决中铸就了历史的丰碑。 叙中有析,析在叙中。在叙述中,自然表现 出作者的认识和态度。条件句 勤学苦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不是吗?有勤,才有“ 韦编三绝”的佳话,孔子才能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名 人之一;有勤,才有“闻鸡起舞”的美谈,祖逖方雄 才大展,实现北伐报国的理想;有勤,张海迪才获得“当代保尔”的称号,才成为当代青年学习的楷模 。由些可见,碌碌无为与大有作为之间差的不就是一个“勤”吗?勤,有如一架彩桥,把人从无知引向有 知,从有知引向有才,从有才引向有为. 条件句是指由条件复句构成排比句或对称句。只有 前后两部分间具有条件与结果关系时,方可使用条件句。对称句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已被无数古今事实证 明。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谏,齐国得以 强盛;置王平忠告于不顾,马谡固执己见,终 致街亭失守。李鼎铭的意见得到采纳,精兵简 政,人民拥护;马寅初的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 了“从善如流”的重要吗? 在议论文中,对称句既可用来说理,又可用 来举例。对称句句式整齐,结构对称,所以运 用对称句可以锻炼我们的高度概括能力。如果说“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那么,对 称名的运用,定使文章增色。转折句 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比“结网”意,结果定会一 事无成。道理虽然浅显,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认识到的 。有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却畏于钻研 科学知识之难;有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 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人想一鸣惊 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 耘。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随燕雀之行,怎能实现 恢宏的大志呢? 转折句,是指在两个或两上以上的转折复句的连用, 它们或者以对称句出现,或者以排比句出现。特点是 句式整齐而富有气势,语言铿锵而富有节奏。因为分 句间语意相反,所以特别适用于论证矛盾对立统一、 要全要看问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等内容。反复 “固而不柔,脆也。柔而不固,弱也。柔而固,韧也。”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获得发展、成功,有所建树者,无不经过了“柔而固”的努力,都闪烁着韧的光彩。铁杵磨 针,愚公移山,记载了韧的传说;黄河入海,长江东去 ,展示了韧的足迹;水滴石穿,蜜蜂酿蜜,展示了韧的 现实;王羲之用练字染黑池水之韧,终成一代书法大家 ;马克思为寻求真理,用在大英博物馆的水泥地上留下 的深深足迹之韧,终成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张海迪在 身体三分之二失去知觉时,没有颓唐,没有悲观,而是同疾病展开了韧的斗争,终于赢得了“80年代保尔”的光 荣称号。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韧是发展的动力,是成功 的基石。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有意识地重复使用某些 词语或句子。这样,既可以时时点题,紧扣中心,又可以使层次清晰,而且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与节奏感。温馨寄语 请从今天起,培养自己这样一种好习惯:读到 一篇好的文章,就提取其精神核心(中心论点 、分论点),框架结构不明显的,学会归纳概 括并将其“改造”得符合“八股文模式”;遇到一 个好的作文题目或好的作文题材,就尝试分三 个论点表达一下自己的见解;见到一个好的思 想观点或主张,就尝试用它作为分论点展开构 思一段论证文字。 这个工作随时随地皆可以进行。课后练习 1.请运用一种以上的方法,将下列话题分别切分出 三个分论点,然后再归纳中心论点。 勤奋、 恒心 、 宽容 、爱国、 积累、 兼听则明、 行动、 坚韧、 事业 2.用假设推理法以“无畏人生”为话题写一个语段。 用因果推理法以“价值”为话题写一个语段。用叙后 评点法以“意志”为话题写一个语段。 同时用反复句 式、假设句式以“爱”为话题中心写一个语段。同时 用假设句式、对称句式以“苦难”为话题中心写一个 语段。同时用因果句式、反复句式以“学会低头”为 话题中心写一个语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