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8页 / 共50页
第9页 / 共5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试题题例n一、(共24分,每小题3分)n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nA、遒(qi)劲 宴飨(xing) 浸渍(zh) 戮(l)力同心nB、阻遏() 喋(di)血 菲(fi)薄 睚眦(z)必报nC、颓圮(p) 黯(n)然 立仆(p) 长歌当(dng)哭nD、瞋(chng)目 桀骜(o) 创(chung)伤 殒(yn)身不恤 n 1Cn(A项“渍”为z ,nB项“菲”为fi ,nD项“瞋”为chn )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nA、峥嵘 愁怅 炫丽 忸怩不安nB、苍茫 凄惋 寂寥 秋毫无犯nC、寥阔 斑斓 漫溯 图穷匕见nD、彷徨 凌侮 欣然 偏袒扼腕n2Dn(A愁惆,炫绚,nB惋婉,nC阔廓n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nA、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 责备,不断完善自我。nB、三十年真是弹指一挥间,回想初逢时,我们都是风华正茂的热血青 年,现而今大家都已双鬓染霜,垂垂老矣。nC、日本右翼势力炮制了一出的闹剧,他们的表演十分拙劣 ,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nD、近年来,“红色”旅游、农业旅游、科技旅游、探险旅游等特色旅游 方兴未艾,甚至成了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名片。n3A(对象不符,“求全责备”,是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nB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 发有为的精神面貌n C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nD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n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nA、诗人艾青从小被寄养在大堰河家,他是喝着大堰河的乳汁长大的, 自从离家以后,他无时无刻没有不在思念着自己的乳母。nB、刘和珍作为北京女师大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在国家危亡时刻毅然挺身 而出,投身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当局的爱国斗争中,代表了旧中国大 学生和新女性的光辉形象。nC、“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术语,包括“意”和“象”两个方面的 内容,“意”是指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象”是指作为创作客体的客观物 象,它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nD、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 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不幸遇难,飞机因触山着火焚毁。n4Bn(A否定不当,删“没有”;nC指代不明,“它”既可代“意象”,也可代“意”或“象”;nD顺序不当,“不幸遇难”应放在句末)n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共9分)n“微”是一种平等的力量n微博的本质是什么?是一种不超过140个字符的片断式言说?是一种 无时无地不在的即时通讯?还是一种人际交流的崭新模式?n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微博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其即时性和互 动性的特征。一条信息随着微博用户 “滚雪球”式转发,一传十,十传 百,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获得千万次的阅读,这是传统媒体难 以比拟的。n然而,微博的意义远不止于“快速”。不同于传统媒体环境中“传”者与 “受”者的显著分野,微博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传统互联网时代,有 这样一句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而在Web2.0时代, 我们借用这句话说:“在微博上,没有人在乎你是机构还是个人。”在微 博上,无论你是机构、组织,还是名人,都同普通用户拥有完全平等的 发言权,“人人都有麦克风”,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n平等也意味着选择的空间。在微博上,一条留言被阅读的次数,决定于发 言者被关注的程度。微博允许用户自由选择发言者予以关注,“听”与“不听” ,“听”谁说的权利,全在于每位网民自己手中。诚然,作为政府和社会组织 ,有着吸引更多“粉丝”的天然资本,然而,从长远来看,能否取得更多公众 的稳定关注,本质上取决于政府的发言质量,是否坦诚、是否贴近,是否有 用。n “微”是一种琐碎的表达。140个字符容量限制,意味着寥寥数语即可成篇 。这使不善言者平添自信,也决定了这个平台拒绝宏大叙事,拒绝长篇大论 ,拒绝高高在上。对于政府和机构而言,要在这个平台上更有效地发言,更 有效地影响公众,就必须抛弃“公文式语言”,适应这种平实的、人性化的交 流,精思慎言,依靠有效的信息、坦诚的交流来吸引关注,留住“粉丝”。n“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这是国内某微博的广告语,也很好 地点出了微博平等交流的实质。对于普通网民而言,当原本需要“仰望”而略 显 “遥远”的政府机关化身自己关注者列表中一个普通的ID,“政府机关”便也 具备了如同面对面朋友般的亲近与亲和感。政府微博上,一条条柴米油盐的 信息可能显得细微甚至平淡,但在这种细微和平淡的交流背后,正是执政理 念的不断进步,政治文明的点滴彰显。n5.下列对“微博的本质”的理解,符合作者所要强调的意思的一 项是nA.微博是一种琐碎的表达,是有140个字符容量限制的片段式言 说。nB.微博是一种无时无地不在的即时通讯,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 特征。nC.微博是一种人际交流新模式,以平等的交流方式区别于传统 媒体。nD.微博是一种为人津津乐道的全新的媒体形态,传统媒体难以 比拟。n 5.Cn6.下列对文中四句引文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nA.“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是说传统互联网具有匿 名性特点。nB.“在微博上,没有人在乎你是机构还是个人”,是说在微博上 人人平等。nC.“人人都有麦克风”,是说在机构、名人之后,普通用户才拥 有发言权。nD.“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点明微博具有平等交 流的实质。n6.Cn7.下列对“微是一种平等的力量”的理解,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 项是nA.在微博上,每个人、每个机构或组织都拥有完全平等的发言 权。nB.每位网民都有选择的空间,有自由选择发言都并予以关注的 权利。nC.政府机关与普通网民细微和平淡的交流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 离。nD.政府和机构能在微博平台上更有效地发言,更有效地影响公 众。n7.Dn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0题(共6分,每小题3分)n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 丹患之。谓其太傅鞠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子幸而图之。”武对曰 :“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 以见陵之怨,欲排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 图之。”n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 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 出见田光,道 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n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 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 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 ,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 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 ,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 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n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 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 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 ,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 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烈侠士也。”欲自杀以激 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 而死。n 注:请入,图之:南宋鲍彪注:“请太子入息,己乃图之 。”道,导,引导。n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nA、乃造焉 造:到去nB、却行为道 却:退nC、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排其逆鳞哉 见:被nD、愿足下急过太子 过:经过n 8D(过,拜访)n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nA、愿图国事于先生 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nB、至其衰也,驽马先之 臣左手把其袖nC、光不敢以乏国事也 欲自杀以激荆轲nD、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 愿伯(人名)具言臣之不敢倍 德也n 9A(A均为介词,与;nB代词,它,此指骐骥,代词,他的,指代秦王;nC介词,因,后面省略了代词“之”,连在一起为“因此” 目 的连词,来;nD结构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n第卷(非选择题 共123分)n四、(31分) n10、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8分)n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分)n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4 分) n 10(8分)(1)既想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边 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 土地呢?(4分,“封”1分,“肆”1分,“阙 ”1分)n(2)燕太子丹眼看秦国将要消灭六国,军队已经临近易水, 担心灾祸就要到来,为这件事很是忧虑。(4分,“且”1分,“ 以”1分,“患”1分)n11、请简要概括第卷文言文中太子丹、田光、荆轲的为人行 事。(5分)n 11(5分)太子丹以国事为重,仇视秦王;礼贤下士,而又心 存疑心。鞠武深谋远虑,有知人之明。田光智谋深邃,勇敢沉 着;节烈刚直,以死报国。(太子丹两分,鞠武1分,田光2分 )n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 8 处)(4分)n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批五岳之图以为知山 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n12(4分)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批 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 味不如庖丁之一啜。(每断对两处给1分)n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n 葛溪驿 (宋)王安石n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n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n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n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n(1)诗的结尾写蝉声嘈杂,诗人心情烦乱。诗人为什么心“乱”?请结 合诗句,具体说明。(4分)n答: 身处病中,思念故乡,感慨时事,漂泊天涯,秋景凄 凉(答出四点即可,一点一分) n(2)从全诗看,诗人是运用那些抒情方式来抒发自己情感的?请略加 分析。(4分)n答: 直接抒情,二、三两联直接抒发夜宿所感。(2分)借景抒情 ,首联描写葛溪驿的环境,营造氛围;尾联以黄叶、鸣蝉衬托自己的心 情。(2分)n14、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6小题)(6分)n(1)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n(2)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n(3) ,在我的心头荡漾。 (徐志摩再别康桥)n(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n(5) ,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鲁迅记 念刘和珍君)n(6)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卞之琳断章) n(7) ,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予错误) n(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