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莱昂尼德-赫维奇莱昂尼德-赫维奇 1940年,赫维奇辗转来到美国,并被录用担任著名 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的助手 ,走上了经济学研究之路。 年取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 “机制设计理论”最早由赫维奇提出,马斯金和迈尔森 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这一理论有助于经济学家 、各国政府和企业识别在何种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效, 何种情况市场机制无效,帮助人们确定有效的贸易机 制、政策手段和决策过程。 声明指出,“机制设计理论”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解 释何种制度或分配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 。作为一个重要应用领域,这一理论为最优贸易政策 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埃里克-马斯金埃里克-马斯金 1976年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 马斯金最突出的贡献是将博弈论引入机制设计。 这里谈的博弈理论,都是非合作博弈,就是不合 作的Player之间的博弈。就是说,我们不需要一 个中央计划者命令人们去怎么做,而是设计好一 个机制,这些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作事情,在 这个机制的引导下行动。 自2000年后一直任普林斯顿进修学院社会科学 教授。 罗杰-迈尔森 罗杰-迈尔森 1976年迈尔森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 。 其博士课题为“一种合作博弈理论(A Theory of Cooperative Games),对博弈论有深入的研究 。 迈尔森是个能让抽象的经济学理论变得很实用的 经济学家。他为美国解决了如加州电力危机等在 内的很多经济难题,在世界经济学届赫赫有名。 自2007年以来任芝加哥大学教授。 钱颖一钱颖一 1990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博士导师是研究机制设计和博弈论方面的大师马 斯金教授。 钱颖一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是中国的经济转轨。 其内容包括有金融领域制度的改革与探索金融业 稳定发展的模式及法制国家的建立。 我近年来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这一问题做 了比较多的思考,感到法制是最为根本性的。这 不仅对发达经济如此,对经济转轨中的中国,法 制也指出了改革的方向。 2006年起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稻葵李稻葵 李稻葵出生在北京,16岁就上了大学,是清华经济管理 学院第一届本科生。 1986年入哈弗大学经济系攻读博士,从师埃里克马斯 金。主修经济理论、公司金融和比较经济学。 李稻葵有三个爱好:汽车、篮球和音乐。刚到哈佛不到 3个月,就花50美元买了一辆破旧不堪的福特小牛,这 辆“小牛”经过李稻葵的一番“整容”,变得相当漂亮,以至 于被原车主看见后戏称要雇用李稻葵为他修车。在哈佛 时,他常常买5美元的学生票,去波士顿花园球馆看球 星们的比赛。李稻葵养成了欣赏严肃西方音乐的习惯。 经常是下午5点到波士顿交响乐厅排队买当晚演出的门 票;专门旁听哈佛音乐系本科生的课; 李稻葵教授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研 究,经济发展模式及制度变迁的跨国比较研究,以及大 国发展战略。邹恒甫邹恒甫1982.6-1989.5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博士研究生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1.10-至今 世界银行政策研究司经济学家。 新中国第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博士,世界银行第 一个中国高级经济学家。 邹恒甫在收入分配和财政政策研究领域等方面的重要成就。研 究多国的收入分配并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财政政策,以此促进国 家的经济繁荣。 他在武汉大学开设的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已是我国著名的经 济学研究中心,也是我国向世界一流大学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 。从中心走出的上百名学生,大多就读于美国排名前10位的大学, 如哈佛、斯坦福、耶鲁等,并受到一致好评 。 在中国高校教育领 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著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曾对世界银行的人说:“改革开放以来,对 中国经济学教育做得最多、贡献最大,没有人可以与邹恒甫相比 。”名气极大的经济学家郎咸平说:“邹恒甫在中国经济学界是我唯 一敬重、景仰的经济学家,完全可以用唯一这个词。”保罗-萨缪尔森保罗-萨缪尔森获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M.A.)学位;5年后获得哈佛大学博士(Ph.D.) 学位。 他在大学时代就察觉到,数学会为现代经济学带来革命。他 持续研究数学,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看到拉氏乘数(Lagrange multipler)的情景。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 后一个通才。人们进入大学一开始学习经济学便遇到了萨缪尔森, 读的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而当进入高层次经济理 论研究之时,人们还是离不开萨缪尔森,这时萨缪尔森的经济 分析的基础成了经济理论研究的指导;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学领 域,诸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数理经济学, 人们总是能从萨缪尔森的有关著作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 从1940年起,萨缪尔森还曾担任美国计量经济学会会长,美国经济 学会会长,国际经济学会会长和终身荣誉会长,以及在一系列政府 机构和公司任经济顾问和研究员。米尔顿-弗里德曼米尔顿-弗里德曼n1946年他获哥伦比亚大学颁发博士学位,随后回到芝加哥 大学教授经济理论,期间再为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货币在 商业周期的角色。这是他学术上的重大分水岭。 n他任职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逾30年,力倡自由主义经济 ,并与徒弟徒孙,打造出著名的“芝加哥学派”。 在弗里 德曼的领导下,多名芝加哥学派的成员获得诺贝尔经济学 奖。 n在凯恩斯主义的鼎盛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弗里德 曼为主要创始人的货币学派打着对抗“凯恩斯革命”的旗号 诞生了。 n弗里德曼的理论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坚持经济自由,强调 货币作用。 n这些政策主张顺应了西方经济在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因 此赢得了许多的赞同者和追随者,并且得到官方的特别赏 识。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相的英国保守党政府将货 币学派理论付诸实施,奉行了一整套完整的货币主义政策 ;美国里根总统上台后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中,也把货 币学派提出的制定一种稳定的货币增长政策作为主要项目 。张五常张五常n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师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 始人阿尔钦。1967年获博士学位。 1967年1969年, 在芝加哥大学与诺贝尔经济获得主弗里德曼和科斯等工作 。 n1982年2000年,任香港大学教授、香港大学经济金融 学院院长。 n学术贡献: 对财产权影响经济行为的重要性的信念,使 他几乎是排除一切地集中研究交易费用的各个方面。他几 篇重要的学术论文,使他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在领奖演辞中 指出,张五常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也为得奖成果作出了突 出贡献。主张“强调货币作用”的经济政策并积极参与中国 的改革开放政策制定工作,于1988年4月促进中国政府决 定“一举取消价格管制” 。n他本人也是推动中国进行银行改革的主要设计师。 n主张“坚持经济自由化”,即通过持股将国有企业民营化, 消除财政负担。将经济改革引导向私有化为基础的“产权 革命”方向。n他目前正在撰写集数十年学术研究精华的著作经济解释 。郎咸平郎咸平n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财务博士 。n曾任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 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 n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财务讲座教授 ;长江商学院教 授。n郎咸平作为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 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 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 。 邹至庄邹至庄n芝加哥大学硕士(1952年)和博士(1955年) 。n现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计量经济学研究项 目主任,该项目为纪念他而更名为邹至庄计量经 济研究项目 。n他是著名的计量经济学家,最主要的贡献是“邹氏 测试”(Chow-test),是研究耐用品需求函数的 先驱。1989年,美国的教育经济学报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全球经济学家 排行榜”,他名列第28位,是华裔经济学家中排名 最高的。1993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学俱乐部” 评选的“29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他是唯一上榜的 华裔学者,排名第8。 n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对他在计量经济学 上所做的巨大成就做出了积极地评价。林毅夫林毅夫n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西 奥多-W-舒尔茨在北京大学受邀作演讲,因为林毅夫出色 的翻译表现及其才气给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盛情邀 请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攻读博士学位。n林毅夫入学后,舒尔茨破例将其招为关门大弟子。n他的毕业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被舒尔茨 教授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n他是一位影响中国改革进程的重要的人物,1987-1990 年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90- 1993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1994年 2008年,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n2008年2月4日,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正式任命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毅夫为世行首 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n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保罗-克鲁格曼保罗-克鲁格曼n1973,他来到了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大学 时代的克鲁格曼似乎更偏好历史,经济学的专业课修的不 多,倒是天天去上历史课。 n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著名经济学 家诺德豪斯在偶然看到克鲁格曼的一篇关于汽油的价格和 消费的文章后,为他对经济问题的深刻理解所打动,立即 邀请他做自己的助手。大学毕业后,在诺德豪斯的推荐下 ,克鲁格曼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 n诺贝尔将颁发给克鲁格曼是基于他对两个截然不同但却相 关的领域的贡献:克鲁格曼关于“新贸易理论”发展的贡献 及“新经济地理”的著作。 n他是“新贸易理论”的创建者之一,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模 型变为了经济学领域里的标准模型,它能够为数以千万计 的讨论贸易、经济增长、政治经济尤其是经济地理的论文 提供基础性的支持。 n 2000年,他开始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他最近的研究领 域集中与经济学及货币危机。罗伯特-蒙代尔罗伯特-蒙代尔n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选择了自己最想上的麻省理工学院。n1956年蒙代尔24岁时就以题为论国际资金流向的博 士论文一举成名,荣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n 因倡议并直接涉及了区域货币欧元,而获得了“欧元 之父”之誉。 n蒙代尔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来自两个领域,一是经济稳定 政策,二是最优货币区域理论。蒙代尔的经典代表着作包 括国际经济学和论文最优货币区域理论等。 n1974年至今他一直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此外,他还一直 担任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 顾问。 艾伦-格林斯潘艾伦-格林斯潘n1973,到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正是在那里,他遇到 了他的第一位伟大的良师益友、后来在尼克松政府中担 任美联储主席的来瑟博恩斯教授。他与博恩斯的友谊 成为他后来进入美联储的入场券。 n1977年后任国会预算局顾问、通用电缆公司、摩根公司 、通用食品公司、莫森信托公司和飞马公司等公司的董 事。 n1982年任总统国外情报顾问委员会成员。 n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格林斯潘的利 率政策,某种程度上他已超越党派,成为美国经济舵手 。但他年轻时却是由于囊中羞涩,而不得不选择了中途退 学。这一耽搁就是近40年,直到1997年,格林斯潘51 岁“高龄”时才圆了年轻时的梦想,戴上了母校的博士帽 。 n格林斯潘很坦然:“我只想做大多数学院经济学家从未 干过的事情,检验一下我的理论在现实世界中是否真正 行得通。这就好比吃花生,只有不停地吃,才不会觉得 累,因为未来是不可知的。”埃德蒙-菲林普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