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0页
第2页 / 共220页
第3页 / 共220页
第4页 / 共220页
第5页 / 共220页
第6页 / 共220页
第7页 / 共220页
第8页 / 共220页
第9页 / 共220页
第10页 / 共2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科学第五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营养基础1主要内容婴儿喂养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儿童单纯性肥胖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第五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掌握:婴儿喂养的方法、母乳喂养的优点、人工喂养的原则、方法及牛乳的缺点和使用方法;儿童辅食添加的顺序和方法;营养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治疗和预防。熟悉:儿童营养基础的代谢特点;营养障碍性疾病的病因、鉴别诊断。了解营养素的需要;营养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理。第五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第一节 儿童营养基础5第一节 儿童营养基础 营养(nutrition)是指人体获得和利用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 (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TUL)。食物参考摄入量 包括4项内容(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 平均需要量 (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 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 RNI=EAR+2SD 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 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UL)+2SD-2SD均值离差法 P3rd P50thP97th百分位法营养推荐摄入量(RNI)相当传统的 RDA,可满足群体大多数个体的需要,是健康个体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目标。 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过多的危险性毒副作用缺乏RNI(AI)(一)儿童能量代谢 1基础代谢率 2食物的热力作用 3活动消耗 4生长发育所需 5排泄消耗 一般认为基础代谢占能量的50,排泄消耗 占能量的10,生长和运动所需能量占32 35,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占78。第一节 儿童营养基础小儿能量代谢特点及供给量小儿能量代谢特点营养素分类能量: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素)其它膳食成份:膳食纤维、水、其它膳食成分(二)宏量营养素 1碳水化合物 2脂肪 3蛋白质 第一节 儿童营养基础脂肪 Fat脂 类甘油三酯(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 肪酸组成)(脂肪)类脂:磷脂和固醇类(胆固醇是主 要的固醇类化合物)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6多不饱和脂肪 酸:亚油酸、AA-3多不饱和脂肪酸: -亚麻酸EPA、DHA脂肪酸是 脂类的基 本成分 n-6系亚油酸可代谢生成-亚麻酸和花生 四烯酸(ARA),花生四烯酸促进细胞增殖 和衍生前列腺素(PG2)调节下丘脑功能 ,促进生长发育。存在于食用植物油内。 n-3系-亚麻酸可代谢生成二十碳五烯酸 (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脑,视 网膜,皮肤和肾功能的健全十分重要,降 血脂和预防血栓。主要存在于一些食用 植物油和果仁内饱和脂肪酸( SFA )是含饱和键的 脂肪酸。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 动物脂肪及乳脂中,这些食物也富含 胆固醇。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高是导 致血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LDL-C)升高的主要原因, 继发引起动脉管腔狭窄,形成动脉粥 样硬化,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高血脂危害严重高血脂是“无声杀手” 高血脂没有任何症状,很多人血脂高了 也无从知道;有的即使知道自己血脂高 ,也不进行有效治疗 很多人常在不知不觉中突发心肌梗死、 脑梗死,猝死,因此有人称高血脂是“无 声杀手”腿中风人体内各种物质存在都 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任 何事物存在都有两面性, 血脂(脂肪),胆固醇都 有正面作用脂肪对人体的正面作用1. 供给人体热量作用。脂肪在人体内氧 化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热量。由 脂肪所产生的热量约为等量的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的2.2倍。由此可见脂肪是身 体内热量的重要来源。 2. 构成身体组织和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 。是脑神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中 含有很多脂肪。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形 成磷脂、糖脂等。脂肪对人体的正面作用3.调节生理机能的作用。因为脂肪不是良好的 导热体,所以皮下的脂肪组织构成是保护身 体的隔离层,能防止体温的放散。所以脂肪有保持体温的作用。脂肪还可以为身体储存“ 燃料”作为备用,吃进脂肪以后,一时消耗不 完的部分可以存在体内,等身体需要热量时 再利用。 此外,脂肪还有保护内脏器官,滋润皮肤, 和防震作用。4.溶解营养素的作用。有些不溶于水而只溶 于脂类的维生素,只有在脂肪存在时才能被 人体吸收利用。 脑中风 主要来源:亚油酸主要存在植物油,硬果 类(核桃,花生)。亚麻酸主要存在绿叶蔬菜(卷 心菜、菠菜、花椰菜、蒿苣等 )、鱼类脂肪及硬果类例:动物性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 (40%60%),单不饱和脂肪酸含 量约为30%50%;植物性脂肪富 含不饱和脂肪酸(80%90%),以 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饱和脂肪 酸的含量为10%20%。脂肪AIs脂肪能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脂肪 n-6/n-30 4550 4:10.5 3540 4:12 3035 46:17 2530 46:1成人 2030 46:1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 必需脂肪酸应占脂肪所提供能量的1%3%。 111“111”的比例来自于世界卫 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和中国营养 学会等权威机构的研究结果,即当 人体饮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 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达到 111的比例时,就能确保营养均 衡“广告中所出现的111指的是人体每 日膳食应摄入的脂肪酸比例,由于人体所 摄入的饱和脂肪酸来源除了调和油之外, 还有肉类等食物,因此广告中所说的 111并不是金龙鱼调和油的脂肪酸比例 ,以金龙鱼调和油的124444比例,再 加入正常摄入的肉类等食物所包含的饱和 脂肪酸后的比例,就正好是111。”胆固醇正面作用1.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2.形成胆酸的原料:胆汁产于肝脏而储存于胆 囊内,释放进入小肠与被消化的脂肪混合。 胆汁的功能是将大颗粒的脂肪变成小颗粒, 使其易于与小肠中的酶作用。 3.合成激素肾上腺皮质和性腺所释放的各种激素,如皮 质醇、醛固酮、睾丸酮、雌二醇以及维生素D 都属于类固醇激素,其前体物质就是胆固醇胆固醇偏高的危害 胆固醇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 随着胆固醇的不断沉积,血管 的间隙变窄。如果受损的血管 壁发炎,导致沉积的胆固醇(胆 固醇“垫圈”)出现断层,在断层 处会出现血块血栓血脂之胆固醇 在血液里流动的不是胆固醇本身,而是脂 肪(即“胆固醇”)和蛋白质结合的大分子。 科学的叫法为脂蛋白胆固醇。如常见的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HDL),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 )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LDL)中的胆固醇 ,它可反映低密度脂蛋白的多少。 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将胆固 醇转运到肝外组织细胞,也是所有 血浆脂蛋白中首要的致动脉粥样硬 化性脂蛋白和心血管病的罪魁祸首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再转化 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 ,动脉造影证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显著的负 相关。所以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 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 的保护因子。俗称“血管清道夫”。蛋白质 protein 必需氨基酸:包括组氨酸,异亮氨酸,亮 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 酸,色氨酸及缬氨酸9种人体不能合成 或合成远不能供应需求。 优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酸的模式(种 类和量)与体蛋白相似。蛋白质RNI: E 815% 0 1.53g / Kg.日 1 35g/日 2岁 40g/日 3岁 45g/日 10岁前每增加一岁增加蛋白质5g/日宏量营养素能量比ENERGY PRODUCED06m 45%50% 712m 35%40%优质good quality提高利用率 蛋白质PRO 8%15% 脂肪FAT 25%30%碳水化合物 CHO 45%55% 主要来源:优质蛋 白质动物蛋 白质和大豆;非优质蛋白质 植物蛋白质食物中以豆类、花生、肉类、乳类 、蛋类、鱼虾类含蛋白质较高,而谷类 含量较少,蔬菜水果中更少。人体对蛋 白质的需要不仅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 而且还取决于蛋白质中所含必需氨基酸 的种类及比例。蛋白质利用率 指的是食物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被利 用的程度。衡量蛋白质利用率最常用的指标 是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简称生物价,它表示 氮在体内的储留量占氮在体内吸收量的百分 比,可以由以下公式求得:蛋白质生物价 生物价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 体利用程度的指标,生物价的值越高,表明 其被机体利用程度越高,最大值为100。几种常用食物蛋白质的生物价为:鸡蛋 94,脱脂牛奶85,鱼83,牛肉76,猪肉74, 大米77,小麦67,生大豆57,白菜76,马铃 薯67,花生59。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共有 20多种 可分为两类: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是体内需要但不能自行合成的氨 基酸,必须由食物供给,若供应不足就不能 维持人的氮平衡,影响身体健康。人类的必 需氨基酸有8种,即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 酸、蛋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 缬氨酸。对婴幼儿来说,组氨酸也是必需氨 基酸。正常的蛋白质代谢中,每种必需氨基酸 的需要和利用处于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即各 种必需氨基酸之间存在一个相对的比值:以 适应机体对合成蛋白质的要求,这种比值称 为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如果一种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达 到或接近这个组成模式,这种蛋白质的利用 率是高的,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也是高的, 因为食物中蛋白质所含的各种氨基酸都能被 充分利用。如果一种蛋白质中某一种或数种 必需氨基酸缺乏或数量不足,就会限制该蛋 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或这数种氨基酸被称 为限制氨基酸。由于动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比 例较符合人体需要,所以动物性蛋白质比植 物性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在植物性食物中, 米、面粉所含蛋白质缺少赖氨酸,豆类蛋白 质则缺少蛋氨酸和胱氨酸,故食混合性食物 可互相取长补短,大大提高混合蛋白质的利 用率,若再适量补充动物性蛋白质,可大大 提高膳食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常见蛋白质的含量(每100克食物)如 下:大米7克、面粉9克、黄豆36克、绿 豆24克、豆腐7.4克、白菜2克、茄子2.3 克、苹果0.4克、花生27克、猪肉9.5克 、牛肉20克、人乳1.5克、牛乳3.3克、 鸡蛋15克、鲤鱼17克、对虾21克。虽然 人乳、牛乳、鸡蛋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 ,但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量基本上与 人体相符,所以营养价值较高,是膳食 中最好的食品。 为充分发挥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在调配膳食时 ,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食物的生物学种属越远越好,如动物性和植 物性食物之间的混合比单纯植物性食物之间的混合 要好。 第二:搭配的种类越多越好 第三:食用时间越近越好,同时食用最好,因为单 个氨基酸在血液中的停留时间约4小时,然后到达 组织器官,再合成组织器官的蛋白质,而合成组织 器官蛋白质的氨基酸必须同时到达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