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铁路,更多的铁路水运与航空从驿传到邮政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交通、通讯 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 会生活的影响。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中国近代交通与通讯变化的原因:1、鸦片战争后,西风东渐,外国交通和通讯 技术等传入中国;发展概况:2、部分先进中国人主张向西方学习;3、中国人民有自力更生精神;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一、铁路运输1、铁路运输的优势: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 ,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2、近代铁路发展的几个阶段: (1)中国境内最早铁路1876英人修建淞沪铁路 (2)中国自建最早铁路1881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引发铁路之争 (3)甲午战后列强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 (4)詹天佑设计施工京张铁路1909中国铁路里程碑 (5)民国以后商筑铁路收归国有,但铁路建设始终 未入正轨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1881年11月,唐胥 铁路建成。图为该路的 运煤机车。唐胥铁路上马拉车运煤。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1889年为慈禧太后 制造的銮舆车模型及设 计图纸。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中国铁路工程 师詹天佑。1909年10月2日,京张 铁路建成通车。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北京八达岭青 龙桥的詹天佑铜像詹天佑铜像的对面就是 著名的“人”字形轨道。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二、水运 1、水运近代化起步1872年轮船招商局 (民用)2、1900年前后中国民办轮船航运业在列强压迫下 艰难发展 三、航空业1、中国航空事业真正起步于1918年福建马尾 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2、北洋政府设“筹办航空事宜处”,此后10年航空 事业较快发展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二部 分内容,找出下面由一 位同学编写的话剧的几 个错误之处。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话剧)情深深雨蒙蒙 (1909年 上海 烟雨蒙蒙) 杜非:茹萍,我们今天去吃西餐吧。 茹萍:要去就去我们上海第一家西餐店“一桶香” 。你请客。 (餐厅内) 杜非:茹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中国近代第一 家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终于成立了,以后啊,我们可 以和那些西方国家的航运公司一较高下了。 茹萍:那真的是太好了,我爸爸的轮船公司这几年都 亏本,我们全家都很担心。 (买单时) 杜非:Waiter! 买单!我们去找衣萍他们去玩吧。 茹萍:不行,我想回去看看爸爸。因为他明天就要坐 飞机去北京参加京张铁路的通车典礼。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话剧)情深深雨蒙蒙 (1909年 上海 烟雨蒙蒙) 杜非:茹萍,我们今天去吃西餐吧。 茹萍:要去就去我们上海第一家西餐店“一桶香” 。你请客。 (餐厅内) 杜非:茹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中国近代第一 家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终于成立了,以后啊,我们可 以和那些西方国家的航运公司一较高下了。 茹萍:那真的是太好了,我爸爸的轮船公司这几年都 亏本,我们全家都很担心。 (买单时) 杜非:Waiter! 买单!我们去找衣萍他们去玩吧。 茹萍:不行,我想回去看看爸爸。因为他明天就要坐 飞机去北京参加京张铁路的通车典礼。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总局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搞交通运 输业,不能忘 记卢作孚。”毛泽东右图:重庆 朝天门码头右下图: 民生轮船公司 的客轮民俗号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冯如(1883-1912) 广东恩平人冯如在广州 燕塘准备飞行表 演。冯如2号模型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1912年9月24日,在冯如蒙难处召开追悼大会 ,各界人士送来很多挽联,其中文学家何淡 如的挽联最脍炙人口:殉社会者则甚易,殉工艺者则尤难,一 霎坠飞机,青冢那堪埋伟士;论事之成固可嘉,论事之败亦可喜,千 秋留实学,黄花又见泣秋风。挽联赞扬了冯如的光辉业绩,表达了人 们对冯如沉痛哀悼。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四、从驿传到邮政1、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邮政 代办所”,专门处理各国在华邮政业务2、清政府设立“大清邮政局”1896标志中国近代邮政正式创办 3、民国时期邮政进一步发展。 裁撤驿站 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撤销客邮 4、近代电讯 (1)1877台湾第一条电报线中国自办电报开端 (2)民国时期发展缓慢,直到30年代后得到一定发展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盂城驿是一处水马驿站, 在江苏高邮古城南门外馆驿 巷内,始建于明代洪武八年 (公元1375年)古代官府传递公文 往往靠“马上飞递”,一 般就是日行300800里。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古人利用烽火台燃烧狼烟 达到传递情报和示警的作用。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长城烽火台长城上最大的烽 火台镇北台。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1910年的成都大清邮政局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上海朱家角大清邮政局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1884年北京寄天津中式美术封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清朝大龙 阔边邮票5 分银六方 连一件清朝红 印花加 盖暂作 邮票大 字2分 一枚1897年红印花 加盖小字当1 元邮票一枚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大 清 邮 政 局 邮 局 代 封 票 一 枚1878年6月15日清朝 印制的壹 分银叁分 银及伍分 银邮票。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清朝湾龙马邮票试色样票全套六种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1940年巴黎寄福州航空封上海大东二版孙中山像蔡家 坡加盖单位邮票四枚全 1939年哈尔滨寄美国挂号西式封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1924年兴 建的天津 电报总局上海外滩 的电报大 楼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晚清电话机(这是中 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 早期的电话机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1881年,上海出现电话。图为电话局接线员。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自我测评2: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在哪些方面对 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1、推动工商业发展,市场的联系扩大。2、加快人民生活节奏,提高了生活质量。3、提高了效率,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4、促进城市发展,促进对外联系。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1.下列关于我国近代交通变化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A.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 各庄铁路于1881年建成通车B.甲午战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 ,其实质是为其商品输出创造条件C.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 史上的里程碑D.到1911年,我国铁路总长9292公里,其中 绝大部分是由外国修筑并控制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2.下列有关近代中国轮船业的叙述,错 误的是 A.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轮船逐渐挤占中国航运业 B.19世纪60年代,民间商人曾建议买洋船运送江南漕粮 C.归国留学生詹天佑上书当局,为设厂造船献计献策,未引起重视 D.1872年,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3.下列有关近代电讯事业的叙述,错误 的是 A.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B.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部分收回了中国电信主权 C.无线电报创设于1906年 D.民国时期,战乱频仍,无线电报难以发展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 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 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5.近代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的标 志是A.上海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C.天津机器局 D.怡和航运公司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6、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1876年的上海到吴凇铁路 B.1881年的唐山到胥各庄 C.1888年的宫廷铁路 D.1909年兴建的京张铁路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7、1887年,李鸿章办津通铁路引 发了长达十余年的铁路之争,这 说明 A.铁路违背历史潮流 B.铁路扰民、夺民生计 C.铁路触动了封建落后意识 D.铁路花费太高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8、中国航空事业真正起步在A.1918年 B.1920年C.1949年 D.1909年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