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方法俞军 Tel:53085050 Email: yujunfmsh.com.cn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课 程 安 排4专用集成电路 概述 1 周4ASIC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重点) 设计描述,设计流程 1周 设计策略,综合方法 1周 设计验证,ASIC设计中的考虑因素 1周 深亚微米设计方法和设计技术以及EDA技术 的发展 1周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课 程 安 排4专用集成电路的测试方法 Design-for-Test Basics 2 周4可编程ASIC 可编程ASIC器件的结构,资源,分类和开发系 统 1周 Xilinx,Altera可编程器件 2周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一章 专用集成电路概述41.1通用集成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 通用集成电路:市场上能买到的具有通用功 能的集成电路 74 系列 ,4000系列 , Memory, CPU 等 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 SUN SPARC Workstation 中的9块电路,某些加密 电路等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一章 专用集成电路概述 专用标准电路ASSP(Application-Specific Standard Products) Modem 芯片, DVD decoder , VCD decoder, audio DAC, Motor Servo DSP 等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一章 专用集成电路概述41.2集成电路发展简史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一章 专用集成电路概述41.3专用集成电路的类型及特点 分为三类 全定制(Full Custom) 半定制(Semi-Custom) 可编程 (Programable )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一章 专用集成电路概述41.3.1 全定制(Full Custom) 生产上不预加工 设计上无预处理和预编译的单元库,全人工 版图设计 41.3.2 基于单元的ASIC(Cell-Based ASIC ) 是利用预先设计好的单元进行版图设计的, 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标准单元(Standard Cell)另一种单元称为宏单元(Macro)或 核心(Core)单元。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一章 专用集成电路概述41.3.2 基于门阵的ASIC(Gate Array ASIC41.3.4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PAL GAL PLA FPGA CPLD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一章 专用集成电路概述41.3.5各种ASIC类型的优缺点比较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一章 专用集成电路概述41.4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过程 设计过程 制定规范(SPEC) 系统设计(System Design) 电路设计(Circuit Design) 版图设计(Layout Design) 制造过程 制版 掩膜版制造(MASK) 流片(Fab) 光刻,生长,扩散,掺杂,金属化,蒸铝等产 生Pn结,NPN结构,MOS 电阻,电容等 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一章 专用集成电路概述 制造过程 测试(Testing) 以Spec和Test Vector 为标准检测制 造出的芯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封装(Packaging) 磨片划片(Sawing) 键合(Wire Bonding) 包封(Packaging) 形式:DIP, QFP,PLCC,PGA,BGA,FCPGA等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集成电路设计过程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一章 专用集成电路概述41.5ASIC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摩尔规律: 每十八个月, 集成度增加一倍,速度上升一 倍,器件密度上升一倍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一章 专用集成电路概述 专用集成电路预测与发展 SOC (System on a chip) 工艺(Process)由0.35um,0.25um,0.18um进入0.13um,0.10um 即高速,低压,低功耗 EDA设计工具与设计方法必须变革以适应深亚微米工艺的 发展 (如 Single Pass , Physical Synthesis 等) 可编程器件向更高密度,更大规模和更广泛的领域发展(如 Mixed Signal ) MCM Analog 电路 - 高速,高精度,低功耗,低电压 ASIC产品的发展动向 内嵌式系统 (Embeded System) (自动控制, 仪器仪表) 计算机,通讯结合的系统芯片 (Cable Modem, 1G ) 多媒体芯片 (Mpeg Decoder Encoder, STB , IA ) 人工智能芯片 光集成电路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二章ASIC设计流程和方法42.1 概述 设计过程分 电路设计-前端设计 版图设计-后端设计 设计流程(方法)分 自底向上(Bottom Up) 自顶向下(Top Down)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行为方面 结构方面 物理方面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二章ASIC设计流程和方法42.1 概述 设计策略 设计描述 自动化设计的综合方法 设计验证方法 深亚微米设计方法和EAD 工具的发展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二章ASIC设计流程和方法42.2设计描述 描述方面 行为描述 结构描述 物理描述 设计抽象的层次 系统算法级 寄存器传输级(RTL级) 逻辑级和电路级 最低层的晶体管级电路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二章ASIC设计流程和方法42.2.1.硬件描述语言HDL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VHDL VHDL描述能力强,覆盖面广,可用于多种层次 的电路描述, VHDL的硬件描述与工艺技术无关,不会因工艺 变化而使描述无效。 VHDL支持设计再利用(Reuse)方法,支持超大规 模集成电路设计的分解和组合。 可读性好,易于理解,国际标准,具备通用性。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二章ASIC设计流程和方法 VHDL设计描述由五种基本设计单元组成 设计实体说明(Entity declaration) 结构体(Architecture body) 配置说明(Configuration declaration) 集合元说明(Package dec1aration) 集合元(Package body)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二章ASIC设计流程和方法ENTITY mux ISGENERIC (m:TIME:=2ns);PORT (in1,in2,sel:IN BIT;out1:OUT BIT);END mux;- 设计实体说明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二章ASIC设计流程和方法AECHITECTURE twown1 OF mux ISBEGINIF sel=1 THEN out1=1;ELSE out1=in2 AFTER m;END twown1;- 行为描述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二章ASIC设计流程和方法AECHITECTURE twown2 OF mux ISBEGINNOT:Sb=U0(sel);AND2:S1=U1(sel,in1);AND2:S2=U2(Sb,in2);OR:out1=U3(s1,s2);END twown2;- 结构描述1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二章ASIC设计流程和方法AECHITECTURE twown3 OF mux ISBEGINNOT:Sb=U0(sel);NAND2:S1=U1(sel,in1);NAND2:S2=U2(Sb,in2);NAND:out1=U3(s1,s2);END twown3;- 结构描述2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VHDL 设计环境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二章ASIC设计流程和方法 Verilog HDL 能用于行为描述和结构描述,电路描述同时可以 包含不同层次,且能和混合模式的模型一起进行 模拟 Verilog使用四值逻辑,即0,l,X和Z,其中“X” 为不定态,Z为悬空态 使用的基本数据类型是 “与“和 “寄存器“。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二章ASIC设计流程和方法 2.2.2 行为描述(算法描述) 举例 一位全加器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二章ASIC设计流程和方法 Verilog-HDL 描述进位算法描述module carry(co,a,b,c);output co;input a,b,c;wire #10 co=(a input3:0 a,b; input ci; output3:0 s; output c4; wire2:0 co; add a0 (co0,s0,a0,b0,ci); add a1 (co1,s1,a1,b1,c0); add a1 (co2,s2,a2,b2,c2); add a1 (co4,s3,a3,b3,co2); end module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module add(co,s,a,b,c); input a,b,c; output s,co; sum s1(s,a,b,c); carry c1(co,a,b,c); end module module carry(co,a,b,c); input a,b,c; output co; wire x,y,z; and g1(x,a,b); and g2(y,a,c); and g3(z,b,c) or3 g4(co,x,y,z) end module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二章ASIC设计流程和方法 开关级描述(1) module carry (co, a, b, c);input a, b, c;output co;wire il, i2, i3, i4, i5, i6;nmos nl (i3, i4, a);nmos n2 (i4, vss, b);nmos n3 (i3, i5, b);nmos n4 (i5, vss, c);nmos n5 (i3, i6, a);nmos n6 (i6, vss, c);nmos n7 (co, vss, i3);pmos pi (il, vdd, a);pmos p2 (i2, il, b);pmos p3 (i3, i2, c);pmosp4 (il, vdd, b);pmos p5 (i2, il, c);pmos p6 (i3, i2, a);pmos p7 (co, vdd, i3);end module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第二章ASIC设计流程和方法 开关级描述(2)module carry (co, a, b, c); input a, b, c; output co; wire il, i2, i3, i4, en; nmos nl (il, vss, a); nmosn2 (il, vss, b); nmos n3 (en, il, c); nmos n4 (i2, vss, b); nm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