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5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3页 / 共65页
第4页 / 共65页
第5页 / 共65页
第6页 / 共65页
第7页 / 共65页
第8页 / 共65页
第9页 / 共65页
第1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随堂调查:v请您按照一定顺序给下列社会中的职业排序:v护士、公司经理、科学家、大学教授、炼钢工人、法官、律师、记者、国家机关局长、公司董事长、售票员、个体户、农民工、废品收购人员、自由职业者、农民一、社会分层的含义v分层的本是地质学家研究地质结构所使用的概念,是 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结构如同 地质结构一样也是呈现出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 于是社会学家就借用这一概念来分析社会纵向结构, 我们把这种分析称为社会分层。v含义: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高低有序的若干 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而产生社会分层的原因是社 会差别与社会地位的存在。v自然差别:是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 不同类型,各类别成员在生理和遗传机制方面存在各 种差异;性别、血型、容貌等v社会差别: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 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职业类别、收入、权利等v社会地位: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关系空 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和义 务关系。二、社会分划v人们在社会表现上的差别主要是来自于社会地位差别 ,社会地位差别的形成与扩大又是由于社会分划所致 。v含义:指社会系统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 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各种不同社会地位的 过程。v特征:功能单一化和地位多样性。v最主要最基本的社会分划就是劳动分工。社会分划的类型1、水平分划:按照某一标准或特征将人们分为不同类型 的地位群体,这些地位群体之间没有高低顺序的差别 ;v特点:在水平分划中,不同地位群体在社会表现、生 活方式、行为倾向、价值观念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 ,具有较大的一致性;v2、垂直分划: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分为不同层次的 地位群体,这些地位群体之间具有高低顺序的差别。v特点:在垂直分划中,不同层次上的人们在社会表现 、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具有较 大的异质性。v由垂直分划所造成的差别就是社会不平等。社会不平 等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地位差异的一种客观状态。v而社会分层就是专指垂直分划的社会现象。v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分层。v社会分层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分化,所反映的是人们 在社会资源、声望或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体现的是等 级制的地位结构,就社会分层的特征来讲,包括以下 五个方面:1 社会分层的久远性。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就 有社会分层2 社会分层的普遍性。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这种社会分 层,无论是文明社会还是野蛮社会都有这种社会分层。3 社会分层的定势化。社会分层主要依赖于人们之间的 社会差别,这种社会差别是由社会化、社会制度、地位 的封闭性等因素造成的。4 社会分层的差异性,在分层的方式和程度上,会因不 同的国家或民族、不同的历史时代而有所不同,比如印 度的种姓制5 社会分层的结果。社会分层可能导致如下的结果:生 活机会的差异,包括生活机遇、成就和经历等;制度化 的活动方式不同,即在教育、经济、政治、家庭、家教 等方面的参与程度不同;生活方式的差异,包括社会声 望与受尊重程度;价值、态度和观念的不同。三、阶级、阶层与社会不平等(一)社会分层研究的基本范畴v1、阶级:在这种社会分层中,阶级的划分,成员资格 的确定以及阶级之间的关系均取决于经济因素,而不 受法律、宗教等因素的影响,按一元标准划分阶级;v2、阶层:是社会上处于某种特殊地位的社会集团,按 多元标准划分的,它既可以按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经 济地位,也可以依据社会地位的高低、政治权力的大 小、社会分工,即职业和收入的不同及其他因素划分 。v联系:阶级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社会 各基本阶级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阶层;v区别: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深化,阶级里面是分阶 层的,各个阶层的利益、欲望、态度、价值观念都有 其特点,故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性质是不同的 。v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其阶级本质是共同的 ;v阶级分层是一种经济分层,是阶级社会中最基本的社 会分层,是其他一切社会分层的前提基础。阶层v社会阶层的类型:A、社会阶级内部的社会阶层:v 同一阶级内部由于经济地位的差别可分为不同阶层;v同一阶级内部由职业和劳动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可分 为不同的阶层;B、与社会阶级并列,其成员又分属各个不同阶级的社会 阶层,是社会阶层与社会阶级的交叉关系。C、与社会阶级相联系但又独立于社会阶级之外的社会分 层,社会阶级与阶层是并列关系;四、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v(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主要体现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中,并为恩格斯、 列宁、毛泽东等发展。(二)西方社会学的分层传统1、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v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三位一体分层模式v强调:经济、社会、政治是社会分层的三个既有联系又 有区别的体系,见于宗教社会学论文集(1)经济上分化的结果,产生了阶级;v经济标准即财富,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 遇。也就是个人用其经济收入来交换商品或劳务的能 力,满足自己物质需要的能力,其中包括使自己受到 良好教育以得到较好经济地位的能力。v韦伯把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叫做阶级,认为 阶级是“市场上的机会”,收入实际是划分社会阶级结 构和阶层结构的经济标准。(2)社会上分化的结果产生了“若干有地位身份的集团”v所谓社会标准,韦伯把它解释为对荣誉、声望的肯定 或否定的估计,而荣誉和声望是由人们的身份(家族 世系)、仪态风度、生活方式、教育水平等因素决定 的。v所谓身份群体就是由那些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生活方式 ,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等量身份尊重的人所组成的群 体。(3)政治上的分化,则产生了若干有实力的“政党”v所谓政治标准,主要是指权力。韦伯认为权力是个人 或群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反对其他对手的实力, 或者说,权力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即使在遇到 反对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自己的意志的可能性。v任何组织和社会生活中都存在权力分层现象。在现代 社会中,合法权利的主要源泉并非所有权,而是科层 组织管理部门中的各种管理职位。v韦伯认为:经济标准、社会标准和政治标准三者紧密 相关,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转化为其余的两个,但又 可以相互独立,即多元分层理论。2、帕累托的精英理论v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精英理论v社会分层结构是普遍的和永恒的,但社会中不同阶层 人员的社会地位不是凝固不变的;v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由于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差 别决定的,社会成员归属于哪个社会阶层取决于他们 天生的能力和才干;v精英:指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 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人员;自然差别精英 非精英v社会平衡的条件:保持循环路线的畅通,使执政层总能保 持一定的精英。社会差别执政非执政ABCD3、其他理论v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学派;v美国社会学家沃纳等人提出的6个层次的划分方法等v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权利精英中把工人分为蓝领 白领两个阶层;v冲突论;五、当代中社会阶层的分化v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v课题组于2001年完成当代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指出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 资源占用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v组织资源:包括行政组织资源和政治组织资源,主要依 据国家政权组织和党组织系统而拥有的支配社会资源( 包括人和物的能力);v经济资源: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v文化(技术)资源:指社会通过证书或资格认定所认可 的知识和技能的拥有。v当代社会中,这三种资源的拥有状况决定着各种社会群 体在阶层结构中的位置以及个人的综合社会经济地位, 根据这种原则,勾画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 态:基本判断:v阶层分化越来越趋向于表现为职业的分化;v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些特殊制度性安排对社会阶层分化 仍然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些制度包括:所有制、户籍 制度、部门差异及国家在资源配置中强有力的作用等 。v生产资料所有权仍然是导致当代社会阶层分化的重要 因素之一,是市场经济社会的普遍特征;v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大部分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逐 渐提高,一部分人因为收入和生活水平的相对下降而 落入生活底层;另外还会出现阶层位置不确定的边缘 性群体。v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 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 这一阶层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1%v2、经理人员阶层:指大中型企业中非业主身份的高中 层管理人员,比例约为1.5%v3、私营企业主阶层:指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或固 定资产并进行投资以获取利润的人,比例约为0.6%v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指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中专 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比例 约为5.1%v5、办事人员阶层:指协助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行政事 务的专职办公人员,比例大约为4.8%v6、个体工商户阶层:指拥有较少量私人资本并投入生 产、流通、服务业等经营活动或金融债券市场而且以 此为生的人,比例约为4.2%v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指在商业和服务行业 中从事非专业性的、非体力的和体力的工作人 员,比例约为12%v8、产业工人阶层:指在第二产业中从事体力、半体力 劳动的生产工人、建筑业工人及相关人员,比例约为 22.6% v9、农业劳动者阶层:指承包集体所有的耕地,以农业 为惟一或主要的职业,并以农业为惟一收入来源或主 要收入来源的农民,比例约为44% v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指无固定职业 的劳动年龄人群(排除在校学生),比例约为3.1% 六、社会流动(一)社会流动的含义:v1927年,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社会流动提出;v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 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的变化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 系,因此人们一般也把地理空间的流动归于社会流动 。所以社会流动即社会位置的变动:包括a、人们从一 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的变动;b、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 阶层变动;c、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变动;d、 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位置的移动。v社会流动的原因:v直接原因:是社会的各阶级之间、各阶层、各行业、 各地区之间还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及工作和生活 条件等方面的差别;v最终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 化,从而引起社会结构的变革,使人的位置得以变化 。v社会流动是社会发展与开放的重要反映尺度;(二)社会流动的类型1、根据流动的方向:v横向(水平)流动:人们在同一个社会垂直分化层内 部的位置转移。包括同一水平线上的人们从一种职业 向另一种职业流动;也包括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 的空间移动;v直接原因:并不是由于社会差别,而是为了更好的发 挥个人专长,或其他原因;v意义:水平流动将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v纵向(垂直)流动:指人们在同一分层结构层面中的 不同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动。包括个人地位的向上或向 下的移动;v社会流动是衡量一个社会系统处于何种社会结构性质 的指示器。2、根据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系v终身(代内)流动:个人一生中地位的升降变化,由 于职业地位的变动在人的一生中社会位置变化中起到 主要作用,所以代内流动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变动的 状态。v意义:考察一个人的终身流动,不仅可以了解个人的 升降沉浮,而且能发现社会流动的规律:人不同年龄阶段,其社会流动有什么特点;不同起点或不同行业的人其流动又有什么特点等。v代际流动:通过与上一代人进行比较而确定的地位变 化状态的变动,通常是子女与父母进行比较。v代际流动的参照基点是父亲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或其 他地位。v意义:研究代际流动,可以发现社会阶层和阶层结构 的变化趋势。3、根据社会流动的结构性程度v结构性流动:指由于生产技术及社会变革引起社会成 员在阶级、阶层之间、地区之间大规模地、整体性流 动。v例如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人口结构、城乡结构等 方面的变化,都会造成结构型流动。v意义:结构型流动规模宏大、速度快、变动急剧,其 结果往往导致社会结构或人口地区分布上的重大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