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冯桂芬(18091874)晚清思想家、散文 家。改良主义之先驱人物,最早表达了洋务运 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他继承了林则徐 、魏源的传统,肯定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 口号,主张“以中国之名教伦常为原本,辅之 以诸国富强之术。”他的主张对洋务派有很大 影响,被资产阶级维新派奉为先导。 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中 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 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 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 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 、 武备 、律例等方 面的一些具体措施 ,举办洋务新政。表面上 是要“新旧兼学”,实际上是站在旧学、中学 一边,反对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伦理学说。 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中体西用” 的破 产。 中体西用失败!维新派是19世纪90年代的中国资产 阶级政治派别之一。以康有为、严复 、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主要代表。在 政治上主张开议院,倡议民权,限制 封建君主的权利,实行君主立宪。经 济上主张振兴实业,发展资本主义经 济。思想文化上,提倡资产阶级新文 化,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 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学说。他们 发动的“戊戌变法”维新运动把鸦片 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救亡图 存、寻求国家出路的斗争推进到一个 新的阶段。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 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历时仅一百零三 天的戊戌变法终于失败。 维新运动失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 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 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 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 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 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 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 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 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 运动。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改 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性质,宣告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的最终失败。辛亥革命失败!陈序经(1903-1967) ,“全盘西化”一词, 是他1933年在中国文化出路讨论中首先概括出来 的。写有中国文化的出路、中国西化观 等多种著作,他认为,中国“样样都不如人”; 西方文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西洋近代文化 的主力个人主义能够救中国。他的结论是“ 彻底的全盘西洋化”的办法,是挽救中国民族危 亡的唯一出路。 胡适(18911962)“全盘西化论”的思想 基础是崇洋亲美思想和民族自卑论,他认为“我 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 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 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 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他甚至认为中华民族 是“一分像人九分像鬼的不长进民族”。他认为 ,中国不能革命,也没有资格革命,只能进行一 点一滴的改良,实行全盘西化。 全盘西化失败!文化复古主义 的代表人物是林纾 、章士钊。认为传 统文化的千年道统 是不能放弃的,中 国文化的唯一出路 就是重新确立传统 文化的主导地位, 他们坚决反对西化 主张,要求返回孔 孟之道,在社会上 提倡尊孔运动,倡 导诵经复古。林纾(18521924年 )青年时代便关心世界形 势,认为中国要富强,必 须学习西方。后来思想转 向保守 ,并从保守转到 反对“五四“新文学运动。 章士钊(1881-1973) 1902年与黄兴等组织华兴会 ,从事反清活动。与陈独秀 等人创办国民日报,鼓 吹革命。进入20年代,他思 想起了巨大变化。坚决反对 白话文,反对新文化运动。(1)近代中国历史证实,奉行 “全盘西化”论与”文化复 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文化复古主义失败!李大钊在新青年发 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 观陈独秀和青年毛泽 东(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重振的重要转折点的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重振的重要转折点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以 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 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旺盛活力,成为名 副其实的先进文化。(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的社会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4)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性 。 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五个一工程”巡礼(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 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 (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 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v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v【具体原因】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 神文化的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 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面对这一阶段性特征,要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 会思潮。(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因v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 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v【具体原因】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但 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 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 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引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的最根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科 学 发 展 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肩负发展中 国先进文化 的使命奉行 “全盘西化”论与”文化复古主义”都不 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马克思主义传入是中华文化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中共始终代表 中国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 原因 基本要求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 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 文化建设中,高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旗帜的最根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