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4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5页 / 共34页
第6页 / 共34页
第7页 / 共34页
第8页 / 共34页
第9页 / 共34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际关系 Relationships人际关系 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 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它反映了个 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 人际关系的功能 人的基本社会需求:爱、归属、控制 帮助人了解自我:别人评价 推进社会实践进程:社会支持 反映心理健康水平:交际适度,人际和谐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阶段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 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 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 四个阶段 定向 情感探索 感情交流 稳定交往人际交往原则 1相互性原则 2交换性原则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平等原则 5、相容原则 6、信用原则 7、理解原则 如何与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1、真诚平等相待 2、学会倾听 3、适度自我表达 4、学习人际交往技巧 5、谨慎择友重要的人际关系 家庭关系 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 学校关系 师生关系 同学关系 校园爱情 社会关系 职场关系 亲社会行为家庭关系 亲子关系: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父母在子女成长中的作用 抚养:指的是把生理及心理上未成熟的幼小子女抚养 长大,使婴孩能生存下来,并且顺利发展。 管教:指的是协助子女学习,包括教育子女什么是对 与不对、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以及生活知识, 帮助子女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子女能成长为健全的个 人。 培育:乃指帮助子女获得机会及社会活动经验,具备 适应社会的能力与信心。亲子关系 家庭结构 大家庭:相处融洽,健康成长 单亲:不安全感,怨恨 重组家庭:冷漠,怨恨 核心家庭:3口之家,母亲是关键 几种亲子关系 民主:适度关爱,充分尊重,提供自主机会 控制:挑剔,包办 溺爱:无条件满足,纵容 忽视:冷漠,缺乏关爱 虐待(情感虐待)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表扬和鼓励 理解和尊重 批评和规则良好的亲子关系自尊心 自信心 责任心 进取心 学习兴趣 良好习惯牢记两个日子母亲节 父亲节 2012年5月13日 2012年6月17日2013年5月12日 2013年6月16日家庭关系 夫妻关系:夫妻双方在婚姻中的 身份、地位、人格等多个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 男女差异 女人来自金星,男人来自火星区别男人女人 特点注重逻辑,关注外 部世界的变化偏重感性,在乎人 对自我的评价 思维简单,直线型网状,发散型需要尊重,跟从关爱,注意夫妻吵架的基本模式1. 男人的某种言行;1. 女人很生气很不爽;4.忘记吵架原因,开始斗气,谁也不愿意先服软。2.男人开始想解释,然后想 :不就是丁点小事值得发那 么大的火?3. 男人想:怎么又开始翻旧 账。还有完没完。简直是无 理取闹嘛。我认错,门都没 有。惹不起,我躲得起。我 闪!2. 女人开始不断唠叨,试图证明男人 的做法,以前跟现在有何不同。她明 确地告诉男人,不是事情本身,而是 男人的态度,让她寒心和气愤;3.女人想:现在的男人怎么这样不负 责任啊,我的命好苦哦!看来妈妈说 的对,天下没有一个男人是好东西。 这一次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否则, 要翻天了。良好的夫妻关系1.具有共同的或彼此 接受的价值观念。 2.对配偶的幸福和发 展由衷地关注。 3.在共同生活中能求 大同存小异,并容 忍存在的分歧。 4.对婚姻关系中各种 支配权及决定权的 平衡及认可。学校关系 师生关系 管理者、教育者、服务者、朋友 师生关系的发展历程 老师主导封建时期“孔子式师生关系” 学生中心资本主义“杜威式教育” 老师学生合作现代“民主式师生关系”推荐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推荐指数:推荐影片:春风化雨推荐指数:学生眼中好老师的十大标准 脾气不能太暴躁 像妈妈一样体贴关心 讲课有条理、清楚易懂 能调节活跃课堂气氛 布置作业讲究精简 能多些安慰鼓励 对差生有耐心 不向家长打“小报告” 真正理解学生 能引领时代潮流如何与老师交往 误区 把老师当成“神”或“魔” 不接受老师的缺点 讨厌某老师不爱上他课如何与老师交往 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 勤学好问,虚心求教 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向老师提意见 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及时改正 积极与老师沟通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懂礼貌,守纪律 有主见,能力强 经常与老师交流 积极进取,勤学好问 善良纯洁学校关系 同学关系:大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如果相处愉 快还会进一步发展为朋友,甚至恋人。 同学关系的重要性 有缘相聚:来自五湖四海 纯洁真挚:没有功利性 未来资源:同学会 与同学交往常见问题 如何结交新同学? 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如何解决?课堂练习 你平时都是如何结交新朋 友的? 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你通 常是如何解决的? 请列举1个在与同学交往 中让你感到困惑的问题, 或发生在你身上的不能很 好解决的事情如何处理好同学关系 加强沟通交流 主动关心帮助他人 学会分享 以宽容之心待人 完善自我 善于赞美别人 积极与人合作校园爱情 恋爱与爱情 恋爱:一对相互倾慕的男女共同追求、培育爱 情,渴望对方成为生活伴侣的过程 恋爱三阶段:初识、初恋、热恋 爱情: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共同的 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 仰慕,并渴望成为对方终身伴侣的强烈情感。 爱情三方面:情爱、责任、性爱 恋爱是追求爱情的过程,爱情是恋爱最为积极 的目的和结果校园爱情 大学生恋爱的发展过程 萌芽期:渴望他人关心帮助,好感形成 发展期:性格,处世,价值观相互磨合 稳定期:冷静思考,注重现实 大学生恋爱的一般特点 普遍性:80%,不在大学恋爱,就在大学变态 低成功率:分手率81.7%,面临毕业就业 虚拟化:网恋,对恋爱的美化 公开化:公共场合的亲热 世俗化:性冲动,不负责任 轻率化: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校园爱情 大学生恋爱的常见类型 比翼双飞型:双方人格成熟,恋爱观正确,理性引 导爱情 生活实惠型:关注对方家庭条件和发展前途,理智 现实 时尚攀比型:证明自己魅力,不甘人后,跟着感觉 走 玩伴消费型:弥补精神空虚 追求浪漫型:沉迷花前月下,忘却旁人和学业 功利世俗型:要娶就娶“富家女”,要嫁就嫁“富二代 ”校园爱情 大学生恋爱常见心理问题 暗恋/单恋:渴望被爱、伟大的爱得不到 回报、晕轮效应、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倾诉、客观冷静面对、避免恋爱错觉、勇于自我表露 失恋:自卑、报复、迷茫 倾诉、情感转移、酸葡萄效应、积极自我暗示、升华(公共汽车 ) 多角恋:目标不明确,动机不良,虚荣心强,盲目崇拜 倾诉、冷静分析、勇敢退出、磨练意志力 网恋:过于理想化、缺乏动力、寻找自我、感情寄托 倾诉、认清现实、辨别真假、提高自信心、丰富课余生活 性行为失误:婚前性行为、性心理偏差 心理咨询、理智面对性冲动、女性自我保护提升自己的恋爱能力 树立健康恋爱观念 择偶第一标准:志同道合、思想品德、 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大体一致 爱是权利,更是义务 爱情不是人生全部 正确处理恋爱关系 恋爱与学习:人生“黄金期”,进入社会准备期 恋爱与友谊:正确区分(对象不同、指向不同、承担 义务不同) 恋爱与道德:“性开放、性解放”、爱情是情爱和性爱的 完美结合(人不是动物,珍惜爱情,忠贞专一,尊重 对方选择,理智调控感情)提升自己的恋爱能力 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 健康的恋爱行为:私下亲昵,正确认 识婚前性行为,注意自我保护 表达爱的能力:敢于表达、找准机会、 做好被拒绝准备 鉴别爱的能力:区别喜欢和爱(依恋、利他、亲密) 接受爱的能力:正确择偶标准、理智判断分析、坦然 接受心理变化 拒绝爱的能力:感谢对方欣赏和感情,理解他的爱意 ,尊重对方和自己,态度鲜明,表达清楚,委婉拒绝 ,行动和言语一致社会关系 职场关系 员工与老板的关系 服从、执行、忠心 与老员工的关系 尊重、请教、学习 与同事的关系 交流、互助、竞争 与客户的关系 满足、耐心、帮助处理好职场人际关系 1、一表人才 2、两套服装 3、三杯酒量 4、四圈麻将 5、五方交友 6、六出祁山 7、七术打马 8、八口吹牛 9、九分努力 10、 十分忍耐外表干净利落 懂得应酬交际 乐于广交朋友 说到必定做到 工作能力较强 语言表达能力 做事勤勤恳恳 沉稳耐心坚定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他人或帮助 他人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 情、关心、谦让、互助等。 亲社会行为特点: 利他:有益他人、集体、社会 助人:主动提供帮助、物资、支持 亲社会行为理论: 进化观点:祖先合作才能生存,写在基因里 学习理论:从小熏陶,得到强化 社会规范理论:交互性规范、社会责任、社会公平乞儿捐款灾区 少年名叫龚忠诚,今年18岁, 来自河南驻马店市新蔡县, 因为身患小儿麻痹症而落下残疾,从14岁开始,就 在广州街头流浪乞讨。 照片中的场景是2008年5月16日下午发生在广州 市越秀区华乐街支援抗震救灾募捐活动现场的一 幕。那名乞讨少年身患小儿麻痹后遗症,在广州 街头乞讨为生。他在5月16日捐赠之后,又于5月 18日再度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辛德勒的名单 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 11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 他利用与冲锋队头目的关系攫取最大资本。雇用犹太 人在他新创办的搪瓷厂干活,这些人得到搪瓷厂的一 份工作,因此也就得到暂时的安全,没有受到杀人机 器的肆虐,辛德勒的工厂成了犹太人的避难所。亲社会行为的功能 获得奖励、避免惩罚 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 获得或巩固友谊 提升心境 当受助者的痛苦消除并开始快乐起来的时候, 助人者同样会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使自己也 变得更加愉快。 增强心理能量 获得价值感、有能力感,得到他人帮助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 1、要学会谦让; 2、要学会分享; 3、要帮助他人; 4、要关心社会发展。 注意点: 助人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助人应该建立在尊重和平 等的基础上,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体察对方的 感受。 助人不仅仅需要热情,更需要智慧,要掌握一定的技 巧和方法。有时助人要付出一定代价,甚至会承担一 定风险。 助人就是助己,生存就是共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