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6页
第2页 / 共96页
第3页 / 共96页
第4页 / 共96页
第5页 / 共96页
第6页 / 共96页
第7页 / 共96页
第8页 / 共96页
第9页 / 共96页
第10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耿帅2012-05-10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一、对本专题设计的课程理解 1.本模块最能体现思想品德课的学科性质。思 品课从本质上来看,是德育课,本模块的主要内 容就是我国的国情和国策,是学生参与国家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基础。所以,设置这一 模块,也是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n第一,本模块设置是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回归 社会,顺应时代的要求。学生必定要走进,或者 说已经走进社会生活中了,让他们理解国家的大 政方针,了解社会发展的方向,初步学会了用正 确的观点去认识社会,为以后参与国家建设和融 入社会奠定基础。罗素早就指出: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生活!杜威更明智地提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也宣称:“生活即教育!”回归生活是新课程及其教学改革的一大基本走向。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程和教学,才 能具有深厚的生命力。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n第二,是体现实践性要求,积极参与国家政治、 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需要。当前,全 国各族人民正积极投身于“五个文明”建设,作为 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学生也一定将要参与其 中,所以,设计这一模块有利于把学过的理论知 识和祖国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初步养成 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五项建设含义课标标准 物质文明是指人类物质生活的进步状 况2.5 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了解我 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 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2.5 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了解我国现阶段 基本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7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 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信念。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 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 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 、道德的进步状态1.7 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 同感、民族自豪感。 2.3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 素质。 2.6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 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 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 和2.1 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 、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社会建设主要包括教育事业、科技事 业、文化事业、医疗卫生、 体育事业、劳动就业、社会 保障、社区建设、旅游事业 、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1.1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1.2养成亲社会行为。 1.5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 1.6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2.4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 状。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 标的一项重要要求。国家关于五个文明的论述与课标对比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n第三,帮助学生认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 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我 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建 设都进入都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学生正处于 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 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二、对本模块的学科认识n课程是国家意志,课程需要落地。如何落地?即如何落 实到学科上来?n第一,思想品德课的本质就是育人,思品课堂是五爱教 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n第二,思想品德课程的人文性性质,要求我们“用优秀 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 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这里对应着本模块中的中华民族 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等内容。我们可以 通过挖掘祖国文化、本土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文化 育人”。文化育人有它的层次性和地域性以山东文化为 例:中华文化齐鲁文化海岱文化龙文化n第三,体现了实践性的性质,本模块所涉及的五个建设 除了需要学生去学习理论外,更多地需要学生去体验、 去参与,去与实践链接,最终达到的不仅仅是明理,更 是导行。我国对此也有明确的要求。 如: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谈到 “实践”“社会实践”“实践活动”“实 践育人”“实践能力”等达15次之多。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更是谈到“实践”21次。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n第四,这个模块综合运用了国情、法律等知识 ,还涉及到国际交往的准则、科技伦理、社会 公德、大众心理等知识,把学生的学校学生生 活与社会生活进行了必要的整合,充分体现了 综合性的课程性质。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n学情分析:n首先,初中学生发展到14-16岁这个年龄阶段 之后,他开始愿意去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和世 界局势的发展。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看来 一个调查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当代中学生心中有爱 关注社会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国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是在2008-2009中 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基础上,有关部门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 和对大赛188篇优秀作文的分析形成的。报告展现了90后尖子学生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们对国家 命运的关注、灾区人民的关注与祈福、对父爱母爱与师爱的赞 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许多篇作文里都可以感觉到青少年 内心的忧患意识,他们的视角触及到众多社会弊端,憧憬人与 自然的和谐,表现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社会公平正义 的追求。报告显示,胸中有爱、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是当今中学生 展现的总体风貌。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n其次,初中高年级的学生具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有 自己的主见和评判标准,所以,在涉及到国家与社会 的知识时,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剖析和辨识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分析问 题,有可能比较片面,需要我们老师进行深度点拨。比如说,一旦失败,或者怀疑甚至否定自己的能力 ,或者对社会表示不满,认为社会不公没有给自己公 平的竞争机会。-资料来源:社会转型期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特征分析,作者 孙宏艳、徐文新,原载中国青年研究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三、本模块的内容解读对每一个条目都可以至少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阐释本 德目的内容、内涵、原因、意义、作用、价值;二是阐明 德目的落脚点、行为、践行、目标。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共7个部分。1-3呈现社会发展变化对学生成长的要求,引导孩 子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4-7引导孩子思考个体在社会 发展中应该承担的责任、遵守的规则、服务精神和感受的 民族自豪感。 新课标添加了一些新的内容。n在新课标“1.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 感,养成亲社会行为。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 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中增加了“关注社会发展变化”这 部分内容。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一是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与了解改革开一是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与了解改革开 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加深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加深 对当代中国的认识,增进关心社会的兴对当代中国的认识,增进关心社会的兴 趣,进而加深对党的感情。趣,进而加深对党的感情。二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的二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的 每一个方面变化都对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每一个方面变化都对自己的成长与发展 提出了前所未有挑战。提出了前所未有挑战。增加“关注社会发展变化”这部分内容的原因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为为落实这实这 一内容,我们们可以设计设计 “新闻闻速递递”“时时 政点评评”“课课前五分钟钟演讲讲”“办办手抄报报”“”等活动动。 (1)社会热点综述。 (2)你们观察到的本事件中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3)对相关部门与相关人员的建议与问题解决之道。 (4)这一事件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通过过活动动一方面引导导学生通过对过对 生活现现象的剖析,感受改 革开放以来经济经济 社会的快速发发展,另一个方面引导导学生看到 经济经济 主体多元化、利益需求多样样化中社会生活的问题问题 。这这些 社会问题问题 ,我们们不能回避,要正视这视这 些问题问题 ,从而培养他 们们的亲亲社会行为为。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n1.2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 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 与社会公共生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调查的问题调查的结果你赞成自己 的孩子使用 互联网吗?坚决反对: 83同意:15无所谓:2 反对孩子上 网的原因担心孩子沉 迷于网络游 戏:42担心网络内 容负面影响 : 46其他原因 :12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n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已是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面对 这新兴的社会环境,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 介,已是教育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n首先,我们应该看到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世 界也因网络而改变。n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看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 剑,既有它的积极面,也有不可忽视的消极面 。n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 网络世界,自觉抵制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 增强自己对互联网的认识、实践和利用。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自觉抵制负面影响 n1.通过对网络上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增加学生关心社会 的兴趣和情感,培养他们观察社会的意识与能力;n2.看到社会消极现象的时候,引导学生到网络上辩证地全 方位查寻与思考,激发他们的社会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n3.实事求是地将对社会的观察与自我未来的定位发展联系 起来,将个人价值与贡献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等。n4.具有信息搜集、筛选、鉴别能力,学会从信息海洋中辨 真伪,理性参与。n活动:假如没有网络?假如仅靠网络?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n 1.4 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 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 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n责任是对于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责任的社会基 础在于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的人。n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承担他所应当 承担的责任。有些责任可能只有一个来源,有些责任则可 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来源,它们可能来自我们的工作、 学校、法律或道德原则。n例如:当一个人向另一个人作出承诺时,他就承担了信守 承诺或“说话算数”的责任;每一份职业都承担着一定的责 任;被任命担任一定的职位,就要履行一定的责任;法律 使社会上的几乎每个人都负有遵守交通法,纳税等责任。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www.wfedu.net(1)负担。履行责任通常需要时间、精力或金钱。 (2)怨恨。人们可能对做不想做的事情感到怨恨或生气。 (3)担心失败。人们可能担心他们不能履行责任或担心由 于未能履行责任而受到惩罚。 (4)放弃其他的利益或牺牲其他的兴趣。当人们接受一定 责任时,他们可能不得不把其他感兴趣的事情或需要放在一 边。 (5)不公正。如果一个人在一件事上承担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