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大国家,主要依赖于中国经济能否持续 快速的发展,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国不仅能成为尖端科技的主 要发明者,而且也会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利用经济实力建立 起强大国家机器的中国,出于合理的战略原因,一定会寻求建立地 区的领导者地位,从而可以向世界表明任何国家介入事关中国利益 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 米尔斯海默 在当代,普遍的经济竞争已经构成国际关系的基础,国家处理战略 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国家的经济利益。国家的政治战略,军事战略 乃至环境战略都是为国家的经济战略而服务的。国家间的矛盾,冲 突和斗争归根结底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而展开的,维护经济发展和安 全构成了国家最重要的一项职责。 李少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 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胡锦涛以上材料都表明:在当今的中国,经济对于维护 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促进国内的社 会发展,乃至最终实现中国的大国之梦,都有着 基础性的重要意义。经济能否实现长足发展?经济发展速度是快是慢 ?这完全取决于经济体制效率的高低,那么什么 样的经济体制才是高效率的?这就引出了今天我 试图为大家解答的问题。问题:有人认为,公有制在根本上 不如私有制有动力、有效率,因此 ,我们应该坚持私有制。你认为这 个观点正确吗?如何加以驳斥?西方社会主义思想家是这样描绘“公有制”的:“分散的一家一户为公有的 大家庭所代替。每个公社只有一个食堂,大家在一起用餐、工作和娱乐 。每个成年人(妇女或男子)都有各自的住所。儿童都睡在公共宿舍内 。” 泰德萨米:公有法典分配法和经济法 马克思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公有制:“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 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 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 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 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 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 种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就是公有制。 马克思:资本论公有制的本质主要包括:第一,所有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藏,河流,野生动物和原始 森林等等,都属于全社会公共所有;在社会主义阶段,企业和个人 可以租赁,获得一定年限的使用权。第二,所有的社会资源,包括教育卫生科学文化资源,都属于全社 会公共所有,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在社会主义阶段,由于资源的 有限性,个人应承担适当费用,如大学适当收取学费等等。第三,所有的社会发展成果,通过二次分配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 具体地说,就是无论社会成员有没有劳动能力,有没有私人财产, 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权,生存权,医疗权,住房权等权利;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即劳动者可获得多一些社 会发展成果,因此,财富分配不可能绝对平均。第四,人身自由和社会管理方面,全体人民享有基本自由,社会管 理由全体人民说了算,任何人都没有社会特权。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共有,实行按劳分配,从制度上保证了社会财 富分配的相对合理,人民在政治上地位平等,经济上财富分配比较均 匀,相差不大,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富差距,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公有制的分配原则即众所周知的按劳分配,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不劳不得。树立这一重要原则意识,将有助人们更容易理解认识公有 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劳动者所有性质,从而分离出全民所有的虚有 成分,这不是公有制的缺点,而是公有制的力量、优越性所在。公有制不会产生私有化的垄断行业,所有命脉产业都集中在国家控制 的企业内。这样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对市场的不稳定性有很强的 抗性,并且应对市场冲击的时候也有很强的应对能力。公有制避免了商品交换,消除了贫富差距,从而防止了剥削和一连串 不公平的出现。从1978年至201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 长到471564亿元,年均增速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 年间6.1%的速度,而且高于日本、韩国经济起飞阶段, 这是“两个毫不动摇”带来的巨大活力,展现了我国基本经 济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我国不断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通过改革 重组和布局调整,公有制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国 有资产总量不断增加。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 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一大批富有活力 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脱颖而出,2011年公布的 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央企业已有38家上榜;在 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 ,公有制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在占有欲仍旧是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动力的时 期,容易产生的生产积极性的下降的状况。国有制经济单位的官商霸权作风往往非常严 重和容易发生官商勾结腐败现象,甚至他们 还会出现他们以自己的官商合一的特权去破 坏市场经济运作和欺负民营经济的现象。生产资料的变相私有化少数人名义上不 拥有,但实质上拥有生产资料,滋生贪污腐 败。生产资料私有制简称“私有制”。生产资料归私人 占有的形式。人类社会迄今的私有制形式,有奴 隶主所有制、封建主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和个 体所有制等四种。由原始社会的所有制演变为私 有制,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和人类历史由 野蛮进入文明阶段的必然结果。私有制是相对于 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进行 个人或集体的排他性占有。发达的社会经济和民主的政治体制是公有制需 要的两大基础,反过来,公有制经济又会促进 政治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马克思的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 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 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没有经历资本主义 社会而直接过渡为社会主义,没有经历资本原始 积累,从而也没有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 所以,如何大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建立发达的社 会经济是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没有成熟民主法制保障下的公有制,只能成为以公谋 私的工具。民主制是建立于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也是作用于公有制 之中的。公有制是人类经济制度发展中的一个质变,也 是人性升华的关键,它的目的绝非仅仅发展生产力,而 是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实现其社会主体地位。民 主制作为公有制的政治机制,不仅要贯彻所有权主体的 意志,以民主的权威控制公有制经济的运行,而且是实 现劳动者社会主体地位的必要保证。目的和手段是统一 的,公有制的目的,同时也是民主制的目的。民主制作 为公有制内在的政治机制,在贯彻所有权主体的意志时 ,也就是在实现着民主权主体的利益,由此而促进人性 升华和人的自由发展。一般认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 富裕的根本保证。我认为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过于勉强。国家引导和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应靠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手段,如果 我们在政治上不断完善民主制度,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其根本利益 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是人民群众自己,而不会也不可能、不应该是 一种所有制所能保证的。当全社会实现了民主法制以后,权力在民的体制会进一步推动资本主 义的扩张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彻底消灭贫穷,全人类的文明就是这样在 不断的对立和统一过程中并最终实现信仰的一致和政治的一统,也由 此带来永久的和平。随着资本在全球的逐步饱和以及资源和能源的匮乏,权力在民的政治 同样会要求逐渐消除社会的两极分化,最后私有制完全退出历史的舞 台,全人类共同携手迈进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新时代。促进经济健康,高速发展,需要_?A.公有制B.私有制CD.其他“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 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入推 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完善国 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 。研究推进铁路、电力等行业改 革。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 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垄 断,放宽准入,营造各类所有制 经济公平竞争,公平发展的环境 。” 温家宝不同的经济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希望吸取彼此的优点和 长处,从而采用一种灵活的方式应对出现的问题。资本主 义国家,在应对经济危机中也在尝试带有社会主义公有制 性质的国有化,而社会主义国家,利用私有制经济形式, 使公有制的一些弊端得到有效控制。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 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 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 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 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 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胡锦涛-中共十八大报告对于开头提出的问题,我的观点如下:不同经济形式的效率在不同社会制度里表现是不同的,我们不能指望 公有制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发挥高效率,因为它们根本不配套。那种主 张在中国实现全盘私有化的观点同样是不现实的。两种所有制形式并 存在中国恐怕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私有制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来说是高效率的。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社 会的形态下是高效率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各种所有制形 式并存可能是解决公私矛盾,保证经济发展高速度的有效手段,但必 须保证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如果国有经济处于从属地 位,就左右不了整个经济的发展趋势,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待到 发达的经济基础形成,民主政治更加完善以后,再逐步实现全部公有 制。“我们不过是社会财富的管理者,财富终将还给社会。”比尔盖茨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