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二、赤石脂禹余粮汤主讲:陈建方药煎服【方药】赤石脂一斤,碎 太乙禹余粮一斤,碎【煎服】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 服。原文方解【原文】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 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 ,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 ,当利其小便。(159)【方解】赤石脂甘温酸涩,重镇固脱,涩肠止血、止利禹余粮甘平无毒,敛涩固下,能治赤白下利功效主治【功效】涩肠固脱止利【主治】下元不固,滑脱下利之证心下痞硬,下利不止,滑脱不禁,小便短少,心下痞硬,下利不止,滑脱不禁,小便短少, 或小便不利。或小便不利。临证思路本方重镇下达,温涩固脱,现代主要用于下元不固之下利不止,滑泻不禁,亦可用于崩中漏下、带下、脱肛、慢性肠炎或慢性痢疾、消化不良之下利滑脱等证。医案 (一)脱肛案陈某某,男,56岁。患者于十年前,因便秘努责,导致脱肛,劳累即坠,甚至脱出寸余,非送不入。继之并发痔疮,经常出血,多方治疗不愈。按脉虚细,舌淡,体形赢瘦,肤色苍白,精神萎顿,腰膝无力,纳食呆滞,大便溏滑。证属气虚下陷,脾肾阳微。以赤石脂、禹余粮各15克,菟丝子、炒白术各9克,补骨脂6克,炙甘草、升麻、炮干姜各4.5克。医案 (一)脱肛案服3剂后,直肠脱出能自缩入,粪便略调。继服3剂,肠脱未出肛口,大便正常,食欲增加。后随证略为损益,继服6剂,脱肛完全治愈。同时,如黑枣大的痔疮缩小为黄豆大。一年后复诊,见其肤色润泽,精神饱满,询知脱肛未复发。医案 (一)脱肛案按语:脱肛日久,伴见上述舌脉之象,显系气虚久陷,累及脾肾之阳,治宜温补固涩。但本方固涩之功虽强,而温补之力不足,故加菟丝子、炒白术、补骨脂、炮干姜等品以补脾肾阳气,药中病鹄,顽疾渐愈。医案 (二)下利案陈某某,男,67岁口。病者年近古稀,恙患泄泻,屡进温补脾肾诸药,淹缠日久,泻总不止。 症见形瘦面憔,懒言短气,脉息细弱,舌淡苔白 。病系久泻滑脱,治应固涩。方用赤石脂禹余粮 汤合四神丸、五味异功散加减:赤石脂24克,禹余粮18克,肉豆蔻9克,党参 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陈皮3克,炙甘草3克 ,巴戟天9克。医案 (二)下利案服5剂显效,续服5剂,诸恙均撤。后予 参苓白术散1剂,嘱隔日1剂,恢复正常。按语:年老气虚,久泻滑脱,只补不固,徒劳无益,故改弦易辙,加用赤石脂禹余 粮汤而愈。医案 (三)滑脱泄泻案金荫陶封翁,年愈古稀,恙患泄泻,公郎(其子)迈f仑兄善歧黄屡进温补脾肾诸药,缠绵日久,泻总不止。招余诊视,谓迈兄曰:尊翁所患,乃泻久肠滑脱之候也,补可去弱,涩可去脱,泻久元气未有不虚,但补仅可益虚,未能固脱。 仲景云: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李先知云,下焦有病人难会,须用余粮赤石脂。况肠胃之空,非此不能填,肠垢已去,非此不能复其粘着之性。喻嘉言治陈彦质、浦居艺,泻利久而不愈,因此俱奏奇功。遂于原方内,加入石脂、余粮,服之果效。医案 (四)痢下无度案曹翁,年将70,秋季患痢,缠绵日久,清利过剂.肛如竹筒 ,直下无度,卧床不起。诊脉细濡,望色憔悴,知为牌肾两亏,元气下夺,所幸尚能纳谷,胃气未败。仿胃关煎(熟地、白术、山药、扁豆、炮姜、吴萸、炙草),调石脂、余根粮末与服。两日其痢稍减,再加桑螵蛸,晚服四神丸,治疗近月始止。医案 (四)痢下无度案曹翁,年将70,秋季患痢,缠绵日久,清利过剂.肛如竹筒 ,直下无度,卧床不起。诊脉细濡,望色憔悴,知为牌肾两亏,元气下夺,所幸尚能纳谷,胃气未败。仿胃关煎(熟地、白术、山药、扁豆、炮姜、吴萸、炙草),调石脂、余根粮末与服。两日其痢稍减,再加桑螵蛸,晚服四神丸,治疗近月始止。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