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0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5页 / 共40页
第6页 / 共40页
第7页 / 共40页
第8页 / 共40页
第9页 / 共4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们说山东有“一山、一水、一圣人” 山是泰山,水是黄河,那么你认为 圣人应该指的是谁呢?山东曲阜尼山相传孔子出生地孔子(前551前479),名 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 表”、“千古圣人”,世界 十大思想家之首。论语是孔子 弟子及其再传弟 子关于孔子言行 的记录。是儒家 经典之一,也是 我国第一部语录 体的散文集。“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学习目标: 1、诵读时读准字音,正确停顿;2、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3、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4、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5、理解语录的含义,受到启发,联系自身实际,学以致用。预习作业: 1、注音 论 曰 说 愠 罔 殆 识 诲 哉 焉lnynzhynzidi同“悦” yuyu wnghu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试着解释下列各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子:而:时: 习:之:亦: 说: 乎:曰: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这里指孔子。表并列关系,并且时常,经常温习、复习代词,它,指代所学习的东西 也,也是。助词,表疑问,可译为“吗”说同“悦”,愉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 不也是君子吗?”朋:知:而:愠:君子:同门师兄弟了解表转斩;却、但、然而(yn)怨恨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旧的,从前的。这里指学过的知识。连词。表顺承;就、便。理解、领会“以(之)为”省略式,“凭(这个)做”助词,用在句末,相当于“了”故:以为:知:而:矣:孔子说:“温习学习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就可以做老师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连词。表转折,却、但迷惑不解,现在写作“惘”。危险。这里指学业陷入困境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 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而:罔:殆: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以何”的倒装,凭什么。叫做人称代词:他,指孔圉。助词。表疑问语气:呢。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死后) 凭什么被称做文呢?”何以:谓:之: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灵敏、聪敏。连词。表并列:并且、而且、又。“以为耻”,认为可耻、感到羞耻。指向比自己学识或地位低的人请教。即“以是”的倒装,因此。助词。表解释语气,不译。孔子说:“聪敏而且爱好学习,向地位比自己底、学 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因此被称做文。”敏:而 :耻:下问:是以: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表修饰,“地”暗暗,私下(zh)记,记住它,指学习所得的东西满足(hu)教导厌倦,失去耐心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 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样呢?”默:而:识:之:厌:诲: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虚数,几个人语气助词。可不译。代词,他们的。优点,好的方面。采纳,听从。代词,它,指好的方面 (“善者”)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选 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加以采纳,他们(身上) 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三人:焉:其:善者:从:之:看谁背得快。 自由朗读,自由朗读并思考:各语句中主要阐述了什么内容?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学友互相激励,探讨、切磋促进(人生之乐)时常学习,享受学习(学习之乐)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识的继承与创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结合的必要性。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 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学习态度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教育的态度谈为人师的条件。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论语六则学习目标:1、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 法;2、理解语录的含义,受到启发,联系自身实际,学以致用。快速回答:论语六则中,是从哪些方面来谈论学习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是阐述学习方法,哪些是阐述学习态度的?学而时习之学习方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默而知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择其善者而从之, 不善者而改之。学习态度:人不知而不愠诲人不倦哪些句子是与人交往的态度?哪些句子是教导人的态度?敏而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知新不耻下问择善而从讨论交流:本文中有很多语句现在已凝固 为成语流传下来了,你能说说有哪些成语吗?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方法:人不知而不愠 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学习态度:思想修养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 不善者而改之。小结: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 你认为是学习方法重要 还是学习态度重要?为 什么? 你是在学习方法上做得 不够,还是学习态度上 做得不够呢? 学习了本文之后,你在 今后的学习上有什么打 算呢? 延伸:练习: 一、文学常识: 1.孔子名_,字_,_末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_ 家、_家、 家 _家学派的创始人。2. 论语属_散文,_家经典之一。3.四书是 丘仲尼春秋 思想教育 儒语录体儒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政治练习: 二、注音:说 愠 罔 殆 识 诲 哉 焉yuynwngdizhhu ziyn1、学而时习之,不亦 说乎?2、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3、温故而 知新, 可 以 为师矣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时常、经常也同“悦”,愉快。怨恨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这里指学过的知识理解、领会可以凭、凭借做迷惑不解学业上陷入困境练习: 三、解释画线的字5.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6.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7.默而 识之,学而不厌, 诲人不 倦8.择其善者而从之凭什么认为可耻因此暗暗,私下记住满足教导厌倦采纳,听从1画线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默而识之(记住) 学而不厌(厌倦) B不耻下问(耻辱) 可以为师矣(凭) C择善而从(采纳) 诲人不倦(教导) D学而不思则罔(迷惑不解)思而不学则殆 (懒惰)C四、选择题2 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的创始人。论语是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成语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择善 而从、都出自于论语。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 要学思结合,辨证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的是知识的 继承与创新。A3画线词语活用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 B不耻下问 C敏而好学 D必有我师焉 4画线词语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亦说乎 B诲人不倦 C不亦乐乎 D择其善者而从之 AB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了学过的知识,获得了新的理解和体会, 就可以做老师了。几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练习: 五、翻译: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 (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 加以改正。作业:1、摘抄 有关于 学习的 中外格 言警句, 在班上 交流。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力的思索牛顿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鲁迅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鲁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 学习 永远不晚 高尔基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知识就是力量培根作业:2、默写全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