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工程地下室跳仓法施工方案一、工程简介二、地下室跳仓施工总体布置三、 施工缝做法建议四、跳仓施工混凝土原材料控制五、跳仓施工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控制六、施工管理裂缝控制七、跳仓施工收缩应力计算结果介绍汇报内容一、工程简介1 工程名称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2 建设地点 杭州市萧山区青年路与滨江二路东南交叉口3 建设规模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84,1584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310,6201平方米,地下面积53,0964平方米总用地面积19,0246平方米4 底板面积(长宽)550340米5 建筑高度 裙房:46.65米 塔楼:99.95米层高地下室两层6 建设单位 杭州奥体博览中心萧山建设投资有限公司7 设计单位 杭州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 监理单位 浙江工程建设监理公司9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一、工程简介主要混凝土构件:工程效果图二、地下室跳仓施工总体布置(1)后浇带的缺点:按照现行混凝土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为避免超长引起使用期与施工期的收 缩裂缝,需要设置永久伸缩缝与施工后浇带。但永久性伸缩缝在防水材料老化后 ,经常成为渗水的泉源。后浇带也带来一系列的质量与施工难题如:后浇带清理 工作艰难,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后浇带往往开裂与渗水;后浇带填充前,地下室 始终处于漏水状态,严重影响施工开展,且土体必须长时间降水,后浇带处底板 长期存在抗浮稳定安全隐患;后浇带留置与预应力施工的矛盾,当预应力筋跨过 后浇筑带时,预应力必须等后浇筑封闭并达到强度后才能张拉,严重影响施工进 度;后浇带与换撑时底板抗水平力不足等问题。并且后浇带在预防墙体与楼板收 缩裂缝效果上并不理想,后浇带自身反而经常成为开裂漏水的原因如图所示:因此防止混凝土结构裂缝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通过留设后浇带 来防 止混凝土裂缝不是万能的,相反可以通过落实“减、放、抗”的综合施工 措施,来有条件地取消各种后浇带 与结构缝,从而极大地实现 方便施工、 加快施工进度、减小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2)跳仓法施工的原理跳仓法施工的原理是基于“混凝土的开裂是一个涉及设计、施工、材料、 环境及管理等的综合性问题,必须采取抗与放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来预防”。“ 跳仓施工方法”虽然叫“跳仓法”但同时注意的是抗与放两个方面。“放”的原理是基于目前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中,胶凝材料(水泥)水化放 热速率较快,l3d达到峰值,以后迅速下降,经过714d接近环境温度的特 点,通过对现场施工进度、流水、场地的合理安排,先将超长结构划分为若干 仓,相邻仓混凝土需要间隔7天后才能浇筑相连,通过跳仓间隔释放混凝土前 期大部分温度变形与干燥收缩变形引起的约束应力。“放”的措施还包括初凝后 多次细致的压光抹平,消除混凝土塑性阶段由大数量级的塑性收缩而产生的原 始缺陷;浇筑后及时保温、保湿养护,让混凝土缓慢降温、缓慢干燥,从而利 用混凝土的松弛性能,减小叠加应力。 “抗”的基本原则是在不增加胶凝材料用量的基础上,尽量提高混凝土的抗 拉强度,主要从控制混凝土原材料性能、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入手,包括控制骨 料粒径、级配与含泥量,尽量减小胶凝材料用量与用水量,控制混凝土入模温 度与入模塌落度,以及混凝土“好好打”保证混凝土的均质密实等方面。“抗”的措 施还包括加强构造配筋,尤其是板角处的放射筋与大梁中的腰筋。结构整体封 仓后,以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抵抗后期的收缩应力,整个过程“先放后抗”, 最后“以抗为主”。超长结构使用跳仓法施工即能取消后浇带又能起到控制有害裂缝的作用。4.21 贵阳机场(366m)大平面预应力楼板跳仓 4.22 沈阳万达广场(268m)大面积预应力底板跳仓4.23 厦门国际会议中心(326)大平面预应力楼板跳仓 4.24海峡交流中心二期(308m)(3)超长结构跳仓施工案例后浇仓位先浇筑仓位先浇筑仓位后浇仓位先浇筑仓位后浇仓位(三)类似工程跳仓施工案例上海世界金融大厦 人民广场地下车库 浦贸大厦 新上海国际大厦 瑞丰大厦国际网球中心、苏州河治理彭浦泵站、上海浦东邮电处理车间、上海外高桥电厂、深圳会展中 心等都取消后浇带。宝钢500余米超长轧机基础均取消后浇带,采取分段跳仓施工方法,至今使用正常。2011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人防超长混凝土工程“跳仓法”理论与实践,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厦门梧村地下商业街跳仓施工综合成套技术,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预应力大跨结构,混凝土C40,跳仓法施工,优选配合比加强保温保湿养护,控制裂缝 取得成功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地下工程跳仓法施工综合技术,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规范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496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第5.1.4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选用下列方法控制结构不出现有害裂缝:1 留置变形缝;2 后浇带施工;3 跳仓法施工: 跳仓的最大分块尺寸不宜大于40m,跳仓间隔施工时间不宜小于7d,跳仓接缝处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设置和处理。规程与工法中建八局在大量跳仓法工程 案例使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超大面积混凝土楼板跳仓施工工法,规范跳仓法在工程使用中对材料、施工安排、施工操作、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要求。(4)地下室跳仓施工总体部署地下室跳仓法施工总体安排如下:1、施工现场分为五个区块,区块内施工流向为从北向南施工,为了留设现场基坑内施工道路,每个区块内的*-2-2.1、*-2-2.2、*-3-2.1、*-3-2.2段待两侧结构出0.00时,再进行底板施工。2、在原设计后浇带与施工缝位置设计跳仓施工缝,跳仓施工缝把基础底板分为84仓。3、适当安排每仓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与时间,保证每相邻仓间隔7天浇筑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大致分为10次浇筑,每次浇筑区域与时间见图3.1。4、地下室负二层、负一层楼板与外墙亦采用跳仓法施工,楼板的平面跳仓划分按楼板后浇带划分进行,各仓内楼板的施工速度按1316天一层向上推进,同时确保每相邻仓间隔7天浇筑混凝土。5、由于各种原因现场必需留置后浇带时,可把后浇带作为一小仓,间隔7天或在合宜时间封闭。图3.1 底板跳仓施工缝仓布置浇筑顺序示意图图3.2 底板跳仓施工缝仓布置浇筑顺序示意图图3.3 地下二层跳仓施工缝仓布置浇筑顺序示意图图3.4 地下二层跳仓施工缝仓布置浇筑顺序示意图图3.5 地下一层跳仓施工缝仓布置浇筑顺序示意图图3.6 地下一层跳仓施工缝仓布置浇筑顺序示意图跳仓施工缝采取钢丝网,施工缝表面粗糙,不需要凿毛,清洗后即可进 行第2次砼浇筑,接缝处两次浇筑混凝土粘接紧密。施工缝两边混凝土要振捣 密实,每次浇筑完毕后施工缝处宽500mm的混凝土表面要用人工两遍收光。 跳仓施工缝构造作法见下图:三、 施工缝做法四、跳仓施工混凝土原材料控制混凝土材料控制与配合比设计的原则是在保证抗压强度满足要求的条件 下,尽量提高抗拉强度,同时从减小水泥用量与用水量两个方面减小混凝土 的温度收缩与干燥收缩。 (一)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1、水泥的品种与用量是影响混凝土力学性能与混凝土温度变形、自收缩变 形、干燥收缩变形大小的重要因素。在选择水泥时应从水泥的标号、水泥熟 料的矿物组成、水化热大小、水泥的细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水泥品种选用上海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选择粗骨料时应从粗骨料的品种、力学性能、级配、颗粒形状大小、含 杂质量、含泥量、吸水率等方面考虑。理想粗骨料为540mm连续级配花岗 岩碎石粗骨料,粗骨料的含泥小于0.5,泥块含量小于0.23、选择细骨料时应主要从细骨料的平均粒径、细度模数、颗粒级配与砂率 等角度考虑。理想砂为石英含量高、颗粒形状浑圆、洁净、具有平滑筛分线 、细度模数在2.83.0之间、平均粒径为3.8mm、含泥量(或石粉量)小于1.5 、泥块含量小于0.5的中粗砂。4、粉煤灰掺到混凝土中后,能降低水化热,减少干缩,改善新拌混凝土的 和易性,但早期强度较低。宜选用性能良好、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二级 粉煤灰,CaO含量不超过10%本工程砼碎石 级配:540mm 连续级配; 含泥量 小于0.5%本工程砼 用砂为: 模度细数 2.83.0的 中砂; 含泥量 小于1.5%(二)配合比设计与混凝土性能控制 1、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当地原材料性能、施工时外界环境条件,确定施 工所需的混凝土工作性能,主要是混凝土的塌落度与扩展度。混凝土 材料控制与配合比设计的原则是在保证抗压强度满足要求的条件下, 尽量提高抗拉、抗拆强度,同时从减小水泥用量与用水量两个方面减 小混凝土的温度收缩与干燥收缩,当工期允许时可建议使用60天强度 。混凝土原材料与配合比要经试配合格,满足所需的强度、施工性能 后方可最终确定。 2、C40、P8砼配合建议:要求混凝土入泵坍落度为140160mm,到浇筑仓面坍落度为120140mm,同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与保水性。材料水泥水砂石粉煤灰减水剂掺量26716076410561144.57规格PO42. 5自来 水中砂540I级聚羧酸130mm六、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控制(一)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1、入模温度控制 1)为降低入模温度,浇筑时间尽量定于夜间与清晨。 2)规划交通路线,尽量缩短混凝土从搅拌站到现场的运输时间,减小 混凝土发热。 3)浇筑混凝土前,对现场场地进行清理,统一布置泵车及罐车行驶路 线,缩短现场混凝土泵车等待时间。 4)罐车与泵管在夏季应有隔热覆盖,降低环境温度对混凝土运输过程 中的影响。 5)要求搅拌站对粗、细骨料进行遮阳覆盖,避免阳光直射。 6)拌合用水不得采用在常温下晒过的存水,采用低于常温的市政管道 水。 7)混凝土进场浇筑时及时测量入模温度,根据所测温度通知搅拌站实 时调整拌合温度。 8)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比环境温度高5。五、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控制(一)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2、下料、振捣控制 1)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不漏振、欠振、不过振。振点布置均匀,振 动器要快插慢拔。在施工缝、预埋件处,加强振捣。 2)泵送混凝土入模时,端部软管均匀移动,使每层布料均匀,不成堆 浇筑。 3)基础底板混凝土浇注采用“斜面分层,一次到位”,振捣棒应在坡尖 、坡中和坡顶分别布置,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且不漏振。沿每段浇 筑混凝土的方向,在前、中、后布置4道振动棒,前2道振动棒布置在 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的坡脚处,确保混凝土下部的密实;后1道振动棒 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中部1道振动棒使中 部混凝土振捣密实,并促进混凝土流动。五、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控制(一)混凝土浇筑与养护2、下料、振捣控制4)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及插入深度,并重点控制混凝土流淌的最近点和最远点,尽可能采用两次振捣工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5)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如果没有浇水或浇水不够,则模板吸水量大,干燥模板将过多吸收混凝土中拌合物中的水份,将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6)跳仓缝处振捣要小心细致,不要踫撞坏收口网,振捣细致可保证混凝土与收口网的粘接质量。五、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控制 (一)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3、收光与养护控制 1)加强收光与养护,砼浇筑完成初凝后,立即进行砼表面二次抹压,控 制砼早期塑性收缩裂缝。 2)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大于2 / 天,接近此降温速率时及进行洒 水并调节保温层厚度;混凝土浇筑体表面和大气温差不大于20。当日照强烈时遮阳收光边收光边覆盖水平构件薄膜覆盖保湿土工布覆盖保温坚向构件带模喷淋或喷雾养护跳仓施工缝处细致收光(二)大体混凝土自动测温控制 基础底板采用无线测温系统自动监测混凝土底板不同厚度处的温度 变化情况,每隔一分钟不间断自动记录测点温度并绘制曲线,随时监 测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