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8页
第2页 / 共98页
第3页 / 共98页
第4页 / 共98页
第5页 / 共98页
第6页 / 共98页
第7页 / 共98页
第8页 / 共98页
第9页 / 共98页
第10页 / 共98页
亲,该文档总共9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治视野下的公安行政执法云南警官学院法律系王 萍 教 授教 学 计 划n授课时间:2009年 月 日 n授课对象:民警培训n计划学时:2-4 学 时(理论及实训各占1-2学时)n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案例讨论 n教学目的:1、了解公安行政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2、认识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建设的目的和意义;3、掌握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基本要求;4、提高民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n重点难点:1、公安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2、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的运用;3、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 主要内容。n参考资料:1、警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 政处罚法及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 规定等。2、云南省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资料。讲 授 纲 要n第一部分 新时期公安行政执法的形势与任务n第二部分 以案析法-公安行政执法问题透视n第三部分 规范公安行政执法的对策与措施n第四部分 n实训案例(附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形势与任务问题的提出:n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 - 宪法第五条n“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一项涉及 统一执法思想、规范执法主体、完善执法制度 、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等内容的系统 工程。”-公安部关于大力加强公 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一、公安行政执法综述(一)公安机关的性质及任务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 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依法预防、制止 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服务经 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 安秩序的职责。(二)公安行政职权n1、人民警察法第六条.n2、公安机关的三大社会和政治责任:“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 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n3、“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三)公安行政执法面临的挑战n执法环境发生变化n执法任务日趋繁重n执法要求更加严格n执法监督呈多元化(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内容n1、端正执法思想;n2、规范执法主体;n3、完善执法制度;n4、规范执法行为;n5、强化执法监督;n6、加强执法培训;n7、加强信息化建设;n8、提高执法公信力。 二、治法背景下的公安工作n(一)法制与法治n1、法制n“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 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 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基本要求是有法可 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n2、法治n“法治” 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一种治国原则和 方法,强调通过法律制度对国家和社会事物进行管理 。法治思想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 办事,维护法律的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n3、法制与法治的关系:n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 和归宿。(二)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n1、提出依法治国方略的背景n2、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n(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n(2)维护和树立法律的权威;n(3)严格依法办事。n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三)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引路公安工作n1、什么是法治理念?n即执法的指导思想,是指影响和制约执法行为的 思维、意识。它是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和法治的发 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涵 。n2、现代法治理念的内涵n确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以程序意识、证 据意识、诉讼意识等为重点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的一种执法思维、意识,树立公开公平、保障公 民知情权、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疑罪从无等以 保障人权为基本理念的执法观念。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容n依法治国(核心内容)n执法为民(本质要求)n公平正义(价值追求)n服务大局(重要使命)n党的领导(根本保证)三、公安行政执法与公民权利保障n(一)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n(1)平等权;n(2)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表现自由权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权)、监督 权;n(3)精神、文化活动的自由权,包括宗教信仰自由权 、文化活动自由权、通信自由和秘密权;n(4)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权;n(5)社会经济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 生存权、受教育权;n(6)获得权利救济的权利,包括提起申诉、控告权、 国家赔偿及补偿请求权。n 随着我国批准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公约规定的一些权利也将成为我国公民的法定权 利。 (二)如何看待当前权利保障成为社会热点的现象?n1、人权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 加入WTO及国际交往的频繁,公众对权利问题更加重 视;n 2、社会转型时期,在新旧体制交替的矛盾中人们开 始关注社会变革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法律权利保 障逐步转化为社会问题;n3、随着我国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完善,群众的法治意 识不断增强但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低,维权意识超前 与守法意识滞后存在反差;n4、当前如改制矛盾,城市拆迁、征地补偿、失业就 业、山地林权纠纷等具体利益冲突,已成为引发群体 性维权事件的主要诱因;n5、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法律权利保障关注的热点问题n1、法律制度设计的合理性n2、人性化执法n3、公共权利和个人权力的平衡兼顾n4、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n5、执法公正性(四)法律权利保障中应持有的理性态度 n1、从世界眼光看权利保障问题,从宏观角度分 析世界范围内的权利发展趋势;n2、加强立法和执法的协调性,规范权利的保障 程序,完善权利的救济途径;n3、尊重公民基本权利,而生命权是最高的价值 和不可逾越的低线;n4、执法时应将打击违法犯罪和保护人权(包括 违法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协调一致; n5、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维护社会的秩序,保 持公共权力和公民个人权利之间平衡同等重要。 (四)当前公安机关应树立何种执法观念?1、把尊重和保障人权放在执法首要位置; 2、增强程序意识,促进实体公正; 3、强化证据意识,提高办案质量; 4、完善监督机制,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5、注重执法社会效果,兼顾公平与效益。(五)转变执法观念、适应社会发展n改变: n“重管理轻服务 ”n“重打击轻保护 ”n“重权力轻监督 ”n“重实体轻程序 ”n“重公权轻私权 ”n树立:n“管理与服务并 重”n“打击与保护并 重”n“权力与监督并 重”n“实体与程序并 重”n“公权与私权并 重”第二部分 以案析法公安行政执法问题透视一、2008年执法质量考评治安案件情况综述n全省评分情况:抽查32个县级公安机关480件治安案件, 个案平均得分95.42分。16个州、市公安机关 ,最高分为98.07分,最低分为90.30分。32个 县级公安机关中,最高分为98.73分,最低分 为87.67。 考核项目扣分情况分析实体与程序问题所占比例评 价n1、治安案件执法质量情况较好,但地区之间 、个案之间差别明显。n2、程序性执法问题依然较为突出。n3、存在问题较为集中,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实体方面:主要表现为适用法律错误;程序方面:主要是“依法应当告知、通知而 未告知、通知”和“公安行政法律文书制作 不规范,或者询问笔录制作不规范影响证据 效力”。上述三项共发现执法问题330个,占发现执 法问题总数的58.41%。二、公安行政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执法思想观念方面n人权意识淡薄n程序意识不强n证据意识欠缺n诉讼意识不强案例一:以上询问对话中存在哪些法律问题 ?刘某因涉嫌故意殴打张某被公安机关依法传唤,办案 民警赵某对其进行了第一次询问,对话如下:赵:刘某,你必须如实交代你打伤张某的事实。刘:我没有故意殴打张某,是他先动手打我,我才还 手打他。我是正当防卫,我没有犯法。赵:你还嘴硬,你不犯法我们怎么会抓你。你必须如 实交代,否则我们将对你从重处罚。刘:我冤枉,你们处理不公正,我要聘请律师提供帮 助。赵:本案属治安案件,你不能请律师。刘:你态度不好,我要求你回避.赵:这是你的权利,随便你。好吧,我走,我还不想管 呢。(随即愤然离去.)刘:(沉默不语)。案例评析n本案存在以下法律问题:n1、民警一人进行调查取证违反办案规定;n2、询问时未查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也未向 当事人告知权利;n2、询问时先入为主,未听取当事人的申辩陈 述,态度简单粗暴;n3、剥夺了当事人聘请律师的权利;n4 、回避决定未作出之前民警擅自停止对案 件的调查。(二)调查取证方面存在的问题1、取证主体及取证手段不合法 2、证据形式不合法 3、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孤证定案 4、证据审查应用时把关不严证据不足的主要表现n仅有当事人陈述,无其他证据佐证;n违法行为法定构成要件没有证据证实;n未成年人、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违法无户 籍证明; n6个月内受到治安处罚的前科材料未提取;n必要的鉴定结论、估价证明等未提供;n一案分多卷,未说明和复印相关证据;n对应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未登记保存,造 成证据灭失或难以取得或者七日内未予及 时处理;n其他应当提取的证据未提取。事实不清的主要表现n违法行为人基本情况不清;n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手段、情节 不明或者相互矛盾;n一人有多个违法行为仅查实了一种,未全 部查清 ;n共同违法行为人的地位、作用未查清;n未对违法行为人主观动机进行调查;n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不清,导致罪与非罪 的界定不清;n其它应当查清的事实未查清。 案例二:本案处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某晚,徐X驾车到某市A区某发廊,与卖淫女金XX 谈好价钱后便到A区某宾馆开房,当即被尾随其后的 两名B区民警拦截,民警对徐、金进行口头传唤后遂 将二人带回B区XX派出所进行处理。在派出所,徐、金二人交代了准备卖淫嫖娼的事 实(二人在价钱上的供述不一致),民警在未开具任 何凭照便暂扣了二人的一万余元(其中代扣性病检查 费400元/人,但金某未到医院进行检查)。为回避管 辖问题,巡防队员擅自将发案地改为B区某宾馆。数 日后,该派出所对本案作出了治安处罚决定,对徐、 金二人分别进行治安罚款5000元并已执行。案例评析n1、涉及卖淫、嫖娼案件应由违法行为发生 地的A区公安机关管辖。n2、民警违法实施扣押强制措施;n3、联防人员无执法主体资格,参与办案不 合法;n4、案件调查中存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弄虚作假。n5、派出所滥用简易程序,越权处罚 。(三)案件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1、立案不实; 2、定性不准; 3、以罚代刑,降格处理; 4、违反案件管辖规定; 5、治安调解处理不规范。案例三: 本案存在哪些法律问题?n 某派出所民警在处理李XX嫖宿幼女张X (13岁)案件过程中,当得知当事人双方 已达成“李XX向张X家属支付赔偿金五万元 ,被害人保证今后不再要求追究法律责任 ”的私了协议后,便敦促嫌疑人李XX向幼 女家属交付了“赔偿金”五万元,此后派 出所以李XX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 十六条为由,对其处以治安罚款五千元后 结案。案例评析n1、定性错误,李XX嫖宿幼女的行为已涉嫌 犯罪,应按刑法第三百六十条第二款 “嫖宿幼女罪” 追究刑事责任;n2、本案属公诉案件不适用调解,公安机关 对当事人的 “私了协议” 不应认可。n3、处理错误,派出所对李XX处以治安罚款 五千元后结案的作法属于“以罚代刑,降格 处理”。(四)适用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n1、适用法律法规不正确n2、适用法律不齐全 (1)适用法律不到款、项或者款、项不分; (2)未引用法律从重、从轻、减轻和不予处罚 的条款; (3)未引用收缴、追缴条款; (4)错误引用法律条款。n3、未能合理解决法律法规位阶效力冲突.行 政 法 渊 源行 政 规 章宪法法 律行 政 法 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条例及单行条例效力高数量大国际条约、国际惯例案例四:本案适用法律是否正确?n 2008年8月18日,南阳市公安局直属分局的网警到 一汽配店例行检查,发现店主任XX的个人电脑存有 下载的淫秽视频后便依法扣押了电脑主机,任辩称 此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