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7页
第2页 / 共87页
第3页 / 共87页
第4页 / 共87页
第5页 / 共87页
第6页 / 共87页
第7页 / 共87页
第8页 / 共87页
第9页 / 共87页
第1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产品分析与检验技术第一章 生物产品分析与检验基础知识1.1常用玻璃器皿及仪器的使用一、常用玻璃器皿的使用1、容量瓶的使用容量瓶是用来准确测量容纳液体体积的 量 器,他是细颈梨形平底玻璃瓶,由无色或棕 色 玻璃制成,带有磨口玻璃塞,颈上有一标线 。 有5、25、50、100、250、1000、2000ml等 多种规格。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和标准稀 释 溶液。容量瓶的容量定义为:在20时,充满至 刻度线所容纳水的体积,以毫升计。调定弯液 面的正确方法是:调节液面使刻度线的上边缘 与弯液面的最低点水平相切,视线应在同一水 平面。使用容量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检查瓶口是否漏水:加水至刻线,盖上瓶塞颠倒10次(每次颠倒过程中要停留在倒置状态l0s)以后不应有水渗出(可用滤纸片检查)。2.洗涤的方法一般是先用自来水洗涤,蒸馏水洗净后就可以了,污染严重的可用铬酸洗 液洗涤,然后用自来水和纯水洗净。3.用固体物质(基准试剂或被测样品)配制溶液时,然后用自来水和纯水洗净。应先 在烧杯中将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再转移至容量 瓶中。烧杯中的溶液倒尽后,烧杯不要直接离开搅棒, 而应在烧杯扶正的同时使杯嘴沿搅棒上提12cm, 随 后烧杯再离开搅棒,这样可避免杯嘴与搅棒之间的 一 滴溶液流到烧杯外面。然后再用少量水(或其他溶剂)测洗烧杯34 次,每次用洗瓶或滴管冲洗杯壁和搅棒,按同样的 方 法移入瓶中。当溶液达2/3容量时,应将容量瓶沿水平方向轻 轻 摆动几周以使溶液初步混匀。v再加水至刻线以下约1cm,等待12min;v最后用滴管从刻线以上1cm以内的一点沿颈 壁缓缓加水至弯液面最低点与标线上边缘水 平相切;v随即盖紧瓶塞,左手捏住瓶颈上端,食指压 住瓶塞,右手三指托住瓶底,将容量瓶颠倒 15次以上,每次颠倒时都应使瓶内气泡升 到顶部;v倒置时应水平摇动几周,如此重复操作,可 使瓶内溶液充分混匀。v100mL以下的容量瓶,可不用右手托瓶,一只手抓住瓶颈及瓶塞进行颠倒和摇动即可。v对玻璃有腐蚀作用的溶液,如强碱溶液,不能在容量瓶中久贮,配好后应立即转移到其他容器(如塑料试剂瓶)中密闭存放。不能在容量瓶里进行溶质的溶解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如果溶质在溶解过 程 中放热,要待溶液冷却后在进行转移。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容量瓶用毕及时洗涤干净,塞上瓶塞。2、滴定管的使用滴定管是滴定操作时 准 确测量放出标准溶液体 积 的一种量器。管壁上有 刻 度线和数值,最小的刻 度 是0.1ml,0刻度在上, 自 上而下数值由小到大。 滴 定管根据造型有酸式滴 定 管和碱式滴定管2种。酸式滴定管下端有玻璃旋塞,控制溶液的 流 出。盛装酸性溶液或氧化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下端连有一段橡皮管,管内有 玻璃珠控制溶液的流出。盛装碱性溶液或非 氧 化性溶液。1)使用前的准备新拿到一支滴定管,用前应先作一些初步 检 查,初步检查合格后,进行下列准备工作:洗涤涂凡士林检漏滴定剂溶液的加入(1)洗涤滴定管可用自来水冲洗或用细长的刷子蘸洗衣粉液洗刷,但不能用去污粉,也不要用铁丝做的毛刷刷洗。如果经过刷洗后内壁仍有油脂(主要来自于旋塞润滑剂)或其他能用铬酸洗液洗去的污垢,可用铬酸洗液荡洗或浸泡。对于酸式滴定管,可直接在管中加人洗液 浸泡,而碱式滴定管则要先拔去乳胶管,换上 一小段塞有短玻璃棒的橡皮管,然后用洗液浸 泡。无论用哪种方法洗,最后都要用自来水充分洗涤,继而用蒸馏水荡洗三次。洗净的滴定管在水流去后内壁应均匀地 润上一薄层水,若管壁上还挂有水珠,说明未 洗净,必须重洗。(2)涂凡士林使用酸式滴定管时,为使旋塞旋转灵活而 又 不致漏水,一般需将旋塞涂一薄层凡士林。(3)检漏检漏的方法是将滴定管用水充满至“0”,刻度附近,然后夹在滴定管夹上,用吸水纸将滴定管外擦干,静置1min,检查管尖或旋塞周围有无水渗出,然后将旋塞转动180,重新检查。如有漏水,必须重新涂油。(4)装溶液v加入滴定剂溶液前,先用蒸馏水荡洗滴定管三次,每次约10mL。v荡洗时,两手平端滴定管,慢慢旋转,让水遍及全管内壁,然后从两端放出。再用待装溶液荡洗三次,用量依次为10、5、5 mL.荡洗方法与用蒸馏水荡洗时相同。荡洗完毕,装人滴定液至“0”刻度以上,检查旋塞附近(或橡皮管内)及管端有无气泡。v如有气泡,应将其排出。排出 气泡时,对酸式滴定管是用右 手拿住滴定管使它倾斜约30,左手迅速打开旋塞,使溶液 冲下将气泡赶掉;对碱式滴定 管可将橡皮管向上弯曲,捏住 玻璃珠的右上方,气泡即被溶 液压出。2)滴定v滴定管应垂直地夹在滴定管应垂直地夹在滴定管架上。v使用酸式滴定管滴定时,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弯向手心,用其余三指控制旋塞旋转不要将旋塞向外顶,也不要太向里紧扣,以免使旋塞转动不灵。v使用碱式滴定管时,左手无名指和中指夹住尖嘴,拇指与食指向侧面挤压玻璃珠所在部位稍上处的乳胶管,使溶液从缝隙处流出。v但要注意不能使玻璃珠上下移动,更不能捏玻璃珠下部的乳胶管。v必须掌握三种加液方法:v逐滴滴加;加1滴;加半滴。v滴定操作一般在锥形瓶内进行 ;v在锥形瓶中进行滴定时,右手前三指拿住瓶颈,瓶底离瓷板约23 cm.将滴定管下端伸人瓶口约1 cm。左手如前述方法操作滴定管,边摇动锥形瓶,边滴加溶液。 3)滴定时注意的事项摇瓶时,转动腕关节,使溶液向同一方向旋转(左旋、右旋均可),但勿使瓶口接触滴定管出口尖嘴。滴定时,左手不能离开旋塞任其自流。眼睛应注意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而不要注视滴定管的溶液应逐滴滴加,不要流成直线。接近终点 时,应每加1滴,摇几下,直至加半滴使溶液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加半滴溶液的方法 是先使溶液悬挂在出口尖嘴上,以锥形瓶口 内壁接触液滴,再用少量蒸馏水吹洗瓶壁。用碱式滴定管滴加半滴溶液时,应放开食指 与拇指,使悬挂的半滴溶液靠入瓶口内,再 放开无名指与中指。每次滴定应从“0”分度开始若在烧杯中进行滴定,烧杯应放在白瓷板上 ,将滴定管出口尖嘴伸入烧杯约1 cm。滴定管应放在左后方,但不要靠杯壁,右手持玻棒搅动溶液。加半滴溶液时,用玻棒末端承接悬挂的半滴溶液,放入溶液中搅拌。注意玻棒只能接触液滴,不能接触管尖。滴定结束后,弃去滴定管内剩余的溶液,随即洗净滴定管,并用水充满滴定管,以备下次再用。4)读数v读数时,可将滴定管夹 在滴定管架上,也可以 右手指夹持滴定管上部 无刻度处。不管用哪一 种方法读数,均应使滴 定管保持垂直状态。v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 成水平。视线高于液面 ,读数将偏低;反之, 读数偏高。v对于无色或浅色溶液,应该读取弯月面下缘 的最低点。溶液颜色太深而不能观察到弯月 面时,可读两侧最高点。初读数与终读数应 取同一标准。v读数应估计到最小分度的1/10。对于常量滴定管,读到小数后第二位,即估计到 0.01mL。三、移液管的使用v移液管是用于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溶液的量出式玻璃量器,正规名称是“单标线吸量管”,习惯称为移液管。v它的中间有一膨大部分,管颈上部刻有一标线,用来控制所吸取溶液的体积。v移液管的容积单位为毫升(mL),其容量为在20时按规定方式排空后所流出纯水的体积。(1)使用前的准备用洗净并烘干的小烧杯倒出一部分欲移取的溶液,用移液管吸取溶液510mL,立即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尽量勿使溶液回流,以免稀释),将管横过来,用两手的拇指及食指分别拿住移液管的两端,转动移液管并使溶液布满全管内壁,当溶液流至距上口23cm时,将管直立,使溶液由尖嘴(流液口)放出,弃去。(2)吸取溶液 v用移液管自容量瓶中移取溶液时,右手拇指及中 指拿住管颈刻线以上的地方(后面二指依次靠拢 中指),将移液管插入容量瓶内液面以下12cm 深度。v不要插入太深,以免外壁沾带溶液过多;也不要 插人太浅,以免液面下降时吸空。左手拿洗耳球 ,排除空气后紧按在移液管口上,借吸力使液面 慢慢上升,移液管应随容量瓶中液面的下降而下 降。v当管中液面上升至刻线以上时,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食指最好是潮而不湿),用滤纸擦去管尖外部的溶液,将移液管的流液口靠着容量瓶 颈的内壁,左手拿容量瓶,并使其倾斜30o。v稍松食指,用拇指及中指轻轻捻转管身,使液面缓慢下降,直到调定零点。按紧食指,使溶液不再流出,将移液管移入准备接受溶液的容器中,仍使其流液口接触倾斜的器壁。松开食指,使溶液自由地沿壁流下,待下降的液面静止后,再等 待15s,然后拿出移液管。注意的事项:v在调整零点和排放溶液过程中,移液管都要保持垂直,其流液口要接触倾斜的器壁(不可接触下面的溶液)并保持不动;v等待15s后,流液口内残留的一点溶液绝对不可用外力使其被震出或吹出;v移液管用完应放在管架上,不要随便放在实验台上,尤其要防止管颈下端被沾污。二、常用的仪器设备1、培养箱为方形或长形箱,以铁皮喷漆制成外壳, 铅 板做内壁,夹层充以石棉或玻璃棉等绝缘材 料 以防温度的扩散,内层底下安装电阻丝以加 热,利用空气对流,使箱内温度均匀。箱门 双 重,内有玻璃门,便于观察箱内标本,外为 金 属门。2)操作方法与维护(1)先关箱门,接通电源。(2)箱内不应该放过热过冷之物,取放物品 , 应随手关闭箱门,维持恒温。(3)箱内可经常放入装水容器一只,维 持 箱内温度和减少培养物中的水分大量蒸发。(4)培养箱最底层温度较高,培养物不 宜 与之接触(5)定期消毒箱内,可每月一次。2、超净工作台是一种局部层流装置,能在局部造成高洁 净 度的环境。应注意的事项:(1)超净台用三相四线380v电源。(2)使用前30min打开紫外灯(3)使用前10min将通风机启动。(4)操作时把开关按钮拔在照明处(5)操作区为层流区,物品放置不应妨 碍 气流正常流动(6)操作者应穿洁净工作服,工作鞋,戴 好口罩。(7)工作完毕后停止风机运行,把防尘 帘 放下。(8)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立即切断电源 , 保修理人员。(9)安装的地方远离有振动及噪声大的 地 方,以防止振动对它的影响(10)每36个月检查一下工作台的性能 有 无变化(11)搬运要小心。3、显微镜1)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1)光学部分目镜(接目镜)物镜(接物镜)“5”,“10”的含义。低倍镜 (8x,10x):0.25,160高倍镜 (40x,45x):0.65,160/0.17油 镜 (90x,100x):1.25,160/0.17集光器 位于载物台下方,可上下移动, 起调节和集中光线的作用。反光镜 装在显微镜下方,有平凹两面, 可 自由转动方向,将最佳的光线反射至集光器 。机械部分调焦器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推片器与游标卡尺镜座镜柱活动关节镜臂普通生物显微镜显微图象系统生物显微镜(含摄影系统 )数码生物显微镜2)工作原理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利用目镜和物镜2组透 镜 系统放大成像,一般微生物学使用的显微镜 有3 个物镜,其中油镜对微生物的研究最为重要 。3)试验程序 安置 调光源 调目镜 调聚光器 低 倍镜 高倍镜 油镜 擦镜 复原。4)显微镜的使用(1)观察前的准备显微镜的安置 距试验台边缘10cm左右 。光源调节 安装在镜内的光源可通过调节 电压获得适当的亮度,若使用反光镜采集自 然 光可使用平面或凹面反光镜。双筒显微镜的使用 根据个人情况,目 镜 间距可以调整,左目镜上一般配有屈光光度 调 节环,可以适应眼距不同或两眼视力有差异 的 不同观察者。聚光器数值孔径值的调节 聚光镜主要参 数就是数值孔径,有一定的可变范围,一般聚 光镜边框上的数字代表她的最大数值孔径,通 过调节聚光镜下面可变光阑的开放程度,可以 得到各种不同数值孔径,以适应不同物镜的需 要。(2)显微镜低倍镜 高倍镜油镜观察(3)显微镜的处理及维护上升镜筒,取下载玻片使用时要十分爱惜,各部位不要随意拆 卸,搬动显微镜时应一手托镜座,一手握镜 壁,放于胸前以免损坏。显微镜放置的地方要干燥,以免镜片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