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3页 / 共62页
第4页 / 共62页
第5页 / 共62页
第6页 / 共62页
第7页 / 共62页
第8页 / 共62页
第9页 / 共62页
第1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年人的情绪、情感特征 及护理中的应对v我们平时经常讲“触景生情”,“情”就是“情绪”,“景” 就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刺激因素。v比如说,你碰巧听到有位同学正在说你的坏话,就 会产生气愤的情绪;如果是这位同学正在夸你,则 会产生高兴、愉快的情绪。 v人的情绪有很多种,中国汉语中描写情绪的词语有 上千个,喜、怒、哀、惧是人的四种基本情绪。 v第一节 情绪情感的概述v一、情绪情感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v(一)情绪情感的概念v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 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是指人们在内心 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体验,或者说是人 们在心理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v认识过程与情绪情感的区别:v认识过程反映客观现实本身,情绪情感反映 的是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v认识过程通过具体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现 实,而情绪情感则是通过体验反映客观现实 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v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的多样化 和变化决定了情绪情感的丰富和复杂。v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不同, 人们对客观事物便抱有不同的态度,产生不 同的内心体验。如愉快满意或厌恶愤怒等。v(二)情绪的概念构成v情绪大致包括四个层面:v1、生理反应:当人经历某种情绪时,自然会 有一些生理反应产生。如心跳加快。然而不 同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可能是类似的。单靠 生理反应无法判断到底引起了何种情绪。v2、心理反应:心理反应即个体的主观心理感 受。如愉快、平静等。v3、认知反应:即个体对于引发情绪的事件或 刺激情绪所做的解释和判断。v例如看到别人不时直视你的眼神,可能会觉 得别人对你有意思,心生愉快;也可能觉得 别人对你不怀好意等。v4、行为反应:个体因情绪而表现出来的外显 行为,包括语言与非语言的反应。v如苦恼的表情,皱眉、哭泣、坐立不安或兴 奋的蹦蹦跳跳,或用言语表达,说出自己的 感受或心境等。v(三)情绪和情感的关系v区别:v(1)从产生的原因上看,情绪由机体的生理需要 引起,情感由社会性需要引起。v(2)从心理水平上看,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心理水平较低;情感是高级的心理活动,是人特有 的心理现象。 v(3)从稳定程度上看,情绪带有情境性,不太稳 定;情感既有情境性,又有稳定性、长期性和深刻 性。v(4)从外部表现上看,情绪表现一般强度较大, 伴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是内隐的,外部表现不 明显。v2、联系 v情绪情感的区别是相对的,它们属于同一性质的心 理活动,因此有密切的联系:v(1)都是人对客观现实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 映。v(2)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离开具体的情绪表 现,人的情感就无从表达。v(3)情绪的变化受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制约,那 些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有时会因情感的 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形式。 v在现实生活中,情绪和情感两者常常交织在 一起,很难严格区别。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不带情绪的情感是不存在的 。(四)情绪情感的特点v情绪和情感具有明显的两极性。v人的情绪情感具有对立的性质,就象磁铁的 两极,每一种情绪情感都可以找到与它对应 的一级,如热爱-憎恨,喜悦-悲伤,兴奋-宁 静等,组成对应的两极。 v两极性主要表现在:v1、性质上的两极性:从性质上看,情绪情感 有肯定和否定的两极状态。v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肯定的情绪情感, 否则产生否定的情绪情感。v肯定的情绪情感是积极的、增力的、可提高 人的活动能力。v否定的情绪情感是消极的、减力的、会降低 人的活动能力。v同学们想一想,下面哪些是积极情绪?哪些是消极情绪? 快乐 恐惧 愤怒 痛苦 喜欢 忧虑 难过 讨厌 v同学们可以各自体会一下,当自己处在愤怒、恐惧、痛苦等 消极情绪状态下,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对你的生活和学习会 有什么样的影响?v当你处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消极的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 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兴趣,思维迟钝,判 断能力下降,消极的情绪还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遇事易冲 动、不理智,常会做出一些事后令自己后悔的事。 因此说,消极情绪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v消极情绪的危害性 请同学们看以下几个事例,分组讨论消极情绪的危害作用,归纳总结一下每一事 例中消极情绪对人的什么方面有影响。 va. 一天中午,小王的父亲给小王买了一只他最心爱的足球,到学校后正好背课 文,很长的课文一点也没费劲;第二天,小王想再买一张最新的游戏卡,但父母 都不同意,他感到非常不开心地上学去了,一篇不长的课文却化了很长的时间也 没背好。vb.小刚和小强是同班同学,平时体育课100米跑的速度一样快,参加学校运动会 时,听到同学们的加油声,小刚心里十分紧张,害怕跑不好,而小强则是轻装上 阵,结果到终点时,小刚落后小强两米多。 vc.小李未完成值日工作,按班规课后要重扫,重扫时小许叫他的外号,并嘲笑他 ,小李一怒之下打了小许而受处分。 vd.曾有这样一例子:一个粗心的医生,将两个病人的诊断报告弄错了。原本没有 癌症倾向的病人因为错误的诊断报告,而极度的伤心、痛苦、焦虑,并且情绪极 不稳定。没过多久,在医院的再次检查中,果真发现了癌症的倾向。而那位本应 有癌症倾向的病人,由于拿到了没有癌症倾向的诊断证明,情绪变得高涨,心情 变得愉悦,病情渐渐好转。 v 结论:va. 小王的记忆力在情绪不同时会表现的不一样,这说明了消 极情绪影响人的记忆力。 b. 小刚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说 明了消极情绪影响人的正常水平的发挥。 c. 小李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易冲动,自控能力降低,说明消极 情绪对人的理智有影响。 d. 不良的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调节,就可能诱发生理疾病。 积极的情绪可以使人忘掉忧愁,战胜悲伤,起到治病的作用 。消极情绪会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v2、强度上的两极性:从强度上看,情绪情感 有强弱两极状态。v人的任何情绪都有由弱到强的变化。事件对 个体的意义越大,引起的情绪情感越强烈。v(81举例)v情绪情感的强弱与人对既定目标的渴望程度 和动机的大小也有关。v3、紧张度上的两极性:从紧张度上看,情绪 情感有紧张和轻松两极状态。v紧张和轻松往往发生在人活动最关键的时刻 。 (82举例)v人的应变能力越强,心理准备越充分,紧张 程度越低。适当的紧张会导致人的积极性为 ,过度紧张则会引起心理障碍。v4、 时间上的两极性:从时间上看,情绪情 感表现为激动与平静两极状态。v激动是由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引起的,是一种 强烈的,为时短暂的情绪状态;平静是一种 平静安静的情绪状态,平静的情绪是人们正 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条件。二、情绪的种类v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和紧 张程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 和应激。v(一)心境v心境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情,指苦乐。通常也 叫“心情”。 v心境是一种较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往往 在一段长时间内影响人的言行和情绪。v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被喜事所引起的 愉快心情按其强度来说并不强烈,但这种情绪状态 并不在事过之后立即消失,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这种愉快、喜悦的心情仍影响着人 的各方面的行为。在他看来,仿佛周围的一切事物 都染上了快乐的色彩。相反,心境忧伤的人,在这 段时间里所看到周围的一切都带有忧伤的色彩。 v工作成败、生活条件、健康状况等等,会对心 境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v心境具有弥漫、扩散的特点。v(1)从发生的强度上看,较少或外部表现较 弱。v(2)从持续时间上看,心境可以在相当长的 时间内产生作用。v(3)从影响范围上看,心境可以在一定时间 内扩散和蔓延到人的所有行为中,使人生活 中的一切都感染上心境的色彩。v引起心境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83举例)v心境除了与具体情境有关以外,每个人还有自己独 特的、较为稳定的心境,即主导心境。如有的人总 是乐观、朝气蓬勃;有的人总是抑郁烦闷等。v心境对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有很大影响,良好的心境 ,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是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的 前提;不良的心境会使人产生挫折感。v(二)激情v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短 暂的情绪状态。v激情是短暂的爆发式的。如果说心境是心理 的波浪,那么激情就是暴风骤雨。激情状态 下自我卷入的程度很深,伴有明显的生理和 身体方面的变化。例如,盛怒时,拍案大叫 ,暴跳如雷;狂喜时,捧腹大笑,手舞足蹈 ;绝望时,心灰意冷,头脑昏迷。v激情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通常是由强烈 的欲望和明显的刺激引起的。v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自相矛盾的愿 望或冲突、过度的焦虑、受人侮辱、突然的 危险情景等都可能导致激情的产生。v激情状态下,人认识活动的范围缩小,自制 力减弱。但是人有能力在激情发生前或过程 中,预先防止激情的发生,使这种情绪达不 到突然爆发的程度,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 不良后果。在激情爆发之前,有意识地控制 自己或通过转移注意等方法(如在盛怒爆发 前默默数数,强迫自己做一些同激情动作相 反的动作等)能控制激情的爆发或减弱它的 强度。v激情状态下,人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和行为反 应,如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人的面部表 情、语音语调、身体姿势也会发生变化。v控制消极的激情,最根本的办法是加强思想 修养,培养文明道德的行为习惯。v并非所有的激情都消极,人在工作和生活中 有时还需要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见义勇为 的英雄。v(三)应激v应激也称压力,是指个体在面对具有威胁性 的情境时产生的、身心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v使个体产生应激状态的刺激称为应激源。应 激源可以来自于心理,也可能存在于环境当 中。如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v对人来说最大的应激源是人,人际关系是造 成个体压力的最主要根源。v过大的压力会给人身心两方面带来不良影响 。(85举例)v应激状态下的身体反应分为三个阶段(1)警 觉反应(2)抗拒(3)衰竭。v个体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反应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取决于个体对压力的知觉和解释,以及 处理压力的能力。三、情感的种类v情感是社会的产物,通常分为道德感、理智 感和美感。v(一)道德感v道德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 和他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通俗地说,道德 就是做人的规矩。道德感体现在人的社会生 活的各个方面,如公共道德、个人行为、社 会职业等。v道德不仅是调整人们的关系的行为规范,同时又是 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v人们用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 与虚伪等道德观念来评价社会现象时所产生的道德 感是复杂多样的。v可以分为三类道德感:v(1)政治道德感,如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 感、集体事业的义务感和责任感等等。v(2)对他人行为及其人际关系道德感,例如我们 赞赏真挚的同志情谊,鄙视对同志幸灾乐祸的态度 ,对虐待妇女、儿童的残暴行径的义愤,对嫉妒心 的愤恨等等。 v(3)个人行为的道德感,是指个人对于自己作为 某种社会角色进行活动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 ,个人作为同事、领导、下级、朋友、夫妻、子女 、父母等社会角色在活动中所怀有的情感等等。v道德感总是和道德评价密切结合在一起的。v但是,道德感并非是一个纯知识的问题,它不仅要 求人们从道理上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 道德,什么是不道德,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中自觉地 遵守所掌握的道德规范。只有人自觉地遵守已掌握 的道德规范来评价社会现象时所体验到的情感,才 是这个人真实的道德感。v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阶级 中,道德标准是不同的。所以,道德感总是受社会 生活条件的制约、受阶级的制约。v(二)理智感v理智感是人在心智活动中,探求、解决问题 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理 智感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动力。v人在认识过程中,当有新的发现时会产生愉 快或喜悦的情感:在突然遇到与某种规律相 矛盾的事实时会产生疑惑或惊讶的情感;在 不能作出判断、犹豫不决时会产生疑虑的情 感;在下了判断而又感到论据不充分时会产 生不安的情感。上述这些情感都属于理智感 。v理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