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虞美虞美人李煜华家镇初级中学 语文 龙立秋七年级 下 十一课1、了解词的背景及词的相关知识;2、理解本词的内容,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体会词的音韵美;3、 背诵本词。教学重点:朗读理解全词 教学难点:交流研讨内涵1、结合课文注解,理解词的字 面意思;2、以讨论小组相互交流理解;3、赏读、悟读、研读、精读、 美读。(以师生共同研讨为主要 方法)1.把握节奏 :语气可于四 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 终以一气呵成为佳”考 正白香词谱 2.找出韵脚:了、少、风 、中、在、改、愁、流 押韵特点:两句一换韵 3.读出感情 : 感情基调:低沉、凄美 重点词语: 春 花 秋 月 /何 时 了 ?往 事/ 知 多 少。小 楼 昨 夜 /又 东 风, 故 国 /不 堪 回 首 月 明 中。雕 栏 玉 砌/ 应 犹 在,只 是 /朱 颜 改。问 君 能 有 几 多 愁?恰 似/ 一 江 春 水 向 东 流!“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 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 不一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 数,字有定声”,词一般分为两段,一段就是 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词最 为常见。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 则为长调。 薄命君王:史称南唐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其前半 生豪华奢侈,并没有致力于国事,而是纵情于声色,奢靡荒淫 ,耽于享乐。所写词多表现宫廷、男女和离愁别绪。974年亡国 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其创作转向孤寂悲凉,多写思乡情、亡国恨。本词表达了对 故国的深切怀念,相传因在978年七夕之夜,在他四十二岁生日 之夜李煜被宋太宗赐酒毒死,所以本词也就成了他的绝命词。 这句前人吊李后主的诗,道出了李煜的双重身份,他既是一个昏 庸无能的君主,同时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作为“好声色而 荒废国政”的亡国之君,李后主的人生是失败的,但作为一代 词人,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血泪凝铸的诗篇。春花秋月何时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 昨夜又东风东风,故国不 堪回首月明中。雕栏栏玉砌应应犹在, 只是朱颜颜改。问问君能 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春水向东东流。有人说:“最美丽的诗歌 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 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思考这句话的意味,结合 本词内容进行理解。“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 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 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 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所以, “问”在情理之中。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更是对欢乐、 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 全感的需要。精神的需要已经超过了物 质需要。“往事知多少”的“往事”指什么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 “又”字表现了什么意味?“东风”表示季节更替,而“又”则 说明时光飞逝,人的生命在一点一滴 流逝,复国的希望也在一点点地破灭 。“不变”的又是什么? 本词中,“变”的是什么?“何时了”“又东风 ”“应犹在”专写事 物不变,“知多少”“不堪回 首”“朱颜改”专写 人生无常。分两条线索写物是人 非。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 (宇宙永恒不变)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 (人生短暂无常)几多愁一江春水比喻(永恒短暂).对比三次对比,三次问答,隔句相承。写出了词人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 圆的无限怅恨之情。物是人非名句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写出了愁思的多;又像春水 之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写出了愁思的绵长 。 本句把无形的愁思赋在有形的流水上,有深度有力度地表达了 感情,“暗恨”变为“悲恨激动”,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 大胆 抒发了亡国之恨。你还能说出那些写愁的 诗句?其它写愁的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 词)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 行)想想: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 过的诗词,“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含义?“月”:思乡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但愿人长久,千 里共婵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那你在月光下会想念谁呢? 请写出来与大家共享吧!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